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DEM的流域水系分维估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
42
1
作者
吕爱锋
陈嘻
王纲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5-320,共6页
分形理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 ,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形理论与地学的结合 ,极大地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介绍了分形理论在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 ,介绍了利用Arc/Info ,以DEM为数据源提取流域信息的方法。提供了一种将...
分形理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 ,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形理论与地学的结合 ,极大地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介绍了分形理论在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 ,介绍了利用Arc/Info ,以DEM为数据源提取流域信息的方法。提供了一种将分形理论、GIS技术和流域地貌模型巧妙耦合 ,分别用基于覆盖法的分维估算方法和基于Horton定理的分维估算方法计算了马连河流域水系分形维数。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 ,具有易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流域水系
分维估算
数字高程模式
地理信息系统
地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雷达定量估测区域降水波束阻挡系数的计算
被引量:
25
2
作者
张亚萍
刘钧
+1 位作者
夏文梅
顾松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0-647,共8页
提出了计算波束阻挡系数的平均值距离库填充法。利用以合肥雷达站为中心的数字高程模式资料 ,对平均值法与最大值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平均值法计算的波束阻挡系数小于最大值法的计算结果 ,且使波束受阻补偿值每距离库最大减小2 d B...
提出了计算波束阻挡系数的平均值距离库填充法。利用以合肥雷达站为中心的数字高程模式资料 ,对平均值法与最大值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平均值法计算的波束阻挡系数小于最大值法的计算结果 ,且使波束受阻补偿值每距离库最大减小2 d BZ、使复合扫描结构中 (67km以外 )采用 1 .5°仰角的距离库数减少了 44%、对输入资料精度的要求从 1 :2 5万降低到 1 :5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阻挡系数
天气雷达
区域降水
数字高程模式
DEM
平均值法
最大值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弹性挠曲模拟
被引量:
21
3
作者
李勇
A L DENSMORE
+1 位作者
周荣军
M A ELLIS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8-615,共8页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山脉,具有青藏高原地貌、龙门山高山地貌和山前冲积平原三个一级地貌单元。利用数字高程模式图像和裂变径迹年代测定方法研究和计算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剥蚀速率,结果表明:3.6 Ma以来龙门山的剥蚀厚度介于...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山脉,具有青藏高原地貌、龙门山高山地貌和山前冲积平原三个一级地貌单元。利用数字高程模式图像和裂变径迹年代测定方法研究和计算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剥蚀速率,结果表明:3.6 Ma以来龙门山的剥蚀厚度介于1.91-2.16 km之间,剥蚀速率介于0.53-0.60 mm/a之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该地区岩石圈的弹性挠曲模拟,结果表明龙门山的隆升机制具有以构造缩短隆升和剥蚀卸载隆升相叠合的特点。3.6 Ma之前,龙门山的隆升与逆冲推覆构造负载有关,以构造缩短驱动的构造隆升为特色;3.6 Ma之后,龙门山的隆升与剥蚀卸载驱动的抬升有关,并以剥蚀卸载隆升为特色,进而提出了龙门山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机制以剥蚀成山作用为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式
裂变径迹
剥蚀厚度
剥蚀速率
剥蚀卸载隆升
构造缩短隆升
弹性挠曲模拟
晚新生代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DEM的珠江三角洲流域范围划分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谢文凯
《北京测绘》
2017年第6期81-84,共4页
流域划分是地理国情普查的基础工作。本文选取广东省陆域为研究区,建立了50m分辨率的DEM数据,应用ArcGIS软件提取了流域水文特征,进行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流域范围的划分。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式
(DEM)
地理信息系统(GIS)
水文分析
珠三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EM的流域水系分维估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
42
1
作者
吕爱锋
陈嘻
王纲胜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5-320,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90 43 5 0 8)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 (KZCX1-0 8-0 3 -0 3 )
文摘
分形理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 ,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形理论与地学的结合 ,极大地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介绍了分形理论在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 ,介绍了利用Arc/Info ,以DEM为数据源提取流域信息的方法。提供了一种将分形理论、GIS技术和流域地貌模型巧妙耦合 ,分别用基于覆盖法的分维估算方法和基于Horton定理的分维估算方法计算了马连河流域水系分形维数。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 ,具有易于操作。
关键词
DEM
流域水系
分维估算
数字高程模式
地理信息系统
地学
Keywords
DEM
Watershed Fractal Dimension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达定量估测区域降水波束阻挡系数的计算
被引量:
25
2
作者
张亚萍
刘钧
夏文梅
顾松山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电子工程系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出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0-647,共8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淮河黄河流域暴雨洪水监测预报系统"重点试验项目
文摘
提出了计算波束阻挡系数的平均值距离库填充法。利用以合肥雷达站为中心的数字高程模式资料 ,对平均值法与最大值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平均值法计算的波束阻挡系数小于最大值法的计算结果 ,且使波束受阻补偿值每距离库最大减小2 d BZ、使复合扫描结构中 (67km以外 )采用 1 .5°仰角的距离库数减少了 44%、对输入资料精度的要求从 1 :2 5万降低到 1 :50万。
关键词
波束阻挡系数
天气雷达
区域降水
数字高程模式
DEM
平均值法
最大值法
Keywords
weather radar
regional precipitation
beam blockage
分类号
P41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弹性挠曲模拟
被引量:
21
3
作者
李勇
A L DENSMORE
周荣军
M A ELLIS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Institute of Geology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
Center for Earthquake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8-61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372084)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SZD0408)资助的成果。
文摘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山脉,具有青藏高原地貌、龙门山高山地貌和山前冲积平原三个一级地貌单元。利用数字高程模式图像和裂变径迹年代测定方法研究和计算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剥蚀速率,结果表明:3.6 Ma以来龙门山的剥蚀厚度介于1.91-2.16 km之间,剥蚀速率介于0.53-0.60 mm/a之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该地区岩石圈的弹性挠曲模拟,结果表明龙门山的隆升机制具有以构造缩短隆升和剥蚀卸载隆升相叠合的特点。3.6 Ma之前,龙门山的隆升与逆冲推覆构造负载有关,以构造缩短驱动的构造隆升为特色;3.6 Ma之后,龙门山的隆升与剥蚀卸载驱动的抬升有关,并以剥蚀卸载隆升为特色,进而提出了龙门山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机制以剥蚀成山作用为主的认识。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式
裂变径迹
剥蚀厚度
剥蚀速率
剥蚀卸载隆升
构造缩短隆升
弹性挠曲模拟
晚新生代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Keywords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fission-track thermochronology, erosional thickness
erosional rate
erosional unloading-driven uplift
tectonic shortening-driven uplift
flexural deflection
Late Cenozoic
Longmenshan
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EM的珠江三角洲流域范围划分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谢文凯
机构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
出处
《北京测绘》
2017年第6期81-84,共4页
文摘
流域划分是地理国情普查的基础工作。本文选取广东省陆域为研究区,建立了50m分辨率的DEM数据,应用ArcGIS软件提取了流域水文特征,进行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流域范围的划分。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式
(DEM)
地理信息系统(GIS)
水文分析
珠三角
Keywords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hydrologic analysis
Pearl River Delta
分类号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DEM的流域水系分维估算方法探讨
吕爱锋
陈嘻
王纲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
4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雷达定量估测区域降水波束阻挡系数的计算
张亚萍
刘钧
夏文梅
顾松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弹性挠曲模拟
李勇
A L DENSMORE
周荣军
M A ELLIS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DEM的珠江三角洲流域范围划分研究
谢文凯
《北京测绘》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