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三重逻辑:历史、政策与价值
1
作者 杜尚荣 王著琴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9,共8页
乡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盘星,还是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的压舱石,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助力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上历经历史洪流中自救、历史困境中起... 乡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盘星,还是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的压舱石,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助力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上历经历史洪流中自救、历史困境中起伏、历史趋势中推进和历史潮流中转折这四个阶段;其政策上体现为在乡村发展与现代进程的契合中创设、在制度环境与运行机理的融合中执行、在时代发展与现实困境的碰撞中接续等三个方面;其价值上主要涉及乡村教育的乡土性唤醒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乡村教育的生态性夯实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文化底蕴、乡村教育的在地性增强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育人本色、乡村教育的现代性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进程等四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振兴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逻辑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内涵、推进逻辑与实现机制
2
作者 彭泽平 曾凡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1,共9页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为底基,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本载体,融入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以乡村教育优质均衡为目标,实现农业农村...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为底基,以乡村自然环境为基本载体,融入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以乡村教育优质均衡为目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的乡村教育现代化进程。要推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需要直面我国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所存在的实践目标不够明晰、主体治理亟需提质、助推乡村经济文化能力偏弱、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相对滞后、风险调适机制仍需完善的挑战,遵循保障农民教育基本权益的底线逻辑,根植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逻辑,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以及扎根中国乡村大地办教育的实践逻辑。从动态目标设计、主体治理完善、经济文化重塑、合作交流拓展、行动协同规范五个层面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教育治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教育现代化新道路:历史进程、卓越成就和动力机制
3
作者 侯怀银 王耀伟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2,共11页
中国教育现代化新道路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教育现代... 中国教育现代化新道路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教育现代化新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并在教育公平的现代化新进程、终身教育理念践行和体系构建、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教育学术理论创生与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彰显出教育的公平性、全民终身性、人本性、时代创新性、开放共享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理论和实践的融通性等特征。回顾既往探索史发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这五方面为走好中国教育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育现代化 中国教育现代化新道路 动力机制
下载PDF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概念、逻辑与推进路径
4
作者 任胜洪 曾娅 黄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共6页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对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和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有着独特的逻辑,这些逻辑的生成既继承着马克思主义和世界教育思想的理论,又...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对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和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有着独特的逻辑,这些逻辑的生成既继承着马克思主义和世界教育思想的理论,又承继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既回应了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的关切,又着力破解乡村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助力我国乡村教育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升华。未来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可能进路在于全方位构建适宜教育生态,实现乡村教育理念现代化、要素现代化和评价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 城乡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现代化:应为、难为与可为 被引量:1
5
作者 任胜洪 张蓉 胡梦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0,103,共7页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化教研与培训服务供给、推动乡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教育数字化赋能乡村...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化教研与培训服务供给、推动乡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教育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应为之路。但同时也存在平台建设缺乏本土化内容、教师数字化能力亟待提升、数字化教育资源供需错位的难为之境。基于此,依托数字技术共建共享在地化教育资源,发展学校办学特色;构建“任务驱动”培训体系,提高乡村教师数字化素养;推动多元主体互动,强化外来教育信息资源供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 数字化教育资源 教师数字化能力
下载PDF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职院校形象传播的价值意蕴、逻辑理路与优化路径
6
作者 吴昊 吴云飞 孙晓瑨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14,20,共6页
优化高职院校形象传播,是当前我国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有利于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推动职业教育打造特色品牌、畅通职教体系和形成中国标准。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职院校开展形象传播应以存在的... 优化高职院校形象传播,是当前我国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有利于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推动职业教育打造特色品牌、畅通职教体系和形成中国标准。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职院校开展形象传播应以存在的现实挑战为导向,基于理念、行为、视觉三层次的形象传播基本逻辑,在认知层面形成“意义体系”传播理念,在机制层面建立整合协同全员传播机制,在举措层面系统化、多维度凝聚办学理念价值、注重行为互动展示、构建视觉传播矩阵,并在反馈控制层面,完善形象传播螺旋管理闭环,为提升高职院校的知晓度、关注度、满意度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 高职院校 形象传播
下载PDF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和实践策略
7
作者 徐兰 刘慧 易熙琼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3,共8页
职业教育作为适应区域产业布局、链接人才质量形成、推动科研创新转化的重要教育类型,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人力资源供给和技术积累等关键作用。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作为适应区域产业布局、链接人才质量形成、推动科研创新转化的重要教育类型,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人力资源供给和技术积累等关键作用。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将从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等维度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基于产教融合理念提升育人适应性水平,基于科教融汇理念推动科研创新转化与技术积累,基于职普融通理念促进技能型社会成型,共同构建起政府主导、多元参与、需求驱动、开放融合的职业教育综合运行体系,共商共议,共建共享,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职普融通
下载PDF
教育现代化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
8
作者 刘宝存 康云菲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3,共10页
当前,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焦点,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与国际经验相比,在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动因、路径选择、目标导向三个维度,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都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其开端与发展受到内因与外因的共... 当前,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焦点,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与国际经验相比,在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动因、路径选择、目标导向三个维度,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都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其开端与发展受到内因与外因的共同驱动;践行自然生成与整合催生相结合的综合型教育矛盾分化机制,并通过跨越式发展模式对其加以整合;教育现代化目标具有主体性、全局性特点。展望未来,我国应发掘与现代化相适配的文化传统基因,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构建结构化、先导性的目标体系,在发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特色的同时完善其路径,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与民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现代化 国际经验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底蕴与逻辑理路
9
作者 王洪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8,共8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救亡图存到自立自强再到民族复兴和最终走向民族辉煌的历史考验,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理性化、主体化、民族化、特色化四个典型特征。理性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展现了中国教育变革从...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救亡图存到自立自强再到民族复兴和最终走向民族辉煌的历史考验,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理性化、主体化、民族化、特色化四个典型特征。理性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展现了中国教育变革从实用性向本体性的转变,是教育现代化外生性逻辑的必然结果;主体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展现了中国教育变革从依附性向独立性的转变,是教育现代化内在逻辑的要求;民族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展现了中国教育从模仿性向创造性的转变,是教育现代化实践逻辑的必然反映;特色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展现了中国教育从继承性向创新性的转变,反映了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旨在实现对西方教育模式的超越。理性化、主体化、民族化和特色化的不断递进,构成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展现出外生型、主体性、本体化和独创性特质,推动了中国教育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理性化 主体化 民族化 特色化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四个问题
10
作者 徐辉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然走内源自主式发展道路,通过不断增进教育中的现代性因素,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建设实践中坚持以“内源发展”为战略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整体性与协调性”的重要特征,坚...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然走内源自主式发展道路,通过不断增进教育中的现代性因素,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建设实践中坚持以“内源发展”为战略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整体性与协调性”的重要特征,坚持以“民族文化自信”为坚实基础。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正视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国式 教育现代化 内源发展
下载PDF
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内涵、本质与实践进路
11
作者 刘绍怀 高桂梅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2,共8页
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范式、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的样态及生成过程,内含对“中国式”底蕴与“现代化”特质耦合的本质规定,并衍生出更为具体的本质表征,包含在学前教育领域坚持党... 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范式、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的样态及生成过程,内含对“中国式”底蕴与“现代化”特质耦合的本质规定,并衍生出更为具体的本质表征,包含在学前教育领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人民立场和人的全面发展宗旨、融贯守正创新和面向未来的理念等。这些本质规定从宏观视角引领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进路构建,包括“中国式现代化”学前教育的三维目标重构、内容结构优化、治理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学前教育 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职普融通的使命、困境与出路
12
作者 胡瑞 徐传雲 《当代职业教育》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引。职普融通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构成,是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工具。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要求职普融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政策的科学设...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引。职普融通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构成,是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工具。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要求职普融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政策的科学设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教育普惠公平;坚持协调发展,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然而,当前职普融通面临着社会认可度不高、配套政策亟须完善、运行机制不协调和就业渠道不畅通等现实困境。以职普融通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树立职普融通管理体系的坚强核心;优化顶层设计,提升政策制度服务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教育普惠公平的内生动力;夯实协同基础,完善职普融通保障机制建设,为职普融通持续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后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职业教育 职普融通 教育强国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本土化: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困境、特征与路径
13
作者 邹雯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近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自然进程受到“西方中心主义”的阻滞,新中国成立之后职业教育现代化开始从“被动现代化”转向“自觉现代化”,但仍呈现出本土基因遮蔽、本土话语权减弱、创新乏力等困境。为此,职业教育应回归本土传统、... 近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自然进程受到“西方中心主义”的阻滞,新中国成立之后职业教育现代化开始从“被动现代化”转向“自觉现代化”,但仍呈现出本土基因遮蔽、本土话语权减弱、创新乏力等困境。为此,职业教育应回归本土传统、唤醒本土基因,凸显民族特征、重振本土话语权,搭实职业教育的本土理论架构,创新服务现代产业发展实践,焕发本土创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 本土化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4
作者 沈迪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夯实产业强国建设、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的价值意蕴。以定性与定量、可操作性与易获取性、全面性与代表性、科学性与导向性相结合为根本原则,运用专家访谈法、结构性问卷调查与...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夯实产业强国建设、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的价值意蕴。以定性与定量、可操作性与易获取性、全面性与代表性、科学性与导向性相结合为根本原则,运用专家访谈法、结构性问卷调查与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以及29个三级指标在内的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发展水平评价是重点、办学质量评价是特点、教育服务贡献评价是特色”的结论,由此提出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评价要点:量化评分,多维评价;突出重点,形成合力;划分模块,系统高效,以期打造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业教育现代化 技术技能人才 评价体系
下载PDF
高等教育现代化下青年教师角色变革和发展
15
作者 安胜欣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56-159,共4页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对年轻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当今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年轻的高校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对年轻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当今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年轻的高校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努力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型和重塑。同时,还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不断优化自己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以满足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高校青年教师 角色重塑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涵、价值与战略进路
16
作者 欧阳修俊 梁宇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9-56,共8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达...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达。回顾中国教育发展的辉煌历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培养人才、迈向教育强国、追求人民至上、建设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促进世界教育现代化等重大历史价值。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为有效应对教育现代化道路上的巨大风险和挑战,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迈向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强国之路
17
作者 朱德全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1-1,共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通过教育现代化来实现人的现代化,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通过教育现代化来实现人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现代化 强国之路 实现人的现代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推进
下载PDF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基本特征与全球价值
18
作者 王小露 李峻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奠基期,改革开放后的起步期,以及新时代的完善期。党和国家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探索人才培养经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等...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奠基期,改革开放后的起步期,以及新时代的完善期。党和国家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探索人才培养经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等方式促进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但实现了中国式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还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了强劲的创新性动力源。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理论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服务国家需要”的实践特征,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特征。我国不但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道路,还为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智慧”,为推进全球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了“中国力量”,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 教育现代化 全球价值
下载PDF
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意义与路径
19
作者 谢凌香 黎成才 《广西教育》 2024年第6期4-7,81,共5页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指引,高等教育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支撑,两者共同朝向民族复兴的目标。高等教育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升高校治理效能、创新...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指引,高等教育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支撑,两者共同朝向民族复兴的目标。高等教育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升高校治理效能、创新培养方式四条途径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引擎”,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聚能环”,为世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案”,有效发挥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创新发展 逻辑 意义 路径
下载PDF
世界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现实挑战与中国方案 被引量:3
20
作者 滕珺 江竹君 徐紫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1,46,共9页
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教育现代化的一部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之际,应当以世界眼光思考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作为一种客观教育现象,中国教育现代化遵循世界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符合教育... 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教育现代化的一部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之际,应当以世界眼光思考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作为一种客观教育现象,中国教育现代化遵循世界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符合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具有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同时,中国教育现代化也面临着世界教育现代化的普遍挑战,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资源的矛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矛盾、国家竞争和世界和平的矛盾。中国立足文化传统与现实国情,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念应对挑战,形成了基于中国经验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范式。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丰富了世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支持世界教育现代化多样、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教育现代化 中国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国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