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8,7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弘扬湖湘文化 担当新的文化使命
1
作者 荆世群 《新湘评论》 2024年第2期22-23,共2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文化 文化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强省建设 文化自信 明体达用 文化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多维向度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士海 王洁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2,共9页
立足国情实际和时代特征确立文化使命并为之持续奋斗,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新的文化使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擘画的文化蓝图,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 立足国情实际和时代特征确立文化使命并为之持续奋斗,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新的文化使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擘画的文化蓝图,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要将这一蓝图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必须以文化引领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塑造力和文化辐射力建设为主要着力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增强文化引领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正确方向指引;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以增强文化凝聚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强大合力支撑;坚守“魂脉”与“根脉”、坚持“两个结合”以增强文化塑造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不竭动力支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以增强文化辐射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广阔空间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必须将文化引领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塑造力和文化辐射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部署、一体推进,更好地助力和推进新的文化使命早日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引领力 文化凝聚力 文化塑造力 文化辐射力
下载PDF
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3
作者 蔡建军 《四川党的建设》 2024年第19期34-34,共1页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为文化发展注入时代“活水”。一年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伟大实践...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为文化发展注入时代“活水”。一年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融汇激荡——锦绣河山,书香浓浓;各地博物馆、文化馆、文化遗址等人潮涌动,“文化游”广受青睐;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动,为人们送上缤纷文化盛宴……丰富的文化活动、高品质的文化供给,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文化供给 文化盛宴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惠民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下载PDF
繁荣群众文化 打造文化阵地
4
作者 赵宏兵 《文化产业》 2024年第4期16-18,共3页
群众文化活动作为社会大众表达情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性、多元化和丰富性等特点,有助于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基层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满足... 群众文化活动作为社会大众表达情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性、多元化和丰富性等特点,有助于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基层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深入探讨群众文化活动与基层文化馆建设之间的关系,对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文化活动 基层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阵地 文化认同感 文化交流 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下载PDF
黄河文化引领中华文明主根主脉
5
作者 侯卫东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17期18-24,共7页
黄河文化是古今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发展和政治实践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融会了河洛文化、河湟文化、河汾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地域文化,逐渐凝结成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古今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发展和政治实践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融会了河洛文化、河湟文化、河汾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地域文化,逐渐凝结成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包括社会规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等。东晋以来的中原士族多次“衣冠南渡”、元代以来的中央政权一直在北京的现象,使黄河文化实现了几乎覆盖整个中华大地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燕赵文化 齐鲁文化 文化引领 中华文明 地域文化 精神面貌 关中文化
原文传递
实施“四大文化工程”有何深意
6
作者 许峰 《当代贵州》 2024年第15期60-61,共2页
以“四大文化工程”为代表的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的实施,必将为贵州根脉、红色血脉、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贵州力量、提供贵州方案。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 以“四大文化工程”为代表的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的实施,必将为贵州根脉、红色血脉、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贵州力量、提供贵州方案。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这是贵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后,“四大文化工程”作为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举措,进展明显加速。省委何以提出“四大文化工程”?笔者认为,实施“四大文化工程”,是省委从历史、现实、未来3个维度作出的长远考虑、深远谋划,具体来说,就是赓续贵州根脉、红色血脉、中华文脉,以多彩贵州文化自信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屯堡文化 阳明文化 历史文化研究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民族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多彩贵州
下载PDF
多措并举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7
作者 任进 《当代贵州》 2024年第32期66-67,共2页
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助于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提高文化自信,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民族团结,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举... 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助于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提高文化自信,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民族团结,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举措。贵州拥有众多的民族文化资源,与各地区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多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贵州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助于维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促进地区和谐稳定与发展进步,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多样性 民族优秀文化 文化自信 民族文化的传承 多措并举 增强凝聚力
下载PDF
辽宁省文化产业调查现状
8
作者 张婧 《文化产业》 2024年第5期145-147,共3页
辽宁省是我国的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淀了许多具有辽宁省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对强化辽宁省文化赋能、推动辽宁省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促进辽宁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有着重要... 辽宁省是我国的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淀了许多具有辽宁省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对强化辽宁省文化赋能、推动辽宁省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促进辽宁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以及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是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和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的有效路径,同时也是繁荣文化事业、提高当地综合经济实力的有力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新型文化业态 红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 文化大省 调查现状 历史文化底蕴 产品质量
下载PDF
半正式行政文化:乡村善治的文化基础 被引量:1
9
作者 谭九生 贾晓港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81,M0005,共15页
半正式行政文化是支撑基层政权推进乡村治理有效的一种文化样态。以“主体身份—场景特征”为分析框架,建构乡村治理的4种文化类型。其中,半正式行政文化作为一种理想类型,既有别于正式行政文化,也不同于非正式行政文化,更区别于类行政... 半正式行政文化是支撑基层政权推进乡村治理有效的一种文化样态。以“主体身份—场景特征”为分析框架,建构乡村治理的4种文化类型。其中,半正式行政文化作为一种理想类型,既有别于正式行政文化,也不同于非正式行政文化,更区别于类行政文化,是三者之外、生长于非科层化治理场景的一种文化形式。在实践中,半正式行政文化以压力型文化、反支配型文化、自主型文化和博弈型文化自上而下的生成过程为内在逻辑和推进乡村善治的文化基础。半正式行政文化概念的提出,有助于重新认识半正式行政的演变脉络及其对“治理有效”的作用,揭示出未被现有研究关注到的“文化缺失”问题,进而建构出一种走向乡村善治的文化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半正式行政 半正式行政文化 压力型文化 反支配型文化 自主型文化 博弈型文化
下载PDF
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演变与嬗变——以青海宗日遗址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惠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8,共21页
青海省海南州宗日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宗日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这几种考古学文化在宗日遗址上展示出演变、进化和嬗变三种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模式,为我们了解考古学文化的进程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第... 青海省海南州宗日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宗日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这几种考古学文化在宗日遗址上展示出演变、进化和嬗变三种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模式,为我们了解考古学文化的进程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宗日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之间的关系由于都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定居文化,所以呈现出碰撞、融汇和适应的包容关系;而卡约文化替续齐家文化时,由于完全不同的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形态,故显示出暴力的对抗和革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史前考古学文化 宗日文化 马家窑文化 齐家文化 卡约文化 演变与嬗变 藏彝走廊
下载PDF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理性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锡坚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32,共4页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教师是根本。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跟乡村振兴及乡村文化传承密切相联,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发展乡村教育的重要选择。首先,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自信、教学文化和素养文化揭示其价值选...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教师是根本。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跟乡村振兴及乡村文化传承密切相联,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发展乡村教育的重要选择。首先,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自信、教学文化和素养文化揭示其价值选择、专业追求和职业涵养;其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延文化保障体系建设,通过政策文化、组织管理文化、信息技术文化和乡村文化揭示其内在动力、机制环境、教育能力和乡土情怀。重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因素建设,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深远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专业发展 内涵文化 外延文化 文化使命 文化素养 乡村文化
下载PDF
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MATEL-ISM-MICMAC展开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尔奎 宋亦文 刘婧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1期52-64,共13页
文化与数字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新业态,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是文化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客观科学地认识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全方位解析数字文... 文化与数字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新业态,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是文化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客观科学地认识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全方位解析数字文化新业态的发展机制和创新发展路径,以促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实施。通过识别15个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影响因素,运用DEMATEL法分析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采用ISM-MICMAC法分析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与驱动-依赖关系,找出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根本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以企业规模、服务创新、产品开发、人才培养、装备制造与模式创新为直接影响,以平台构建、数字化管理、资金支持与IP影响力为间接影响,以标准应用、资产禀赋、产学研协同、技术研发与政策支持为根本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新业态 文化数据资产禀赋 文化消费 文化企业数字化管理 数字文化资源平台
下载PDF
论文化起于何时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东屏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
以往学界只有关于文化起源的论述而缺乏关于文化起点即文化起于何时的研究。既有的十类文化定义中,蕴含了三种潜在的文化起点观,即文化与人同时诞生,文化与生物同时诞生和文化在人之后诞生。前两种观点明显不对,后一种观点基本可以得到... 以往学界只有关于文化起源的论述而缺乏关于文化起点即文化起于何时的研究。既有的十类文化定义中,蕴含了三种潜在的文化起点观,即文化与人同时诞生,文化与生物同时诞生和文化在人之后诞生。前两种观点明显不对,后一种观点基本可以得到肯定,只是也没给出文化起于何时的具体时间。由于文化是人类创造力的果实,因而人类第一个创造物出现的时间就是文化的起点。人类创造物的种类甚多,出现的时间有先有后,不过最终可将所有的文化之物归为器物文化、符号文化和组织文化三大类。通过分别考察可知,最早出现的器物文化之物是300万年前直立人用工具制作的木棍、石斧,最早出现的符号文化之物是30万年前早期智人发明的声音语言,最早出现的组织文化之物是10万—7万年前晚期智人用制度创建的氏族社会。由此可知,器物文化在300万年前的起点,也就是人类文化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起源 文化起点 器物文化 符号文化 组织文化
下载PDF
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14
作者 钟年 王平 +2 位作者 魏鹏举 王慧(整理) 常妍(整理)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0-43,共4页
人民论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据您观察,当前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特点?魏鹏举:目前我觉得最显著的一个代表性的社会文化需求是人们对中华... 人民论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据您观察,当前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特点?魏鹏举:目前我觉得最显著的一个代表性的社会文化需求是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衷和弘扬,此需求不仅呈现出普遍性,而且具有老中青跨年龄特征。特别是青年群体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基因被进一步激活,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比如,一些传统的中医养生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以丰富的形式融入年轻人的生活。再如,汉服产业规模逐渐壮大,从表演性的装扮到成为生活化的服装,当前汉服的适应圈层已经越来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精神文化生活 中医养生 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文化 精神文化需求 表演性 青年群体
下载PDF
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资源、动力与路径
15
作者 张浩 林孜行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关键命题,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新时代我们在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方面具有丰富的优势资源,涵盖理论资源、历史资源、物质资源等三大基础性资源,文化资源、民心资源、技术资源、国际资...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关键命题,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新时代我们在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方面具有丰富的优势资源,涵盖理论资源、历史资源、物质资源等三大基础性资源,文化资源、民心资源、技术资源、国际资源等四大运行性资源,以及组织资源、制度资源、人才资源、领导干部资源等四大保障性资源。从动力机制来看,党的领导与群众认同良性互动是内生动力,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互促进是根本动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是外部动力,线上文化与线下文化融合联动是新生动力。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牢牢把握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个根本”,坚持做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不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妥善处理好“一与多”“立与破”“守与变”“软与硬”这“四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文化领导权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建设 “两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软实力
下载PDF
激发文化创新力激活文化创造力
16
作者 张长平 《群众》 2024年第17期58-59,共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列为“七个聚焦”之一,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一以贯之的重视关切。靖江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为总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在全省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和中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列为“七个聚焦”之一,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一以贯之的重视关切。靖江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为总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在全省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地的进程中展现靖江担当、彰显“靖江作为”,奋力谱写江苏文化强省建设“靖江篇章”。立足信仰信念的“高度”锻造文化活力之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也是文化自信的本与源,更是理想信念的基与因。于润物无声中厚植人心、破土出新、深耕践行,方能立根固本、明辨方向、激发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强市 文化创造力 文化自信 文明建设成果 文化活力 文化强省建设 文化创新力
下载PDF
毛泽东宣传文化工作的新时代感悟
17
作者 黄敏慧 《党史文苑》 2024年第1期10-12,共3页
伟大的时代诞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指引伟大的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 伟大的时代诞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指引伟大的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文化自信引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宣传文化工作 文化使命 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民族凝聚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建设实践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文化软实力重要论述摘编
18
《新湘评论》 2024年第11期4-7,共4页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创造活力 文化产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精神力量
下载PDF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的档案文化建设
19
作者 任越 马双双 +2 位作者 唐长乐 谢鑫 姜珊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9期15-21,共7页
文化强国、数字中国、国家文化数字化等战略的提出,加快推进了文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如何打造高质量的数字文化资源、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更好满足数字时代公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成为所有社会文化机构必须思考的问题。档案... 文化强国、数字中国、国家文化数字化等战略的提出,加快推进了文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如何打造高质量的数字文化资源、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更好满足数字时代公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成为所有社会文化机构必须思考的问题。档案机构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不仅承载着人类社会文化实践,更承担着让档案文化资源持续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因此,不论是档案学界还是档案部门都有必要主动作为,结合国家各项重大战略的要求,积极融入到国家数字化建设的大局之中,在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理念的指引下,共同探索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的档案文化建设问题。此次对谈涉及数字档案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档案文化数据共享、档案文化数字体验、档案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红色档案文化数字创意开发五个方面,以期通过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的档案文化建设具体问题的思考,为档案界深化相关认知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档案文化资源 档案文化服务 档案文化开发 红色档案文化
下载PDF
人类文化互动的趋势——基于“文化工具论”的评析
20
作者 韩东屏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9,共10页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即各族群文化的互动演化趋势会怎样?马汉和亨廷顿认为这是“文化的冲突”,并先后给出了自己的系统论证。但他们说的文化冲突其实既不是文化本身的相互冲突,也不是由于文化的不同引发的冲突,而都是利益之争的冲突...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即各族群文化的互动演化趋势会怎样?马汉和亨廷顿认为这是“文化的冲突”,并先后给出了自己的系统论证。但他们说的文化冲突其实既不是文化本身的相互冲突,也不是由于文化的不同引发的冲突,而都是利益之争的冲突。除此外是否还会有可以成立的文化冲突论?根据“文化工具论”的评析也不会。因为文化的冲突只会出现在使用文化工具时仅有的两个特殊情境中,不可能成为具有普遍性的趋势。相反,文化的融合才是人类文化互动的趋势。因为文化是满足人需求的工具,工具的种类越多越好,于是,很多具有优越性和独特性的文化工具会从一个族群流入其他族群。也许有人担忧人类文化互动的融合趋势会消除族群文化的个性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使人类文化不能继续在差异中相互促进。通过文化工具论的评析可知,这同样是完全不必要的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文化 文化互动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 文化工具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