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劳动雇佣决策——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1
作者 林寿富 谢艳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62,共17页
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也为实现稳定就业目标注入了新的活力。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 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也为实现稳定就业目标注入了新的活力。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劳动雇佣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企业的劳动雇佣规模,而且该促进效应体现在融资约束高、信息透明度低、非通信行业、垄断性行业及技术密集度低的企业。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企业劳动雇佣规模的核心机制在于流动性约束缓解效应,具体表现为WW指数降低、现金持有量减少、投资-现金敏感度降低、应付账款增多及股利分配率提高。与此同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效应和要素互补效应影响企业的劳动雇佣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为第一批实施“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时,企业劳动雇佣规模扩大效果最为显著。此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扩大企业对本科及以上学历和技术岗位员工的劳动雇佣规模、提高普通职工的薪酬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为理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实现稳就业与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劳动雇佣决策 宽带中国 流动性约束 稳就业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崔登峰 白玲 张跃胜 《管理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伴随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备受关注。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试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ES... 伴随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备受关注。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试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且主要通过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赋能数字金融发展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条路径来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有企业、高数字化转型程度企业的ESG表现助力效果更明显,且对东部地区和高环境规制地区的企业ESG表现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环境(E)和治理(G)两个维度的表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企业ESG表现提升效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破产风险,提升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为企业提高ESG表现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也为我国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试点政策 企业ESG表现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创新——基于创新要素流动视角的实证
3
作者 裴尔洁 张治栋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97,共6页
文章选取2007—2020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引领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质”与“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带来的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显著提升了... 文章选取2007—2020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引领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质”与“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带来的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的“质”与“量”,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创新要素流动视角,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促进人才要素、资本要素和数据要素的区际流动来驱动城市创新“质”与“量”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东部地区城市创新质量和数量,而不利于西部地区城市创新质量和数量提升,在中部地区作用不显著;且在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和产业结构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质量和数量表现为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战略 城市创新 创新要素流动
原文传递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4
作者 王明秀 张可云 高志刚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8,共14页
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选取2003—2022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数字技术... 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选取2003—2022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及其他稳健性检验中均得到支持;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推动创新人才集聚和数字金融发展提升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大型城市及城镇化水平较高城市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应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功能;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效能,优化资本配置效率,强化城市创新资金保障;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高效流动,增强城市创新协同效应;创新数字金融服务,优化创新企业融资环境,提升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效率;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技术创新水平 “宽带中国”战略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周黄 杨弘 《低碳经济》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计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直接影响,并进一步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强... 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计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直接影响,并进一步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强度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 中国区域的碳排放强度存在高度的空间相关性。②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③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Based on panel data from 30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21, an index system for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was constructed. The entropy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level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a time autoregressive model was used. An empirical analysis was used to test the direct impact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to further explore whether there is a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① There is a high degree of spatial correlation i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China. ②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nhibitory effect o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this conclusion remains valid after a series of robustness tests. ③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has a significant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o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碳排放强度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自回归模型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6
作者 李晓龙 朱子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6,共14页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驱动传统生产力改造升级的重要因素,厘清其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277个地级城市2011—2022年的样本数据,在科学测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将2014年起陆续开展的“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驱动传统生产力改造升级的重要因素,厘清其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277个地级城市2011—2022年的样本数据,在科学测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将2014年起陆续开展的“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新质生产力的基准影响、异质性影响、作用机制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这一结论在内生性问题处理和多种稳健性检验中亦得到验证;相较于中西部城市和规模较小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效应在东部城市和规模较大城市更加显著;经济集聚和产业升级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机制,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促进经济集聚和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新质生产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试点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带动地理邻近或经济相似的其他城市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 新质生产力 多期DID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7
作者 黄卓立 《电子商务评论》 2025年第1期241-246,共6页
数字基础设施是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促进国家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举措。文章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应用两个方面,分析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发现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正处于完善上升阶段。在此基础... 数字基础设施是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促进国家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举措。文章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应用两个方面,分析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发现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正处于完善上升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能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为加快我国数字化进程,对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以下有益建议:1) 加大供给力度,确保资金足够投入;2) 因时因地制定投资重点,弥合地区“鸿沟”;3)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落地应用;4) 完善数据保障制度。Digital infra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steady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rom two aspects: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digital infrastructure application, and finds that China’s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are in the stage of improvement.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challenges that China’s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may face. Finally,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digital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the following useful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in China: 1) Increasing supply to ensure sufficient capital investment;2) Formulating investment priorities according to time and place, and bridging the regional “gap”;3) Acceler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4) Improving the data guarante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基础设施应用 数字中国 数字安全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志安 孟司雨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8,共6页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这一作用存在动态持续性;数字...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这一作用存在动态持续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大地区与成熟型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空间集聚的渠道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产生促进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区域产业联动网络、推进高技术产业“聚链成群”的对策建议,为扎实推进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要素配置效率 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空间集聚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军 王励铧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0,共9页
本文基于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 本文基于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2)劳动力流动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两种机制;(3)“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城市、大规模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中更强;(4)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正向调节“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作用。本文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 城市绿色创新效率 环境规制 劳动力流动 生产性 服务业集聚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映春 张豪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96-108,共13页
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利用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明显... 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利用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研究进一步发现人才集聚度、创业活跃度以及数字普惠金融的中介效应。此外,研究也发现创业活跃度和产业高级化水平具有门槛效应,地区间一般预算支出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回归结果存在异质性影响。综合回归分析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低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优化人才培养、促进人才集聚;激发创业活力,降低创业成本,推动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发展数字化普惠金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低空经济 高质量发展 人才集聚 创业活跃度 数字普惠金融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居民收入水平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战琪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118,共15页
“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有助于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共同富裕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基于2005-2022年292个地级市(未含我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居... “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有助于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共同富裕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基于2005-2022年292个地级市(未含我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居民收入水平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可以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并缩减地区收入差距,这一结论在考虑交叠DID偏误、替换被解释变量、替换解释变量后依然成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产生积极影响。在城镇化率高的地区与城镇化率低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均能缩减地区收入差距,但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化率低的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的促进作用小于其对城镇化率高的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的促进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周边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降低周边地区的地区收入差距。为进一步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网络覆盖的投资力度,给予企业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税收减免,加强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管,加大对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中国”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金融 数字鸿沟 地区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企业技术创新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12
作者 王微 王新爱 郑展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9-32,共4页
本文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这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我国2011-2021年27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效率,并对商贸流通业效率拉... 本文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这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我国2011-2021年27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效率,并对商贸流通业效率拉动作用为0.015%;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异质性,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大城市商贸流通业效率提升作用更加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产生技术创新效应和社会治理效应,进而促进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升。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战略 准自然实验 商贸流通业效率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重庆市定制客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研究
13
作者 彭勇 赵雪轲 刘松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重庆定制客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是充分发挥道路客运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综合运输整体服务效能的有效手段,是在旅客运输市场趋于饱和的现实状况下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系统梳理重庆定制客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状... 重庆定制客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是充分发挥道路客运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综合运输整体服务效能的有效手段,是在旅客运输市场趋于饱和的现实状况下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系统梳理重庆定制客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群众出行需求为导向,让“人跟站走”变成“站随人走”,提升道路客运服务效能和发展质量,重塑人本化、便捷化、智能化的客运服务机制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定制客运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研究
下载PDF
增长目标约束如何影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14
作者 李勇 薛晓琦 魏婕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共15页
在对增长目标约束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数字基建”)二者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6—2020年28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增长目标约束如何影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结果发现:(1)增长目标约束将通过政府关注效应和资金支... 在对增长目标约束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数字基建”)二者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6—2020年28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增长目标约束如何影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结果发现:(1)增长目标约束将通过政府关注效应和资金支持效应促进数字基建,软约束可以显著促进数字基建,但硬约束则相反。(2)增长目标约束对于数字基建的影响受到市场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市场化水平越低(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增长目标约束对于数字基建的促进作用越强。(3)异质性分析表明,与东部地区相比,增长目标约束对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数字基建水平的促进效果更强。同时,增长目标约束对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仅在2012年后成立,且负向的社会绩效反馈差距比正反馈对数字基建的提升作用更大。以上结论有助于理解政府在数字基建中承担的角色,为更好促进数字基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目标约束 政府关注效应 资金支持效应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民营企业投资效率——营商环境的中介效应
15
作者 苏斌 刘露露 《吉林金融研究》 2024年第5期19-28,78,共11页
为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考察营商环境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和上市民营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 为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考察营商环境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和上市民营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上市民营企业的投资效率,并有效缓解了企业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的问题。营商环境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营商环境,通过聚集人才和吸引投入促进了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显示,改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对解决民营企业的投资过度和不足问题更为显著,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其改善主要集中于解决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综上所述,针对民营企业投资疲软的现实困境,应当加快数字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释放数字红利,并进一步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营商环境的改善作用,以助力民营企业实现投资效率的提升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效率 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
下载PDF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低碳发展的影响——以安徽省为例
16
作者 武以敏 王传明 +1 位作者 高凤伟 胡晓梅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36-41,共6页
在“双碳”目标和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背景下,探究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充分发挥农村数字基础设施作用,有助于推进农业低碳发展。文本选取安徽省2013—2022年各地级市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 在“双碳”目标和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背景下,探究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充分发挥农村数字基础设施作用,有助于推进农业低碳发展。文本选取安徽省2013—2022年各地级市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农业碳排放水平进行测度,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安徽省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安徽省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碳排放水平,并且在农业领域中的碳减排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果和区域异质性,由此提出了推进安徽省农业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低碳发展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5
17
作者 裴尔洁 张治栋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4,共11页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新基建”实施的“快进键”,已成为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以“宽带中国”战略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新基建”实施的“快进键”,已成为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以“宽带中国”战略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经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释放互联网发展效应、城市创新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能显著促进中西部地区及中小城市规模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战略 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洁梅 林曾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8,共17页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举措,也是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引擎。以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数据,将研究时间设置为2010—2021年,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举措,也是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引擎。以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数据,将研究时间设置为2010—2021年,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该结果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高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高信息化程度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驱动效应最为显著。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加快农村三产融合步伐、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助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且经中介效应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稳健。基于此,提出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深度激发农村三产融合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差异化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农村三产融合 技术创新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龙 赵华平 孟宏玮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29,共10页
我国正值数字化转型和推进共同富裕的交叠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缓解“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契机。本文在阐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共同富裕二者理论关系的基础上,以2011~2020年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 我国正值数字化转型和推进共同富裕的交叠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缓解“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契机。本文在阐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共同富裕二者理论关系的基础上,以2011~2020年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共同富裕存在积极影响。进一步分析显示,移动通信基站、互联网宽带基础设施、5G基站、超大型和大型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对共同富裕的正向作用程度依次递减。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资本配置效率、促进劳动力流动助推共同富裕,其影响效应在非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内部城市更明显。研究为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促进地区间要素流动,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共同富裕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 劳动力流动 资本配 置效率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其容 王春淼 +1 位作者 王涵 皇甫秉文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3-1181,共9页
选取2010~2020年149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DID),并以“宽带中国”政策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冲击,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否提升区域创业活跃度这一重要议题。研究发现:“宽带中国”示范政策的实施有助... 选取2010~2020年149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DID),并以“宽带中国”政策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冲击,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否提升区域创业活跃度这一重要议题。研究发现:“宽带中国”示范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显著提升区域创业活跃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提升区域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区域创业活跃度。空间双重差分结果表明,“宽带中国”示范政策对周边区域创业活跃度的间接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说明该政策效果无法辐射至周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 区域创业活跃度 区域创新水平 数字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