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联合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莫程富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6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联合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与研究,根据发病6 h~7 d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联合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与研究,根据发病6 h~7 d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加情况进行分组,将NIHSS评分增加<2分的患者纳入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NPIS)组(n=68),将NIHSS评分增加≥2分的患者纳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组(n=32)。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PIS发生的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预测PIS发生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三酰甘油(TG)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DSA结果、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方面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SA结果为中重度狭窄、NLR增高均为导致P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SA结果、NLR预测PIS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779,DSA结果与NLR联合预测PIS发生的AUC为0.854。两者联合用于预测PIS发生的AUC高于单独预测,预测价值更高。结论:DSA结果联合实验室指标NLR预测PIS发生的价值较高,能帮助临床医生筛选出PIS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实验室指标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介入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效果研究
2
作者 刘雪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215-0218,共4页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介入术患者中,予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 本院82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介入术患者(2023年1-12月),数表法,分成对照组(41例,传统护理)、观察组(41例,综合护理),分析干预价值。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并发症、...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介入术患者中,予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 本院82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介入术患者(2023年1-12月),数表法,分成对照组(41例,传统护理)、观察组(41例,综合护理),分析干预价值。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并发症、生活质量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介入术 综合护理 并发症 负性情绪
下载PDF
CT冠状动脉成像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
3
作者 王路虎 马绪静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1期8-10,共3页
目的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评估。方法选取本院影像中心2019年9月—2022年9月44例临床拟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先后进行CTA及DSA造影检查,视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方法... 目的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评估。方法选取本院影像中心2019年9月—2022年9月44例临床拟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先后进行CTA及DSA造影检查,视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查结果。结果CTA诊断阳性38例(含假阳性2例)、阴性6例(含假阴性1例),敏感度95.00%、特异度85.71%、准确度93.62%,Kappa=0.762,代表度为高度。结论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结果准确可靠,与DSA检查相似,可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初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冠状动脉成像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 狭窄检出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病诊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小征 吕健 +3 位作者 莫雪红 束枫 华莎 马廉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694-1696,共3页
目的 总结 3 6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多普勒超声探测经验 ,评价无创诊断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技术探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颅内血管及血流动... 目的 总结 3 6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多普勒超声探测经验 ,评价无创诊断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技术探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颅内血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并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DSA)比较分析。结果 TCD探测 2 4例 ,明确诊断 2 2例 ,高度怀疑 1例 ,阴性者 1例 ,与DSA比较诊断符合率为 96%。CDFI及CDE探测 12例 ,均明确诊断为颅底异常血管网病 ,并被DSA证实。结论 TCD、CDFI及CDE能实时动态观察颅底血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CDFI及CDE对狭窄处血流显示敏感 ,有助于准确判断血管闭塞与轻度狭窄 ,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又因其无创 ,病人易接受 ,可作为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病人诊断、定期随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异常血管网病 诊断 经颅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 能量多普勒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艳 张海涛 +3 位作者 刘西平 高励 张仲 曾仲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不同脑血管病的DSA阳性检出率、安全性及临床特点。结果所有受检者无一例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总的DSA阳性检出率高达75.4%,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不同脑血管病的DSA阳性检出率、安全性及临床特点。结果所有受检者无一例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总的DSA阳性检出率高达75.4%,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阳性率最高为86.3%(69/80),主要血管病变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颅外段受累多见。其次为脑实质出血(75.0%)、蛛网膜下腔出血(61.5%)。单侧动眼神经麻痹(66.7%)等。症状性癫痫的DSA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规范化操作可充分保障DSA检查的安全性。慎重筛查DSA纳入病例可提高DSA的阳性检出率及提高效率/费用比,有效指导二级预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 诊断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孟学刚 牛晓姗 +2 位作者 玄祖旗 钟朝明 朱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672-2673,共2页
准确地对责任血管进行评估是脑血管病治疗的基础。虽然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CT脑血管造影(CTA)等无创检查手段为脑血管的评估提供了新方法,但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60gaphy.DSA)提供的诊断信息仍是不可取... 准确地对责任血管进行评估是脑血管病治疗的基础。虽然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CT脑血管造影(CTA)等无创检查手段为脑血管的评估提供了新方法,但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60gaphy.DSA)提供的诊断信息仍是不可取代的,目前仍被认为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为进一步分析该检查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总结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行DSA检查的脑血管病病例80例,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 脑血管造影技术 应用 磁共振脑血管造影 CT脑血管造影 检查手段 诊断信息
下载PDF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后注意网络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涛 张梅 +3 位作者 余传庆 宫琨 武庆彬 汪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5168-5173,共6页
目的研究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后注意网络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20位行DSA和15位未行DSA的脑卒中患者的基础认知功能。应用注意网络测试(ANT)评估两组患者警觉、定向、执行控制... 目的研究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后注意网络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20位行DSA和15位未行DSA的脑卒中患者的基础认知功能。应用注意网络测试(ANT)评估两组患者警觉、定向、执行控制等三个注意网络成分效率,并比较上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5天的网络功能的变化特点。结果DSA组和非DSA组术前MMSE、焦虑抑郁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注意网络功能方面警觉网络〔(27.95±32.19)vs(26.47±43.12)ms〕、定向网络〔(53.90±32.52)vs(52.67±26.31)ms〕和执行控制网络〔(157.20±94.68)vs(157.07±79.92)ms〕反应时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较术前,DSA组术后第5天的警觉网络反应时显著减少〔(27.95±32.19)vs(11.35±26.80)ms,P=0.010〕,非DSA组反应时显著增加〔(26.47±43.12)vs(39.60±38.67)ms,P=0.035〕;两组的定向和执行控制网络在两个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控制基础水平的差异后,DSA对两组警觉网络效率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SA组警觉网络效率的变化值与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变化值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DSA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注意网络功能有一定程度损害,主要体现在警觉网络效率,可能表现为患者不能及时灵敏地接受到外部信息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注意网络功能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表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卢刚 厉民 王坚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91-93,152-153,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表现,并结合对复发性脑胶质瘤行超选择性插管灌注化疗的疗效,探讨DSA表现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复发性脑胶质瘤行超选择性脑动脉插管DSA检查,并根据肿瘤的供血动脉,肿瘤染色... 目的:研究分析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表现,并结合对复发性脑胶质瘤行超选择性插管灌注化疗的疗效,探讨DSA表现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复发性脑胶质瘤行超选择性脑动脉插管DSA检查,并根据肿瘤的供血动脉,肿瘤染色和回流静脉对复发性脑胶质瘤的DSA表现进行分型.结果:复发性脑胶质瘤的DSA表现可分为4型,其表现主要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生长速度以及手术切除的范围有关.结论:复发性脑胶质瘤由于多经历了手术、放疗和化疗,其DSA表现与原发病灶有所不同,经肿瘤供血动脉或肿瘤所在部位的脑动脉行超选择性插管化疗,可明显提高复发性脑胶质瘤介入化疗的疗效,降低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脑胶质瘤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超选择性脑动脉插管 化疗
下载PDF
28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平平 《安徽医药》 CAS 2006年第7期549-549,共1页
关键词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护理体会 数字血管造影(DSA) 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早期病死率 患者 早期诊断 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青年脑卒中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炜 庞洪波 +1 位作者 韦涛 陈宗胜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对青年脑卒中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青年脑卒中患者完成DSA检查80例,分析脑血管造影结果与青年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青年脑卒中患者DSA检查的总阳性率为61.25%,...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对青年脑卒中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青年脑卒中患者完成DSA检查80例,分析脑血管造影结果与青年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青年脑卒中患者DSA检查的总阳性率为61.25%,常见及特有的危险因素均影响青年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脑血管造影检查对确诊及进一步介入或选择手术治疗提供了依据。结论 DSA检查对青年脑卒中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危险因素 青年人
下载PDF
经股动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小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845-1846,共2页
关键词 股动脉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护理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后肢体制动约束带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改平 倪斐琳 《护理与康复》 2021年第5期99-100,共2页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神经科广泛应用的一种X线检查微创技术,一般通过右股动脉置入导管,将造影剂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具有准确、直观、动态、技术成熟等优点,为脑...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神经科广泛应用的一种X线检查微创技术,一般通过右股动脉置入导管,将造影剂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具有准确、直观、动态、技术成熟等优点,为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提供了直接依据[1]。DSA术后患者常因肢体制动不良、局部压迫止血时间不够、抗凝药物使用及自身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穿刺点出血、渗血、血肿及假性动脉瘤等,因此术后肢体制动、穿刺口压迫等尤为重要[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带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肢体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俊 向阳 +1 位作者 王建 肖莉 《西南军医》 2011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81例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调查,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81例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调查,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不同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患者主要由于对诊疗方法不了解及担心手术失败而造成心理压力;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到改善(P<0.01);不同疾病患者术前的焦虑情况有显著差别(P<0.05),心理干预后差异消失。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应作为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61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澜 李瑛 +1 位作者 贾广志 李明诛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9年第3期38-39,共2页
目的:对住院自发性SAH204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率及阳性检出率后谵性研究。方法:以2005年4月~2008年4月住院SAH204例做DSA检查161例,对检查率及DSA阳性检出率偏低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204例SAH其中161例做DSA检查,... 目的:对住院自发性SAH204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率及阳性检出率后谵性研究。方法:以2005年4月~2008年4月住院SAH204例做DSA检查161例,对检查率及DSA阳性检出率偏低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204例SAH其中161例做DSA检查,检查率为78.9%,DSA发现脑动脉瘤81例占造影的50.3%,发现脑AW24例占造影的14.9%,低于文献报道。无诱因的SAH做DSA检查阴性33例占20.5%,较文献记载显高。结论:影响造影检查率及阳性检出率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医怠及影像学技师对DSA检查的微外性、积极争取造影检查对制定救治方案决策重要性理解;客观评估病人及分析选择;掌握检查相对安全期;临床医师与影像学技师配合默契;提高投照技术及阅片质量是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造影检查率 阳性检出率
下载PDF
幕上室管膜下静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研究
15
作者 李建华 贺能树 孙建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研究正常情况下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中的显示率、位置、走行、归流的正常及变异表现 ,为脑内病变累及静脉的诊断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脑血管造影诊断未见异常 36例 ,男 13例 ,女 2 3例 ,年龄 18~ 6 9岁 ,平均... 目的 研究正常情况下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中的显示率、位置、走行、归流的正常及变异表现 ,为脑内病变累及静脉的诊断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脑血管造影诊断未见异常 36例 ,男 13例 ,女 2 3例 ,年龄 18~ 6 9岁 ,平均 5 1岁。观察幕上室管膜下静脉的显示率、位置、走行及归流。结果 除海马静脉 ,多数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中的显示率较高。幕上室管膜下静脉表现典型 ,易于识别。多数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回流位置和丘纹静脉、脑室下静脉起始位置变异较多。结论 通过熟悉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中的显示率及正常表现 ,有利于发现静脉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室管膜下静脉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显示率 诊断 脑静脉异常
下载PDF
前馈控制对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吉莉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12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60例DSA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训练组通过前馈控制的方法给病人实施术前训练及心理护理。结果...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60例DSA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训练组通过前馈控制的方法给病人实施术前训练及心理护理。结果训练组术后病人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结论前馈控制可减少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后病人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尿潴留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继伟 潘杰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8期225-225,共1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不同脑血管病患者的DSA阳性检出率、安全性及临床特点。结果:所有受检者无1例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总DSA阳性检出率高达88%,其中缺血性脑血管...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不同脑血管病患者的DSA阳性检出率、安全性及临床特点。结果:所有受检者无1例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总DSA阳性检出率高达88%,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阳性率最高81.8%(18/22),主要血管病变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颅外段受累多见。结论:规范化操作可充分保障DSA检查的安全性。慎重筛查DSA纳入病例可提高DSA的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 诊断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及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盛蕾 周刚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577-578,共2页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2例烟雾病患者进行DSA和MRA检查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DSA能直观、准确表现狭窄及闭塞血管 ,以及颅底毛细血管网 ;由于失位相和饱和效应以及小血...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2例烟雾病患者进行DSA和MRA检查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DSA能直观、准确表现狭窄及闭塞血管 ,以及颅底毛细血管网 ;由于失位相和饱和效应以及小血管流空效应 ,导致MRA对血管狭窄或闭塞过高评价 ,细小血管不能充分显影。结论 MRA可提示大血管的狭窄和闭塞 ,同DSA相结合 ,可明确烟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DSA 磁共振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MRA 闭塞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结论 准确 目的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
19
作者 吴秀珍 刘宏伟 侯慧 《新疆医学》 2006年第3期121-122,共2页
烟雾病是一组以脑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并伴有脑底异常毛细血管网增生为特点的脑血管病,为脑血管疾病的单独类型。临床上常以头痛,脑缺血发作,肢体无力,脑内出血或偏瘫为主要症状。本组15例患者均行CT检查怀疑脑血管畸形或颅内有出血而... 烟雾病是一组以脑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并伴有脑底异常毛细血管网增生为特点的脑血管病,为脑血管疾病的单独类型。临床上常以头痛,脑缺血发作,肢体无力,脑内出血或偏瘫为主要症状。本组15例患者均行CT检查怀疑脑血管畸形或颅内有出血而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烟雾病。现对烟雾病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烟雾病 异常毛细血管 脑血管造影检查 诊断 脑内出血 脑血管疾病 脑缺血发作 脑血管畸形 像学表现
下载PDF
经股动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20
作者 耿玲 唐言华 《西南军医》 2007年第5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股动脉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