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全性教学的内涵阐释、生成逻辑与实践方略--基于“有知与无知”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唐青才 何梦洁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81,共8页
受西方近代“主智主义”的影响,教育的总过程被界定在使受教育者从“无知”到“有知”,忽略了知识形成于“无知—有知(得知)—无知(真知)”的动态循环中。基于“有知与无知”的视角,整全性教学强调有知与无知互融共生,以双循环学习同时... 受西方近代“主智主义”的影响,教育的总过程被界定在使受教育者从“无知”到“有知”,忽略了知识形成于“无知—有知(得知)—无知(真知)”的动态循环中。基于“有知与无知”的视角,整全性教学强调有知与无知互融共生,以双循环学习同时观照有知和无知,在“从无知求知”与“从知求无知”的循环转化中,彰显出知识的动态属性以及主动学习的积极意涵。整全性教学的生成逻辑以无知为驱动力,历经有知与无知相生过程,最终复归无知,使教学臻至有知与无知并生为一,浑然一体境界。整全性教学的目标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内容是深度挖掘“无知”要素,过程是逐层提升学生转化能力,评价是全息观照个人化知识生成过程。整全性教学旨在阐明无知在教学上的积极意义,还原教学过程的整全本质,培养学生驾驭瞬变不定、复杂暧昧世界的能力与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全性教学 有知 无知 认识论
下载PDF
文明的人性整全性逻辑与文化实践的价值自主性品格——“文化自性”养成的根据、限度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袁祖社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2,共6页
文化历来都是一个"问题性存在",对诸多文化病症所致根由的诊断和治疗,一直因文化主体之天然的"医""患"双重身份而终究难以探赜索隐。这其中更深层的学理关切在于:有关文化的自主性逻辑是可能的吗?文化究... 文化历来都是一个"问题性存在",对诸多文化病症所致根由的诊断和治疗,一直因文化主体之天然的"医""患"双重身份而终究难以探赜索隐。这其中更深层的学理关切在于:有关文化的自主性逻辑是可能的吗?文化究竟能否依照自己的方式而成为自己?文化与文明密切相关,真正的文化,一定是基于人性整全性逻辑的特定历史时代文明精华的产物。若要彰显并坚守文化的此一属性,我们则需以现代公序良俗社会所应有的精神高度确立和形成的名义,努力澄明有关"文化的真理"。为文化的健康、良性以及可持续发展,为保证文化能对优雅、高贵、有品位的生活方式的塑造功能的稳定发挥,我们需要慎思明辨地拷问文化之于人类合理性生存、进化所做出的价值承诺,并立足于民族复兴的立场,做一种美好生活诉求基础上的善意期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人性整全性 文化实践 价值自主性
原文传递
“整全性法治”:党纪审查的演进与发展——以211份中管干部“党纪处分决定”为样本 被引量:4
3
作者 郭春镇 曾钰诚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56,156,157,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治理得以深入推进,并呈现出整体化、全面化、规范化等趋势和特征。通过对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官网公布的211份中管干部“党纪处分决定”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针对党内政治、作风、腐败问题的审查与治理正在迈向“整全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治理得以深入推进,并呈现出整体化、全面化、规范化等趋势和特征。通过对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官网公布的211份中管干部“党纪处分决定”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针对党内政治、作风、腐败问题的审查与治理正在迈向“整全性法治”模式。该模式充分吸纳了十八大以来党纪审查的经验与理念,为更好地阐释当前党内治理的行动图景提供了富有解释力的理论框架。作为一个兼具开放性与结构弹性的框架系统,“整全性法治”不仅是一套党内法治的综合性评价体系,也是一种党组织和党员的自我约束机制,它对于深化国家治理和实现国家治理与党内法治的互动融合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纪审查 整全性法治 演进
下载PDF
风险投资的整全性及其网络化运行——以硅谷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丁云龙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1-418,共8页
发展风险投资必须面对风险投资的发展方向和风险投资运行的有效性问题。基于整全性视角来看,风险投资需要在创新网络中运行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创新网络作为一个内含技术网络、社会网络和交易网络的"三网"集成体,为风险投资... 发展风险投资必须面对风险投资的发展方向和风险投资运行的有效性问题。基于整全性视角来看,风险投资需要在创新网络中运行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创新网络作为一个内含技术网络、社会网络和交易网络的"三网"集成体,为风险投资提供了一个有效运行的场域。而风险投资在创新网络中运行的结构化特征表明,技术与资本之间缔结的一体化结构促使创新资本化;社会资本与风险资本所构成的二元资本结构不仅推动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而且社会资本是风险资本网络化运行所凭依的不可缺少的构件;风险投资机构与交易性市场中介组织之间形成的交易网络,其在功能上体现出来的适应性,能够使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充分融合,进而推动着风险投资的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整全性 网络化运行 创新网络
下载PDF
法的合法性与整全性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时贵 《北方法学》 CSSCI 2012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法律资格纷争成为英美法理学传统的一道难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不同法学流派。从法的合法性判准的不同模式出发,证立整全性不仅可以进入法的合法性判准的行列,而且必然成为当下法的合法性判准的最佳选择。这一必然的最佳选择基于... 法律资格纷争成为英美法理学传统的一道难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不同法学流派。从法的合法性判准的不同模式出发,证立整全性不仅可以进入法的合法性判准的行列,而且必然成为当下法的合法性判准的最佳选择。这一必然的最佳选择基于整全性在理论上符合法律的终极目的,即最高指令——人类"善"的生活,在法律实践中实现了平等尊重和普遍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的法律才是理想型的法律。如果这一论证结论确实可行,那么,我们就可以超越哈特与德沃金关于法律概念之争,终结和平息不同法学流派对法律资格的纷争。对于法律资格的回答将聚焦于法的合法性和整全性的关联考察,其对法理学的重述将开辟新的理论疆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准模式 合法性 整全性 关联性
下载PDF
关注儿童生命整全性的德育评价改革 被引量:1
6
作者 叶飞 《新教师》 2021年第5期12-13,49,共3页
当前德育评价的现实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导源于对儿童的生命整全性的背离。德育评价从割裂的、分离的视角来看待儿童的生命成长、道德成长,这就使德育评价在理念、内容、方法等维度都脱离了儿童生命的整体性与丰富性,无法全面、客观、公... 当前德育评价的现实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导源于对儿童的生命整全性的背离。德育评价从割裂的、分离的视角来看待儿童的生命成长、道德成长,这就使德育评价在理念、内容、方法等维度都脱离了儿童生命的整体性与丰富性,无法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儿童的道德发展。正因为如此,当前德育评价改革的核心要义,就是要注重儿童生命的整体性以及道德发展的全面性,重塑基于生命整全性的德育评价理念,构建综合性的德育评价内容指标体系,发展多样性、开放性的德育评价方式,寻求对儿童的整全生命的复归,从而全面提升德育评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评价 儿童 生命整全性
下载PDF
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结构及其整全性
7
作者 刘进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5年第3期145-148,共4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极为重要而全面的价值追求,这些价值追求是对以往价值追求非全面性的超越与综合,因而形成了一个整全性的价值结构。这个整全性的价值结构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党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极为重要而全面的价值追求,这些价值追求是对以往价值追求非全面性的超越与综合,因而形成了一个整全性的价值结构。这个整全性的价值结构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党治国理政提供了全面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全面” 价值结构 整全性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整全性立法意涵 被引量:3
8
作者 徐贵香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5-122,共8页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与立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意义关联,即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促成立法主体的广泛性扩展、深刻塑造着立法价值的人民主体性、推动形成立法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促成程序性民主与程序性权利义务的良性互动。这种意义关联决定...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与立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意义关联,即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促成立法主体的广泛性扩展、深刻塑造着立法价值的人民主体性、推动形成立法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促成程序性民主与程序性权利义务的良性互动。这种意义关联决定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蕴含着整全性的立法意涵,其具体体现为:党领导立法的价值整全性,科学立法的规律整全性,民主立法的民意整全性,依法立法的秩序整全性。这些立法意涵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全过程人民民主所包含的整全性立法意涵。随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深入贯彻,这种整全性的立法意涵会展现出更为丰富的意义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主体性 整全性立法 党领导立法
下载PDF
实践主体性与整全性生存理想:对象性理论视域中的自我-他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袁祖社 杜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6,共12页
以往对于人类自身整全性的理解表现为3种理论进路,其共同错误在于忽视了人的对象性存在方式。对象性这一根本性存在方式决定了现实的各个人普遍的非整全性实存状态。个人通过对象性活动克服自身的非整全性,这一活动过程的逻辑前提是人... 以往对于人类自身整全性的理解表现为3种理论进路,其共同错误在于忽视了人的对象性存在方式。对象性这一根本性存在方式决定了现实的各个人普遍的非整全性实存状态。个人通过对象性活动克服自身的非整全性,这一活动过程的逻辑前提是人类自然性类尺度所包含的整体性思维模式。为了克服自身的非整全性,在共同体中生成了两种对象性关系:自我—他者的对象性关系以及个人与物的物质性对象性关系。由于忽视了物质性对象性关系的中介作用,胡塞尔所开创的主体间性理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者”沦为“自我”的对象化“强暴”。自我—他者的对象性关系在世界历史层面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西方先发现代化国家始终以强势的“自我”理论姿态面对着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他者性”的发展中国家。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恢弘宽广的历史胸怀与全人类世界历史发展的理论高度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凸显中国智慧的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理念与新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性理论 整全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大数据的规模整全性及其重要哲学意蕴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天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8-85,共8页
数据采集方式从抽样到自然生成,使从小数据到大数据的发展具有了数据的“自然化”性质。数据的自然化具有重要存在论意蕴。大数据的“大”关键不在数据量大,而在数据的完备性。正是数据的完备性,使大数据具有规模整全性。大数据的规模... 数据采集方式从抽样到自然生成,使从小数据到大数据的发展具有了数据的“自然化”性质。数据的自然化具有重要存在论意蕴。大数据的“大”关键不在数据量大,而在数据的完备性。正是数据的完备性,使大数据具有规模整全性。大数据的规模整全性,在直觉的整体性和概念的整体性之外,为人类认识提供了新的量化的整体性。直觉的整体性基于经验,概念的整体性基于逻辑,而大数据量化的整体性则基于数据。三种整体性意味着三种整体观照。作为整体观照的第三种形式,大数据的规模整全性具有重要的量化整体观照价值。哲学的最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具体的认识和实践提供最高层次的整体观照,因此大数据所提供的量化整体观照具有重要哲学意蕴。三种整体观照的整合,将催生更高层级的整体观照,为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解提供从过去到未来的认识和实践一体化整体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规模整全性 量化体观照 哲学意蕴
下载PDF
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全性”取向——理念层面的建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思勇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30,共6页
现实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着将教师置于"割裂"、异化状态的情况;针对此,提出"整全性"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整全性"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超越教师专业的界限与障碍,达成视域融通的过程;是教师生命境界... 现实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着将教师置于"割裂"、异化状态的情况;针对此,提出"整全性"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整全性"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超越教师专业的界限与障碍,达成视域融通的过程;是教师生命境界不断提升、人格结构不断完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进而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过程;是教师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在价值选择上,它不仅视教师,也视教师专业发展为自成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发展场域上,它遍及整个生活世界,是工作世界与业余世界的有机统合;在发展理念上,它具有自觉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生命自觉"、"人格自觉"和"精神自觉"三个方面;在发展历程上,它具有一贯性,即时间一贯、空间一贯和路径一贯及三者的相互贯通;在专业素养上,它具有层次性、动态性、整体性、融通性和发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 整全性”取向
下载PDF
爱若斯(Eros)的沉沦:基于柏拉图的《会饮》论古希腊人之整全性的丧失
12
作者 任晓娥 《心事》 2014年第12期117-117,共1页
柏拉图在《会饮》中借老妇人狄奥提码之口传达了爱若斯(Eros)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攀升的超越之路,揭示了他对人之整全的坚持。最终的落脚点是超越了形体和体制的神圣的理智至爱,是对美本身的爱。这一神圣的爱若斯是人应该践行的崇高的... 柏拉图在《会饮》中借老妇人狄奥提码之口传达了爱若斯(Eros)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攀升的超越之路,揭示了他对人之整全的坚持。最终的落脚点是超越了形体和体制的神圣的理智至爱,是对美本身的爱。这一神圣的爱若斯是人应该践行的崇高的生存方式。它是能够让人对美本身,对神圣的理式世界进行理智的观照,是让人从可朽实现不朽的灵魂阶梯。但是,纵观希腊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却呈现出爱若斯内涵的分离以强人之整全性的丧失的痕迹。本文试图对这一思想线索作出一个历史现象学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若斯 整全性 超越 不朽
下载PDF
小学珠算教学整全性设计策略刍议
13
作者 冯怀勇 《珠算与珠心算》 2021年第2期36-38,共3页
部分学校尝试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入珠算进行教学实验,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当下珠算教学存在目标维度过于单一、内容选择限于本本、程序设置稍欠合理等问题。对此,教师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整全性的思维与策略,使珠算实验的教学目标指向... 部分学校尝试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入珠算进行教学实验,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当下珠算教学存在目标维度过于单一、内容选择限于本本、程序设置稍欠合理等问题。对此,教师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整全性的思维与策略,使珠算实验的教学目标指向多维度,内容选择趋于全面化,程序安排显示合理性,进而设计出适应学生发展、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珠算课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珠算教学 整全性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假劣疫苗刑法规制的回应性与整全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彭凤莲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70,共10页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导致出现社会信任危机与社会恐慌,有鉴于此,国家提出“完善疫苗药品刑事法律制度”。法律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社会复杂性的增长需要并促进法律结构的变迁,法律的变化又导致重大社会变化。因此假劣疫苗的刑法规制...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导致出现社会信任危机与社会恐慌,有鉴于此,国家提出“完善疫苗药品刑事法律制度”。法律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社会复杂性的增长需要并促进法律结构的变迁,法律的变化又导致重大社会变化。因此假劣疫苗的刑法规制,不只是满足一种专业需要,更要满足社会需要,承担社会整合功能。作为整全性的法律,要求保持协调一致性及价值的融贯性。假劣疫苗的刑法规制,既要与假劣药犯罪相协调,又要与刑法典相协调,还要在整个法律体系中与《疫苗管理法》《药品管理法》相协调。疫苗刑法制度的修改完善,承担着回应社会和价值融贯的追求,既是法律问题,也是道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劣疫苗 刑法规制 回应性 整全性
原文传递
从章学诚《文史通义》的整全性与精神性看近现代中国文论的源流
15
作者 张蕴艳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4-172,共9页
在当代“后理论”语境下,从文论的视角,将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放在中西“精神谱系”或“学术源流”的脉络上来加以考察,可见前现代时期即中国近现代文论发轫期之精神谱系的整全性、精神性。《文史通义》对“道”之“三人居室”特性的... 在当代“后理论”语境下,从文论的视角,将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放在中西“精神谱系”或“学术源流”的脉络上来加以考察,可见前现代时期即中国近现代文论发轫期之精神谱系的整全性、精神性。《文史通义》对“道”之“三人居室”特性的解释与“道器合一”的整全性追求,对“史德”与“文德”相辉映的“纵横之辞”的回溯,对“易”“气”“理”“情”“性”等生生之精神的提炼与重振,为近现代中国文论史与学术精神史的续写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中国文论 《文史通义》 整全性 精神性 “学术源流”
原文传递
“以史解经”与中国共产主义文明研究的整全性路径 被引量:17
16
作者 应星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52,5-6,共27页
本文针对中共党史研究目前存在的碎片化等问题,借助中国传统文明的"经史"概念,提出了对中国共产主义文明研究的整全性路径的思考。文章对中国共产主义文明的"经学"内涵和外延做了初步的界定,指出了既往"经史合... 本文针对中共党史研究目前存在的碎片化等问题,借助中国传统文明的"经史"概念,提出了对中国共产主义文明研究的整全性路径的思考。文章对中国共产主义文明的"经学"内涵和外延做了初步的界定,指出了既往"经史合一"和"经史分离"的研究路径各自的长处和不足,而后以个人的若干具体研究成果或研究设想为基础,展示了"纳史入经""以史解经"的路径。在此过程中,本文强调了"经""史"之间合理的张力以及高度的理论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史传统 以史解经 中国共产主义文明 整全性
原文传递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的路径研究——基于实证分析的整全性考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雷 《法律方法》 2021年第2期205-225,共2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是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增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在提升国家和社会治理能力中的规范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存在搁置制定规范,价值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是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增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在提升国家和社会治理能力中的规范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存在搁置制定规范,价值适用层面融贯性不够,适用说理不充分,缺乏对事实与规范之关系进行整体衡量等主要问题。为此,司法裁判者应当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的规范性基础和正当性前提,综合考量裁判要素的整全性,把握其司法适用过程中法律规范和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融贯性,提升司法裁判的说服力和可接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司法裁判 法律解释 整全性
原文传递
儒學“中庸”思想之整全性特質
18
作者 白宗讓 《中国文化》 2019年第1期66-81,共16页
'中'是儒學之最高價值,也是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的核心標志性智慧。孔子'以仁求中'是對古代'以禮求中'的内化,并以體證'時中'爲最高追求。'中庸'通過'執兩用中'來把握,反對'鄉原'... '中'是儒學之最高價值,也是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的核心標志性智慧。孔子'以仁求中'是對古代'以禮求中'的内化,并以體證'時中'爲最高追求。'中庸'通過'執兩用中'來把握,反對'鄉原'式的庸俗调和。'中'既内在又超越,從生命體驗的角度溝通了天人。儒學之'道'即是'中庸之道',這一智慧結合了本體與工夫,德性與知識,實現了儒學'王道'之'可大可久',是一種整全性哲學關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學 中庸 整全性
原文传递
论德沃金的价值整合论
19
作者 梁馨元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3年第6期69-80,共12页
价值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如果价值是客观的,那么价值是否具有真理性?当代哲学家在探讨价值问题时考虑了许多问题:什么是好的、值得欲求的价值?价值由什么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多数自由主义者支持以赛亚·伯林提出的价值多元主义,认为... 价值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如果价值是客观的,那么价值是否具有真理性?当代哲学家在探讨价值问题时考虑了许多问题:什么是好的、值得欲求的价值?价值由什么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多数自由主义者支持以赛亚·伯林提出的价值多元主义,认为价值应该是一种客观的东西,并且存在着多种冲突的价值。德沃金提出一种“价值整合论”来反对伯林的观点。价值整合论从对价值怀疑主义的反驳切入,从“整全的结构”与“解释的方法”两方面进行阐述,在价值整合论的背景下得出伦理、个人道德和政治道德三者的统一。德沃金成功地论证了伯林的多元主义不足以赋予自由价值,但是这种整合对现实价值更多起启示性而非指导性的作用。在整合的尝试下,德沃金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每个人都要参与到对价值的解释性事业中,在这个过程里实践着自己的良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多元主义 价值合论 整全性 解释
下载PDF
物种歧视违反政治义务吗?——边缘事例论证的政治性辩护
20
作者 张峰铭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7-38,共12页
边缘事例论证是捍卫物种平等最重要的论证之一。该论证主张如果边缘性人类个体与典型理性人具备平等的道德地位,那么至少一些非人类动物也具有同样的道德地位。一些学者试图基于物种本身的道德意义对边缘事例论证展开批评,但这些努力尚... 边缘事例论证是捍卫物种平等最重要的论证之一。该论证主张如果边缘性人类个体与典型理性人具备平等的道德地位,那么至少一些非人类动物也具有同样的道德地位。一些学者试图基于物种本身的道德意义对边缘事例论证展开批评,但这些努力尚不成功。边缘事例论证的主要困境在于其立足于原则一致性的要求,但原则不一致未必构成可被干涉的道德错误。通过将原则一致性的适用对象从个人转为政府,边缘事例论证能在政治维度得到更强的辩护。基于整全性的政治道德要求,政府有义务尽可能以其真诚相信且融贯的道德原则对待自己的公民,这其中可能蕴含尊重物种平等的政治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伦理 物种平等 边缘事例论证 物种主义 整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