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不平等、城镇化阻滞与乡村发展
1
作者 张俊 李莉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4-50,共7页
城乡数字不平等是我国推进数字乡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容忽视的挑战。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城乡数字不平等对乡村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数字不平等对乡村发展产生直接的抑制效应。考虑可能存在内生性以及其他衡量偏误的影响... 城乡数字不平等是我国推进数字乡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容忽视的挑战。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城乡数字不平等对乡村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数字不平等对乡村发展产生直接的抑制效应。考虑可能存在内生性以及其他衡量偏误的影响后,这一效应依然稳健。从传导机制看,数字不平等对新型城镇化产生阻滞效应,进而减缓了乡村发展。上述结果为认识数字不平等、城镇化阻滞以及乡村发展之间的关系,完善乡村包容性数字支持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不平等 乡村发展 城镇化阻滞效应
下载PDF
新型数字不平等的兴起及其法治化治理
2
作者 郭小东 《南海法学》 2023年第5期114-124,共11页
数字社会的到来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致使传统社会不平等问题愈加凸显,并催生了数字不平等。数字不平等有“新旧之别”,传统数字不平等是由数字鸿沟引发的社会不平等,而新型数字不平等是智能社会的算法化和日常生活中对... 数字社会的到来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致使传统社会不平等问题愈加凸显,并催生了数字不平等。数字不平等有“新旧之别”,传统数字不平等是由数字鸿沟引发的社会不平等,而新型数字不平等是智能社会的算法化和日常生活中对大数据的广泛使用引发的不平等。传统与新型数字不平等在产生根源、影响程度和治理理念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新型数字不平等产生于数据权力、算法权力和平台权力的崛起。相较于传统数字不平等,新型数字不平等具有更大的社会系统性风险,并最终影响了数字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为了捍卫数字主权、保障数字人权和实现数字正义,必须加强对新型数字不平等问题的治理,积极探索新型数字不平等治理法治化的实现路径,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数字不平等风险,完善新型数字不平等治理的法治体系架构,促进形成新型数字不平等治理的法治实施方略,从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不平等治理法治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不平等 数字人权 数据主权 算法权力
下载PDF
数字不平等与社会分层:信息沟通技术的社会不平等效应探析 被引量:37
3
作者 赵万里 谢榕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0年第1期32-45,共14页
信息以及信息的掌握能力是当今社会的核心资源,已经成为社会分层考量的重要维度。对信息技术差异化使用的解释模型逐渐从最初的数字鸿沟发展到了数字不平等。相关学者围绕ICTs与社会不平等状态的交互作用进行了详尽探讨,根据最近的研究... 信息以及信息的掌握能力是当今社会的核心资源,已经成为社会分层考量的重要维度。对信息技术差异化使用的解释模型逐渐从最初的数字鸿沟发展到了数字不平等。相关学者围绕ICTs与社会不平等状态的交互作用进行了详尽探讨,根据最近的研究成果,数字不平等作为中介一方面再现了线下社会分层,另一方面以强化或重塑的形式对社会分层起到反向作用。在信息社会,社会分层理论应当以一种更加整体和动态的方式思考数字不平等,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启发了分层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差异化使用的新思路,提供了打破已有研究中以传统阶层理论为主的解释模式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沟通技术 数字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 布迪厄 行动者网 络理论
下载PDF
数字不平等的本质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长福 黄艺 《现代情报》 CSSCI 2013年第6期23-27,共5页
本文以数字鸿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数字不平等的概念和本质进行了界定,认为数字不平等是指在数字时代处于不同社会经济水平和知识、技术水平的主体(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在接触信息通信技术(ICT)和使用互联网进行各种活... 本文以数字鸿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数字不平等的概念和本质进行了界定,认为数字不平等是指在数字时代处于不同社会经济水平和知识、技术水平的主体(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在接触信息通信技术(ICT)和使用互联网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不平等。它是社会不平等的一种外延,其本质上表现为技术、经济、知识和社会4个层面构成的综合性的不平等。继而根据数字不平等的本质表现,探索缩小数字不平等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不平等 农民工
下载PDF
基于民族志未来研究法的农村青少年数字不平等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先敏 王明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38,42,共5页
通过民族志未来研究方法对山东省东明县进行田野调查得出,农村青少年渴望平等的ICT接入机会、渴望提高数字化信息素养、渴望未来的生活更加数字化、期待未来有更健康的网络环境、渴望政府与公益组织的数字培训。为实现农村青少年数字脱... 通过民族志未来研究方法对山东省东明县进行田野调查得出,农村青少年渴望平等的ICT接入机会、渴望提高数字化信息素养、渴望未来的生活更加数字化、期待未来有更健康的网络环境、渴望政府与公益组织的数字培训。为实现农村青少年数字脱贫,政府应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我国农村地区青少年信息技术教育,打造素质过硬的农村师资队伍,依托农家书屋打造社区数字培训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青少年 数字不平等 信息通讯技术(ICT) 民族志未来研究方法
下载PDF
数字不平等的再生产——以大学生网络使用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施芸卿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75,共7页
基于中国社科院"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调查"12所高校的数据,从数字资源、数字生活方式以及数字自主性这三个维度,对当前大学生网络使用中的数字不平等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中存在着数字不平... 基于中国社科院"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调查"12所高校的数据,从数字资源、数字生活方式以及数字自主性这三个维度,对当前大学生网络使用中的数字不平等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中存在着数字不平等的多级阶梯,体现出技术普及的动态过程中遭遇到的社会边界。在阶层及外部资源上占有优势的群体,能更多地占据多样化的数字资源,更深入地融入数字生活以及有更大的自由获取信息,现实中的不平等正在数字空间中被持续地再生产出来。研究还注意到了使用者们面对这种不平等做出的一些努力,他们有意识地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增强个人人力资本和表达能力的工具,以期待对个人境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源 数字生活方式 数字自主性 数字不平等 大学生
下载PDF
跨越参与鸿沟:数字不平等下的在线政治参与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福平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3年第4期82-107,179-180,共26页
从数字不平等的视角出发,论文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差异与在线政治参与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试图分析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由于各自偏好的网络使用类型,是否进一步强化了"参与鸿沟"。文章利用2011—2012年对10个城市在职网民的调查数... 从数字不平等的视角出发,论文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差异与在线政治参与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试图分析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由于各自偏好的网络使用类型,是否进一步强化了"参与鸿沟"。文章利用2011—2012年对10个城市在职网民的调查数据,结合了社会经济地位和使用心理以及行为变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互联网使用鸿沟明显存在,但是以娱乐互动为中介的互联网使用能够促进低教育人群的政治表达,而且独立于社会阶层影响的娱乐互动效能也能够增强互联网使用者进一步去获取政治信息的行为。但是高社会阶层在网络政治参与中信息和互动的双重优势,潜在地可能给予他们在公共议题上的引导性权力。最后,论文对中国互联网实践中这种网络政治生态及其政策内涵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不平等 互联网使用 在线政治参与
下载PDF
消除数字不平等:公共图书馆的一个社会责任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化民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0,共4页
数字不平等研究是在数字鸿沟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信息通讯技术(ICT)资源分配不均的新视角。图书馆界就公共图书馆承担消除数字不平等,实现信息公平的社会责任已达成共识。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倡导社会包容,发展社会资本,加强自身... 数字不平等研究是在数字鸿沟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信息通讯技术(ICT)资源分配不均的新视角。图书馆界就公共图书馆承担消除数字不平等,实现信息公平的社会责任已达成共识。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倡导社会包容,发展社会资本,加强自身建设是公共图书馆承担消除数字不平等的社会责任的实践路径。这一社会责任的实践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社会责任 数字不平等 数字鸿沟 信息通讯技术
下载PDF
数字不平等:社会阶层与互联网使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9
作者 许庆红 《高校图书馆工作》 CSSCI 2017年第5期16-20,共5页
数字不平等是信息社会的一种新的不平等。文章依循数字不平等这一概念框架从产生到发展的研究线索,回顾和讨论了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认为数字不平等研究对数字鸿沟研究既有直接的继承性,又有其独特性。它依旧关注ICT带来的不平等,... 数字不平等是信息社会的一种新的不平等。文章依循数字不平等这一概念框架从产生到发展的研究线索,回顾和讨论了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认为数字不平等研究对数字鸿沟研究既有直接的继承性,又有其独特性。它依旧关注ICT带来的不平等,但它突破了数字鸿沟"二分法"的局限,深入分析互联网使用者在接入、使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及其产生机制与社会影响;并试图将互联网使用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新标准,提出数字社会分层,是对社会结构变化的深刻研判。文章最后讨论了数字不平等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参考文献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数字鸿沟 数字不平等
下载PDF
数字不平等:社会阶层与互联网使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庆红 《高校图书馆工作》 CSSCI 2017年第3期27-31,共5页
数字不平等是信息社会的一种新的不平等。文章依循数字不平等这一概念框架从产生到发展的研究线索,回顾和讨论了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认为数字不平等研究对数字鸿沟研究既有直接的继承性,又有其独特性。它依旧关注ICT带来的不平等,... 数字不平等是信息社会的一种新的不平等。文章依循数字不平等这一概念框架从产生到发展的研究线索,回顾和讨论了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认为数字不平等研究对数字鸿沟研究既有直接的继承性,又有其独特性。它依旧关注ICT带来的不平等,但它突破了数字鸿沟"二分法"的局限,深入分析互联网使用者在接入、使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及其产生机制与社会影响;并试图将互联网使用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新标准,提出数字社会分层,是对社会结构变化的深刻研判。文章最后讨论了数字不平等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参考文献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数字鸿沟 数字不平等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与数字鸿沟:弥合数字不平等的困境与行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洸 杜丽洁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11,共3页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而衍生的数字鸿沟,不仅映射出社会的不平等,其本身也成为强化不平等的社会力量,导致新的社会问题产生。当前,数字鸿沟逐渐渗透到越来越多的社会领域,新形式的数字鸿沟也在不断涌现,同时数字鸿沟中的结构转型也成为消除...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而衍生的数字鸿沟,不仅映射出社会的不平等,其本身也成为强化不平等的社会力量,导致新的社会问题产生。当前,数字鸿沟逐渐渗透到越来越多的社会领域,新形式的数字鸿沟也在不断涌现,同时数字鸿沟中的结构转型也成为消除数字不平等的影响因素。为了弥合数字鸿沟,不同主体需要采取积极行动,让更多人融入数字世界,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技术 数字不平等 弥合鸿沟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社会包容与消除数字不平等
12
作者 刘涛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3年第4期18-22,共5页
数字不平等是研究ICT资源分配不平等的新视角。通过杭州图书馆模式初步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通过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经验。通过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社会资本是公共图书馆践行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 数字不平等是研究ICT资源分配不平等的新视角。通过杭州图书馆模式初步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通过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经验。通过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社会资本是公共图书馆践行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实现路径。这一研究主题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社会责任 社会包容 数字不平等 社群信息学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基于两级数字不平等的视角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梦瑶 李知一 李黎明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147,共16页
伴随互联网逐渐嵌入老年生活,网络使用与老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正在兴起。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6-2020),探讨了互联网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网络功能类型和社会结构背景下的异质性特征。结果显示:(1)互联网使用与... 伴随互联网逐渐嵌入老年生活,网络使用与老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正在兴起。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6-2020),探讨了互联网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网络功能类型和社会结构背景下的异质性特征。结果显示:(1)互联网使用与老年人的心理抑郁程度呈负相关,进一步看,是在线非正式休闲活动(社交和娱乐)有助于改善老年心理健康,而非在线正式生产活动(学习和工作)。(2)互联网使用及其非正式功能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作用于城镇老人,对老年农户没有直接影响;对老年女性的作用大于男性。(3)新冠疫情以后,使用互联网对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加强,线上娱乐、学习功能对老人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提升。(4)与子女交往和社会信任是互联网作用老年心理健康的中介路径,子女交往是促进型中介因素,社会信任是抑制型中介因素。但社会信任的间接作用存在异质性,在农户和女性老人中不显著,在疫情后也有所消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心理健康 老龄化 数字不平等
原文传递
关注大学生群体中的数字不平等现象——高校图书馆应发挥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康宁 《现代情报》 CSSCI 2012年第6期95-97,100,共4页
当今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表明,掌握和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中国网民的增长与未接触计算机人群的对比,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未接触计算机数量的增长,来表明关注大学生数字不平等现象的重要性,列举出高校图... 当今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表明,掌握和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中国网民的增长与未接触计算机人群的对比,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未接触计算机数量的增长,来表明关注大学生数字不平等现象的重要性,列举出高校图书馆应该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在解决数字不平等现象中高校图书馆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不平等 高校图书馆 信息网络发展
下载PDF
数字不平等的治理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0
15
作者 关爽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1-59,共9页
数字时代的到来导致数字鸿沟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数字不平等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中新的风险来源。作为数字鸿沟的新样态,数字不平等表征为数字技术产生的负面社会效应,具体表现为被商业与资本裹挟的平台组织逐渐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算法... 数字时代的到来导致数字鸿沟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数字不平等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中新的风险来源。作为数字鸿沟的新样态,数字不平等表征为数字技术产生的负面社会效应,具体表现为被商业与资本裹挟的平台组织逐渐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算法应用中的偏见植入与歧视再造,以及公民数据权利的贫困,导致数字时代“权力-权利”关系的失衡。数字化生存常态化、数字孪生空间的交叉作用以及平台组织权力捕获的共同影响,强化了数字不平等的复制、扩散与叠加。不同于传统的数字鸿沟治理思路,数字不平等强调主动规制与主体赋责,以治理共同体的形式应对数字技术的不确定性与负外部性,最终实现“权力-权利”关系的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不平等 数字平台 数据权力 治理共同体
原文传递
数字不平等在大数据时代的问题与研究转型探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晨 《图书情报导刊》 2019年第12期66-70,共5页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概念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学科领域,也为数字不平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数字不平等会遭遇ICT使用要求高、数字贫困加剧、数字资源不均、...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概念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学科领域,也为数字不平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数字不平等会遭遇ICT使用要求高、数字贫困加剧、数字资源不均、马太效应加重、忽视"数字贫困者"和"数字赤贫者"的本质诉求等5个难题,为顺应大数据发展,建议数字不平等研究应做出4点转变,包括转向第4种科学范式、构建开源数据库、警惕数字富有群体、关注数据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字不平等 数字分层
下载PDF
基于定序Logit模型的互联网使用视角下数字不平等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曲文 闵素芹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6期50-55,共6页
随着互联网接入率的提高,数字不平等的成因由技术接入差异转向个体获取信息动机与能力的差异。本文从互联网使用目的与使用频率的视角,以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中的成人为研究对象,基于定序Logit模型对造成数字不平等的影响因素进... 随着互联网接入率的提高,数字不平等的成因由技术接入差异转向个体获取信息动机与能力的差异。本文从互联网使用目的与使用频率的视角,以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中的成人为研究对象,基于定序Logit模型对造成数字不平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年龄组、硕士毕业群体、女性群体、非农业户口、有工作群体互联网学习频率更高;业余上网时间较长群体、低年龄组、女性群体、非农业户口群体、有工作群体、地位较高群体使用互联网娱乐的频率较高。可通过加强教育培训等方式缩小信息差距,进一步消除数字不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不平等 互联网使用行为 定序Logit模型
下载PDF
数字素养与农户收入:兼论数字不平等的形成
18
作者 王汉杰 《中国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106,共21页
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调查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素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数字素养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农户收入增长。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素养提升显著促进农户创业,并缓解农户信贷约束,进而实现农户收入增... 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调查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素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数字素养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农户收入增长。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素养提升显著促进农户创业,并缓解农户信贷约束,进而实现农户收入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增收效应并不具备包容性。相比高收入、高人力资本、低年龄组和男性户主的农户而言,低收入、低人力资本、高年龄组和女性户主的农户获益十分有限。上述发现印证了数字素养提升有助于实现农户收入增长,但也揭示了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等问题。据此,本文认为新发展阶段中国数字乡村战略的推进不仅要注重农户数字素养的培育,更要加快构建乡村数字经济的包容性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农户收入 数字鸿沟 数字不平等
原文传递
论数字不平等:理论框架与治理路径
19
作者 周尚君 谢林杉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知识鸿沟”“信息鸿沟”假说仅为“数字鸿沟”提供了理解进路,却无法解释数字社会生活中数字化差异现象的基本属性与社会成因。“数字鸿沟”是数字化差异的初级状态,随着数字技术向纵深迈进,数字鸿沟概念的局限性逐渐凸显,“数字不平... “知识鸿沟”“信息鸿沟”假说仅为“数字鸿沟”提供了理解进路,却无法解释数字社会生活中数字化差异现象的基本属性与社会成因。“数字鸿沟”是数字化差异的初级状态,随着数字技术向纵深迈进,数字鸿沟概念的局限性逐渐凸显,“数字不平等”成为解释数字化差异的重要理论概念。以数据为核心、算法为驱动、算力为支撑的数字社会为数字不平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数字不平等表现为以个人信息数据为主要内容的数据不平等,以算法决策为基本方式的算法不平等和以算力驱动为技术核心的“平台权力”支配。在我国数字化战略部署进程中,针对数字不平等的治理体系已初具雏形,数据治理、算法治理、平台治理成为我国推进数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要实现数字正义、优化治理路径,需适应治理数字化转型,改变治理逻辑,审慎配置公民数字权利,阶段性划定和优化算法流程,实现技术关照下的平台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不平等 平台权力 数字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重思数字不平等 被引量:1
20
作者 姬德强 蒋效妹 朱泓宇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数字不平等”体现在性别、年龄、地区、行业、雇佣关系等多个方面。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并非必然地带来更多社会包容,反而加剧了某些方面的数字排斥;同时,一些公共政策也在有意识地利用新兴技术制造“断连”,这一重构公民与国家关系的... “数字不平等”体现在性别、年龄、地区、行业、雇佣关系等多个方面。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并非必然地带来更多社会包容,反而加剧了某些方面的数字排斥;同时,一些公共政策也在有意识地利用新兴技术制造“断连”,这一重构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新技术政治形式使得处于数字底层的人群和社区更加边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与通信技术 数字不平等 新兴技术 雇佣关系 社会包容 公共政策 边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