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技术体系及其评价 被引量:49
1
作者 籍增顺 张乃生 刘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19,共6页
从1990~1992年,在山西省6个试验点,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覆盖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筛选出了耕作方式与覆盖方式的最佳组合,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与其配套的除草剂、肥料、播期、播种方式及病虫害防治对... 从1990~1992年,在山西省6个试验点,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覆盖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筛选出了耕作方式与覆盖方式的最佳组合,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与其配套的除草剂、肥料、播期、播种方式及病虫害防治对策等一系列试验,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免耕整秸秆半覆盖技术体系。与常规耕作相比,采用本技术,在正常降水年份,玉米可增产26.0%,严重春旱年份增产22.0%,春夏连旱年份增产16.5%,夏秋连旱年份增产71.7%,伏旱年份增产21.7%。免耕覆盖田每平方米有33.5条蚯蚓,常规耕作田仅有2.5条,3年免耕覆盖田0~20cm土壤有机质增加0.13个百分点,速效钾增加每百克土10μ/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旱地 覆盖 免耗 整秸秆 评价
下载PDF
整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水热状况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昊 于海秋 +4 位作者 依兵 王晓光 蒋春姬 李飞飞 曹敏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0-93,共4页
设玉米整株秸秆覆盖免耕(T)和传统大田生产(CK)2个处理,比较研究了土壤水热状况、出苗期、出苗率、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整个生育期T处理比CK高2.31%~8.16%,差异显著;土壤... 设玉米整株秸秆覆盖免耕(T)和传统大田生产(CK)2个处理,比较研究了土壤水热状况、出苗期、出苗率、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整个生育期T处理比CK高2.31%~8.16%,差异显著;土壤温度,出苗期T处理比CK低1.1~1.8℃,差异显著,4叶期后无明显差异;T处理出苗期延长,出苗率较CK高5.7%;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大喇叭口期之前,T处理低于CK,至抽雄吐丝期T处理明显大于CK;株高和单株叶面积,生育前期T处理与CK值相近,生育后期T处理高于CK,至抽雄吐丝期,T处理的单株叶面积高于CK13.2%;2009年T处理和CK的产量为10660.5kg·hm-2和8523.0kg·hm-2,2010年T处理和CK的产量为12140.20kg·hm-2和9937.39kg·hm-2,T处理分别比CK高25.1%和2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秸秆覆盖 土壤水热 玉米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整秸秆氨化饲料的技术效果与区域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继富 赵海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8期24-27,共4页
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秸秆资源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目前秸秆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展了10多年的整秸秆氨化饲料技术创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秸秆氨化饲料比传统地窖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33~1.46... 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秸秆资源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目前秸秆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展了10多年的整秸秆氨化饲料技术创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秸秆氨化饲料比传统地窖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33~1.46倍;饲料呈黄褐色,伴有爆米花香带酸甜味的酥脆感;牛羊采食量提高15%,消化率提高45%;每头牛每年节约饲料费500元、纯收入1200元左右.这一技术在山西省和海南省的不同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不同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基本稳定在10.5~11.06 g/kg.其广泛适应于中国不同类型区,对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促进中国规模化草食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秸秆氨化饲料 技术效果 区域适应性 秸秆资源 草食畜牧业 氨化技术 技术创新
下载PDF
高蛋白整秸秆氨化饲料及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继富 王文浩 周伟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2期6-8,共3页
高蛋白整秸秆氨化饲料技术要点氨化台整备、输氨塑管铺设、整秸堆垛、覆盖塑料布、氨水氨化处理、激化处理、开垛饲喂。该技术研制的整秸秆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达1106%,比我国通用对照地窖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45%提高了146倍;饲料呈黄褐色... 高蛋白整秸秆氨化饲料技术要点氨化台整备、输氨塑管铺设、整秸堆垛、覆盖塑料布、氨水氨化处理、激化处理、开垛饲喂。该技术研制的整秸秆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达1106%,比我国通用对照地窖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45%提高了146倍;饲料呈黄褐色,伴有爆米花香带酸甜味的酥脆感;牛羊采食量提高15%,消化率提高45%;每头牛每年节约饲料费500元,纯收入1100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整秸秆氨化饲料 氨化技术 激化处理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整秸秆氨化饲料的技术效果与区域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继富 赵海云 《养殖与饲料》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秸秆资源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目前秸秆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展了10多年的整秸秆氨化饲料技术创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秸秆氨化饲料比传统地窖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33~1.4... 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秸秆资源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目前秸秆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展了10多年的整秸秆氨化饲料技术创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秸秆氨化饲料比传统地窖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33~1.46倍;饲料呈黄褐色,伴有爆米花香带酸甜味的酥脆感;牛羊采食量提高15%消化率提高45%;每头牛每年节约饲料费500元、纯收入1200元左右。这一技术在山西省和海南省的不同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不同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基本稳定在10.5~11.06g/kg。其广泛适应于中国不同类型区,对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促进中国规模化草食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秸秆 氨化饲料 高蛋白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不同生态整秸秆氨化饲料高蛋白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陈继富 赵海云 许瑛 《中国畜禽种业》 2005年第7期32-34,共3页
分别在我国北部高原五台县、西部地区临县、南部海南三亚市、中南部绛县、中部汾阳市等地,其生态范围纬度39°02'~18°23'、东经113°52'~109°52'、海拔1197.1~7.0m等不同环境中试验示范整秸秆氨... 分别在我国北部高原五台县、西部地区临县、南部海南三亚市、中南部绛县、中部汾阳市等地,其生态范围纬度39°02'~18°23'、东经113°52'~109°52'、海拔1197.1~7.0m等不同环境中试验示范整秸秆氨化饲料,其蛋白质含量稳定在10.5~11.06g/kg,比对照地窖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4.5g/kg提高了1.33~1.46倍;饲料呈黄褐色,伴有爆米花香带酸甜味的酥脆感;牛羊采食量提高15%,消化率提高45%;每头牛每年节约饲料费500元、纯收入1200元左右。广泛适应我国东北玉米区、华北平原小麦区、西部干旱杂粮区以及南方水稻区的农作物整秸秆氨化饲料规模化养牛、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秸秆 氨化饲料 高蛋白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不同生态整秸秆氨化饲料高蛋白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陈继富 赵海云 许瑛 《今日畜牧兽医》 2005年第11期6-7,共2页
分别在我国北部高原五台县、西部地区临县、南部海南三亚市、中南部绛县、中部汾阳市等地,其生态范围纬度39°02′~18°23′、东经113°52′~109°52′、海拔1197.1~7.0米等不同环境中试验示范整秸秆氨化饲料,其蛋... 分别在我国北部高原五台县、西部地区临县、南部海南三亚市、中南部绛县、中部汾阳市等地,其生态范围纬度39°02′~18°23′、东经113°52′~109°52′、海拔1197.1~7.0米等不同环境中试验示范整秸秆氨化饲料,其蛋白质含量稳定在10.5~11.06克/千克,比对照地窖氨化饲料蛋白质含量4.5克/千克提高了1.33~1.46倍;饲料呈黄褐色,伴有爆米花香带酸甜味的酥脆感;牛羊采食量提高15%,消化率提高45%;每头牛每年节约饲料费500元、纯收入1200元左右。广泛适应我国东北玉米区、华北平原小麦区、西部干旱杂粮区以及南方水稻区的农作物整秸秆氨化饲料规模化养牛、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秸秆 氨化饲料 高蛋白 生态环境 稳定性研究 秸秆 生态 饲料蛋白质含量 西部地区 试验示范
下载PDF
平菇整秸秆仿野生栽培技术
8
作者 胡文华 易平 《特产研究》 1995年第1期55-56,共2页
平菇整秸秆仿野生栽培技术胡文华,易平(湖北省宜昌市四门三○里区食用菌研究室4430o2)近年来,我们根据禾类秸秆的物理性状和生理生化特性,模拟野生平菇抗杂、抗逆、抗病的免疫抗体和顽强、粗放生长的生命力及其生态环境,用... 平菇整秸秆仿野生栽培技术胡文华,易平(湖北省宜昌市四门三○里区食用菌研究室4430o2)近年来,我们根据禾类秸秆的物理性状和生理生化特性,模拟野生平菇抗杂、抗逆、抗病的免疫抗体和顽强、粗放生长的生命力及其生态环境,用整秸秆不铡短、不粉碎、不添加辅料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栽培 整秸秆 仿野生栽培
下载PDF
新型玉米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及增产机理研究
9
作者 苏年贵 张建玲 《陕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18-19,38,共3页
对新型玉米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及增产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还田地相比,还田地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1.83个百分点,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提高0.34%,全氮提高0.03%,速效磷提高2.64 mg/kg,速效钾提高14.2 mg/kg,碱解氮提高33.3 ... 对新型玉米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及增产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还田地相比,还田地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1.83个百分点,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提高0.34%,全氮提高0.03%,速效磷提高2.64 mg/kg,速效钾提高14.2 mg/kg,碱解氮提高33.3 mg/kg,土壤容重降低0.05 g/cm3,土壤空隙度增加4.1/%。由于玉米整秸秆直接还田增强了土壤的保水培肥能力,改善了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使作物产量明显提高,还田地比未还田地玉米产量增产23.6%,降水利用率提高3.0 kg/(mm.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整秸秆 直接还田 增产机理
下载PDF
整秸秆栽培鸡腿菇技术
10
作者 易平 《吉林农业》 1995年第12期15-15,共1页
整秸秆栽培鸡腿菇技术湖北省宜昌市食用菌研究所经反复实践,探索成功用整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豆秆、禾秆等)直接露地栽培鸡腿菇高产新技术,100公斤秸秆可产菇150公斤,投入与产出比1:25,转化增值效益显著。其方法... 整秸秆栽培鸡腿菇技术湖北省宜昌市食用菌研究所经反复实践,探索成功用整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豆秆、禾秆等)直接露地栽培鸡腿菇高产新技术,100公斤秸秆可产菇150公斤,投入与产出比1:25,转化增值效益显著。其方法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1.菌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菇 整秸秆 栽培场地 高粱秸秆 覆土层 食用菌 石灰水 玉米秸秆 生物转化率 覆膜
下载PDF
水田整秸秆还田机械─—旋埋机
11
作者 建平 《农业装备技术》 1995年第3期32-32,共1页
水田整秸秆还田机械─—旋埋机南方水田整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将秸秆还田技术与使用水田旋耕埋草机技术相结合获得最佳效益的技术。旋耕埋草机是实施该技术的关键工具。它是一种旋耕与埋草同时作业的水田耕作机具,将农作物秸秆完整地... 水田整秸秆还田机械─—旋埋机南方水田整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将秸秆还田技术与使用水田旋耕埋草机技术相结合获得最佳效益的技术。旋耕埋草机是实施该技术的关键工具。它是一种旋耕与埋草同时作业的水田耕作机具,将农作物秸秆完整地直接进行埋覆,省去了切铡等秸秆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田机械化技术 整秸秆 秸秆还田技术 水田 社会经济效益 湖州市 农作物秸秆 发展方向 投入与产出 耕作机具
下载PDF
水田整秸秆还田机械化首选机械──旋埋机
12
《云南农业》 1995年第9期26-27,共2页
水田整秸秆还田机械化首选机械──旋埋机南方水田整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将秸秆还田技术与使用水田旋耕埋草机技术相结合获得最佳效益的技术。旋耕埋草机是实施该技术的关键工具。它是一种旋耕与埋草同时作业的水田耕作机具,将农作物... 水田整秸秆还田机械化首选机械──旋埋机南方水田整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将秸秆还田技术与使用水田旋耕埋草机技术相结合获得最佳效益的技术。旋耕埋草机是实施该技术的关键工具。它是一种旋耕与埋草同时作业的水田耕作机具,将农作物秸秆完整地直接进行埋覆,省去了切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田机械化技术 整秸秆 水田 秸秆还田技术 湖州市 社会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 发展方向 投入与产出 耕作机具
下载PDF
整株秸秆还田机刀轴载荷谱编制与疲劳寿命估算 被引量:18
13
作者 葛宜元 王金武 +1 位作者 李世伟 孙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0,共4页
利用DH5937应力测试系统和传感器技术,对刀轴的弯矩和扭矩进行了模拟实测,编制了刀轴弯扭复合载荷谱。通过迈内尔(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推导出刀轴在复合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寿命估算式,并利用刀轴弯扭载荷谱估算出刀轴的疲劳寿命,较设... 利用DH5937应力测试系统和传感器技术,对刀轴的弯矩和扭矩进行了模拟实测,编制了刀轴弯扭复合载荷谱。通过迈内尔(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推导出刀轴在复合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寿命估算式,并利用刀轴弯扭载荷谱估算出刀轴的疲劳寿命,较设计寿命提高了43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刀轴 弯扭载荷谱 复合应力 疲劳寿命
下载PDF
水稻整株秸秆还田机功耗影响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金武 张明秋 葛宜元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7-501,共5页
为研究1ZT-210型水稻整株秸秆还田机前进速度、刀辊转速、埋草弯刀的安装角对功耗的影响规律,通过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并采用遥测技术对功率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各单因素与两两因素交互作用对功耗影响的变化曲线和回归方程... 为研究1ZT-210型水稻整株秸秆还田机前进速度、刀辊转速、埋草弯刀的安装角对功耗的影响规律,通过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并采用遥测技术对功率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各单因素与两两因素交互作用对功耗影响的变化曲线和回归方程,并得到当机器前进速度为1.3 km/h、刀辊转速为213 r/min、安装角为55°,功耗最小为10.56 kW.试验通过因素组合达到降低功耗的效果,结果为整机的改进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秸秆 还田机 遥测 功耗
下载PDF
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试验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培增 《农村机械化》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整秸秆直接还田 试验 应用
原文传递
麦稻秸秆全量整草免耕还田方法和效果 被引量:22
16
作者 钟杭 张勇勇 +1 位作者 林潮澜 蒋小留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7,共4页
提出了一套简单易行的麦稻秸秆全量整草免耕还田方法。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晚稻草覆盖大麦田还田,对大麦的增产效果极显著,全量还田处理的增产效果显著大于半量还田,而麦秆田沟埋草还田对晚稻产量的影响较小;麦稻秸秆还田培肥土壤... 提出了一套简单易行的麦稻秸秆全量整草免耕还田方法。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晚稻草覆盖大麦田还田,对大麦的增产效果极显著,全量还田处理的增产效果显著大于半量还田,而麦秆田沟埋草还田对晚稻产量的影响较小;麦稻秸秆还田培肥土壤效果显著,连续两年还田后,土壤速效P、速效K含量大幅度提高,有机质、全N、碱解N含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全量草免耕还田 秸秆还田方法 作物产量 土壤肥力 麦稻秸秆
下载PDF
整株秸秆产气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虎琴 霍春强 +1 位作者 白洁瑞 张庆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5期254-255,共2页
介绍了金坛市整株秸秆产气技术,包括产气设施建设规格、运行原理,进料、控温和发酵设备操作技术,以期为秸秆产气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秸秆 产气设施 产气原理 产气技术
下载PDF
原平秸秆整株还田试验成功
18
作者 兰俊田 《农机推广》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9-19,共1页
机械化秸秆整株还田技术作为一项培肥土壤地力、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农机化工程,在原平市两高一优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技术从1989年开始试验,1991年农业部列为重点科研项目,1993年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1994年... 机械化秸秆整株还田技术作为一项培肥土壤地力、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农机化工程,在原平市两高一优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技术从1989年开始试验,1991年农业部列为重点科研项目,1993年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1994年大面积推广,累计作业16.54万亩,增加粮食产量661万公斤,增收节支926万元,使实施区土地逐步变成了保水保肥的海绵田,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加0.1%,为农村达小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89年在永兴村秋季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的秸秆粉碎还田中,出现了大中型主机不足,粉碎后耕翻不及时且壅堵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株还田 大面积推广 土壤有机质 农业生产 两高一优 培肥土壤 粮食产量 原平市 保水保肥 粮食增产
下载PDF
机械化秸秆整株还田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
19
作者 张登虎 《当代农机》 1998年第S1期69-73,共5页
针对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秸秆在传统处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机械化秸秆整株直接还田的新方法,并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秸秆整株还田及系列配套的农作物机械化生产工艺流程,阐述了秸秆整株还田的作用效果、操作规程、技术要点和... 针对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秸秆在传统处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机械化秸秆整株直接还田的新方法,并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秸秆整株还田及系列配套的农作物机械化生产工艺流程,阐述了秸秆整株还田的作用效果、操作规程、技术要点和技术推广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秸秆株还田 试验 研究 推广
下载PDF
玉米秸秆整株青埋
20
作者 李健康 《中国农机化》 1995年第6期38-38,共1页
玉米秸秆整株青埋李健康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是秸秆利用和处理的主要途臣之一,也是一项农机化节本增效工程措施。可以达到省工省力、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减少焚烧污染的目的。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 玉米秸秆整株青埋李健康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是秸秆利用和处理的主要途臣之一,也是一项农机化节本增效工程措施。可以达到省工省力、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减少焚烧污染的目的。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尽管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有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株青埋 工艺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