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4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流管理专业数字素养框架的构建逻辑:产业·场景·融合
1
作者 王艳 梁艳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数字素养框架是表达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复杂关系的通用方法。专业数字素养框架是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数字要素与职业功能的全面解构,是专业数字技能培养的重要抓手。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急需高素质数字技能人才的支撑,数字技能的培养要... 数字素养框架是表达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复杂关系的通用方法。专业数字素养框架是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数字要素与职业功能的全面解构,是专业数字技能培养的重要抓手。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急需高素质数字技能人才的支撑,数字技能的培养要在科学的专业数字素养框架基础上进行,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应基于“产业所需—场景解构—融合进阶”的形成逻辑,构建专业数字素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框架 专业数字素养框架 产业 场景 融合
下载PDF
活动理论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全民数字素养教育提升路径
2
作者 陈颖仪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9,共9页
文章基于活动理论从多维动态视角剖析公共图书馆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主体、客体、共同体、规则、工具和分工五大活动要素以及划分为生产、共享、交流和合作4个子系统的系统结构,检视各子系统运行中的实践困境,并从强化资源建设、提升服... 文章基于活动理论从多维动态视角剖析公共图书馆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主体、客体、共同体、规则、工具和分工五大活动要素以及划分为生产、共享、交流和合作4个子系统的系统结构,检视各子系统运行中的实践困境,并从强化资源建设、提升服务品质,对内加强馆员培育、对外加强宣传推广,争取政府支持推动、发挥专业组织引领,持续开展跨界合作、优化社群运营管理4个方面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全民数字素养教育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数字素养 全民数字素养教育 活动理论
原文传递
高校数字素养教育的观念更新与实践创新
3
作者 周小李 何妃霞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培养学生数字素养是数字化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应尽职责,也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数字素养教育亟待突破对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依赖,而实现这一突破的策略在于观念更新与实践创新。观念更新即清晰理解数字素养... 培养学生数字素养是数字化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应尽职责,也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数字素养教育亟待突破对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依赖,而实现这一突破的策略在于观念更新与实践创新。观念更新即清晰理解数字素养概念的超越性和综合性,其超越性主要体现为对批判性信息分析能力和创造性信息生产能力的重视,其综合性则体现为内涵的多元性、框架的异质性和类型的多样性。实践创新即实施“多方协作·分层培养·形式多样”的数字素养教育新模式。“多方协作”指的是由利益相关者即高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分层培养”指的是按照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的不同层次开展数字素养教育;“形式多样”强调三种创新形式的实施,即融入学科课程、开展项目式学习和创办创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信息素养 数字素养教育 观念更新 实践创新
下载PDF
基于国家标准框架的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研究
4
作者 陈晓前 闵兰斌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7,共13页
数字素养是新时期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对我国东、中、西部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 179名幼儿园教师的数字素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数字技... 数字素养是新时期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对我国东、中、西部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 179名幼儿园教师的数字素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数字技术知识和技能”与“数字化应用”素养水平较低;不同地区、不同办学性质的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数字鸿沟显著;幼儿园教师年龄和教龄越高,数字素养越低;专业出身的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显著低于非专业出身的幼儿园教师。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树立整体观念,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数字素养;加大政策支持,弥合地区与幼儿园之间的数字鸿沟;突出课程育人作用,将数字素养培育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推广微认证与微专业,助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教师数字素养国家标准 幼儿园教师 数字鸿沟
下载PDF
数字融合背景下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模型与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国兴 孔新宇 管佳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是推进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必要举措,是助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议题。数字素养是包含知识、技能、特质、态度、伦理等要素的数字能力体系。该文从大学生群体出发,构建了数字素养陀螺模型,涵盖了多元知识、实践... 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是推进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必要举措,是助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议题。数字素养是包含知识、技能、特质、态度、伦理等要素的数字能力体系。该文从大学生群体出发,构建了数字素养陀螺模型,涵盖了多元知识、实践技能、个性特质、态度动机和道德伦理五个维度。基于此,立足于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路径:丰富数字资源供给,编制多元知识专业教材;强化数字培训力度,提升实践技能研习成效;加强个性特质培养,搭建虚实融合学习场景;重视数字意识培植,激活强化主体态度动机;拓展数字伦理边界,架构数字道德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数字素养 培育 模型 路径
下载PDF
数字素养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启示
6
作者 汤倩雯 张浩 殷子涵 《终身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88-97,共10页
数字素养作为数字化时代人们不可或缺的能力,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发展领域之一。本研究基于CSSCI期刊中数字素养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数字素养的历史沿革、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进行梳理,探讨了数字素养研究和... 数字素养作为数字化时代人们不可或缺的能力,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发展领域之一。本研究基于CSSCI期刊中数字素养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数字素养的历史沿革、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进行梳理,探讨了数字素养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法。研究发现,我国的数字素养研究主要围绕转型期的数字社会建设发展、多元化的数字时代素养表达、国际性的素养研究介绍解读三个主题展开,重点聚焦于弥合数字鸿沟。研究从五方面提出建议:开展面向多样化群体的数字素养现状调查,构建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聚焦基于数字素养教育的跨学科整合,开发面向多元群体的数字素养教育系列课程,推动国民适切性数字素养教育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教育 数字社会 文献计量
下载PDF
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探析:框架体系及培育路径
7
作者 李宣 桂敏 王赛月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7,共7页
在综合数字素养概述、我国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现状的基础上,参考《欧洲公民数字素养框架2.2》,构建了包含数字化素养基础、数字化核心素养和数字化道德素养三个维度的我国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框架。据此提出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培育路径:... 在综合数字素养概述、我国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现状的基础上,参考《欧洲公民数字素养框架2.2》,构建了包含数字化素养基础、数字化核心素养和数字化道德素养三个维度的我国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框架。据此提出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培育路径:以厚植数字化意识为基座,激发学习内生动力;以塑造数字化学习能力为前提,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为基座,打造数字化培育环境;以数字化核心素养为重点,培育关键技术技能;以内化数字伦理为保障,绘就道德规范图景;以完善全过程监督为目标,健全培育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农民 数字素养 数字化核心素养 数字化道德素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战略引领下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多组态路径
8
作者 杜丹丽 简萧婕 +1 位作者 梁德智 邓志茹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1,共11页
文章基于活动理论模型,运用fsQCA方法分析教育数字化战略引领下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多组态路径及不同要素之间的联动匹配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高数字素养培养包括思维主导型、资源任务型、协同驱动型和内涵自主型4条组态路径,不同前... 文章基于活动理论模型,运用fsQCA方法分析教育数字化战略引领下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多组态路径及不同要素之间的联动匹配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高数字素养培养包括思维主导型、资源任务型、协同驱动型和内涵自主型4条组态路径,不同前因变量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数字化思维和评价反馈机制同时存在于4条组态路径中,表明二者是大学生高数字素养不可或缺的前因条件。在此基础上,从学校、教师、学生3个层面提出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策略,即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优化校园顶层设计;强化教师职业素养,完善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增强数字道德意识,提升学生数字化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教育数字 多组态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fsQCA 活动理论模型 大学生 高校
原文传递
基于大模型的提升数字素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9
作者 刘春红 张正玲 +1 位作者 洪双喜 袁培燕 《计算机教育》 2024年第3期85-90,共6页
为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智能工具辅助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其数字素养,通过分析知识转化对数字素养的重要影响,提出大模型环境下基于SECI知识转化模型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课为例,具体阐述课堂如何开展以“社会化—外显化—... 为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智能工具辅助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其数字素养,通过分析知识转化对数字素养的重要影响,提出大模型环境下基于SECI知识转化模型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课为例,具体阐述课堂如何开展以“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内隐化”为逻辑的知识转化模型,借助AICG等智能工具解决实验过程遇见的难题,将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升华为班级整体的知识体系,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字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斯3P学习模型 SECI知识转化模型 数字素养能力 计算机网络课程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数字乡村视域下农民数字素养培育路径
10
作者 杨爱青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5,共8页
文章从数字认知、数字学习、数字生活、数字创新、数字安全5个维度构建农民数字素养框架并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四川省大邑县、崇州市和彭州市部分村庄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农民数字素养存在数字技能认知缺失、数字... 文章从数字认知、数字学习、数字生活、数字创新、数字安全5个维度构建农民数字素养框架并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四川省大邑县、崇州市和彭州市部分村庄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农民数字素养存在数字技能认知缺失、数字学习深度不够、数字生活场景单一、数字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并据此从构建普惠性资源服务体系、培育互联网思维方式、增强数字使用意愿和加强农村干部数字素养教育方面提出农民数字素养培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农民 数字乡村 数字技术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全球图景与本土建议
11
作者 刘宝存 易学瑾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8,共10页
培养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工作,但学界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概念和框架维度尚未达成共识。梳理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发现,它们以促进教师全过程发展为目标,并根据每一素养维度划分难度等级,但在内容上又基于... 培养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工作,但学界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概念和框架维度尚未达成共识。梳理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发现,它们以促进教师全过程发展为目标,并根据每一素养维度划分难度等级,但在内容上又基于教师的多种角色各有侧重。对比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可知,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应强调教师的数字化教学实践、数字领导力、数字福祉、数字化意识及其对学生数字化就业能力的培养。基于国际经验和高校教师的独特性,本研究针对我国教师数字素养框架提出了维度补充、维度调整和维度拓展三个方面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数字素养框架 国际比较 本土建议
下载PDF
数字素养是乡村生活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吗?——基于山东省1037位农村居民的调研数据
12
作者 李强 孟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从数字技术应用素养、数字内容社交素养、数字媒体创新素养和数字安全保护素养4个维度构建农村居民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数字素养对农村居民数字生活参与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总体偏低。数字素养显著... 从数字技术应用素养、数字内容社交素养、数字媒体创新素养和数字安全保护素养4个维度构建农村居民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数字素养对农村居民数字生活参与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总体偏低。数字素养显著正向影响农村居民数字消费、数字文娱、数字出行、数字教育、数字医疗和数字生活参与度。社会网络、社会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在上述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且对不同领域数字生活的影响有较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素养通过强弱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村居民各领域数字生活影响存在差异,尤其是弱关系网络对参与复杂数字生活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建立健全数字教育培育体系,提高农村居民自我效能感,统筹协调强、弱社会网络,提升社会学习能力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生活 数字素养 社会网络 社会学习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全民数字素养框架制定方法研究——欧盟公民数字能力框架的经验与启示
13
作者 陈颖仪 《图书馆》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欧盟公民数字能力框架经过十余年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发展和完善,已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其制定方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和借鉴。文章以欧盟公民数字能力框架为例,梳理其社会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其概念映射、案例研究、专家征询、涉众咨... 欧盟公民数字能力框架经过十余年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发展和完善,已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其制定方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和借鉴。文章以欧盟公民数字能力框架为例,梳理其社会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其概念映射、案例研究、专家征询、涉众咨询、持续更新和衍生研究等阶段的研究方法,并从顶层设计、方法体系、多元协同和统筹布局等方面探讨其经验与启示,以期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又面向未来发展需求的本土数字素养框架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框架 制定方法 数字能力 欧盟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数字素养:理论渊源、价值意蕴与培育路径
14
作者 王郦玉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教育数字化变革对高校辅导员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校辅导员在数字化意识的主动性、数字化应用的时代性、专业发展的体系性上仍存在不足。基于职业特性中的政治性、双重性、成长性,高校辅导员数字素养的培育对于中国式教... 教育数字化变革对高校辅导员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校辅导员在数字化意识的主动性、数字化应用的时代性、专业发展的体系性上仍存在不足。基于职业特性中的政治性、双重性、成长性,高校辅导员数字素养的培育对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推进具有关键性与必然性意义。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引领,加强以文件内容转化应用为焦点的政策赋能,激发以内外联动为合力的学习驱动,健全以系统化、法制化为目标的机制保障,有效提升辅导员数字素养,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数字素养 高等教育 辅导员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老年群体数字阅读推广与数字素养
15
作者 王雪峰 杨书彬 张燕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长及智能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面临巨大的“数字鸿沟”。数字素养教育是消除“数字鸿沟”的有效措施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在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方面具有天然使... 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长及智能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面临巨大的“数字鸿沟”。数字素养教育是消除“数字鸿沟”的有效措施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在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方面具有天然使命。梳理了数字素养的由来及研究现状,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开展老年人数字素养的必要性,并对我国31个省级公共图书馆老年人数字素养教育进行调研,结合调研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老年人 数字素养 提升策略
下载PDF
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化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
16
作者 韩丹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期187-190,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师数字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忽视的核心能力。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评估与提升不仅能够适应新时代下的全新教学要求,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能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适应数字化社会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师数字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忽视的核心能力。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评估与提升不仅能够适应新时代下的全新教学要求,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能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适应数字化社会发展需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化评估方法,其中包括制定评估标准、开发评估工具、设计评估流程,进而介绍了提升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让教师更好地运用数字技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教师 数字素养 评估
下载PDF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合理辩护、现实挑战与培养路径
17
作者 方绪军 王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60,共8页
职业院校教师素养从“信息素养”到“数字素养”的转变,预示着数字化时代对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以及教学能力有了新要求。职业院校教师的数字素养是数字化革命发展的应然选择、教育教学新生态的实然选择、教师核心素养嬗变的必然... 职业院校教师素养从“信息素养”到“数字素养”的转变,预示着数字化时代对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以及教学能力有了新要求。职业院校教师的数字素养是数字化革命发展的应然选择、教育教学新生态的实然选择、教师核心素养嬗变的必然选择。基于数字认知、成熟程度、知识边界、资源供给维度发现,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从“驱动”到“交互”、从“抵制”到“颠覆”、从“清晰”到“模糊”、从“旧基建”到“新基建”等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现实挑战,影响到教师数字素养的生成。基于此,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路径应包括:重塑教师数字素养新理念,实现“道—术”相融相生;描绘教师数字素养新画像,实现“质—量”同向同行;重构教师数字素养新内容,实现“人—技”共生共长;筑牢教师数字素养新基建,实现“软—硬”统筹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数字 职业院校教师 数字素养
下载PDF
数字素养的农户收入增长效应研究
18
作者 周立新 屈彩萍 王淑敏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54,共15页
作为数字时代重要的新型人力资本,数字素养成为农户生计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素养的提升使农户能够更好地应用先进技术、获取市场信息、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非农就业创业机会,从而产生显著的收入增长效应。采用“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 作为数字时代重要的新型人力资本,数字素养成为农户生计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素养的提升使农户能够更好地应用先进技术、获取市场信息、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非农就业创业机会,从而产生显著的收入增长效应。采用“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2020年的数据,从数字设备操作、数字资源获取、数字技术应用、数字意识4个维度选取18项指标评价样本数字素养,实证检验数字素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户数字素养提升能够显著增加其人均农业收入、人均非农收入和人均总收入,该收入增长效应对流动性约束较强的农户和非城郊村的农户更为显著;数字素养可以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路径增加农户农业收入,也可以通过促进家庭生计多样化的路径增加农户非农收入。因此,数字素养不仅具有显著的农户增收效应,而且有助于长尾群体共享数字红利,应在加强和普及数字素养教育的同时,重点帮扶数字弱势群体以缩小数字鸿沟,并切实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农户生计多样化,充分发挥数字素养的农户增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农村家庭 农业收入 非农收入 生计多样化 农业劳动生产率 增收效应
下载PDF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19
作者 朱红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5,共7页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甘肃天祝县339名乡村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总体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各维度发展水平不平衡,数字社会责任维度得分最高,数字化应用维度得分最低;教师年龄越小,数字素养水平越高;教龄6~10年教师素养...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甘肃天祝县339名乡村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总体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各维度发展水平不平衡,数字社会责任维度得分最高,数字化应用维度得分最低;教师年龄越小,数字素养水平越高;教龄6~10年教师素养水平最高,教龄30年以上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最低;小规模学校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学校;小学教师职称与数字素养水平呈负相关。针对此现状,探索了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主要策略:加强乡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合理构建乡村教师数字化教学团队,打造数字化教学共同体;建立适合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训的分层培训制度;调整乡村学校编制,吸引年轻教师“下去,留住”;引入与数字化相关专业的教师,促进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数字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基本构成与培养路径
20
作者 闫艳 《辽宁高职学报》 2024年第2期74-77,共4页
高职教师具备数字素养的意义在于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等。教师具备的数字素养包括:具备数字化意识、掌握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具备数字化应用能力和数... 高职教师具备数字素养的意义在于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等。教师具备的数字素养包括:具备数字化意识、掌握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具备数字化应用能力和数字化交流与协作能力。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建设数字素养教学资源,建立数字素养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参与数字化教学改革,为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教学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师 数字素养 培养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