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8篇文章
< 1 2 1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顺源”烧麦文化空间生产:从特色饮食到饮食文化空间
1
作者 田春丽 宋河有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以国家级非遗美食烧麦为例,基于相关文献分析以及对呼和浩特市多家“德顺源”烧麦馆的实地调研,解析特色饮食带动形成特色饮食文化空间的演变历程,剖析以地方饮食文化传承为基础的特色饮食文化空间生产机制。研究认为:从特色饮食到饮食... 以国家级非遗美食烧麦为例,基于相关文献分析以及对呼和浩特市多家“德顺源”烧麦馆的实地调研,解析特色饮食带动形成特色饮食文化空间的演变历程,剖析以地方饮食文化传承为基础的特色饮食文化空间生产机制。研究认为:从特色饮食到饮食文化空间的演变遵循了“空间的符号化展示—空间的表征性呈现—空间的想象再现”这一空间生产理论框架;特色饮食文化空间在生产过程中显现出了“从食品消费空间到饮食文化消费空间,再到精神体验消费空间”的演变特征;特色饮食文化空间是当地政府、市场和文化传承三种力量良性互动的结果,他们以整体聚合方式推动了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空间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空间 空间生产 特色饮食 烧麦文化空间
下载PDF
中国特色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景观叙事
2
作者 吴焜 李林 《上海城市管理》 2024年第3期16-23,共8页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自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以来,全国各地掀起...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自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大范围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热潮。在建设取得突出成效的同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也产生了趋同化、形式化、格式化、过度设计与设计不足等问题。从景观叙事视角探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出从“本体向度”“时间向度”“空间向度”三重景观叙事向度建设中国特色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期延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研究视角,促进新时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中国特色 城市文化 景观叙事
下载PDF
文化空间视角下荆楚饮食类非遗项目的文化价值与传承
3
作者 李明晨 宋亦箫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基于保护文化多样性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的主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然性是对其内含的文化价值的保护,对应的现实性实践是既要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又要遵循融入时代生活的发展需求。荆楚饮食类非遗的文化价值源于其存在的... 基于保护文化多样性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的主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然性是对其内含的文化价值的保护,对应的现实性实践是既要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又要遵循融入时代生活的发展需求。荆楚饮食类非遗的文化价值源于其存在的特定文化空间,包括民族团结、顺应自然、珍爱生命、坚守初心、尊老孝亲、共享美好等,体现了重农不抑商,尊礼又尚道的荆楚文化特征。保护其传统文化价值,使其适应变化、融入当下,引导主体参与保护实践并产生认同,让遗产在共享中保持活态性成为荆楚饮食类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举措。在传统与现代统一的理念指引下,荆楚饮食类非遗要在弘扬自身价值过程中实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 饮食类非遗 文化价值 认同 传承
下载PDF
场所精神理论下传统街区文化空间呈现与感知
4
作者 赵寰熹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9,共13页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街区面临着文化空间的传承问题。地方文脉的传承,与地区空间格局的演变、空间特性的延续、人们对区域氛围的感知变化等问题密切相关。选择场所精神理论作为切入点,以北京天桥地区为例,使用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三...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街区面临着文化空间的传承问题。地方文脉的传承,与地区空间格局的演变、空间特性的延续、人们对区域氛围的感知变化等问题密切相关。选择场所精神理论作为切入点,以北京天桥地区为例,使用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和地理空间展示与分析方法,从空间格局演变、场所精神分析、文化空间的呈现与场所精神的传承三个方面,对城市传统街区文化空间呈现与感知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对天桥地区的整体认知体现在“古今具有高知名度的艺术表演区域”这一内涵上。人们通过观看展览演出等活动,体验区域的整体空间氛围,进而感受地方文化。这样的游览模式,适合此类新旧文化空间同时呈现的传统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理论 文化空间 传统街区 空间格局 北京天桥地区
下载PDF
文化空间理论视角下博物馆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以北京为例
5
作者 宋瑞 王业娜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空间,在城市旅游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梳理现有文献可见,相关研究主要从博物馆与城市旅游资源、城市旅游空间、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等维度展开。本文基于文化空间理论,从聚集空间、符号空间、社会空间三个层面探讨博物... 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空间,在城市旅游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梳理现有文献可见,相关研究主要从博物馆与城市旅游资源、城市旅游空间、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等维度展开。本文基于文化空间理论,从聚集空间、符号空间、社会空间三个层面探讨博物馆作为文化空间的内涵,并提出博物馆对城市旅游发展的三重影响。具体包括:赋能城市旅游资源、产品和产业的显性影响,优化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改善城市人文环境的隐性影响,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塑造城市旅游形象的社会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北京为例,验证了博物馆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及路径,并提出博物馆参观旅游体验化、博物馆资源文化资本化、博物馆空间场景化、博物馆布局科学化、博物馆公共服务共享化以及博物馆品牌标志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 博物馆 城市旅游 旅游空间 文旅融合
下载PDF
“人机物”三元融合视角下公共文化空间探讨
6
作者 丁元竹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2,共9页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机物’三元融合”,为我们理解新时代文化事业提供了全新视角。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技术拓展时间和空间的重要思想内涵丰...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机物’三元融合”,为我们理解新时代文化事业提供了全新视角。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技术拓展时间和空间的重要思想内涵丰富,是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的重要遵循。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要与时俱进,必须进一步完善实体公共文化空间,优化网络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好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技术进步基础上勇于改革创新,实现多重公共文化空间融合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事业繁荣 多重公共文化空间
下载PDF
社会文化空间治理驱动的国际化社区柔性治理——基于南京市Q社区的案例研究
7
作者 武艳华 张志华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
柔性治理日渐成为国际化社区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社会文化空间的分析框架,运用拓展个案研究法分析南京市Q社区案例,探究由公共空间、社会关系、社区制度等核心要件构成的社会文化空间治理驱动国际化社区柔性治理机制,挖掘... 柔性治理日渐成为国际化社区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社会文化空间的分析框架,运用拓展个案研究法分析南京市Q社区案例,探究由公共空间、社会关系、社区制度等核心要件构成的社会文化空间治理驱动国际化社区柔性治理机制,挖掘社区治理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发现,在驱动实践中,公共空间居于内核性地位,在居民自治理念导引下,通过中外居民主导公共生活与文化规训的方式,驱动“以人为本”治理理念的落地。社会关系居于基础性地位,受多元参与理念指导,经多主体的多元协同、优势互补过程,驱动多元协同治理主体的形成。社区制度居于保障性地位,受政府主导理念指导,经政府部门主导的柔性治理与多元考量,推动柔性治理策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治理 社会文化空间 社会关系 公共空间 社区制度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研究
8
作者 汪全莉 叶茂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61-66,76,共7页
文章从乡村振兴背景出发,通过文献分析法阐述国内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研究现状,深入思考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现实价值,提出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实施要点和建设策略。研究认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有利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 文章从乡村振兴背景出发,通过文献分析法阐述国内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研究现状,深入思考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现实价值,提出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实施要点和建设策略。研究认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有利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以文化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繁荣,进而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面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 空间重构 乡村振兴 公共文化服务
下载PDF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融合发展:上海地铁“第二空间”建设及启示
9
作者 汪全莉 李子骏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4期35-41,56,共8页
为探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融合发展特征,为未来多场景下类似项目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文章基于新型阅读空间建设原则,以上海地铁“第二空间”发展阶段为案例进行研究,归纳上海地铁得以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现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 为探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融合发展特征,为未来多场景下类似项目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文章基于新型阅读空间建设原则,以上海地铁“第二空间”发展阶段为案例进行研究,归纳上海地铁得以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现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融合发展需遵循公共性、创意性、融合性原则,并依赖于城市政府、文化机构、社会民众以及场景责任主体多方协同共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融合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 地铁空间
下载PDF
沉迷都市圈的公共文化空间:新中式茶馆的空间解构及其动因
10
作者 李琦 王琪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6-43,共8页
作为空间媒介,茶馆自兴起以来就承载着个体丰富的日常实践活动,是社会的信息中心、交往中心与文化中心。在高度理性化与工业化的现代社会背景下,新中式茶馆经由物质空间的去开放化、符号空间的去市井化、话语空间的去政治化以及文化空... 作为空间媒介,茶馆自兴起以来就承载着个体丰富的日常实践活动,是社会的信息中心、交往中心与文化中心。在高度理性化与工业化的现代社会背景下,新中式茶馆经由物质空间的去开放化、符号空间的去市井化、话语空间的去政治化以及文化空间的融合化对传统茶馆予以变革,以满足现代都市人群的消费诉求。这一空间变革的背后,潜藏着茶客情感体验的转变,即从沉迷闹市到去社交化、从基于习惯的日常实践到基于景观社会的“媒体朝圣”。在这一过程中,茶馆演变为区隔化与去地方化的存在。新中式茶馆亦在对传统茶馆的公共文化解构中隐喻着都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意涵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新中式茶馆 空间解构 公共文化空间
下载PDF
文化空间视域下校园书店发展的再思考——基于西安市24所本科校园书店经营发展状况的调研
11
作者 王勇安 《出版参考》 2024年第4期15-19,共5页
在调研分析西安市域内24所本科院校校园书店经营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多业态运营的校园书店经营逻辑、业态选择与文化空间建设的关系。研究发现,文化空间缺失是校园书店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提出应当从意义流动、文化体验、联通渠道和... 在调研分析西安市域内24所本科院校校园书店经营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多业态运营的校园书店经营逻辑、业态选择与文化空间建设的关系。研究发现,文化空间缺失是校园书店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提出应当从意义流动、文化体验、联通渠道和价值延伸四个方面重构校园书店文化空间,全面提升书店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书店 文化空间 业态 校园文化
下载PDF
共生视域下乡村文化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以湴湖村乡村文化空间设计为例
12
作者 李凤华 潘学斐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支撑和引领。以共生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乡村文化空间形态的作用与价值,分析了当下乡村文化空间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的不同类型与特征,并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湴湖村乡村文化空间的更新设...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支撑和引领。以共生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乡村文化空间形态的作用与价值,分析了当下乡村文化空间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的不同类型与特征,并以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湴湖村乡村文化空间的更新设计为案例,提出了共生视域下乡村文化空间形态更新的适应性策略,旨在为乡村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视域 乡村文化空间 形态更新 设计策略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困境及路径
13
作者 金青梅 刘泉瑜 《农场经济管理》 2024年第2期52-55,共4页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作为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村民日常生产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生活场域。在乡村全面脱贫的背景下进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共富的必然趋势,对数字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及中...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作为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村民日常生产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生活场域。在乡村全面脱贫的背景下进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共富的必然趋势,对数字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数字化转型仍面临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化理念匮乏和数字化人才缺失的困境,为此笔者提出补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树立数字化理念和引进并培育数字化人才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数字化转型 乡村振兴
下载PDF
“非遗”视角下古街巷文化空间保护和重构策略研究——以山东省济宁市运河古街巷为例
14
作者 解爱华 陈翠云 梁美清 《建设科技》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本文通过以山东省济宁市运河古街巷为案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空间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当地“非遗”资源的保护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问题,提出了基于传统建筑保护和陈列展示空间建设的“非遗”文化空间保护策略以及围绕点状、线性... 本文通过以山东省济宁市运河古街巷为案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空间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当地“非遗”资源的保护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问题,提出了基于传统建筑保护和陈列展示空间建设的“非遗”文化空间保护策略以及围绕点状、线性和区块文化空间构建的重构策略,旨在促进“非遗”文化空间的保护与发展,为当地非遗产业规划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保护与重构 运河古街巷
下载PDF
社区工作者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的影响——基于L社区的案例研究
15
作者 赵辰光 董玉琦 +1 位作者 高克凡 张会来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优化再造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是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理念、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应有之义。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团结社会意识的退化,“传统生活共同体”逐渐破灭,导致社区意识淡薄、邻里关系疏远、情感交流弱化等现象普遍存在。... 优化再造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是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理念、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应有之义。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团结社会意识的退化,“传统生活共同体”逐渐破灭,导致社区意识淡薄、邻里关系疏远、情感交流弱化等现象普遍存在。从社区工作者的视角出发,基于苏州市L社区的实践模式,探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的实现逻辑,剖析社区交往共同体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应以社区工作者为行动主体;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动员能力、素质水平是社区公共文化空间重造的牵引动力;目标定位、主体关系、资源维系、党建引领、参与推动是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的五项维度,进而实现以人的情感价值为特征的社区交往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工作者 公共文化空间再造 社区交往共同体
下载PDF
文化空间视域下岳麓书院历史变迁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16
作者 王进 郭蓓茹 +1 位作者 张佳璇 袁柯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作为湘楚文化的发源地——岳麓书院,亟须追本溯源,了解其历史文化变迁以及现实作用。本文通过引入文化空间理论,探析岳麓书院文化空间中物质形态更迭与文化精神发展,从而为长沙城市形象塑造、当地旅游发展及文化保护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岳麓书院 文化空间 历史变迁 现实意义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新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
17
作者 王诣理 《村委主任》 2024年第3期209-211,共3页
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乡村文化起到了记录、传承、创新的作用。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河北省乡村文化面临着主体流失、文化空间破碎、公共文化服务悬浮等问题,造成了乡土文化价值的... 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乡村文化起到了记录、传承、创新的作用。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河北省乡村文化面临着主体流失、文化空间破碎、公共文化服务悬浮等问题,造成了乡土文化价值的认同危机与传承困境。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亟需探索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优化路径,从主体回归、重构乡村文化空间、促进乡村文化空间功能落地等方面着手,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乡村 公共文化空间
下载PDF
基于“老屋新生”创新方式的城市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以台湾地区经验为例
18
作者 邵鹿洲 简博秀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6,共6页
“老屋新生”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创新方式,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相关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被闲置的历史文化空间在重新规划建设时应注意的条件与实际,认为“老屋新生”是通过一系列... “老屋新生”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创新方式,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相关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被闲置的历史文化空间在重新规划建设时应注意的条件与实际,认为“老屋新生”是通过一系列保护、更新及创新方式,使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老屋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功能。基于传承历史文化、保存文化资产、寻访生活足迹的目的,“老屋新生”议题广受关注,引起人们对老屋的重视与保护。通过分析台湾地区4个较为典型的“老屋新生”成功案例——有记名茶、纪州庵文学森林、好样文房和林百货,探讨台湾地区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未来城市相关空间保护与更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屋新生 历史文化空间 保护与更新 台湾地区
下载PDF
景观叙事理念下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设计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菰城村为例
19
作者 张亚冰 徐旻鹰 丁继军 《设计》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探索景观叙事理论为乡村设计的提升提供新的方向和方法的可能性。通过对菰城村中的历史传统素材与故事情节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总结景观叙事理论在公共文化空间中的设计策略与应用,构建叙事性设计模型,将传统村落文化转化为体验式感知... 探索景观叙事理论为乡村设计的提升提供新的方向和方法的可能性。通过对菰城村中的历史传统素材与故事情节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总结景观叙事理论在公共文化空间中的设计策略与应用,构建叙事性设计模型,将传统村落文化转化为体验式感知融入村落的公共文化空间中。得出景观叙事在公共文化空间设计策略上相较于传统视觉化设计手法的推陈出新。该策略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下菰城遗址 叙事性 景观叙事 公共文化空间
下载PDF
新时代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定位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慈溪市的考察
20
作者 张超民 吴欣欣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2期50-54,共5页
慈溪市从新时代文化使命的角度出发,结合浙江省“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区域内推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发展。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是当下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的重要载体,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和交流文化的实体空... 慈溪市从新时代文化使命的角度出发,结合浙江省“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区域内推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发展。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是当下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的重要载体,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和交流文化的实体空间。文章通过对慈溪市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考察,发现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具有构建文化场域、强化文化交流、激发文化意识的三重价值。为深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新时代文化使命,当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仍需围绕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强化文化认同三个方面展开,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公共文化空间 价值定位 优化路径 慈溪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