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撑新型配电网数字化规划的图形⁃模型⁃数据融合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余涛 王梓耀 +3 位作者 孙立明 曹华珍 吴亚雄 吴毓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53,共15页
配电网规划领域期盼实现智能规划,其愿景在于实现无人或少人干预的全自动规划。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新型配电网规划将面临图形多样化、场景碎片化、数据规模化三大挑战。文中从图形-模型-数据融合的角度提出三大关键技术:基于电气图... 配电网规划领域期盼实现智能规划,其愿景在于实现无人或少人干预的全自动规划。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新型配电网规划将面临图形多样化、场景碎片化、数据规模化三大挑战。文中从图形-模型-数据融合的角度提出三大关键技术:基于电气图纸识别和拓扑智能分析的图形-模型融合技术、基于知识驱动的负荷/新能源推演分析和智能决策的模型-数据融合技术、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和多时空数据联动的图形-数据融合技术,尝试打破理论研究与数字化工程的壁垒。最后,对未来新型配电网数字化规划的发展进行思考和展望,为实现“以机为主,人机协同”的大闭环模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模型-数据融合 配电网 数字化规划 知识驱动 图计算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水利工程测量信息动态更新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延芳 杨顺坡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88-90,138,共4页
现有的水利工程测量信息动态更新系统,在传输测量信息时没有最佳的路径概念,采用车轮搜索,导致信息更新所需时间较长,为优化系统运行效率,设计基于多元数据融合设计水利工程测量信息动态更新系统。设计可以增强数据更新速度的芯片作为... 现有的水利工程测量信息动态更新系统,在传输测量信息时没有最佳的路径概念,采用车轮搜索,导致信息更新所需时间较长,为优化系统运行效率,设计基于多元数据融合设计水利工程测量信息动态更新系统。设计可以增强数据更新速度的芯片作为系统硬件;构造有效路径代价函数,整编水利工程测量多源数据;选择数据传输最短路径;建立最小二乘估计数学模型,引入多元数据融合设计信息更新算法。实验结果显示:在系统更新时间的测试中,面对不同数量的并行服务器,三个对照组用时均高于实验组,可见该系统具备更好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数据融合 数据信息 信息动态更新 动态更新 水利工程测量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水质检测研究
3
作者 左现刚 张志霞 +3 位作者 王梦 刘艳昌 韩旭 丁佰成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6-64,共9页
针对多传感器水质监测数据融合中测量数据存在误差的现象,论文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融合理论的多源监测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将影响水质的氨氮含量(NH3-N)、溶解氧(DO)、pH值、电导率(CD)等多环境因子变量作为证据,并赋予可靠性折扣,计算... 针对多传感器水质监测数据融合中测量数据存在误差的现象,论文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融合理论的多源监测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将影响水质的氨氮含量(NH3-N)、溶解氧(DO)、pH值、电导率(CD)等多环境因子变量作为证据,并赋予可靠性折扣,计算出水质等级的质量函数,然后通过DS方法将其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最后使用融合质量函数值的决策规则确定水质类别.实验证明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多源监测数据的水质类别预测,可以从不确定性传感器数据中评估水质,并提高评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理论 传感器 数据融合 水质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数据融合的变速运行齿轮异常振动故障诊断
4
作者 周光祥 李鹏 江德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0-225,共6页
变速运行齿轮异常振动故障诊断性能过差会增加汽车维护成本,缩短齿轮使用寿命。为了及时识别齿轮故障,保证汽车变速器总成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提出基于多传感数据融合的变速运行齿轮异常振动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分析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变速运行齿轮异常振动故障诊断性能过差会增加汽车维护成本,缩短齿轮使用寿命。为了及时识别齿轮故障,保证汽车变速器总成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提出基于多传感数据融合的变速运行齿轮异常振动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分析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掌握变速运行齿轮异常振动故障诊断的理论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参考传感器融合模块、特征级并行多神经网络局部诊断模块和终端分类模块,结合变分模态分解、多通道加权融合和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训练算法,从信号采集、信号特征提取和信号特征分类3个步骤实现变速运行齿轮异常振动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在齿轮发生轻度磨损时,磨损振动信号的幅值在20~40 mV之间,磨损振动信号的频率在0~4000 Hz区间;中度磨损时,信号的幅值在30~55 mV之间,信号频率在3000~7000 Hz区间;重度磨损时,信号幅值在50~70 mV之间,信号频率在6000~12000 Hz区间,且各阶段诊断结果均与故障程度的实际转折点吻合。由此可知在各样本数量均相同的情况下,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预测值与真实值均相同,故障程度和故障类型的诊断性能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数据融合 变速运行齿轮 异常振动信号 特征提取
下载PDF
基于红外和可见光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芳 罗艺闯 +1 位作者 刘小虎 邢静 《电子制作》 2024年第2期24-27,共4页
为实现红外和可见光多模态信息的融合互补,本文梳理了基于传统的融合方法及基于深度学习的融合方法发展脉络,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及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多模态数据融合发展的方向,即基于自注意力的Transformer融合方法,... 为实现红外和可见光多模态信息的融合互补,本文梳理了基于传统的融合方法及基于深度学习的融合方法发展脉络,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及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多模态数据融合发展的方向,即基于自注意力的Transformer融合方法,并详细论述了各组成模块及研究重点,进而提升红外和可见光多模态图像融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数据融合 自注意力 图像融合
下载PDF
数据融合视域下虚拟知识社区知识推荐模型构建
6
作者 郭小光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共10页
文章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虚拟知识社区用户需求,构建虚拟知识社区用户知识需求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虚拟知识社区数据融合方法,进而构建基于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知识推荐模型,并从用户画像、情感感知、社交网络3个角度提出虚拟知识... 文章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虚拟知识社区用户需求,构建虚拟知识社区用户知识需求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虚拟知识社区数据融合方法,进而构建基于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知识推荐模型,并从用户画像、情感感知、社交网络3个角度提出虚拟知识社区知识推荐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知识社区 知识推荐 推荐模型 数据融合 开放科学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预警研究
7
作者 孙佩 武可心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4期135-139,共5页
为了降低因节假日或突发时间导致的客流拥堵,促进客运部门快速应对客流波动,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预警方法。通过对客流参数预测信息进行融合,获得符合实际客流瓶颈点的参数信息,以完成轨道交通大客流预警。提出... 为了降低因节假日或突发时间导致的客流拥堵,促进客运部门快速应对客流波动,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预警方法。通过对客流参数预测信息进行融合,获得符合实际客流瓶颈点的参数信息,以完成轨道交通大客流预警。提出的方法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实现了历史数据与运输服务信息的融合。以城市假期期间五条线路每日客流量为例,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轨道交通 贝叶斯网络 数据分析 客流
下载PDF
图书馆智慧管理平台书目数据融合若干问题分析——以河海大学图书馆为例
8
作者 高冕 高培培 王鹏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文章通过分析河海大学图书馆智慧管理平台下的书目数据融合项目的实践,总结了数据库中书目数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编目人员、编目外包公司、图书馆自身3个维度提出优化策略,以提升图书馆的编目业务的质量,促进图书馆编目事业稳定健康... 文章通过分析河海大学图书馆智慧管理平台下的书目数据融合项目的实践,总结了数据库中书目数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编目人员、编目外包公司、图书馆自身3个维度提出优化策略,以提升图书馆的编目业务的质量,促进图书馆编目事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目数据 数据融合 编目外包 质量控制 高校图书馆
下载PDF
基于点云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
9
作者 李海鹏 靳婷婷 +1 位作者 张筠卓 张琛 《北京测绘》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门逆向工程应用技术,凭借其高速、全面且高自动化的特点,显示出了强大的不可替代性。三维点云数据有着其多样化、精度高、数据完整的优点。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使不同设备获取的点云数据、影像数据、空载数据能够相互...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门逆向工程应用技术,凭借其高速、全面且高自动化的特点,显示出了强大的不可替代性。三维点云数据有着其多样化、精度高、数据完整的优点。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使不同设备获取的点云数据、影像数据、空载数据能够相互弥补,提高不同场景环境下的作业效率,完善数据的结构和精度质量,使空、地、水下三维数据的一体化成为可能。通过对不同射程多台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数据进行相对精度分析、调整和融合,并对不同融合方法获取的多源融合数据进行精度验证,探索一种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形成多源数据融合的通用技术流程。为多种载体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数据和影像数据的融合方法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多源数据融合 技术流程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无线通信网络干扰信号滤除方法
10
作者 李聪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1期184-186,共3页
当前的无线通信网络干扰信号滤除识别节点多设定为单向,信号滤除识别范围较小,导致信号的滤除响应时间延长,为此提出对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无线通信网络干扰信号滤除方法的设计与验证分析,根据当前的信号滤除需求及标准,先进行干扰信号... 当前的无线通信网络干扰信号滤除识别节点多设定为单向,信号滤除识别范围较小,导致信号的滤除响应时间延长,为此提出对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无线通信网络干扰信号滤除方法的设计与验证分析,根据当前的信号滤除需求及标准,先进行干扰信号定位检测,采用多目标的方式,扩大信号滤除识别范围,部署多目标干扰信号识别节点,以此为基础,构建多源数据融合干扰信号滤除模型,采用信号跟踪及分离处理实现信号滤除。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得出的信号的滤除响应时间被较好地控制在0.2s以下,说明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辅助下,当前的干扰信号滤除效果更佳,针对性更强,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数据融合 无线通信 网络干扰 干扰信号 滤除方法
下载PDF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关键技术与政务大数据治理体系
11
作者 闫佳和 李红辉 +4 位作者 马英 刘真 张大林 江周娴 段宇航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级政府和大型企业掌握的数据量正在以指数级别增长。然而,数据来源多样会导致格式差异,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会影响应用效果,数据分散管理会弱化关联汇集,数据形态异构会造成语义鸿沟。在此背景下,多源异构数据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级政府和大型企业掌握的数据量正在以指数级别增长。然而,数据来源多样会导致格式差异,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会影响应用效果,数据分散管理会弱化关联汇集,数据形态异构会造成语义鸿沟。在此背景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负责将来源不同的多模态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完成数据互补与关联,进而实现信息增强。目前,大多数已有研究的关注重点集中在大数据治理流程与多模态深度学习,很少有工作研究讨论完整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框架。因此,在综述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一整套涵盖“数据引接-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融合”全过程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关键技术框架,并对各个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重点任务进行介绍。然后,通过一个政务应用实例场景,给出了政务大数据治理体系的设计,以解决政务数据来源广泛、质量参差不齐、管理分散、形态异构的问题,并进一步阐述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重要价值。最后总结全文并展望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异构数据 多模态数据融合 数据治理技术 政务大数据 数据治理流程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无人机影像碎屑岩岩性识别
12
作者 闫彦芳 邵燕林 +2 位作者 王庆 曾齐红 赵坤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69-4875,共7页
不同类型岩性影像纹理相似性高,基于单一的二维影像进行岩性识别精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顾及影像深度信息的岩性智能识别方法研究。利用无人机影像具有多模态的特性,采用通道叠加、IHS(intensity,hue,saturation)变换、小波变换... 不同类型岩性影像纹理相似性高,基于单一的二维影像进行岩性识别精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顾及影像深度信息的岩性智能识别方法研究。利用无人机影像具有多模态的特性,采用通道叠加、IHS(intensity,hue,saturation)变换、小波变换以及多模态融合4种影像融合方式,将深度信息融入影像数据中,运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Labv3+进行碎屑岩岩性识别。经人工解译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区内基于多模态融合影像的岩性识别精度最高,Kappa系数可达76.17%,总体识别精度可提升到91.05%;分析认为,顾及影像深度信息的岩性智能识别方法针对岩层表面不平整,高差落差大的砾岩识别效果有明显提升,但表面平整、高差表现不明显的泥岩和砂岩地层识别效果有待提升。研究成果为野外碎屑岩露头岩性快速识别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岩性识别 无人机(UAV)影像 碎屑岩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数字工厂三维模型重建与可视化
13
作者 杜佳涛 王凤艳 +4 位作者 王明常 吴翔 刘星男 马润泽 安志磊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99,共5页
如何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事故灾害调查等提供现势、详尽、精确的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辅助智能决策,是政府与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从虚拟构建数字工厂关键技术出发,通过融合机载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宏观建模与局部地面三... 如何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事故灾害调查等提供现势、详尽、精确的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辅助智能决策,是政府与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从虚拟构建数字工厂关键技术出发,通过融合机载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宏观建模与局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精细建模,构建厂区模型;以前端Cesium框架和Web GL技术为依托,结合微软开发的Web预览版Bing地图服务,实现用户浏览器端的“数字工厂”三维场景可视化浏览,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与防范并遏制重大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测量 地面LiDAR 数据融合 ICP 数字工厂 CESIUM 模型可视化
原文传递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信息与数据融合的木质化鸡胸肉的判别模型构建
14
作者 张娜 李震 +5 位作者 兰维杰 屠康 武杰 王兆山 赵干 潘磊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6-293,共8页
木质化鸡胸肉(wooden breast,WB)制约肉鸡行业发展,传统触诊检测方法耗时且效率低,为提升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检测鸡胸肉木质化程度的效果,本论文以白羽鸡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4个木质化等级,采集其在400~1... 木质化鸡胸肉(wooden breast,WB)制约肉鸡行业发展,传统触诊检测方法耗时且效率低,为提升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检测鸡胸肉木质化程度的效果,本论文以白羽鸡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4个木质化等级,采集其在400~1000和1000~2000 nm内的HSI信息,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算法和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建立基于全波段、特征波段和HSI数据融合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结果显示,SVM模型比PLSDA模型更适于判别鸡胸肉木质化程度,基于1000~2000 nm内全波段和特征波段的最佳模型预测集总体正确率均高于400~1000 nm内的模型,基于两波段HSI数据融合的木质化判别模型优于基于单一波段(包括全波段和特征波段)的模型,最佳模型预测集总体正确率为96.7%,能较好地区分出4个木质化等级,且对4个等级的判别准确率均可达90%以上。研究结果为HSI实现木质化鸡胸肉的准确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化鸡胸肉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 短波红外高光谱 光谱数据融合 判别模型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无人帆船真风计算方法
15
作者 何成龙 迟书凯 +3 位作者 宇文国朴 胡新遥 魏鹏飞 黎明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1期66-78,共13页
针对无人帆船真风获取困难且所用风传感器受帆船姿态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姿态信息、相对风和航行风融合的无人帆船真风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姿态仪获得帆船的俯仰角和横滚角,通过空间坐标旋转变换矫正相对风测量结果;其次利用卡尔... 针对无人帆船真风获取困难且所用风传感器受帆船姿态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姿态信息、相对风和航行风融合的无人帆船真风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姿态仪获得帆船的俯仰角和横滚角,通过空间坐标旋转变换矫正相对风测量结果;其次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航行风和矫正后的相对风进行滤波;最后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真风融合计算。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帆船运动对风测量的影响,准确提取真风风速和风向,满足无人帆船航行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帆船 真风 数据融合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和LSTM的冷链运输环境预测
16
作者 陈林 丁士杰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2,共6页
为了保证农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基于多传感器的远程监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冷链运输行业。传统的冷链运输环境监测与预测技术主要结合各环境指标的分析,并没有对异构和非均衡数据进行有效融合和拟合预测。基于预训练卷积自编码器... 为了保证农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基于多传感器的远程监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冷链运输行业。传统的冷链运输环境监测与预测技术主要结合各环境指标的分析,并没有对异构和非均衡数据进行有效融合和拟合预测。基于预训练卷积自编码器、注意力机制与长短记忆网络(LSTM)提出了K-LSTM融合与预测算法模型,实验结果表明K-LSTM算法模型融合精度达到了96%,相较于文献研究算法指标结果提高了20%~70%,因此提出的K-LSTM能够对冷藏车厢内部温度和湿度提供准确预测,为冷链的智能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运输 数据融合 LSTM 预测
下载PDF
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及其在眼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铭海 白芳 陶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8-252,共5页
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MDF)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种数据处理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多模态数据,如图片、文字、音频与视频等进行综合处理的技术。与传统单模态数据处理相比,MDF对描述对象的分析有更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近年来,该技术在眼... 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MDF)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种数据处理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多模态数据,如图片、文字、音频与视频等进行综合处理的技术。与传统单模态数据处理相比,MDF对描述对象的分析有更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近年来,该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表明该技术能提高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准确性。本文综述了MDF的原理与优势、发展简况、架构与主要技术难点、MDF在眼科临床的应用现况以及目前存在的尚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 眼科学 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流行病组合预测方法
18
作者 李怡琳 苏学峰 +1 位作者 李慧 朱梦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258-264,共7页
为了改善传统流行病预测模型普遍存在的准确度低、泛化性弱、结构单一、非线性处理能力差、预测时间长等问题,研究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流行病组合预测方法。将采集到的流行病多源数据进行归一化和主成分分析技术特征选择,结合ARIMA模型... 为了改善传统流行病预测模型普遍存在的准确度低、泛化性弱、结构单一、非线性处理能力差、预测时间长等问题,研究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流行病组合预测方法。将采集到的流行病多源数据进行归一化和主成分分析技术特征选择,结合ARIMA模型、灰色GM模型和BPNN神经网络,构建一个ARIMA-GM-BPNN流行病组合预测模型,将前两种预测模型的拟合值作为BPNN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模型训练,将数据充分融合后,综合不同预测模型的优点,获取最优流行病组合预测模型,对未来流行病的发病率和发病趋势进行预测。实验表明该方法组合模型拟合效果很好,流行病发病率预测值与真实值接近,预测趋势也十分吻合,提高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可以为流行病的预测和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 预测模型 多源数据融合 组合预测 发病趋势
下载PDF
面向畜禽舍温度监测数据融合算法改进研究
19
作者 刘雅楠 南新元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201,共9页
在现代化大型智能畜禽养殖中,由于畜禽舍内温度分布不均匀、传感器采集数据效率低下等原因,无法全面、准确及时反映畜禽舍内温度变化情况。为提高畜禽养殖温度监测系统的性能,提出一种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实时融合策略。该策略设计... 在现代化大型智能畜禽养殖中,由于畜禽舍内温度分布不均匀、传感器采集数据效率低下等原因,无法全面、准确及时反映畜禽舍内温度变化情况。为提高畜禽养殖温度监测系统的性能,提出一种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实时融合策略。该策略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为两层,首先将底层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利用改进的无迹卡尔曼滤波器(IUKF)进行预处理,然后融合中心利用改进蜣螂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IDBO-KELM)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实时融合。试验结果表明,在数据预处理方面改进的无迹卡尔曼滤波器能够有效抑制畜禽舍内噪声干扰,克服采集数据出现异常和发散现象;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面本文建立的IDBO-KELM算法其训练集与测试集准确率分别是99.15%和98.12%,相较于原始算法准确率提升6.98%,数据融合用时3.36 s,保证禽畜舍内温度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减少运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舍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环境监测 改进无迹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数据融合思想在舌象反光点检测上的应用
20
作者 黄丹语 黄晓阳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舌诊研究系统已能够较好地代替中医大夫进行望诊。但这类舌诊系统大多是建立在标准的采集环境之中,在密闭、光照稳定的环境下进行舌象采集,从而得到高质量的舌象图像。而在开放环境下,光照情况以及... 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舌诊研究系统已能够较好地代替中医大夫进行望诊。但这类舌诊系统大多是建立在标准的采集环境之中,在密闭、光照稳定的环境下进行舌象采集,从而得到高质量的舌象图像。而在开放环境下,光照情况以及拍摄角度等较为复杂,采集到的舌象往往会有反光点存在,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数据融合的反光点检测算法,在几个不同的色彩空间下,分别对舌象进行反光点检测,再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的融合,得到最终的舌象反光点检测图像。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将舌象绝大部分的反光点检测出来,且具有自适应性,可为后续实现移动设备自然条件下自动识别处理舌象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舌象 反光点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