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7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联合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莫程富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6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联合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与研究,根据发病6 h~7 d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联合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与研究,根据发病6 h~7 d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加情况进行分组,将NIHSS评分增加<2分的患者纳入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NPIS)组(n=68),将NIHSS评分增加≥2分的患者纳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组(n=32)。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PIS发生的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预测PIS发生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三酰甘油(TG)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DSA结果、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方面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SA结果为中重度狭窄、NLR增高均为导致P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SA结果、NLR预测PIS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779,DSA结果与NLR联合预测PIS发生的AUC为0.854。两者联合用于预测PIS发生的AUC高于单独预测,预测价值更高。结论:DSA结果联合实验室指标NLR预测PIS发生的价值较高,能帮助临床医生筛选出PIS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 实验室指标
下载PDF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后注意网络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涛 张梅 +3 位作者 余传庆 宫琨 武庆彬 汪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5168-5173,共6页
目的研究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后注意网络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20位行DSA和15位未行DSA的脑卒中患者的基础认知功能。应用注意网络测试(ANT)评估两组患者警觉、定向、执行控制... 目的研究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后注意网络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20位行DSA和15位未行DSA的脑卒中患者的基础认知功能。应用注意网络测试(ANT)评估两组患者警觉、定向、执行控制等三个注意网络成分效率,并比较上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5天的网络功能的变化特点。结果DSA组和非DSA组术前MMSE、焦虑抑郁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注意网络功能方面警觉网络〔(27.95±32.19)vs(26.47±43.12)ms〕、定向网络〔(53.90±32.52)vs(52.67±26.31)ms〕和执行控制网络〔(157.20±94.68)vs(157.07±79.92)ms〕反应时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较术前,DSA组术后第5天的警觉网络反应时显著减少〔(27.95±32.19)vs(11.35±26.80)ms,P=0.010〕,非DSA组反应时显著增加〔(26.47±43.12)vs(39.60±38.67)ms,P=0.035〕;两组的定向和执行控制网络在两个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控制基础水平的差异后,DSA对两组警觉网络效率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SA组警觉网络效率的变化值与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变化值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DSA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注意网络功能有一定程度损害,主要体现在警觉网络效率,可能表现为患者不能及时灵敏地接受到外部信息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注意网络功能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经股动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小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845-1846,共2页
关键词 股动脉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后肢体制动约束带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改平 倪斐琳 《护理与康复》 2021年第5期99-100,共2页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神经科广泛应用的一种X线检查微创技术,一般通过右股动脉置入导管,将造影剂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具有准确、直观、动态、技术成熟等优点,为脑...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神经科广泛应用的一种X线检查微创技术,一般通过右股动脉置入导管,将造影剂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具有准确、直观、动态、技术成熟等优点,为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提供了直接依据[1]。DSA术后患者常因肢体制动不良、局部压迫止血时间不够、抗凝药物使用及自身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穿刺点出血、渗血、血肿及假性动脉瘤等,因此术后肢体制动、穿刺口压迫等尤为重要[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带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 肢体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俊 向阳 +1 位作者 王建 肖莉 《西南军医》 2011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81例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调查,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81例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调查,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不同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患者主要由于对诊疗方法不了解及担心手术失败而造成心理压力;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到改善(P<0.01);不同疾病患者术前的焦虑情况有显著差别(P<0.05),心理干预后差异消失。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应作为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经股动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6
作者 耿玲 唐言华 《西南军医》 2007年第5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股动脉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耿霞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3期7085-7086,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查的价值。方法:对100例反复发作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的DSA阳性检出率为75.5%,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阳性率最高为80....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查的价值。方法:对100例反复发作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的DSA阳性检出率为75.5%,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阳性率最高为80.6%,其次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为81%,脑叶出血的为68.70%,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为62.5%。结论:全脑DSA检查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与MRA相比更能明确病变部位、形态、性质及侧枝循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血管 动脉狭窄
下载PDF
前馈控制对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吉莉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12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60例DSA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训练组通过前馈控制的方法给病人实施术前训练及心理护理。结果...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60例DSA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训练组通过前馈控制的方法给病人实施术前训练及心理护理。结果训练组术后病人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结论前馈控制可减少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后病人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数字脑血管造影 尿潴留
下载PDF
经股动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24例护理体会
9
作者 胡雅琴 张丽娜 +3 位作者 唐娟 王冬梅 齐海燕 刘丽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9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股动脉数字 脑血管 护理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情绪变化及心理干预的作用
10
作者 马飞 赵明芳 +1 位作者 苑东峰 韩静静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10期994-995,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情绪的变化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36例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调查,比较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患...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情绪的变化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36例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调查,比较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患者由于对诊疗方法不够了解、术后因为拔鞘后卧床时间较长、小便不能自解及对造影期望过高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进行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因多方面的因素易出现情绪的变化,术后及时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应作为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术后的常规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术后 焦虑 抑郁 心理干预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72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桂芳 覃冬华 《微创医学》 2011年第6期582-583,共2页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进行血管检查的方法,该法不仅能够精确定位病变血管,而且能够测定血管病变程度和动脉血流量,被公认为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1]。但此...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进行血管检查的方法,该法不仅能够精确定位病变血管,而且能够测定血管病变程度和动脉血流量,被公认为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1]。但此方法是一项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疾病 护理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中预防血栓形成的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文辉 孙胜军 +1 位作者 杜柏林 常耀祖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数字脑血管造影 血栓形成 栓塞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围检查期护理
13
作者 张建萍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18-219,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血管造影 数字 检查 护理 诊断价值 像学 并发症 病人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14
作者 刘慧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第9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针对246例患者行数字减影,给予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提出术前全面评估病情,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术中注重全身肝素化,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有效的抢救...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针对246例患者行数字减影,给予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提出术前全面评估病情,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术中注重全身肝素化,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成功配合脑血管造影术的关键。结果246例患者全部采用Seldinger法股动脉穿刺插管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均取得满意效果,脑血管造影成功率达100%。结论做好全脑血管造影护理工作是决定手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15
作者 罗乐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405-407,共3页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罗乐(放射诊断学教研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技术的开展,解决了脑血管疾病的及时诊断。根据近年查阅到的资料看,对DSA术有关...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罗乐(放射诊断学教研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技术的开展,解决了脑血管疾病的及时诊断。根据近年查阅到的资料看,对DSA术有关操作过程中的护理程序、要求以及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 数字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疾病 诊断 护理程序 患者 数字血管造影 要求 附属医院 资料
全文增补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Flow技术预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术后30天内大截肢事件
16
作者 李锐东 李承志 +2 位作者 张艳 王晓白 李王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iFlow技术用于预测急性下肢缺血(ALLI)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术后30天内发生大截肢事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310例接受血运重建术ALLI患者,根据术后30天内接受大截肢手术与否将其分为大截肢组(n=36)与无大截...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iFlow技术用于预测急性下肢缺血(ALLI)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术后30天内发生大截肢事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310例接受血运重建术ALLI患者,根据术后30天内接受大截肢手术与否将其分为大截肢组(n=36)与无大截肢组(n=274)。对血运重建后DSA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iFlow参数,包括达峰时间(TTP)和峰值(Peak);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TTP和Peak预测术后大截肢的最佳截断值并将其转换为二分类变量,与其他参数共同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用于预测术后大截肢的独立因素。结果大截肢组TTP高于、而Peak低于无大截肢组(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TTP及Peak预测术后30天内大截肢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1及0.712,其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6 s及1.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AF)[OR(95%CI)=3.048(1.076,8.632)]、皮肤花斑[OR(95%CI)=6.035(2.323,15.677)]、血运重建后TTP≥16 s[OR(95%CI)=8.414(3.116,22.723)]及术后48 h高肌红蛋白[OR(95%CI)=1.001(1.001,1.001)]均为ALLI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术后30天内发生大截肢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而Peak二分类变量并非独立预测因子[OR(95%CI)=0.485(0.183,1.283),P=0.145]。结论DSA iFlow参数中的TTP可用于预测接受血运重建术ALLI患者30天内发生大截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下肢 截肢术 外科性 血管造影术 数字
下载PDF
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高分辨率分割网络设计
17
作者 崔颖 付瑞 +3 位作者 朱佳 高山 陈立伟 张广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793,共8页
针对现存卷积神经网络对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的改进网络(IC-Net)。通过融合使用Inception和CAM通道注意力模块,以多种感受域提取更丰富的血管特征信息,并对特征信息进行筛选。增加7×... 针对现存卷积神经网络对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的改进网络(IC-Net)。通过融合使用Inception和CAM通道注意力模块,以多种感受域提取更丰富的血管特征信息,并对特征信息进行筛选。增加7×7卷积层,通过压缩特征层分辨率的方式减少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本文所提模型与U-Net、R2U-Net、Attention U-Net相比,IOU、Accuracy、F1-Score和ROC曲线下面积4项指标平均提升了1.82%、0.014%、1.19%和0.73%。结果验证了IC-Net模型明显提升了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虚弱血管和血管末端的检测能力,提升了分辨伪影噪声的能力,为医生识别脑血管中产生的病变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特征提取 脑血管 数字血管造影 U-Net Inception模块 通道注意力 降维处理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淑华 韩淑芳 +2 位作者 肖晓玲 张东华 孙爱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4期352-353,共2页
总结87例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出护士术前做好患者的全面评估,加强心理护理,重视行为指导及术前准备;术中做好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适应性,提高术后恢复的质量,减少风险的... 总结87例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出护士术前做好患者的全面评估,加强心理护理,重视行为指导及术前准备;术中做好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适应性,提高术后恢复的质量,减少风险的发生率,同时也可以配合医生取得最理想的放射影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术前行为指导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高飞 李达文 +1 位作者 朱敏 夏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评估经桡动脉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脑血管病患者200例,按血管入路随机分为桡动脉组100例和股动脉组100例,对比分析2组穿刺成功率、选择性造影成功率、曝光时间... 目的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评估经桡动脉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脑血管病患者200例,按血管入路随机分为桡动脉组100例和股动脉组100例,对比分析2组穿刺成功率、选择性造影成功率、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93.0%vs 100.0%,4.0%vs 10.0%,P<0.05),曝光时间明显长于股动脉组[(10.26±2.23)min vs(4.57±1.07)min,P<0.01],2组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可以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开展,但是其操作难度及时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桡动脉 穿刺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汪靖 曾栩蕊 +1 位作者 陈蕾蕾 郭璇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5年第1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对预防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35例,将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11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12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 目的:探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对预防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35例,将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11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12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进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护士发放健康教育折页进行常规床边宣教;实验组运用思维导图,以床边授课形式进行健康宣教。结果:皮下淤血(血肿)、尿潴留、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及皮温下降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思维导图对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脑血管造影术 思维导图 术后并发症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