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与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物流行业的应用
1
作者 万锦辉 《科学与信息化》 2025年第8期25-27,共3页
在信息化、智慧化已经成为社会总体发展趋势的情况下,科学性构建智慧物流体系,成为物流行业发展必经之路。但是开展智慧物流体系建设,需要以先进技术手段的合理选择与高效应用为依托,鉴于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将物理实体映射于数字平台... 在信息化、智慧化已经成为社会总体发展趋势的情况下,科学性构建智慧物流体系,成为物流行业发展必经之路。但是开展智慧物流体系建设,需要以先进技术手段的合理选择与高效应用为依托,鉴于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将物理实体映射于数字平台,从而实现对物理实体的了解与管理,本文主要进行数字化与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物流行业的应用研究,以期助力我国智慧物流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与数字孪生技术 智慧物流行业 技术应用
下载PDF
建设工程数字化与数字孪生技术
2
作者 张硕凯 申月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10期9-10,共2页
上世纪中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数据技术发展席卷全球,建筑学的发展也迎来了空前技术变革,数字工具实现从物质空间向虚拟数字空间的转换,并且建立二元关系,加入机器和数据角色让建筑学主体变得复杂多维。如何实现建筑工程数字化的发展中针对... 上世纪中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数据技术发展席卷全球,建筑学的发展也迎来了空前技术变革,数字工具实现从物质空间向虚拟数字空间的转换,并且建立二元关系,加入机器和数据角色让建筑学主体变得复杂多维。如何实现建筑工程数字化的发展中针对形式生成的关注和性能设计指引下的数字化建设成为人们探索重点。数字孪生建筑理论基础源于信息物理系统与数字孪生。信息物理系统集计算、通信、控制为一体,作为先进而重要的智能系统,主要是通过人际交互接口实现、物理进程交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数字化 数字孪生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产业数字化进程中的应用价值与潜在风险研究
3
作者 王博 《信息系统工程》 2025年第3期121-124,共4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孪生技术高效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日益受到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的青睐,对产业数字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介绍并梳理了数字孪生技术的概念及发展脉络,同时结合国内外企业采用数字孪生技术的优秀案例,从生产、...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孪生技术高效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日益受到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的青睐,对产业数字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介绍并梳理了数字孪生技术的概念及发展脉络,同时结合国内外企业采用数字孪生技术的优秀案例,从生产、管理和创新三方面说明了数字孪生技术在产业数字化进程中的应用价值,并对该技术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从政府部门和实体企业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数字孪生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融合适配,为产业数字化进程提速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产业数字化 应用价值 潜在风险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背景下职业教育体系的数字化转型研究
4
作者 杨梓嘉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5年第4期123-127,共5页
在数字技术深度重构教育生态的进程中,数字孪生技术凭借其虚实映射与智能交互特性,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范式。当前,职业教育体系的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虚拟仿真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形式更新、教学数据采集等方式,推动个性... 在数字技术深度重构教育生态的进程中,数字孪生技术凭借其虚实映射与智能交互特性,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范式。当前,职业教育体系的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虚拟仿真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形式更新、教学数据采集等方式,推动个性化教育的实现,从而提升教育质量。然而,转型过程中仍面临数字化融合不深入、不全面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构建了“技术本体—数据中台—教学生态”三维协同机制,提出数字孪生教育系统(DTS-LEA)架构,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践案例,进一步构建了数字化教学效果评估模型,并实施了课程数字化改革。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数字化转型,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数字化转型 课程改革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刚 黄苗苗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关乎其自身生存发展,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关乎其自身生存发展,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估计结果十分稳健;(2)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内部能力、提高外部市场关注和增加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和环境规制强度高的区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为理解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我国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内部能力 外部市场关注 政府补贴 高维固定效应 双碳 经济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中医数字化的眼诊仪技术装备标准化研究
6
作者 倪菲 宋梦 +4 位作者 曲金桥 袁东超 杨茗茜 陈彦君 李可大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眼诊是通过观察眼睛各部位的神色形态变化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随着中医数字化技术的日渐成熟,中医眼诊理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眼诊是通过观察眼睛各部位的神色形态变化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随着中医数字化技术的日渐成熟,中医眼诊理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形成了眼诊仪中医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从智能中医的发展现状、眼诊仪中医数据标准化研究与构建眼诊仪智能辅助中医诊断模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将中医眼诊基础理论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突破中医健康数据采集、柔性控制、人机耦合、多维信息融合辨识等关键技术,以期形成中医诊疗装备系列相关标准,建立中医特色医疗器械的产业创新基地,进而推进中医远程诊疗、移动医疗、智能医疗等新型服务业态发展,推动中医传统诊疗技术的数字化、标准化与国际化,提高中医诊疗服务的可及性并促进中西医学现代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数字化 眼诊仪 技术装备 标准化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文化遗产保护价值阐释与实施路径研究
7
作者 张蓓蓓 林鹏飞 束霞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1,共10页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激发了民众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在地域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建构中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兴力量,数字孪生技术不仅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带来重大改变,而且还能为...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激发了民众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在地域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建构中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兴力量,数字孪生技术不仅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带来重大改变,而且还能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全新的视角、工具和解决方案。文章系统梳理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内涵、关键技术和现状,并结合时空数据资源的整合与虚拟现实的联动两大维度,深入分析了该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及其对多类型文化遗产的全覆盖保护、高质量阐释、展示与传播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使文化遗产保存与利用更为精确和高效,加强公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参与,进一步促使文化遗产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技术 文化遗产保护 价值阐释 实施路径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铁路机制砂厂智能化应用初探
8
作者 汪峥 范琪 +2 位作者 谭冠华 刘超 汤建平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25年第2期85-87,共3页
铁路机制砂厂的砂石产量、质量、库存等均将对铁路施工建设产生较大影响,目前,铁路机制砂厂粗放的管理模式与铁路建设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和数字化脱节严重,以某铁路项目机制砂厂数字孪生项目为例,提出铁路机制砂厂的数字化方案,采用倾斜... 铁路机制砂厂的砂石产量、质量、库存等均将对铁路施工建设产生较大影响,目前,铁路机制砂厂粗放的管理模式与铁路建设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和数字化脱节严重,以某铁路项目机制砂厂数字孪生项目为例,提出铁路机制砂厂的数字化方案,采用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多源数据融合方式,实现对机制砂厂的三维实景还原,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展示及生产系统的数据全过程贯通,提高机制砂厂的生产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厂 三维实景 数字孪生 数字化
下载PDF
数字化电力计量智慧实验室构建与关键技术探讨
9
作者 仝霞 程鹏申 +3 位作者 李雪城 解进军 靳阳 李冀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0,共12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建设,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与电力计量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化电力计量智慧实验室,是加快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推动电力计量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经。围绕现阶段电力计量体系构建过程中的...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建设,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与电力计量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化电力计量智慧实验室,是加快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推动电力计量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经。围绕现阶段电力计量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不足及面临的挑战性难题,详细描述了电力计量智慧实验室的总体架构与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计量数据全景感知、边缘计算与协同调控、平台交互与数据处理、跨域融合与增值服务、安全防护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对数字化电力计量智慧实验室的功能与价值实现进行展望,希望能为电力计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计量 智慧实验室 数据驱动
下载PDF
教育强国的生态基础:数字化技术支撑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10
作者 吴南中 邱骏鹏 田娟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1,共11页
建成教育强国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具体表现为教育的综合实力强、价值功能强、社会感知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蕴含教育本体建设的整体性推进、认知的系统性生成、价值的指向性回应和建设方法论的可持续取向等行动方向。教育强国与... 建成教育强国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具体表现为教育的综合实力强、价值功能强、社会感知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蕴含教育本体建设的整体性推进、认知的系统性生成、价值的指向性回应和建设方法论的可持续取向等行动方向。教育强国与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在空间、时间和功能维度上深度耦合,即两者在生成空间上通过竞合关系拓展资源,在建构时间上相互依存、互利发展,在功能关系上相互形塑、支持对方功能实现。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生态基础,学习型社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拓展学习者规模、形塑教育与社会互动的环境,服务教育强国的本体建设、认知建设、学习生态优化和可持续方法论的生成,塑造教育强国所需的现代化学习生态、高品质学习条件、“家—校—社”联动教育机制和大规模个性化教学。要实现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对教育强国的滋养,需要系统强化学习型社会的教育数字化基础能力,完善数字技术功能内嵌的基础环境;夯实建设主体的联动关系,围绕数字化学习建构行动者网络;聚焦学习者数字化参与体验,形成“历时+共时”交织的高品质学习过程;针对数字化生态提高技术适配水平,释放数字化解放教育生产力的巨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学习型社会 数字化技术 教育生态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对课堂革命影响及作用研究——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11
作者 周耀鹏 魏巍 陈晓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48-150,共3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数字化技术在高职教育课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对课堂革命的影响及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数字化技术在高职教育课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对课堂革命的影响及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促进个性化教育发展。然而数字化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解决。因此,本文结合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的数字化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的实例经验及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与学习反应,总结了一些创新之处并给出了相应建议,以促进数字化技术在高职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课堂革命 数字化教学 个性化学习
下载PDF
EIT技术及其在人体数字孪生构建中的应用展望
12
作者 刘丹 黄帅 +3 位作者 何玲 杨观赐 李高 黄海东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医学成像技术新的发展方向,其受到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人体数字孪生的视角分析了电阻抗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现状;通过对常见人体可视化技术进行对比,探讨EI... 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医学成像技术新的发展方向,其受到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人体数字孪生的视角分析了电阻抗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现状;通过对常见人体可视化技术进行对比,探讨EIT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展望了电阻抗成像技术在人体数字孪生的应用潜力。随着硬件和软件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算法的持续改进,EIT技术有望在家庭医疗诊断、实时监测、无损检测和个性化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成像 人体数字孪生 医学成像技术 可视化
下载PDF
中医药古籍影印出版数字化技术规范
13
作者 李鸿涛 张爱芳 +14 位作者 张伟娜 卢鹤 李淳 王蕊 佟琳 刘思鸿 李萌 邓景鹏 包蕾 傅小欧 董燕 李斌 张楚楚 陈广坤 王腾飞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中医药古籍影印出版数字化技术规范》可为各类中医药专业图书馆、中医药古籍收藏单位及中医药科研院所、出版机构处理中医药古籍影印出版工作相关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促进中医药古籍保护与传承。以中医药古籍内容特点为影印... 《中医药古籍影印出版数字化技术规范》可为各类中医药专业图书馆、中医药古籍收藏单位及中医药科研院所、出版机构处理中医药古籍影印出版工作相关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促进中医药古籍保护与传承。以中医药古籍内容特点为影印出版数字化技术主要依据,充分遵循中医药古籍影印出版客观规律,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制定本规范。本规范规定中医药古籍整理中古籍影印出版数字化技术的基本术语、基本原则、程序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古籍 影印出版 数字化技术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热密封材料气密及传热特性高温测试技术
14
作者 陈立芳 周宇航 +1 位作者 房务官 郭仪翔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5,共8页
飞行器在高超声速飞行和再入过程中存在热侵蚀的安全隐患,高温高压苛刻环境对热密封材料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苛刻环境下飞行器用热密封材料特性评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热密封材料气密及传热特性高温测试技术,并搭建虚拟和实... 飞行器在高超声速飞行和再入过程中存在热侵蚀的安全隐患,高温高压苛刻环境对热密封材料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苛刻环境下飞行器用热密封材料特性评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热密封材料气密及传热特性高温测试技术,并搭建虚拟和实体测试系统完成陶瓷纤维毡在不同工况下的气密及传热特性测试。测试前通过虚拟空间开展热密封环境模拟仿真,测试中通过数据在虚实空间的动态交互实现测试过程的监测预警,测试后运行数字孪生系统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并基于孪生模型对超出测试范围的参数完成虚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陶瓷纤维毡在30%压缩率、1100℃高温时的泄漏率相较于常温工况约减少了72%,该研究解决了超高参数下热密封材料无法测试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数字孪生 热密封材料 气密特性 传热特性 高温测试技术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和数字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
15
作者 李子彪 陈迪 +1 位作者 丁茹伟 李元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选取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是新质生产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增量... 选取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是新质生产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的重要途经。调节效应结果显示,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正向调节新质生产力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异质性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对国有企业、非高污染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我国制造业企业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绿色创新 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创新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重度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钟良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重度牙周炎损害牙齿支持组织的健康并影响咀嚼功能,甚至导致牙列缺损或缺失。在重度牙周炎的诊疗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诊疗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为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效果和诊疗体验。目前口腔临床常用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和器械包... 重度牙周炎损害牙齿支持组织的健康并影响咀嚼功能,甚至导致牙列缺损或缺失。在重度牙周炎的诊疗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诊疗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为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效果和诊疗体验。目前口腔临床常用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和器械包括数字化牙周电子探针、牙周内镜、数字化口腔扫描和3D打印、数字化电子咬合记录仪、电子面弓等。本文就上述几种数字化技术在重度牙周炎诊疗中,从临床检查、诊断、治疗规划到治疗实施等各个环节的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重度牙周炎 牙周治疗
下载PDF
雨课堂与学习通融合下的电工电子技术数字化教学改革研究
17
作者 张利娜 尉乔南 +1 位作者 王萍 李定珍 《家电维修》 2025年第4期58-60,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探讨雨课堂和学习通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灵活运用两大平台,优化教学设计,推动教学实施。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学情分析和教...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探讨雨课堂和学习通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灵活运用两大平台,优化教学设计,推动教学实施。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学情分析和教学评价,建立闭环反馈系统,确保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完成。实践表明,该融合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优化了教学效果,为课程的数字化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学习通 数字化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
下载PDF
客户数字化转型能促进上游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吗?——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研究
18
作者 邢天才 陈玉杭 《产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42,共14页
客户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对其自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通过供应链的传导机制,对上游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客户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上游企业进行数字技术创新呢?基于供应链这一独特研究视角,深入探讨2010—2... 客户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对其自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通过供应链的传导机制,对上游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客户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上游企业进行数字技术创新呢?基于供应链这一独特研究视角,深入探讨2010—2022年间,中国沪深A股市场上客户数字化转型对上游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产生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客户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上游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机制检验表明,客户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供应链上的供需波动偏离、提升上游企业存货管理水平、加大上游企业研发强度等渠道,促进上游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显示,在非国有、小规模、劳动密集度高以及处于低市场分割程度地区的上游企业样本中,客户数字化转型促进上游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以帮助企业深入理解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溢出效应,从而为企业在数字技术创新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撑点和参考依据,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客户数字化转型 上游企业 供应链 数实产业融合
原文传递
中国超特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建设:问题面向、技术应用与绩效改进
19
作者 吴建南 马太平 张阿城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8,157,共16页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成效的“最有感”体现,关键在于亮点应用场景的打造和创新。本文利用《中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蓝皮书》103个案例进行内容分析,揭示超特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的问题面向、技术应用与绩效改...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成效的“最有感”体现,关键在于亮点应用场景的打造和创新。本文利用《中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蓝皮书》103个案例进行内容分析,揭示超特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的问题面向、技术应用与绩效改进。研究发现:应用场景建设解决的现实问题包括“高效办成一件事”和“高效处置一件事”,智慧政务、智能交通、智慧社区与智慧城管是主要领域,智慧环保、智慧安防相对较少。政企协同是应用场景建设中广泛采取的合作方式,市民合供和智库参与的重要性在逐步提升;客观技术类型呈现多样化应用趋势,聚焦在人工智能、物联感知监测技术;技术应用方式覆盖基础设施层、功能层和应用层,侧重于发挥不同技术组合效应为城市治理问题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现有案例中的应用场景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公平性维度实现了绩效改进。本文将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由宏观建设内容探讨拓展至微观应用场景分析,为超特大城市建设高绩效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数字化转型 应用场景 技术应用 文本分析
下载PDF
技术能否赋能学生的数字素养?——一项大规模的中小学数字化学习状态调查
20
作者 浦小松 曹培杰 《现代教育技术》 2025年第1期98-108,共11页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走向融合发展,数字化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支点,并进一步重构未来人才的能力素养。在此背景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能否赋能学生数字素养这一议题备受关注。...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走向融合发展,数字化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支点,并进一步重构未来人才的能力素养。在此背景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能否赋能学生数字素养这一议题备受关注。为此,文章基于全国12个省份的中小学校调查数据,以学校新基建情况、教师数字化教学实施频率和学生智能终端使用熟练度为核心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其对学生数字素养的影响,结果发现:学校新基建情况对学生数字素养无显著影响;教师数字化教学实施频率越高,学生数字素养越高;学生智能终端使用越熟练,其数字素养越高。鉴于此,文章提出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常态应用为导向的新基建原则,释放新基建以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巨大潜能;助力教师实现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功能性和教师灵活性的优势;引导学生熟练使用各种智能终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文章的研究重在发现影响学生数字素养的因素及其作用效果,从而为数字时代学生数字素养的有效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数字素养 中小学 数字化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