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9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矫正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郭勇 张宏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233-239,共7页
白内障手术中矫正散光的方法目前主要包括角膜松解术和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着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 FLACS)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可预测性和准... 白内障手术中矫正散光的方法目前主要包括角膜松解术和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着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 FLACS)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可预测性和准确性使白内障手术中矫正散光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本文就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在角膜散光矫正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眼科医师在白内障手术中角膜散光矫正术式的选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白内障手术 散光矫正 角膜松解术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TICL V4c植入术后拱高对散光轴旋转角度的影响
2
作者 杨钰涵 蒋浩 +2 位作者 龙秋蓉 张丽颖 谷浩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5-150,共6页
目的 分析有晶体眼散光型人工晶体(TICl V4c)植入术后拱高对人工晶体散光轴旋转角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眼科接受TCIL V4c植入术的近视患者89例(174眼),按照术后1周拱高的大小分为低拱高组、中拱高组以及高拱高组,术前检测患者裸眼视力(UC... 目的 分析有晶体眼散光型人工晶体(TICl V4c)植入术后拱高对人工晶体散光轴旋转角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眼科接受TCIL V4c植入术的近视患者89例(174眼),按照术后1周拱高的大小分为低拱高组、中拱高组以及高拱高组,术前检测患者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情况(球镜度数及柱镜度数)、非接触式眼压(IOP)、前房深度(ACD)以及内皮细胞计数(ECD);术后随访2年,记录患者的拱高变化情况及散光轴旋转角度情况,分析拱高与散光轴旋转角度的关系。结果 TICl V4c植入术后2年,低、中、高拱高组3组患者术后平均UCVA均高于术前(P<0.01);术后2年,3组患者的UCVA(0.97±0.24)好于术前BCVA(t=-8.78,P<0.01);3组近视患者术前的平均球镜度(-10.10±3.76)D提升至术后的(-0.39±0.81)D,术前的平均柱镜度(-2.36±1.03)D提升至术后的(-0.44±1.53)D(P<0.01);术后随访3组患者IOP、ECD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且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青光眼、视网膜脱离以及葡萄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随访2年中3组患者的拱高变化不明显(P>0.05);患者晶体散光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旋转,相关性分析表明,拱高与散光轴旋转角度不存在相关性(r=-0.117,P>0.05)。结论 TICL V4c植入术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术后产生的拱高对散光轴旋转角度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高 人工晶体散光 有晶体眼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近视 散光 屈光不正
下载PDF
囊袋张力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
3
作者 罗艳 杨慧 肖泽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38,共6页
目的研究伴有角膜散光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及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 目的研究伴有角膜散光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及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高度近视伴有角膜散光的患眼54例(76眼),其中31例(38眼)联合植入Toric IOL及CTR(联合组),23例(38眼)单纯植入Toric IOL(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人工晶状体旋转度、残余散光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月,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均显著高于术前,联合组术后UCVA(LogMA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4±0.15)vs.(0.46±0.25),P<0.05]。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联合组散光分别为(0.38±0.31)、(0.45±0.25)、(0.47±0.23)、(0.56±0.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均P<0.01)。术后6月联合组IOL平均旋转(2.63±0.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1.43)°(P<0.01)。两组间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伴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术中植入Toric IOL的同时联合应用CTR,安全性好,能够改善Toric IOL旋转稳定性,提高视觉质量,并且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袋张力环 人工晶状体 高度近视 白内障 散光
下载PDF
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对散光的包容性
4
作者 赵智华 马晓婷 +2 位作者 李科军 梁福珍 杜颖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6-361,共6页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评估区域折射型IOL对散光的包容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07/2022-03于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评估区域折射型IOL对散光的包容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07/2022-03于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区域折射型IOL(Lentis Comfort LS-313 MF15)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2例73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 mo残余散光度数进行分组,0.75 D<残余散光度数≤1.50 D的患者35例40眼作为试验组,残余散光度数≤0.75 D的患者27例33眼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mo视力、离焦曲线、客观视觉质量[波前像差、斯泰尔比值(SR)、调制传递函数(MTF)]、主观视觉质量(视功能问卷评分)、满意度及脱镜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散光度数及术后6 mo残余散光度数均有差异(P<0.01)。术后6 mo,两组患者裸眼远、中、近视力、客观视觉质量、主观视觉质量、满意度及脱镜率均无差异(P>0.05),离焦曲线显示,两组患者在附加球镜度数+2.00--4.00 D离焦范围内各点视力均无差异(P>0.05)。结论:Lentis Comfort LS-313 MF15 IOL能够包容1.50 D以内的规则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散光 视力 离焦曲线 客观视觉质量 主观视觉质量 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SMILE和WG-FS-LASIK治疗低度无散光近视患者术后早期视觉质量比较
5
作者 孔旻 罗武强 +5 位作者 李丽丽 肖信 陈琦 林恩韦 林红 甘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和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WG-FS-LASIK)治疗低度无散光近视患者术后的早期视觉质量。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视光中心行SMILE治疗的患者15...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和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WG-FS-LASIK)治疗低度无散光近视患者术后的早期视觉质量。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视光中心行SMILE治疗的患者15例(30眼,SMILE组),行WG-FS-LASIK治疗的患者15例(30眼,WG-FS-LASIK组)。所有患者术前无散光且最佳矫正视力所需最低球镜度数均≤-3.00 D。于术前和术后1 d、1周、1个月测量视力、全眼像差(慧差、三叶草像差和球差)、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_(cut-off))、斯特列尔比(SR)、可预测对比度视力(PVA)(包括PVA 100%、PVA 20%、PVA 9%)。比较两组观察指标测量结果。结果两组术后等效球镜、视力情况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SI、SR、PVA 9%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WG-FS-LASIK组在术后1 d、1周、1个月的OSI水平均显著低于SMILE组(P<0.05)。在术后1个月,WG-FS-LASIK组PVA 9%显著高于SMILE组(P<0.05)。SMILE组和WG-FS-LASIK组术后慧差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WG-FS-LASIK组变化幅度更小,在术后1 d、1周、1个月,WG-FS-LASIK组慧差小于SMI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LE和WG-FS-LASIK均能提高低度无散光近视患者术后早期视觉质量,但WG-FS-LASIK早期视力恢复更好,且夜间视觉质量改善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 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低度无散光近视 视觉质量
下载PDF
PE-LLD散光膜氙灯加速老化行为及机制
6
作者 张怡 王富龙 +3 位作者 钟颜阳 钟安澜 龙思宇 杨康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5,共7页
农用聚乙烯散光棚膜可在较高透光率条件下提高雾度,将透过膜面的直射光转为散射光,促进膜内植株全维度获取有效光辐射。通过引入散光剂制备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散光膜,实现透光率90.99%、雾度62.29%,较空白对照膜透光率降低0.55%... 农用聚乙烯散光棚膜可在较高透光率条件下提高雾度,将透过膜面的直射光转为散射光,促进膜内植株全维度获取有效光辐射。通过引入散光剂制备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散光膜,实现透光率90.99%、雾度62.29%,较空白对照膜透光率降低0.55%、雾度提高152.60%。耐老化性能是PE-LLD棚膜其他功效性能的基础保证,采用氙灯老化对PE-LLD散光膜进行加速降解,其宏观光学与力学性能变化趋势同空白膜一致,二者断裂伸长率分别在13d时降至初始值40.58%与47.01%(完全老化)。综合考察PE-LLD散光膜加速老化过程化学组成、结晶行为、晶粒尺寸及微观形貌变化规律,其老化过程随降解速度变化分3个阶段:老化前期分子链交联密度上升,二次结晶片段堆砌增大结晶度,降解缓慢;老化中期交联与降解并存,界面处散光剂脱落促使膜面破裂,片晶分布连续性降低,降解速度适中;老化后期分子主链降解加剧,膜面裂纹向纵深延展,力学性能快速降解至完全老化。研究表明,引入散光剂可在不影响PE-LLD棚膜宏观使用功能与老化降解性能的基础上有效提高雾度,实现散射光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散光 氙灯老化 性能变化 行为及机制
下载PDF
1.8mm角膜微切口与3.0mm角膜切口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及术源性散光的对照观察
7
作者 程武波 朱旭果 +5 位作者 吴桂花 刘雪莲 张燕 宋秋平 蒋红 罗银星 《实用防盲技术》 2024年第2期53-57,F0002,共6页
目的观察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1.8mm角膜切口与3.0mm角膜切口对角膜内皮和术源性散光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12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1.8mm切口观察组与3.0mm切口对照组行预劈核超声乳化治疗,观察两组病例平均超声时间,平均超声能量... 目的观察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1.8mm角膜切口与3.0mm角膜切口对角膜内皮和术源性散光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12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1.8mm切口观察组与3.0mm切口对照组行预劈核超声乳化治疗,观察两组病例平均超声时间,平均超声能量,术前,第1d,1wk,1mo的视力、角膜散光变化、角膜内皮计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超乳时间9.51±1.17,9.48±1.21及平均超乳能量(10.01±1.02)%(9.9±1.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视力0.11±0.057,0.10±0.01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d两组视力0.376±0.071,0.319±0.1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1mo两组视力0.410±0.14,0.356±0.12,0.429±0.15,0.364±0.1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角膜散光两组术前0.59±0.25,0.61±0.3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第1d(0.91±0.42,1.15±0.41),1wk(0.76±0.26,0.95±0.24)和1mo(0.66±0.23,0.74±0.2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内皮计数两组术前2753.32±324.12,2645.36±321.4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2412.36±541.12,2397.62±204.21),1wk(2365.35±233.72,2351.36±248.63)和1mo(2298.37±251.89,2209.45±373.0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8mm切口超声乳化术同传统3.0mm切口组比较,不导致超乳效率下降及更多的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且术后医源性散光相较更小,术后视力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微切口 角膜内皮损伤 术源性散光
下载PDF
矢量分析法评价TICL V4c植入术矫正中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刘银 江文珊 陈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84-490,共7页
目的:采用矢量分析法和屈光矫正者生活质量(QIRC)量表评估散光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TICL V4c)矫正中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9-01/2022-12在我院眼科近视手术中心行TICL V4... 目的:采用矢量分析法和屈光矫正者生活质量(QIRC)量表评估散光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TICL V4c)矫正中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9-01/2022-12在我院眼科近视手术中心行TICL V4c植入术的中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患者55例90眼。术后随访1 a,观察裸眼视力(UD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等情况,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评估散光矫正效果,并采用QIRC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 a,98%术眼UDVA达到甚至优于术前BCVA,手术安全性指数为1.11±0.14,有效性指数为1.11±0.15;97%术眼散光的误差角度在±15°以内,散光的矢量分析结果显示散光矫正指数为0.83±0.13,误差角度为1.00°±4.49°,成功指数为0.21±0.15。术后1 a,纳入患者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总高阶像差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QIRC量表总分明显高于术前(P<0.001),且QIRC量表总分的增加量与术前球镜度数呈正相关(r s=0.215,P<0.05),提示术前近视程度越高,TICL植入术后生活质量提高越显著。结论:TICL V4c植入术矫正中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安全有效,且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ICL)植入术 高度散光 矢量分析法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中低度规则角膜散光的疗效及对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李亚楠 王海燕 +1 位作者 左建霞 赵娴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中低度规则角膜散光的疗效及对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21年1至2023年2月规则性角膜散光(1.0~2.0D)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80例(180眼),在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中低度规则角膜散光的疗效及对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21年1至2023年2月规则性角膜散光(1.0~2.0D)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80例(180眼),在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三组,各60例(60眼)。A组患者接受右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联合散光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B组患者接受陡峭轴切口联合非球面IOL植入;C组患者接受透明角膜松解切开术。对比各组患者围手术期角膜散光情况、视力水平、主观视觉质量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值和术源性散光(SIA)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主观视觉质量评分值分别较B组、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眩光视觉干扰率分别较B组、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方法均可改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视觉功能并降低散光程度,与其他两组相比右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联合散光型IOL植入可获得更佳的视力水平及主观视觉质量、更低的残余散光度数,是目前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角膜散光 散光型IOL 角膜松解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视力水平 视觉质量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中矫正低度数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邓雅婷 王佳欣 赵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371-1378,共8页
低度数的未矫正角膜散光是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状态和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0.75 D的散光便会引起视物模糊、重影、眩光等症状。随着白内障屈光手术领域的不断发展,针对白内障患者低度数角膜散光的矫正已经有多种手术技术可供... 低度数的未矫正角膜散光是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状态和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0.75 D的散光便会引起视物模糊、重影、眩光等症状。随着白内障屈光手术领域的不断发展,针对白内障患者低度数角膜散光的矫正已经有多种手术技术可供选择。本文就目前白内障术中矫正低度数角膜散光的常见术式作一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散光矫正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散光矫正 低度数角膜散光
下载PDF
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探讨
11
作者 李娜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79-0082,共4页
探究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者应用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100例白内障患者(合并角膜散光)为研究样本,患者就诊我院时间为2021.05~2022.05,采用计算机数表法将100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对照组,n=5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 探究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者应用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100例白内障患者(合并角膜散光)为研究样本,患者就诊我院时间为2021.05~2022.05,采用计算机数表法将100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对照组,n=5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均实施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者分别术中分别应用散光型与传统球面,比对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2组视力、角膜散光及总散光、球镜与柱镜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轴向、曲率值均相近,P>0.05;术后研究组视力>1.0的比例(60.00%)高于对照组(26.00%),且其0.5~1.0的比例(30.00%)低于对照组(52.00%)P<0.05,差异较大;术后1、3个月,观察组角膜散光与总散光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球镜与柱镜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应用散光型晶体整体效果更为理想,有助于提高该类患者视力,降低散光程度,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角膜散光 视力 球镜
下载PDF
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马晓婷 李科军 +3 位作者 赵智华 张茵 杜颖华 梁福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LENTIS Comfort LS-313 MF15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57例... 目的探讨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LENTIS Comfort LS-313 MF15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57例(73眼)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将其按照术后角膜残余散光进行分组,角膜残余散光>0.75~1.50 D的患者32例40眼作为试验组,角膜残余散光≤0.75 D的患者25例33眼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裸眼远距离视力(5 m)、裸眼中距离视力(80 cm)、裸眼近距离视力(40 cm)、离焦曲线、客观视觉质量、主观视觉质量、满意度及脱镜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距离视力(logMAR)均为0.10(0.00,0.22),裸眼中距离视力(logMAR)均为0.00(0.00,0.10),裸眼近距离视力(logMAR)分别为0.20(0.10,0.30)、0.20(0.10,0.20),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离焦曲线显示,附加球镜度数从+2.00 D至-4.00 D的不同屈光度数上的远距离视力两组患者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客观视觉质量中总像差、彗差、调制传递函数及斯特列尔比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总高阶像差、球差及三叶草差两组患者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间主观视觉质量、满意度及脱镜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LENTIS Comfort LS-313 MF15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0.75~1.50 D的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主观视觉质量及客观视觉质量中总高阶像差、球差及三叶草差没有影响,对客观视觉质量中总像差、彗差、调制传递函数及斯特列尔比值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视觉质量 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不同设计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伴散光的效果及对角膜透明度、曲率、内皮细胞及知觉变化的影响
13
作者 张莎莎 宿蕾艳 +2 位作者 张守康 杨丽梅 王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设计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伴散光的效果及对角膜透明度、曲率、内皮细胞及知觉变化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就诊的114例近视伴散光青少年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 目的探究不同设计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伴散光的效果及对角膜透明度、曲率、内皮细胞及知觉变化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就诊的114例近视伴散光青少年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57例(114眼)和对照组57例(110眼)。对照组采用球面角膜塑形镜进行矫正,观察组使用Toric角膜塑形镜进行矫正。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临床效果[最佳矫正视力(BCVA)、散光值],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角膜结构学(角膜光密度值、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视觉质量[对比敏感度函数(CSF)]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BCVA为0.72±0.18,显著高于对照组(0.67±0.16),散光值为(1.13±0.42)D,显著低于对照组[(1.54±0.5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角膜光密度值、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中心曲率、眼球内皮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不同频段(高、中、低)无眩光下CSF值分别为1.85±0.17、1.66±0.15、1.02±0.2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9±0.15、1.61±0.14、0.89±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伴散光青少年患者配戴Toric角膜塑形镜能提高视觉质量,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控制近视的进展,且安全性好,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散光 Toric角膜塑形镜 角膜曲率 球面设计
下载PDF
新无极与多焦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散光、老视临床疗效的比较分析
14
作者 翟静洁 关艳 +2 位作者 田净净 叶楠楠 张彦坤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7-250,共4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合并散光、老视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新无极与多焦晶体植入效果。方法103例(115眼)白内障合并散光、老视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将其分为新无极组(54例62眼)与多焦组(49例53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以及... 目的比较白内障合并散光、老视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新无极与多焦晶体植入效果。方法103例(115眼)白内障合并散光、老视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将其分为新无极组(54例62眼)与多焦组(49例53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以及术后对比敏感度、全眼波前像差、术后满意度、脱镜率、不良视觉现象、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改善(P<0.05),新无极组患者术后近视力低于多焦组,中视力高于多焦组(P<0.05);新无极组患者暗环境在不同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高于多焦组(P<0.05);新无极组患者总像差、总高阶像差、三叶草、彗差等全眼波前像差低于多焦组(P<0.05);新无极组近距离视物满意度评分低于多焦组,中距离视物、流畅阅读、夜间视物满意度评分高于多焦组(P<0.05);新无极组星芒感、光晕感、眩光感不良视觉现象发生率低于多焦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新无极晶体以及多焦晶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新无极晶体在中视力改善上更具优势,多焦晶体对于近视力改善优势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无极晶体 多焦晶体 散光 老视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学龄前儿童散光分布特征及对视力的影响
15
作者 王沙娜 谢晓兰 朱苾丹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62-165,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通州区学龄前儿童散光分布特征,讨论其散光分布类型、程度及对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影响。明确睫状肌麻痹验光对散光数值检测有无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于2021-12/2022-01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北京市通州区1498名学龄前儿... 目的:调查北京市通州区学龄前儿童散光分布特征,讨论其散光分布类型、程度及对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影响。明确睫状肌麻痹验光对散光数值检测有无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于2021-12/2022-01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北京市通州区1498名学龄前儿童2996眼,其中男791名,女707名,3-<4岁222名,4-<5岁521名,5-<6岁647名,6-<7岁108名,进行视力、眼前节、电脑验光及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结果:睫状肌麻痹前散光率为61.88%(927/1498),睫状肌麻痹后散光率为64.02%(959/1498)(P=0.095)。睫状肌麻痹后轻度散光率为51.87%(777/1498),中度散光率为9.41%(141/1498),重度散光率为2.74%(41/1498);各年龄组均以顺规散光为主;复合远视散光最多。散光导致视力低常者中:低度散光占9.38%,中度散光占25.4%,重度散光占52.6%。结论:学龄前儿童散光发病率较高,轻度散光为主;睫状肌麻痹验光对散光检出率无明显影响,随着散光度数的增加,其对视力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学龄前儿童 流行病学 视力影响
下载PDF
SMILE术中应用十字定位法矫正低中度散光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曹文佳 申笛 +1 位作者 才俊 韦伟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301-306,共6页
目的: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评估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应用十字定位法矫正低中度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2-05/11在西安市第一医院激光近视治疗中心进行SMILE手术且散光度数≤1.50 D的... 目的: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评估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应用十字定位法矫正低中度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2-05/11在西安市第一医院激光近视治疗中心进行SMILE手术且散光度数≤1.50 D的低中度顺规散光患者50例81眼,依据随机表分为十字组患者25例41眼术中在进行标准SMILE程序之前术者根据十字交叉线调整患者头位,使患者双眼外眦与水平线对齐,眉心及鼻梁与垂直线对齐;未用十字定位法的对照组25例40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 mo视力及屈光情况,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对散光变化进行分析评估。结果:随访期间十字组失访6例11眼,对照组失访8例14眼。最终十字组纳入19例30眼,对照组纳入17例26眼。术后3 mo,两组患者术眼裸眼视力(UCVA)均≥1.0,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间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球镜度及等效球镜度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十字组柱镜度数0.00(0.00,0.00)D小于对照组-0.13(-0.50,0.00)D(P=0.01)。矢量分析结果显示,十字组的矢量误差(DV)低于对照组[0.00(0.00,0.00)vs 0.13(0.00,0.50),P=0.01],成功指数(IOS)优于对照组[0.00(0.00,0.00)vs 0.18(0.00,0.77),P<0.01]。术后3 mo,十字组和对照组角度误差(AE)在±5°内的眼数分别为26眼(87%)、15眼(58%)。结论:SMILE术中应用十字定位法校准患者头位,减小了SMILE矫正低中度散光的轴位误差,提高SMILE矫正低中度散光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分析 十字定位法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近视散光
下载PDF
自体散光透镜重塑转位术矫正超高度散光1例
17
作者 尚建慜 黄佳 +1 位作者 王晓瑛 周行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S01期47-52,共6页
18岁男性,因“双眼散光”,要求行手术矫正就诊。患者诉自幼高度散光,无戴镜史。裸眼视力:右眼0.05,左眼0.15。主觉验光:右眼-4.00/-6.75×175°→1.0-,左眼+1.00/-11.00×175°→0.8。外观双眼睑裂狭长。裂隙灯检查未... 18岁男性,因“双眼散光”,要求行手术矫正就诊。患者诉自幼高度散光,无戴镜史。裸眼视力:右眼0.05,左眼0.15。主觉验光:右眼-4.00/-6.75×175°→1.0-,左眼+1.00/-11.00×175°→0.8。外观双眼睑裂狭长。裂隙灯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双眼超高度散光,双眼屈光参差,圆锥角膜待排;予配框架镜,定期随访。1年后,双眼角膜曲率较前略增加,予双眼跨上皮角膜交联手术。2年后,患者再次随访,要求手术矫正。检查发现角膜情况稳定,决定采用首创的自体散光透镜重塑转位术进行矫正:首先应用飞秒激光进行散光透镜制作,之后采用准分子激光重塑透镜,再对透镜进行90°转位,最后将角膜瓣复位完成矫正。术后裸眼视力在术后1个月起稳定在0.8,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保持稳定。主觉验光:右眼0/-1.25×100°→1.0,左眼+1.50/-1.50×150°→0.8。对于高度散光寻求手术矫正的患者,首先需要通过全面的检查和必要的随访判断是否有圆锥角膜的可能,是否有术后发生角膜扩张性疾病的风险,对于存疑的,可尝试跨上皮角膜交联手术稳定角膜情况,对于常规手术方式难以矫正的超高度散光,在角膜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可尝试自体散光透镜重塑转位术,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视觉效果,且能最大限度保留角膜组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散光 圆锥角膜 透镜重塑 透镜转位
下载PDF
小儿单侧斜视术后水平直肌后缩引发术后散光情况研究
18
作者 王亚明 赵雯 刘伟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7期50-53,共4页
目的研究小儿单侧退斜斜视术后水平直肌后缩致术后散光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3月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92例内斜视或外斜视患儿的病史,所有患儿均接受单侧眼外肌后退斜视手术。观察组由接受斜视手术的92只眼睛组成,对... 目的研究小儿单侧退斜斜视术后水平直肌后缩致术后散光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3月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92例内斜视或外斜视患儿的病史,所有患儿均接受单侧眼外肌后退斜视手术。观察组由接受斜视手术的92只眼睛组成,对照组由同一参与者的其他92只未手术的眼睛组成。观察组分为内直肌亚组和外直肌亚组,又根据散光轴分为四个亚组(A:合规散光;B:无散光;C:中经线;D:逆规散光)。所有患者在术前1个月接受检查,然后在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接受检查。观察并分析内、外直肌术前远近视力及中位退缩量偏差中位数、各组术后不同时间球镜屈光度差值的均值、术后不同时间柱镜屈光度差值的均值、散光值与术前的差值比较以及术前散光值和术后散光值分布情况。结果内直肌干预亚组的术前偏差中位数远、近视力分别为+30Δ(6 m)、+30Δ(1/3 m)。外直肌干预亚组的术前偏差中位数远、近视力分别为20Δ(6 m),近视力20Δ(1/3 m)。两组内直肌干预亚组中位退缩量差异不明显。术后3个月复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外直肌干预亚组和内直肌干预亚组与术后1周相比屈光度出现一定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球镜屈光度几乎保持不变。术后1周,观察组中外直肌干预亚组、内直肌干预亚组以及对照组柱镜屈光度均值较术前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组中外直肌干预亚组和内直肌干预亚组柱镜屈光度恢复到术前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后的柱镜屈光度几乎保持不变。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斜视手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测量的散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A亚组(术前有规则散光)和B亚组(术前无散光)散光显著增加。散点图显示,手术后散光增加的患儿较多。结论斜视手术会导致眼睛散光显著增加,尤其是术前已有规则散光或无散光的眼睛,因此,医生应在斜视手术后及时考虑上述变化,并进行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斜视 手术 屈光度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对儿童散光矫正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李婷 张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55-0158,共4页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儿童散光的矫正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0例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儿童散光作为本研究对象,40例均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患儿作为观察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全部儿童护理...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儿童散光的矫正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0例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儿童散光作为本研究对象,40例均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患儿作为观察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全部儿童护理前与护理后10个月角膜散光、裸眼视力、偏心量、屈光度、角膜内皮、角膜的中央厚度改变指标。结果 护理10个月两组患儿裸眼视力、偏心量发现,裸眼视力都上升,儿童偏心量得到有效降低,P<0.05,前后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偏心量比对照组低,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屈光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是对照组有明显降低,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儿童散光矫正矫正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散光 角膜塑形镜 个性化护理
下载PDF
降低浊度仪杂散光影响,提高低浊度测量精度
20
作者 李俊 吴艳芬 +1 位作者 李朝晖 段昌建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4年第4期59-62,65,共5页
本文通过对实验室低浊度仪的测量原理、结构、浊度测量的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日常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同时,为提高低浊度样品测量精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浊度测量过程中杂散光对低浊度测量的影响。
关键词 浊度 悬浮颗粒 散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