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五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考查趋势及启示——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分析
1
作者 郑昀 《教育与考试》 2025年第2期15-21,32,共8页
运用修订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框架,分析近五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的考查趋势,得出如下发现:在知识维度层面,考查事实性知识中具体细节和要素知识注重与教材关联,考查概念性知识凸显系统性,考查程序性知识因题型而异,考查元认知知识... 运用修订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框架,分析近五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的考查趋势,得出如下发现:在知识维度层面,考查事实性知识中具体细节和要素知识注重与教材关联,考查概念性知识凸显系统性,考查程序性知识因题型而异,考查元认知知识则均为主观题;在认知维度层面,考查理解认知类别主要涉及解释、总结、比较亚类,考查应用认知类别因题型而异,考查分析认知类别主要涉及组织、归因亚类,考查评价认知类别主要涉及评论亚类。基于以上分析,古诗词鉴赏教学应当关联教材,深度教授古诗词事实性知识;在促进提取和应用的概念性知识框架下,提升理解能力;更新程序性知识,运用模型训练古诗词艺术价值评论能力;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能力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 考查趋势 教学启示
下载PDF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高职院校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探讨
2
作者 林恩凯 《内江科技》 2024年第10期149-151,153,共4页
采用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分层次理论作为教学基础。针对工程力学课程的特点,设计了教学实施方案,强调课程的兴趣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分析工程力学的知识、领会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在教学中融入具体的工程实例,以... 采用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分层次理论作为教学基础。针对工程力学课程的特点,设计了教学实施方案,强调课程的兴趣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分析工程力学的知识、领会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在教学中融入具体的工程实例,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施方案 教育目标分类学 工程力学 高职院校 兴趣培养 层次理论 课堂教学探讨 课堂教学中
下载PDF
从教育目标分类学视角解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作者 吴碧波 《教育视界》 2024年第20期9-12,共4页
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视角来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需要有关“朗读”“课文”“感情”等的事实性、概念性知识,也需要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程序性知识和在朗读过程中监控、调节的反省认知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课标、教材以及... 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视角来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需要有关“朗读”“课文”“感情”等的事实性、概念性知识,也需要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程序性知识和在朗读过程中监控、调节的反省认知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课标、教材以及教师的实践总结。教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采用三种方式:“知识明示”,从实例出发,明确讲解基础知识;“知识迁移”,设计朗读活动,引导学生在迁移中培养“语感”;“知识综合运用”,设计项目任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目标分类学
下载PDF
应用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电容器的电容”为例
4
作者 柳如茵 《亚太教育》 2024年第10期123-126,共4页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学习结果的达成与有效的课堂教学息息相关。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领域的目标、教学活动与评估按照知识与认知过程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可实现对课堂准确而全面的观察与分析。以优质课“电容器的电容”为案...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学习结果的达成与有效的课堂教学息息相关。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领域的目标、教学活动与评估按照知识与认知过程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可实现对课堂准确而全面的观察与分析。以优质课“电容器的电容”为案例,应用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学详细分析案例的各个教学要素,给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条策略:(1)保持目标、教学活动与评估三者的高度一致性,以保证教学的效率;(2)合理配置高层次认知过程,促成学生深度学习;(3)重视反省认知,以提升学生自我反思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学 有效教学 中学物理 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学习活动设计——以《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教学为例
5
作者 郭典龙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6期83-84,共2页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认知领域目标指向认知的结果,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由低到高的六级水平。执教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时,为让学生理解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重要...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认知领域目标指向认知的结果,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由低到高的六级水平。执教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时,为让学生理解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笔者结合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了如下学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教育目标分类学 学习活动设计 国家安全意识 耕地资源 国家粮食安全 布鲁姆 认知领域目标
下载PDF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探析
6
作者 蒋美衡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下半月)》 2024年第2期11-14,共4页
以高中“函数的概念”单元教学为案例,探讨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视野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测评三者一致性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并结合案例阐述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一致性设计 数学教学
下载PDF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十年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64
7
作者 张春莉 高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70,共14页
自1956年美国著名教育与心理学家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出版以来,已近40年了。在这40年中,布氏教育目标分类学对全球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然受益者中也包括具有10亿人口的中国。就中国来说,1986年1月华... 自1956年美国著名教育与心理学家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出版以来,已近40年了。在这40年中,布氏教育目标分类学对全球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然受益者中也包括具有10亿人口的中国。就中国来说,1986年1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了该书,从而掀起了学习和运用该理论的热潮。短短10年来,中国教育工作者不仅对布氏理论进行了许多科学研究工作,而且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 陈述性知识 认知领域 教育科研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 回顾与反思 现代认知心理学
下载PDF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兼论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说 被引量:93
8
作者 吴红耘 皮连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2-96,共5页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从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来界定智育目标。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即它有助于我们重新定义知识、智育目标和能力概念;它强调用目标分类指导学习、教学和评估以及三者的一致性,也具有重要的教...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从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来界定智育目标。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即它有助于我们重新定义知识、智育目标和能力概念;它强调用目标分类指导学习、教学和评估以及三者的一致性,也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它反对将目标和教学活动相混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课程改革 “三维目标”说
下载PDF
基于新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物理问题分类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10
9
作者 谢丽 李春密 张焱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91,127,共7页
了解问题的构成要素、本质特征及其所涉及的认知过程是培养学生高层次问题解决能力的首要前提。以马扎诺的新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基础,从知识领域和认知系统两个维度构建了物理问题的分类框架,旨在解析问题本身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动态关系。... 了解问题的构成要素、本质特征及其所涉及的认知过程是培养学生高层次问题解决能力的首要前提。以马扎诺的新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基础,从知识领域和认知系统两个维度构建了物理问题的分类框架,旨在解析问题本身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动态关系。其中知识领域包括信息和心智程序,认知系统包括提取、领会、分析和知识运用。该框架可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学 物理问题 认知过程 知识领域 认知系统
下载PDF
教育目标分类学2001版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55
10
作者 张燕 黄荣怀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20,共5页
布卢姆主编的1956年版《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已成为上世纪后半期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2001年由安德森等人主编出版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称之为2001版。本文从重点、术语和结构三个方面对1956版和2001版... 布卢姆主编的1956年版《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已成为上世纪后半期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2001年由安德森等人主编出版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称之为2001版。本文从重点、术语和结构三个方面对1956版和2001版以及豪恩斯坦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了教学目标的实践应用问题以及对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认知领域教学目标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妇产科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琳琳 杨宏英 +3 位作者 张磊 赵凌锋 王薇 谭树芬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索布鲁卢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妇科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2017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进行妇产科学理论课教学的医学生119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53名医学生采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教学,对照组63名医学生采用传统模式... 目的探索布鲁卢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妇科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2017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进行妇产科学理论课教学的医学生119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53名医学生采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教学,对照组63名医学生采用传统模式教学,课后进行随堂试卷检测,对数据进行正太分布检测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种教学法的差异.结果课程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均符合正态分布P=0.641、P=0.098(>0.05);实验组的测评平均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01).结论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应用于妇产科学的理论课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妇产科学 理论课
下载PDF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春莉 马晓丹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吸收了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认识,解决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问题,实现了对目标、教学和测评一致性的审视。为此,在理论方面,应构建与数学课程标准对接的数学学习结果分类系统,修...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吸收了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认识,解决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问题,实现了对目标、教学和测评一致性的审视。为此,在理论方面,应构建与数学课程标准对接的数学学习结果分类系统,修订与完善数学学科教学目标分类表;在实践方面,应针对不同的数学学习结果从目标设置与陈述、教学过程分析和一致性问题三个方面丰富数学学科知识分类定向教学设计的框架,从而为中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更为具体的教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数学学习结果 任务分析
下载PDF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下的大学物理问题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丽 李春密 徐大海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48,共4页
依据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构建了物理问题设计的二维框架,即知识领域和认知过程维度,其中前者包括信息和心智程序;后者包括提取、领会、分析和知识运用.在此基础上,遵循从低认知水平到高认知水平,从信息到心智程序的原则,设计了4个水... 依据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构建了物理问题设计的二维框架,即知识领域和认知过程维度,其中前者包括信息和心智程序;后者包括提取、领会、分析和知识运用.在此基础上,遵循从低认知水平到高认知水平,从信息到心智程序的原则,设计了4个水平13个亚层级的物理问题类型,并给出了具体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 知识领域 认知过程 物理问题设计
下载PDF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路平 张天龙 +1 位作者 张宏斌 杜娟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110-116,共7页
以《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为基础,提出并实践了符合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规律的"六环节一循环"的专业课教学模式.通过对比新旧模式的教学效果表明:"六环节一循环"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 以《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为基础,提出并实践了符合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规律的"六环节一循环"的专业课教学模式.通过对比新旧模式的教学效果表明:"六环节一循环"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加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逻辑思维与正确的价值体系;该改进模式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含金量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推进"四个回归"的本科教学改革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学 专业教育 工科 六环节一循环 四个回归
下载PDF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楚锡华 徐远杰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思维过程分层次理论,结合工程力学的课程特点,针对该课程的情感培养以及基于该课程的创新意识引导和培养提出了教学实施方案.强调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的培养以及专业知识的更新,从而达到培养...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思维过程分层次理论,结合工程力学的课程特点,针对该课程的情感培养以及基于该课程的创新意识引导和培养提出了教学实施方案.强调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的培养以及专业知识的更新,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学 工程力学 学习兴趣 创新意识
下载PDF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批判 被引量:46
16
作者 冯友梅 李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72,共10页
既往针对布鲁姆(类)教育目标分类工作的批判,大多集中在教育学或心理学角度,且对两者不予区分,视野稍显狭窄,不能洞察全局,亦不能把握要害。本文尝试从分类学、教育学、心理学及认识论四个方面,层层推进展开综合批判:分类学立场上,没有... 既往针对布鲁姆(类)教育目标分类工作的批判,大多集中在教育学或心理学角度,且对两者不予区分,视野稍显狭窄,不能洞察全局,亦不能把握要害。本文尝试从分类学、教育学、心理学及认识论四个方面,层层推进展开综合批判:分类学立场上,没有给出"类"的生成机制,故不能真正称为"学",仅可称为分类框架;教育学立场上,将本来应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人切割成多个独立部分(领域),理论上陷入只分析无综合的误区,也给教学实践以误导;心理学角度,止于对业已达成的外在行为状态的表面描绘,未能触及学习者认识及发展的内在本质;认识论角度,作为布鲁姆(类)分类学的直接理论依据,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十分混乱,且无到哲学层面寻找认识之本质的自觉意识,无对处于认识论最高水平的发生认识论之知识观的继承,这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发生认识论 知识观 认知心理学
下载PDF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与SOLO分类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有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88,190,共4页
马扎诺基于人的学习行为模式于2001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它采用二维的分类框架,具有理论基础坚实、分类标准清晰、目标全面等特点。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与SOLO分类学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其在某些方面... 马扎诺基于人的学习行为模式于2001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它采用二维的分类框架,具有理论基础坚实、分类标准清晰、目标全面等特点。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与SOLO分类学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其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对SOLO分类学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学 共同点 区别 超越
下载PDF
关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思考 被引量:14
18
作者 唐瑞芬 《数学教育学报》 1993年第2期10-14,共5页
就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起源,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作一些客观的,较深入的描述与探索,介绍了数学教育权威,荷兰的弗赖登塔乐教授对此的见解,并结合我国数学教育实践,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供商榷。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学 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 布鲁姆理论 数学教育 教育改革
下载PDF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护理心理学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许燕 焦金梅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5期28-30,共3页
目的应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并评价护理心理学的试卷考核效果,了解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以规范教学过程和考核内容。方法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及《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目标设计考试题目,开卷考试,采用填空、选择、论述、案... 目的应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并评价护理心理学的试卷考核效果,了解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以规范教学过程和考核内容。方法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及《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目标设计考试题目,开卷考试,采用填空、选择、论述、案例分析4种题型,涉及认知领域教育目标中的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5个层次。分析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试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及学生的性别、教师等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学生考试的平均分68.59±6.12;教学内容、心身疾病、人格得分率较高(96.5%,93.33%);5个层次中理解层次得分率最高(76.52%);女生的总得分率显著高于男生(P<0.05);知识层次的试题教师A的授分率显著高于教师B(P<0.01),分析、综合层次的试题的授分率及总授分率教师A均显著低于教师B(均P<0.01)。结论学生的分数总体偏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层次越高,学生的得分率越低;试题难度偏大,不同层次试题应确定合适的比例;学生的性别及不同的授课教师均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在教学中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心理学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学评价 教学效果
下载PDF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学述评 被引量:9
20
作者 丁念金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39,共5页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在批判继承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推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体现了人的行为的整体性,突出了过程性。它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 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在批判继承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推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体现了人的行为的整体性,突出了过程性。它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部分,每个领域包含5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它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超越主要表现为:适当地减少了教育目标类别的数量、增强了平稳性和可比性、更适合于指导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恩斯坦 教育目标分类学 建构主义 理论基础 特点 情感领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