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差异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邓嘉进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的差异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记录在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Pentacam检查的789例1 141眼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的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并记录相应的年龄、散光值、前房...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的差异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记录在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Pentacam检查的789例1 141眼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的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并记录相应的年龄、散光值、前房深度、角膜厚度和角膜屈光力数值,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与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的差异呈正相关(r=0.139,P<0.001);散光值与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的差异呈负相关(r=-0.293,P<0.05);前房深度与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和全角膜散光轴位的差异呈负相关(r=-0.067,P<0.05);角膜厚度与角膜屈光力对角膜前表面和全角膜散光轴位夹角大小无明显关系。结论:角膜前表面和全角膜散光轴位有明显差异,并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散光值、前房深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IC人工晶状体 角膜前表面散光轴位 全角膜散光轴位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儿童散光轴位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单飞雪 李雪 崔浩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02-302,304,共2页
目的 探讨散光轴位在小儿散光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 2 0 1例 ( 2 80眼 )散光患者进行电脑验光及综合验光。结果 小儿散光以复性远视散光居多 ,单纯远视散光最少。
关键词 散光轴位 复性远视散光 单纯远视散光
下载PDF
一种新的散光轴位统计对比方法
3
作者 陈奕辉 彭润华 肖美丽 《眼科学》 2022年第3期215-221,共7页
临床上屈光不正患者,特别是对于高度散光患者来说,在散光矫正型框架及隐形眼镜适配、屈光角膜手术、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中关于散光的测量极为重要。散光包括两个重要参数:散光度及散光轴位。由于散光轴位具有矢量特性,目前临床上对... 临床上屈光不正患者,特别是对于高度散光患者来说,在散光矫正型框架及隐形眼镜适配、屈光角膜手术、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中关于散光的测量极为重要。散光包括两个重要参数:散光度及散光轴位。由于散光轴位具有矢量特性,目前临床上对于散光轴位多采用Thibos等提出的球、柱镜矢量化理论进行统计研究,但该理论计算方法复杂,必须依赖散光度进行散光轴位的分析,且计算结果不直观。针对以上问题,为定量分析散光轴位,本文提出半定量散光轴位分析法,一种能够将散光轴位数据简单转换后进行统计学量化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轴位 统计学 定量
下载PDF
不同轴位和度数的残余散光对连续视程人工晶体植入后视觉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杨起 陈佩卿 +1 位作者 秦健翔 杜嘉丽 《浙江实用医学》 2023年第2期91-95,123,共6页
目的评估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术后不同轴位和度数的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月~2021年3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已完成飞秒激光辅助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SymfonyZXR00人工晶状体植入,并且术后矫正视力≥2... 目的评估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术后不同轴位和度数的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月~2021年3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已完成飞秒激光辅助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SymfonyZXR00人工晶状体植入,并且术后矫正视力≥20/25的患者,通过人为干预散光度数和散光轴位,检测患者在诱发散光后的矫正远视力和矫正近视力的变化;询问患者的耐受情况并记录,并采用VF-14视觉功能评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相同柱镜度数下,柱镜轴位在0°和90°比45°时能获得更好的矫正远视力;柱镜轴位在0°时比柱镜轴位在45°和90°时能获得更好的矫正近视力。在柱镜轴位相同的情况下,当柱镜度数从-1.0D逐渐增加到-1.5D,患者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患者在-1.0D至-1.5D的负柱镜散光下柱镜轴位在0°时仍有较好的耐受性及视力,临床上可以通过手术切口的位置减少术后散光,将散光控制在顺归散光将给患者带来更佳的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视程人工晶体 残余散光轴位 视觉质量 飞秒激光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检影验光散光轴位确定方法
5
作者 王小兵 《眼科》 CAS 2007年第4期245-245,共1页
散光轴位是验光结果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参数,其准确性直接决定验光结果的准确性。检影验光是客观验光的基本技术,因此检影验光散光轴位的确定十分重要。检影验光散光轴位的确定方法是在检影中根据散光带的方向来判断散光轴位,常规方式... 散光轴位是验光结果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参数,其准确性直接决定验光结果的准确性。检影验光是客观验光的基本技术,因此检影验光散光轴位的确定十分重要。检影验光散光轴位的确定方法是在检影中根据散光带的方向来判断散光轴位,常规方式是通过目测将被检者瞳孔区散光带的虚拟延长线与试镜架周边的轴位刻度对应比较,由此得出散光轴位(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轴位 检影验光 客观验光 试镜架 延长线 瞳孔区 被检者
原文传递
散光足量利于确定轴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庆刚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3年第3期19-20,共2页
在用交叉圆柱镜确定散光轴位时,有时会遇到被检查者对翻转两面清楚的判断摇摆不定,这样对确定轴位有一定影响。如果在主观验光前先做客观检影验光或电脑验光,以便大体地了解散光的轴向和力量,再确定轴向时将散光力量尽可能加足。
关键词 验光 散光轴位 眼镜 确定原则 配镜 交叉圆柱镜 测定
下载PDF
不同轴向透明角膜切口对低角膜散光度数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唐雪珊 杨勇 梁皓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2257-226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轴向透明角膜切口对低角膜散光度数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术前角膜散光≤0. 5 D的98例(100眼)白内障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根据术前角膜散光轴位将其分成3组,A组29例(30眼)行陡轴切口,... 目的探讨不同轴向透明角膜切口对低角膜散光度数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术前角膜散光≤0. 5 D的98例(100眼)白内障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根据术前角膜散光轴位将其分成3组,A组29例(30眼)行陡轴切口,B组33例(33眼)行平坦轴切口,C组36例(37眼)行中间轴切口。记录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及角膜散光度大小和轴向变化,并采用Jaffe矢量分析法计算角膜术源性散光(SIA)。结果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3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A组角膜散光均低于B组及C组(均P <0. 05)。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3组SI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A组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的角膜散光轴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B、C两组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的角膜散光轴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当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0. 5 D时,选择陡轴向的切口可获得较佳的术后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且角膜散光度更小,术后轴位较稳定,能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透明角膜切口 散光轴位 角膜散光 视力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散光 被引量:14
8
作者 毛伟 周宏健 +1 位作者 陆斌 周雨声 《眼视光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治疗中高度散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应用德国视明(SCHWIND)公司第六代爱丽丝 (ESIRIS)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对 35例 (4 7眼 )中高度散光进行LASIK手术治疗。随访 9个月 ,观察手术前后的...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治疗中高度散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应用德国视明(SCHWIND)公司第六代爱丽丝 (ESIRIS)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对 35例 (4 7眼 )中高度散光进行LASIK手术治疗。随访 9个月 ,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散光及其散光轴位的变化。结果 :术后随访 9个月 ,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纠正视力(BCVA)者占 4 6 .8% ,散光度数在± 1.0 0D以内者占 91.5 % ,残留散光平均为 - 0 .5 6D ,散光矫正者占 79.4 %。术前与术后结果行t检验显示 ,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LASIK治疗中高度散光预测性佳 ,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治疗中 准分子激光原角膜磨镶术 LASIK手术 手术前后 裸眼视力 散光轴位 中高 高度 结论
下载PDF
完全晶体散光患者屈光术后角膜地形图及波前像差仪临床观察1例
9
作者 高松 韩素珍 +2 位作者 冯瀚潮 石英 罗杰 《黑龙江医学》 2009年第9期715-717,共3页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角膜散光 波前像差仪 晶体 临床观察 屈光术 散光轴位 混合散光
下载PDF
白内障人群角膜散光流行病学调查及量化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曾敦征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7期1-6,共6页
目的描述并量化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分布及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趋势。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月~2017年6月来本院的白内障患者。用德国ZEISS公司的IOL MASTER测定角膜散光度数及轴向。用Spearman相关系数来评估双变量的相关性。并引用向量法... 目的描述并量化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分布及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趋势。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月~2017年6月来本院的白内障患者。用德国ZEISS公司的IOL MASTER测定角膜散光度数及轴向。用Spearman相关系数来评估双变量的相关性。并引用向量法(J0、J45)和线性回归模型评估角膜散光随年龄的变化趋势。结果这项研究共纳入1 907人(3 154眼),平均年龄72.24岁(16~98岁)。其中,角膜散光≥1.00 D约占43.17%。角膜散光的程度与年龄呈显著相关(ρ=-0.115,P=0.000),性别和散光度数之间的没有显著相关(ρ=0.443,P=0.658),散光度数不存在眼别之间的差异(ρ=0.005,P=0.778)。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膜散光向逆归趋势偏移;年龄每增长1岁,J0在右眼增加-0.014 D(P=0.000)、左眼增加-0.017 D(P=0.00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J45和年龄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ρ=-0.03,P=0.09),统计分析表明角膜散光轴位与年龄增长显著相关。结论在我们研究人群中角膜散光≥1.00 D的患者所占比例接近一半,这些患者植入矫正散光的人工晶体或可提高视觉质量。特别是年轻患者的逆归散光更应积极纠正,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散光轴位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以便改进手术方式或生产出更完善的人工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角膜散光度及 j0、j45 矫正
下载PDF
LASIK术前角膜散光的调查分析
11
作者 杜衡 张静 刘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了解LASIK术前角膜散光度数的分布和类型,两眼角膜散光度数的差值和散光轴位的位置。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的1000例(2000眼)患者行角膜地形图检查。记录最大屈光力子午线和最小屈光力子午... 目的:了解LASIK术前角膜散光度数的分布和类型,两眼角膜散光度数的差值和散光轴位的位置。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的1000例(2000眼)患者行角膜地形图检查。记录最大屈光力子午线和最小屈光力子午线的差值即散光度数和最小屈光力子午线的轴向即散光轴位。结果:角膜散光在-1.50DC以下的为1 595眼,占样本总数的79.75%;-3.00DC以上的为20眼,占样本总数的1%。角膜散光轴位在水平轴向为1 768眼,占样本总数的88.4%;垂直方向为111眼,占样本总数的5.55%;31°~60°和121°~150°轴向内的为121眼,占样本总数的6.05%。两眼角膜散光度数的差值主要集中在0^-0.50DC为835例,占样本总数的83.5%;-0.50DC以上为165例,占样本总数的16.5%。两眼角膜散光轴位近似对称的为916例,占样本总数的91.6%,两眼角膜散光轴位近似垂直的为84例,占样本总数的8.4%。结论:角膜散光度数主要集中在-1.50DC以下。散光轴位主要集中在水平方向附近,即角膜散光主要是循规散光。两眼散光度数的差值越大,即屈光参差越大,长时间视物越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两眼散光轴位对称的可减少两眼散光度数的差值,两眼散光轴位垂直的可增加两眼散光度数的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散光 散光轴位 角膜地形图 矫正
下载PDF
散光眼配镜处方的确定
12
作者 胡玉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1999年第5期20-20,共1页
眼镜是人类应用最广泛的医疗工具,而散光眼镜更有其特殊要求。在门诊中无论用什么方法验光最后都必须进行一次主观检验,俗称试镜。试镜的目的有两个。
关键词 散光眼镜 主观检验 配镜 屈光不正 处方 散光矫正 交叉柱镜 散光轴位 转换方法 光学设计
下载PDF
三种斜视矫正手术患者术后眼球屈光状态变化 被引量:9
13
作者 石晶 谭小波 +3 位作者 杨洁 李娜 陶相宜 杨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9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三种斜视矫正手术术后患者眼球屈光状态变化。方法斜视手术患者61例(91眼),其中行下斜肌后徙术8例(10眼,A组),行眼直肌后徙术31例(47眼,B组),行眼直肌后徙联合拮抗肌截除术22例(34眼,C组)。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 目的观察三种斜视矫正手术术后患者眼球屈光状态变化。方法斜视手术患者61例(91眼),其中行下斜肌后徙术8例(10眼,A组),行眼直肌后徙术31例(47眼,B组),行眼直肌后徙联合拮抗肌截除术22例(34眼,C组)。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对三组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检查,记录手术前后各时间的柱镜屈光度和球镜屈光度。采用角膜地形图仪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周记录距离角膜顶点3、5、7 mm处正交子午线角膜曲率值、散光值(dk值)及散光轴位。结果 B、C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柱镜屈光度升高,与术前1 d相比,P均<0.05;术后3个月柱镜屈光度与术前1 d相比,P均>0.05。C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球镜屈光度升高,与术前1 d相比,P均<0.05;术后3个月球镜屈光度与术前1 d相比,P>0.05。B、C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散光值升高,与术前1 d相比,P均<0.05;术后3个月时散光值与术前1 d相比,P均>0.05。三组患者手术前后散光轴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组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距角膜顶点3mm、5 mm区角膜曲率均增高,与术前1 d相比,P均<0.05;术后3个月距角膜顶点3 mm、5 mm区角膜曲率与术前1 d相比,P均>0.05。各组手术前后距角膜顶点7 mm区角膜曲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斜肌后徙术后患者眼球屈光状态无明显变化,而眼直肌后徙术和眼直肌后徙联合拮抗肌截除术后短期患者可出现眼球屈光度、散光值、角膜曲率升高,但在术后3个月时均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斜视矫正手术 下斜肌后徙术 眼直肌后徙术 拮抗肌截除术 眼球屈光度 眼球散光 眼球散光轴位
下载PDF
人眼角膜参数计量校准与量值溯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吉焱 刘文丽 +2 位作者 高明亮 定翔 孙劼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39-1343,共5页
角膜曲率半径、屈光度和散光轴位是评价人眼角膜形态的关键参数。为解决人眼角膜参数准确测量和量值有效溯源,基于角膜反射成像原理,采用球面和环曲面设计形式,首次研制出人眼角膜参数系列标准。曲率半径测量范围为(5.5~10.0)mm,不确定... 角膜曲率半径、屈光度和散光轴位是评价人眼角膜形态的关键参数。为解决人眼角膜参数准确测量和量值有效溯源,基于角膜反射成像原理,采用球面和环曲面设计形式,首次研制出人眼角膜参数系列标准。曲率半径测量范围为(5.5~10.0)mm,不确定度U=0.002 mm(k=2);轴位测量范围为0°~180°,不确定度U=1°(k=2)。建立了角膜曲率计工作基准装置国家计量标准,形成了人眼角膜参数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该计量标准可以满足人眼角膜参数测量仪器的校准和量值溯源,保证人眼角膜参数的测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角膜 曲率半径 散光轴位 环曲面 校准 溯源
下载PDF
眼镜知识谈
15
作者 王莉茹 《中国计量》 1996年第6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电脑验光仪 眼镜店 屈光不正 光学中心 垂直互差 水晶眼镜 散光轴位 平行光线 成年人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下载PDF
警惕劣质眼镜带来的伤害
16
作者 黄小红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1年第11期62-62,共1页
劣质的眼镜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很大,对儿童会影响散光轴位、鼻梁发育和弱视治疗效果,对青少年会影响近视的进展,同时对成人也会影响外观和引起视疲劳。
关键词 伤害 眼镜 劣质 散光轴位 治疗效果 视疲劳
下载PDF
裂孔片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7
作者 黄炳南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4年第9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裂孔 散光轴位 注意事项 验光 视力 矫正 检查 实际 情况 准确
下载PDF
“交叉柱镜检影法”的应用
18
作者 林培任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1999年第4期41-43,共3页
小瞳点状检影验光是一种在当今验光配镜中较经典的客观验光方法。它的特点是:在一定程度上能让顾客在暗室中放松凋节功能,减少情绪干扰;同时,暗室效应能使瞳孔的直径得到有效的放大,有利于检影验光的操作;点状光源可上下左右,360°... 小瞳点状检影验光是一种在当今验光配镜中较经典的客观验光方法。它的特点是:在一定程度上能让顾客在暗室中放松凋节功能,减少情绪干扰;同时,暗室效应能使瞳孔的直径得到有效的放大,有利于检影验光的操作;点状光源可上下左右,360°环形扫描,快捷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柱镜 检影法 检影验光 中和点 散光轴位 顺动 单纯性近视 光带 光态 验光法
下载PDF
孩子的眼镜还好吗?
19
作者 谷俊华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8年第14期13-13,共1页
近视眼孩子的视力矫正,不仅需要验光正确,制做眼镜合格,还必须正确佩戴。否则仍可造成不应有的视力损害。笔者在去年9~10月份给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时,注意观察到有些孩子戴用眼镜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
关键词 近视眼镜 视力矫正 中小学生 视力损害 视力检查 扭曲变形 光学中心偏 自我管理 散光轴位 棱镜效应
下载PDF
应用AcrySofToric人工晶状体矫正角膜散光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志刚 俞瑞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2年第7期501-504,共4页
目的观察AcrySof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的临床效果和旋转稳定性;探讨如何减少术后散光轴位的偏差。方法白内障合并角膜规则散光120例(120眼),随机分A、B两组各60例(60眼),分别植入AcrySofToricIOL(A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 目的观察AcrySof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的临床效果和旋转稳定性;探讨如何减少术后散光轴位的偏差。方法白内障合并角膜规则散光120例(120眼),随机分A、B两组各60例(60眼),分别植入AcrySofToricIOL(A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SA60AT(B组)。观察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未校正视力(UCVA)及总散光度,对两组术后视觉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比较A组60眼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IOL散光轴位的旋转度,评价其在囊袋的稳定性,探讨如何减少术后散光轴位的偏差。结果术后120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3个月时A组60眼的UCVA为(O.78±0.15),B组60眼的UCVA为(O.53±0.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视力提高优于B组。6个月时A组的总散光度从术前的2.07D降至0.67D,下降了约68%,B组的总散光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善。A组术后3个月IOL的旋转度平均值是(3.66±2.81)度,术后6个月IOI.的旋转度平均值是(3.65±2.74)度。术后6个月IOL的旋转度与术后3个月IOL的旋转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rySofToricIOL能显著减少术后散光,使白内障合并角膜规则散光的患者术后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术后散光轴位出现偏差的原因与术者操作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rySofToric IOL 散光 角膜 规则性 旋转度 散光轴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