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7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话语
1
作者 冯建军 《教育史研究》 2024年第1期22-33,共12页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密不可分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通过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介绍苏俄教育引入中国。在早期引入的基础上,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涤,李大...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密不可分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通过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介绍苏俄教育引入中国。在早期引入的基础上,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涤,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教育问题,20世纪30年代,出版了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张栗原的《教育哲学》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主要是作为批判的武器,批判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教育
下载PDF
地方性文化的力量:张謇教育思想与区域县中繁荣
2
作者 丁百仁 王毅杰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
县中是县域教育的支柱和地方发展的希望所在,但近年来县中的师生与制度结构失去了比较优势,陷入困境。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蓝图下,县中如何重整旗鼓?本文基于对全国知名县中聚集地——南通市的调查,借助强文化范式框架,探讨张謇教育思想何... 县中是县域教育的支柱和地方发展的希望所在,但近年来县中的师生与制度结构失去了比较优势,陷入困境。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蓝图下,县中如何重整旗鼓?本文基于对全国知名县中聚集地——南通市的调查,借助强文化范式框架,探讨张謇教育思想何以成为一种与结构力量互补的地方文化力量助推县中发展。张謇教育思想在改革开放初的南通崛起叙事中被激活,锚定科教兴市的第一战略选择,使政府注意力优先分配于教育,从而塑造了县中的良好外部生态和主体积极实践,两者的适配进而带来区域县中繁荣。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出发,将县中讨论转向地方性,揭示县中发展离不开由本土社会文化传统和资源产生的强大动力,这为其他地方教育振兴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中繁荣 张謇教育思想 强文化范式 内外适配 文化共享
下载PDF
以教育思想创新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3
作者 郝文武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为核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而形成的教育学知识体系。教育思想的创新发展是教育学学科平台和团队建设、学科和学术话语发展、学科和学术人...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为核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而形成的教育学知识体系。教育思想的创新发展是教育学学科平台和团队建设、学科和学术话语发展、学科和学术人才培育、学科和学术治理等五个系统的灵魂、动力和关键,也是此五个子系统发生发展和成熟的标志、实力的象征、成效的标准。政治方向和思想影响力都是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成熟的标志、标准和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有效促进教育实践发展的教育思想创新成果是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资源。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要以教育思想创新为核心,努力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教育思想创新 教育学学科建设
下载PDF
探索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史宁中教授数学教育思想述要
4
作者 秦德生 刘鹏飞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3,共12页
作为我国当代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史宁中教授不囿于学科界限,在文理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数学教育思想,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从哲学与数学理论层面论述了人的教育何以可能、人的数学教育何以可能;提出数学基本思... 作为我国当代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史宁中教授不囿于学科界限,在文理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数学教育思想,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从哲学与数学理论层面论述了人的教育何以可能、人的数学教育何以可能;提出数学基本思想由数学抽象、推理、模型基本构成;系统阐述了“四基”“四能”“三会”的课程目标;基于实践循证从学段、课程难度和数学理解等视角探索数学课程与教学规律;理想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过程的教育和归纳的教育。史宁中本着对学生未来发展和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考虑,积极构建中国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对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有影响的创新观点,作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宁中 数学教育 课程标准 教育思想
下载PDF
融媒体视域下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传播的三重维度
5
作者 韩秀婷 满凤磊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逻辑看,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内容丰富,蕴含着“手脑并用、尊重劳动、注重培养劳动者素质”等核心要义,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现实逻辑看,融媒体的发展给黄炎培劳... 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逻辑看,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内容丰富,蕴含着“手脑并用、尊重劳动、注重培养劳动者素质”等核心要义,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现实逻辑看,融媒体的发展给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的传播和利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其呈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大众化、传播场域虚拟化的时代特征。从实践逻辑看,通过打造传播矩阵、创新传播方式、优化传播生态等实践理路,提升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传播的广度、深度、效度和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黄炎培劳动教育思想 传播路径
下载PDF
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缘起、内涵与当代价值
6
作者 吴雪萍 裴文洁 《江苏高职教育》 2024年第1期64-72,共9页
约翰·杜威基于工业革命到来、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动的背景,重申“职业”的价值意蕴、审视职业教育的独特作用、倡导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的融合、强调“主动作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在我国建设教育强国、促进共同富裕的征程中... 约翰·杜威基于工业革命到来、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动的背景,重申“职业”的价值意蕴、审视职业教育的独特作用、倡导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的融合、强调“主动作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在我国建设教育强国、促进共同富裕的征程中,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对于我国职业教育价值定位、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需凸显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独特作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适应能力,联合多方力量共同推进职业启蒙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职业教育思想 共同富裕
下载PDF
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背景、内涵与启示
7
作者 申国昌 申慧宁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123,共7页
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其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以及实践活动影响。其主要内涵包括培养劳动技能与劳动精神的教育目标、生活劳动与生产劳动并重的教育内容、劳力上劳心与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时至今日,陶... 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其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以及实践活动影响。其主要内涵包括培养劳动技能与劳动精神的教育目标、生活劳动与生产劳动并重的教育内容、劳力上劳心与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时至今日,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在正视劳动教育价值、凝聚劳动教育内核、拓展劳动教育内容、提升劳动教育效能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能为当前我国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劳动教育 教育思想 当代启示
下载PDF
辛安亭先生教育思想研究断想
8
作者 刘立德 《吕梁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8-59,共2页
辛安亭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通俗读物作家。他毕生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是党的教材战线的卓越前驱和新中国教材编辑出版体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推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体系特别是教材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我们可以... 辛安亭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通俗读物作家。他毕生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是党的教材战线的卓越前驱和新中国教材编辑出版体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推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体系特别是教材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我们可以从辛安亭先生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进一步深化辛安亭先生教育思想研究,可以从加强史料建设、开展比较研究、坚持秉笔直书、明晰研究基础、重视综合考量、强化理实互动等方面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安亭 教育思想 研究
下载PDF
论雅斯贝尔斯大学教育思想的整体性
9
作者 刘黎明 武甜羽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2-120,共9页
整体性是雅斯贝尔斯大学教育思想的根本特征。雅斯贝尔斯反思了当时德国大学教育的弊病—整体性缺失:教育构成的“支离破碎”,专业教育与精神教育的分离,职业教育与精神交往的分离,职业训练、整全人的教化和科学研究三者的相互分离。基... 整体性是雅斯贝尔斯大学教育思想的根本特征。雅斯贝尔斯反思了当时德国大学教育的弊病—整体性缺失:教育构成的“支离破碎”,专业教育与精神教育的分离,职业教育与精神交往的分离,职业训练、整全人的教化和科学研究三者的相互分离。基于此,他构建了大学教育思想五维度的思想体系,涉及大学理念的整体性、大学使命的整体性、大学教育目的的整体性、大学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大学育人格局的整体性。雅斯贝尔斯的大学教育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表现为关联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研究雅斯贝尔斯大学教育思想的整体性,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雅斯贝尔斯大学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形成整体性的大学教育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大学教育思想 整体性维度 整体性特征
下载PDF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启示
10
作者 于景洋 郭一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期0141-0143,共3页
黄炎培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认为职业技能培养是国家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关键,他主张培养“工匠精神”,即注重实践、注重技能、注重创新的态度,这一思想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理念。新时代高职院校在中国教育体系中... 黄炎培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认为职业技能培养是国家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关键,他主张培养“工匠精神”,即注重实践、注重技能、注重创新的态度,这一思想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理念。新时代高职院校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使命之一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与职业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与高职院校的使命紧密相关,需要针对性地引入和弘扬。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有赖于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得我们现代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技术与职业人才的需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战略,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工匠精神的培育,因此,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启示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培育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炎培 职业教育思想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下载PDF
潘序伦会计教育思想对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11
作者 虎玲华 《广西教育》 2024年第6期121-125,共5页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首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强调基本知识和技能、注重综合知识的学习、重视实践经验积累、形成产教研一体化运作机制的会计教育思想,这对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受其启发,我国管理会计人才...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首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强调基本知识和技能、注重综合知识的学习、重视实践经验积累、形成产教研一体化运作机制的会计教育思想,这对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受其启发,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遵循分层设计有序培养的思路,强调基本知识和技能,注重综合知识的学习,与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产业园区合作,进行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时形成产教研、产学研一体的良性运行机制,提高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序伦会计教育思想 管理会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观照下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探究
12
作者 张齐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辅导员是高校重要的教育领导者,其本身具有多重属性,既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遇到的困难,又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等方式,舒缓学生心理压力与消极情绪,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与思想品质,推动学生成长成才。文章采用文献... 辅导员是高校重要的教育领导者,其本身具有多重属性,既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遇到的困难,又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等方式,舒缓学生心理压力与消极情绪,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与思想品质,推动学生成长成才。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针对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观照下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策略,旨在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经研究发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层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教育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高校辅导员 素质能力 高校教育
下载PDF
教育应该从哪里开始--杜威教育思想学习感悟(一)
13
作者 韩和明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4年第2期8-10,共3页
阅读杜威的教育著作,笔者发现里面不少内容可供我国教育工作者借鉴。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几乎照搬了苏联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即“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这和杜威提出的... 阅读杜威的教育著作,笔者发现里面不少内容可供我国教育工作者借鉴。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几乎照搬了苏联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即“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这和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有本质的区别。二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洛夫 教育工作者 杜威教育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课堂教学 学习感悟 教师讲授 教育思想和实践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中顾明远教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莹 王锋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伟大事业的中心任务,是积极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主线”和“纲”。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可以为全面推进中...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伟大事业的中心任务,是积极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主线”和“纲”。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可以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研究认为,顾明远教育思想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精神,在理论蕴涵、精神向度、实践路径上,以人民需求为起点,对教育的本质、价值与目的和教育现代化重大理论实践问题进行科学地阐释和反思,探寻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引导,为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顾明远教育思想 教育综合改革
下载PDF
为知识辩护:赫希社会本位教育思想研究
15
作者 张旭亚 张荣伟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知识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是学生发展的必然所向。面对美国教育质量和社会公平问题,美国教育学家、语言学家赫希展开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探索,认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提升美国教育质量、促进美国社会公平的关键在于正确认... 知识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是学生发展的必然所向。面对美国教育质量和社会公平问题,美国教育学家、语言学家赫希展开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探索,认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提升美国教育质量、促进美国社会公平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知识之于课程、之于教育、之于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积累一定的词汇和背景知识,技能的培养需要建基于特定的领域知识,成为有文化的公民需要掌握标准语言和共享知识,同化新知识需要先前知识作为基础,缩小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需要学习以核心知识为“同心圆”的课程。作为一名教育上的保守主义者,赫希的知识观和教育观都建立在社会本位的立场之上。赫希强调,教育要从儿童本位转向社会本位的观点并不意味着对儿童关怀和爱护的缺失,反而正是儿童本位思想中存在着的过于浪漫的发展观造成了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知识的延迟以及对儿童关爱的错位,剥夺了弱势学生学习知识、改变知识状况的机会,这对弱势学生来说才是真正的不公平。因此,学校必须正视“儿童本位”与“社会本位”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置以背景知识、领域知识、共享知识、先前知识、核心知识等为内容的高质量课程体系,让教育实践从知识出发走向社会,培养国家真正需要的、有文化的社会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希 社会本位 教育思想 知识观 核心知识 美国教育
下载PDF
陶行知实业教育思想: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16
作者 徐梦鑫 马香莲 赵雨诺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陶行知先生的实业教育思想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探索过程中,在“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下,在批判传统教育和“实业救国”教育思潮的历史基础上产生的,是在“知行合一”学说、儒墨教育思想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陶行知实业教... 陶行知先生的实业教育思想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探索过程中,在“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下,在批判传统教育和“实业救国”教育思潮的历史基础上产生的,是在“知行合一”学说、儒墨教育思想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陶行知实业教育思想的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实业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在理解实业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深刻挖掘这三重逻辑的内在联系,能够使我国的实业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业教育思想 陶行知 生利主义
下载PDF
刘佛年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实践进路和价值意蕴
17
作者 刘崔华 刘黎明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刘佛年建构了完整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涉及内在逻辑、实践进路两个部分。从内在逻辑看,它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主体性教育生成的理论基础,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是主体性教育的先决条件,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是主体性教育的核... 刘佛年建构了完整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涉及内在逻辑、实践进路两个部分。从内在逻辑看,它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主体性教育生成的理论基础,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是主体性教育的先决条件,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是主体性教育的核心目的。从实践进路看,它包括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材改革方面注重知识的基本结构,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在教学方法改革时培养“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再现型教学到创造性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研究刘佛年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展现了刘佛年对主体性教育思想认识和建构的理论自觉,充实完善了我国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我国当代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佛年 主体性教育思想 内在逻辑 实践进路 价值意蕴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内涵、特质及启示
18
作者 李敏 《教育与考试》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劳动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实现自我教育为逻辑基础,以以德为先为思想主线,以劳教结合为核心要义,以劳动集体为实践逻辑,最终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求高度契合。探究苏霍姆林... 劳动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实现自我教育为逻辑基础,以以德为先为思想主线,以劳教结合为核心要义,以劳动集体为实践逻辑,最终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求高度契合。探究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内在特质,能够为发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激发中小学生劳动潜能,培育劳动素养,达成劳动课程育人目标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劳动教育思想 中小学劳动教育
下载PDF
寻根问路: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传承发展与当代价值
19
作者 周素毅 李昂 梁宏中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4年第2期130-137,共8页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在教育目的上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终极性与社会主义建设现实性的有机统一,在教育功能上重视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在教育内容上突出多样化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因势利导和灵活多样的有机统一,在教育...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在教育目的上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终极性与社会主义建设现实性的有机统一,在教育功能上重视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在教育内容上突出多样化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因势利导和灵活多样的有机统一,在教育保障上要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遵循、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实现技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 发展历程 核心要义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