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8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视野”下的民族舞蹈和世界舞蹈——兼谈中国舞蹈艺术的审美文化观
1
作者 慕羽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24-131,共8页
20世纪以来,以舞台演绎形态出现的中国各类舞蹈和舞剧都呈现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混融,所不同在于主体文化和他者文化的不同强调。从“渊源差异”角度,中国舞蹈可分为民族舞蹈与世界性舞蹈。从“时代性质”角度,当代中国应跳脱“... 20世纪以来,以舞台演绎形态出现的中国各类舞蹈和舞剧都呈现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混融,所不同在于主体文化和他者文化的不同强调。从“渊源差异”角度,中国舞蹈可分为民族舞蹈与世界性舞蹈。从“时代性质”角度,当代中国应跳脱“现代即西方,传统即中国”的思维模式。两者的关系既体现为差异性,也可以有相融、互通、互补的因素。在自觉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舞蹈文化的过程中,既需要回望并重新发现“传统”,也需要在“全球视野”下“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视野 全球在地化 民族舞蹈 世界性舞蹈 审美文化观
下载PDF
基于历史文化观目标导向的学校武术教学创新路径
2
作者 徐巧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5-77,123,共4页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重要目标,学校武术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然而,在当前的学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历史文化价值观培养的问题。本文...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重要目标,学校武术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然而,在当前的学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历史文化价值观培养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审视学校武术教学存在的历史观、文化观缺失现象,探索在武术教学中以培养历史文化观为目标导向的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学校武术教学历史文化观缺失存在武术项目自身、社会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有必要进行以“诵读经典、阐释经典、创新经典、应用经典”为主线的武术教学创新实践。这对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具有历史文化观宏大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教学 课程思政 历史文化观 武学经典
下载PDF
论习近平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继承与丰富发展
3
作者 张国祚 孙亚芳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7,237,共10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文化观。习近平根据新时代理论和实践的要求,继承了毛泽东关于重视民族历史,以本民族文化为主,结合中国特点阐释和应用马克思主义以及吸收精华...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文化观。习近平根据新时代理论和实践的要求,继承了毛泽东关于重视民族历史,以本民族文化为主,结合中国特点阐释和应用马克思主义以及吸收精华、剔除糟粕的传统文化观。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和价值的认识,并创造性地从六个方面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系统的战略规划。习近平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为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习近平 传统文化观 继承发展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新性贡献
4
作者 姜锐涵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8,共7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最新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出的创新性贡献,突出体现在文化本质...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最新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出的创新性贡献,突出体现在文化本质观、文化主体观、文化形态观、文化价值观、文化交往观、文化发展观和文化评判观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强国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创新性贡献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网络直播文化的健康治理探析
5
作者 沈璐蓉 柳泽民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7-122,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应运而生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网络直播文化日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和重要场域。网络直播文化消解了传统社会人们文化生活的时间和空间障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应运而生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网络直播文化日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和重要场域。网络直播文化消解了传统社会人们文化生活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拓展了人们文化生活的范围和深度,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同时各种消极落后的东西也随着网络直播的技术效应不断发酵,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严重隐患,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文化需求。网络直播文化的健康发展亟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指导,以充分发挥网络直播技术在满足人们高质量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网络直播文化 健康治理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探微——基于三个经典文本的考察
6
作者 李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互文性地考察《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三个文本,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他对于唯物史观的应用逐渐趋于成熟。毛泽东在《湖... 互文性地考察《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三个文本,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他对于唯物史观的应用逐渐趋于成熟。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运用唯物史观对农民文化问题的分析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文化问题的初步尝试;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提出的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则表明他的传统文化观趋于成熟;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毛泽东对文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这些论述表明他的传统文化观达到了全新的理论自觉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 传统文化观 历史演进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嬗变——基于历届党代会报告的文本分析
7
作者 孙小林 《南方论刊》 2024年第1期87-89,96,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对传统文化作了重要论述。对其进行梳理,可以清晰看到党愈加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更为完善,不断探索“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这一问题的科学答案。始终坚持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对传统文化作了重要论述。对其进行梳理,可以清晰看到党愈加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更为完善,不断探索“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这一问题的科学答案。始终坚持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始终不忘“传统文化为民”初心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弘扬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传统文化观 党代会报告
下载PDF
基于大学生流行服饰文化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8
作者 赵凯杰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19-221,共3页
在高校园生活中,大学生信息渠道与途径来源广泛,使各种时尚潮流涌现,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冲击。经济科技全球化的今天,信息网络化导致大学生思想更加多元。流行服饰蕴含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 在高校园生活中,大学生信息渠道与途径来源广泛,使各种时尚潮流涌现,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冲击。经济科技全球化的今天,信息网络化导致大学生思想更加多元。流行服饰蕴含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大学生流行服饰涉及文化观和价值观,文章基于思政视角对流行服饰进行分析,结合流行服饰文化观带给大学生的影响,思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引导措施,旨在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流行服饰 文化观 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文化润疆”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凤强 毕天良 《兵团党校学报》 2023年第2期109-116,共8页
“文化润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从理论上把握为什么要实施“文化润疆”、如何开展“文化润疆”、“文化润疆”的价值目标是什么、如何评价“文化润疆”的效果,对于全面深入推进“文化润... “文化润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从理论上把握为什么要实施“文化润疆”、如何开展“文化润疆”、“文化润疆”的价值目标是什么、如何评价“文化润疆”的效果,对于全面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分析了“文化润疆”的战略地位、内容构建、实施路径、价值目标、评价标准,以期推动“文化润疆”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文化润疆”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兼评论文《传统文化观与现代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价值及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8-229,共2页
我国不少乡村地区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具有较强的旅游开发价值,而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创新文旅发展路径,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 我国不少乡村地区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具有较强的旅游开发价值,而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创新文旅发展路径,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环保、营销、运营以及商业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和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价值 农业转型升级 生态旅游 发展路径 传统文化观 问题和困境 发展过程中 商业化
原文传递
以文化人 育人之道——评周一贯先生《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化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正兴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15期85-86,共2页
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是一位创新能量充沛,创新精神活跃的大师。他在小学语文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了七十载,始终挺立在语文教育研究的前沿,为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奉献了丰厚的著述,继2019年他的《周一贯与语文教育生命观》出版之后,... 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是一位创新能量充沛,创新精神活跃的大师。他在小学语文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了七十载,始终挺立在语文教育研究的前沿,为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奉献了丰厚的著述,继2019年他的《周一贯与语文教育生命观》出版之后,如今他的《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化观》(江西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又问世了,展示了带有“周氏”印记的个性化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研究 文化 育人之道 文化观 周一贯 创新精神 教育生命观
下载PDF
管理学文化观与管理会计功能扩展
12
作者 冯巧根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11,共9页
随着管理学的发展,管理会计的功能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管理会计的学术研究在实证检验与理论构建上也得到显著的提升。管理学正在通过管理会计功能的转变摆脱对其他学科的依附,并对企业文化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管理学文化演进不仅丰... 随着管理学的发展,管理会计的功能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管理会计的学术研究在实证检验与理论构建上也得到显著的提升。管理学正在通过管理会计功能的转变摆脱对其他学科的依附,并对企业文化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管理学文化演进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还对管理会计制度博弈与工具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化知识与知识管理等管理学创新概念嵌入于管理会计的功能结构之中,使得传统人情、面子等文化理念有了承载的主体,也使管理会计工具理性有了价值判断的依据。管理学文化演进终究会使“理论普适科学化”与“本土实践针对性”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管理会计功能结构的转变使传统管理学研究的学术边界得以拓展。管理会计正在迈入以“变革融合、提质增效”为特征的新阶段,助推会计行业运用新技术、融入新时代、实现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学 文化观 管理会计 功能扩展
下载PDF
毛泽东的文化观——兼论毛泽东文化思想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13
作者 方延明 《阅江学刊》 2023年第5期13-27,167,共16页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文化观以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同时吸取西方文化思想精华,构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价值导向与实践意义。毛泽东的文化观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与方法,形成...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文化观以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同时吸取西方文化思想精华,构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价值导向与实践意义。毛泽东的文化观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与方法,形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相互制约的观念形态文化,突出彰显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属性和国家意义。毛泽东的文化观发端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丰富社会实践中,逐步完善形成“双百”方针与“二为”方向。这三个来源和三个方面的内容,完整组成了毛泽东的文化观和他的文化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文化观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双百”方针 “二为”方向
下载PDF
习近平网络文化观: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指南
14
作者 周甄武 岳琪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于新时代发展特点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及对互联网发展国际国内状况及趋势的把握,就网络文化作出一系列论述,形成其网络文化观。习近平网络文化观以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于新时代发展特点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及对互联网发展国际国内状况及趋势的把握,就网络文化作出一系列论述,形成其网络文化观。习近平网络文化观以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自由而又全面发展为着眼点。其主要内容包括坚定网络文化自信,加强党对网络文化的引领,繁荣发展网络文化,推动网络文化数字经济化,提升国际话语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以习近平网络文化观为指导,坚持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网络文化,推动网络文化产业数字经济发展,深化媒体融合引导主流舆论发展,加强网络技术与人才建设,促进网络文化交流互鉴,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网络文化观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文化交流交融与卢前《西域词纪》的中华文化观
15
作者 成湘丽 金玉艳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3年第9期112-117,共6页
结合卢前《新疆见闻》所记1946年随于右任在新疆的具体行程,可以了解到卢前在新疆丰富的文化交游活动和散曲集《西域词纪》中表现的饮食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戏剧文化等的具体历史语境。《西域词纪》体现了卢前展现新疆民俗风情... 结合卢前《新疆见闻》所记1946年随于右任在新疆的具体行程,可以了解到卢前在新疆丰富的文化交游活动和散曲集《西域词纪》中表现的饮食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戏剧文化等的具体历史语境。《西域词纪》体现了卢前展现新疆民俗风情、发掘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关联性的积极作为,卢前在新疆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也体现出现代行旅新疆的知识精英对中华文化在边疆地区传播方式的深入思考。梳理卢前《西域词纪》也有助于深入理解近现代新疆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为新疆和平稳定和民族团结大业提供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前 《西域词纪》 《新疆见闻》 文化交融 中华文化观
下载PDF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与四十年代延安戏剧改革运动
16
作者 柴建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9-115,共7页
毛泽东是40年代延安戏剧改革运动的倡导者,他以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来指导延安时期的秦腔、平剧及秧歌剧改革为现实政治服务。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倡导的戏剧改革运动不仅正确处理了解放区文艺发展中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而且有效解决了文艺为工... 毛泽东是40年代延安戏剧改革运动的倡导者,他以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来指导延安时期的秦腔、平剧及秧歌剧改革为现实政治服务。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倡导的戏剧改革运动不仅正确处理了解放区文艺发展中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而且有效解决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问题,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实践,为未来新中国戏剧现代戏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 延安戏剧改革运动
下载PDF
诗人西游与诗学转向——顾城的中西文化观及其诗画风格变化
17
作者 刘云春 赵豫科 徐雪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7-45,共9页
顾城旅居欧美时期(1987-1993)先后参加了数十场学术讲座与诗歌朗诵会。他在回答西方读者提问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观以及作为中国诗人对汉语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他执着于寻找汉语诗歌革命的根性策略,寻觅诗歌修辞的炼金术。由于... 顾城旅居欧美时期(1987-1993)先后参加了数十场学术讲座与诗歌朗诵会。他在回答西方读者提问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观以及作为中国诗人对汉语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他执着于寻找汉语诗歌革命的根性策略,寻觅诗歌修辞的炼金术。由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浸淫,顾城高扬汉语诗歌的灵性,努力突进老庄道家的自由无为境界。他也深受欧洲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借助于“梦境记录”和“精神自动写作”策略,顾城这一时期的诗歌出现了一定的超现实主义倾向。顾城留下三百多幅简笔画作,这些画作多与诗歌同题互文,有胡安·米罗“画诗”的风格痕迹。超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精神解放的艺术方法,在顾城后期诗歌里呈现的是最真实的“心电图式自我”。从超现实主义的诗学视角切入,既有助于对诗人已固化的艺术形象的去蔽,也可深入了解顾城后期诗学文化认同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城 文化观 超现实主义 无意识自动写作
下载PDF
毛泽东文化观的核心要义及现实价值
18
作者 冉育彭 《南方论刊》 2023年第6期78-80,86,共4页
毛泽东文化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超越了“中西体用”二元对立之藩篱。其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文化的功能上认为文化是社会有机体的基本构成维度;二是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认为要批判继承和吸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毛泽东文化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超越了“中西体用”二元对立之藩篱。其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文化的功能上认为文化是社会有机体的基本构成维度;二是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认为要批判继承和吸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三是在文化的源泉和宗旨上认为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毛泽东文化观对于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文化观 文化交流 文化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研究
19
作者 韩丹丹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8期94-96,共3页
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层面通过深度剖析获得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其人民与阶级属性十分显著。本文在明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望给予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