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何“文体不限”却将“诗歌除外”? 被引量:2
1
作者 邓玉环 《写作》 2013年第9期46-48,共3页
高考作文试题类型和写作要求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变化和自我调整.为了能够让考生充分发挥写作的主体性,鼓励学生最大限度的创新,高考作文对于文体的要求变得格外宽松,不论是新课标卷还是各省的作文考题,一般都不提具体文体定位,通... 高考作文试题类型和写作要求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变化和自我调整.为了能够让考生充分发挥写作的主体性,鼓励学生最大限度的创新,高考作文对于文体的要求变得格外宽松,不论是新课标卷还是各省的作文考题,一般都不提具体文体定位,通常的表述是“文体不限”,有的会加上一个括号,说明“诗歌除外”。2012年高考全国17套语文试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不限 诗歌 高考作文 自我调整 试题类型 文体定位 语文试卷 主体性
下载PDF
如何看待高考作文“文体不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媛媛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6年第6期28-29,共2页
随着高考改革的实施,高考作文也由原先的"材料作文"转为"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从高考作文"文体不限"所引发的消极现象入手,合理分析"文体不限"要求下对文体的不同解读,论述文体对高考作文写... 随着高考改革的实施,高考作文也由原先的"材料作文"转为"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从高考作文"文体不限"所引发的消极现象入手,合理分析"文体不限"要求下对文体的不同解读,论述文体对高考作文写作的重要性,最后得出"文体不限"并不意味着文体意识将会被淡化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作文 文体不限 淡化文体
下载PDF
浅谈“文体不限”中的“限”
3
作者 王庆军 周松 《语文知识》 2002年第1期41-42,共2页
从1999年的“假若记忆可以移植”,到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高考作文中都出现了“文体不限”这一要求。其实,文体不限从打破议论文一统天下的1998年就开始了,只是当时没有明确提出而已。这一要求的提出,摒弃了过去那种只写议论... 从1999年的“假若记忆可以移植”,到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高考作文中都出现了“文体不限”这一要求。其实,文体不限从打破议论文一统天下的1998年就开始了,只是当时没有明确提出而已。这一要求的提出,摒弃了过去那种只写议论文的限制,拓展了考生的写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不限 ”字 高考 作文试题 文体特征 选材范围
下载PDF
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中的“四限”
4
作者 王庆军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6年第7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文体不限 话题作文 写作思路 写作空间 写作潜能 考生 学生 考场
下载PDF
中考作文“文体不限”的应对策略
5
作者 徐芬 《陕西教育(教学)》 2013年第11期21-21,共1页
纵观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发现在“写作”一栏鲜明地注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要求。“文体不限”,除了指适啦教学需要的基础训练文体(记叙文、说明文、汉论文)外,还应指诗歌外的散义、小小说等文学体裁。
关键词 文体不限 中考作文 语文试卷 训练文体 教学需要 文学体裁 记叙文 说明文
下载PDF
对中考话题作文“文体不限”的思考
6
作者 李苗荣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中考 话题作文 文体不限 语文 初中 教学
下载PDF
从“文体不限”到“定体写作”
7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4,共1页
曹建召在《论文体知识的演变》一文中指出,教学文体由最初的为写作而定体,到后来演变为文章的体裁,名称的变化带来了内涵与意义的变化,并导致语文学科对文体知识的误读,使本来丰富的文体类型,最后归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 曹建召在《论文体知识的演变》一文中指出,教学文体由最初的为写作而定体,到后来演变为文章的体裁,名称的变化带来了内涵与意义的变化,并导致语文学科对文体知识的误读,使本来丰富的文体类型,最后归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基本文体。丰富的文体分类被人为地“窄化”,既而又被淡化,最为明显的就是近些年来各类考试对作文写作要求“文体不限”,于是人们认为,既然“文体不限”,就可以天马行空、任意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不限 作文写作 文体知识 语文学科 文体类型 文体分类 记叙文 议论文
下载PDF
“文体不限”:是解放,还是放纵
8
作者 陈祖平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 2011年第2期62-63,共2页
翻开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试卷,其中作文要求中几乎都有这么一条:"文体不限。"对于"文体不限"这一点,媒体的声音惊人的一致:没有了文体的限制与束缚,学生得到了解放,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自由。然而,"文体不限"并没有带来作文... 翻开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试卷,其中作文要求中几乎都有这么一条:"文体不限。"对于"文体不限"这一点,媒体的声音惊人的一致:没有了文体的限制与束缚,学生得到了解放,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自由。然而,"文体不限"并没有带来作文教学的繁荣,相反,我们看到的作文教学实际依然是一片狼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不限 放纵 高考语文试卷 作文要求 写作自由 作文教学 教学实际 学生
下载PDF
灵动的翅膀与特定的星空——浅谈“文体不限”的开放与限制
9
作者 赵立东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第8期47-48,共2页
纵观恢复高考以来的全国卷作文试题,大致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几个阶段。在此指挥棒下,中考作文也经历了相应的几个阶段。无论是高考作文还是中考作文,大致可分为“限定文体”和“文体不限”两... 纵观恢复高考以来的全国卷作文试题,大致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几个阶段。在此指挥棒下,中考作文也经历了相应的几个阶段。无论是高考作文还是中考作文,大致可分为“限定文体”和“文体不限”两大类型。近年来的考试作文题大多“文体不限”,有少数作文题增加了“除诗歌外”的补充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不限 开放 特定 材料作文 中考作文 作文试题 恢复高考 话题作文
下载PDF
题目自拟 文体不限
10
作者 张嘉楠 马恬静(指导)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第9期28-28,共1页
有人说:“生活就像一组诗歌。”诗歌最初起源于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吆喝的劳动号子,就像生活来源于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与点点滴滴的积累。诗歌和生活一样,都在点滴词句中浓缩了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可以说,诗歌的内容正是生活的集中化... 有人说:“生活就像一组诗歌。”诗歌最初起源于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吆喝的劳动号子,就像生活来源于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与点点滴滴的积累。诗歌和生活一样,都在点滴词句中浓缩了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可以说,诗歌的内容正是生活的集中化反映,每一节诗歌都是每一段人生的缩影。同时,它还囊括了生活中一切灵动的美感,譬如生命的节奏和自然的音律,那些让人心生热爱的纯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号子 最初起源 集中化 诗歌 文体不限 灵动 丰富的想象
下载PDF
谈考场作文的“文体不限”
11
作者 张淑艳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6年第8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文体不限 考场作文 写作环境 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无所适从 作文题 考生
下载PDF
走出“文体不限”理解误区
12
作者 刘建华 《学语文(中学高中版)》 2003年第8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文体不限 理解误区 高考 作文 模式
下载PDF
论高考作文“不限文体”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琳琳 《中国市场》 2016年第5期166-166,177,共2页
高考作文"不限文体"即要求考生根据所出作文题自由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形式,并且写出的文章要符合所选文体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对它的解读出现了偏差,导致了文体意识的淡化,"四不像"的作文层... 高考作文"不限文体"即要求考生根据所出作文题自由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形式,并且写出的文章要符合所选文体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对它的解读出现了偏差,导致了文体意识的淡化,"四不像"的作文层出不穷,这很不利于学生今后个人发展以及个人素养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育者要明确教学目标,做好各种文体教学计划,学生要练好基本功,加强文体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作文 文体不限 语文教学
下载PDF
高考作文对文体应作适当的限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果安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2006年第1期9-10,共2页
我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对文体作适当的限制。这句话,主要是针对高考作文“不限文体”而言。 强调高考作文要“淡化”文体,大概十来年了,真正对文体实行“大开放”,应该从1999年算起,自那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以来,高考作文对文体... 我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对文体作适当的限制。这句话,主要是针对高考作文“不限文体”而言。 强调高考作文要“淡化”文体,大概十来年了,真正对文体实行“大开放”,应该从1999年算起,自那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以来,高考作文对文体几乎再没作什么限制了,各种体裁都可用,“淡化文体”可谓得到最为彻底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限文体 高考 作文形式 淡化 体裁 语文 话题作文
下载PDF
文体不限“三弊”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钟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10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文体不限 高考作文 中学作文教学 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 议论文 湖南卷 指挥棒
原文传递
“文体不限”献疑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志伟 《语文学习》 2006年第5期17-17,共1页
近年来流行“话题作文”。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似乎成为一种“流行色”。在作文题目的提示语中常有一句“文体不限”。由于考试的指挥棒作用,相应的,在平时训练时,“淡化文体”的说法也很流行。我以为这种“文体... 近年来流行“话题作文”。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似乎成为一种“流行色”。在作文题目的提示语中常有一句“文体不限”。由于考试的指挥棒作用,相应的,在平时训练时,“淡化文体”的说法也很流行。我以为这种“文体不限”的提法在逻辑上不够严密,在实际上已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不限 话题作文 作文题目 提示语 高中 语文
原文传递
文无定法 贵在鲜活——对高考作文不限文体要求的思考
17
作者 申爱玲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6年第10期34-35,共2页
从2009年高考开始,文体限制的藩篱渐渐被推翻。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当务之急是关注高考作文命题要求,充分认识到"文体不限"中包含的内容,及时调整作文课教学思想,改进作文训练方法,重视文体,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从而让学生... 从2009年高考开始,文体限制的藩篱渐渐被推翻。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当务之急是关注高考作文命题要求,充分认识到"文体不限"中包含的内容,及时调整作文课教学思想,改进作文训练方法,重视文体,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从而让学生自主选择文体形式,展示个性和才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不限 高中作文教学 创新思维
下载PDF
“文体不限”还是慎用好
18
作者 赵方新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8年第4期77-78,共2页
"文体不限",是中考作文要求中非常时髦的一个词语,频频出现在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要求中。它似乎是在体现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和命题者的人文情怀,看似可以把每个学生最擅长的文体优势都发挥出来,但事实真是这样吗?2017年,我市(山... "文体不限",是中考作文要求中非常时髦的一个词语,频频出现在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要求中。它似乎是在体现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和命题者的人文情怀,看似可以把每个学生最擅长的文体优势都发挥出来,但事实真是这样吗?2017年,我市(山东滨州)共有28881名学生参加中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不限 慎用 作文要求 人文情怀 以生为本 中考 命题者 学生
原文传递
论“文体不限”之过
19
作者 贺同柱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年第32期73-75,共3页
一、问题提出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笔者越来越发现作文教学中有一种怪现象:学生上了三年初中,竟然连最基本的文体——记叙文也写不好,有的甚至写得一塌糊涂。许多老师也慨叹:"学生真的不愿也不会写记叙文了!"
关键词 记叙文 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 怪现象 文体不限 老师 初中 学生
下载PDF
“文体不限”≠“淡化文体”
20
作者 方仁工 《语文学习》 2006年第10期63-63,共1页
赵志伟先生在《语文学习》2006年第5期中发表的《“文体不限”献疑》一文中,对于考试作文的提示语常有“文体不限”的提法表示了疑问,认为这种提法“在逻辑上不够严密。在实际上已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影响”。看了这篇文章,联系到自己... 赵志伟先生在《语文学习》2006年第5期中发表的《“文体不限”献疑》一文中,对于考试作文的提示语常有“文体不限”的提法表示了疑问,认为这种提法“在逻辑上不够严密。在实际上已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影响”。看了这篇文章,联系到自己多年前参加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工作,觉得有些内容,可以作为赵文的补充,现写在下面,供对此有兴趣的同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不限 高考 语文 考试作文 命题工作 提示语 “淡化文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