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史互证视域下晚清驻藏大臣的咏藏诗探析
1
作者 杨茜雯 刘波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9,共9页
清代中央王朝对西藏的统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西藏地方与中央王朝往来频繁,良好密切的民族关系促进了咏藏诗的繁荣。驻藏大臣作为清廷派往西藏的“最高行政长官”,长年累月驻扎在西藏,切身感受着西藏的山川美景、风土人情。晚清时期... 清代中央王朝对西藏的统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西藏地方与中央王朝往来频繁,良好密切的民族关系促进了咏藏诗的繁荣。驻藏大臣作为清廷派往西藏的“最高行政长官”,长年累月驻扎在西藏,切身感受着西藏的山川美景、风土人情。晚清时期的瑞元、斌良、有泰、联豫等驻藏大臣将边地风情写进了自己的汉文诗歌里,一方面其文学创作完善了中国文学的地理版图,另一方面其咏藏诗又是晚清社会历史的反映,对研究晚清西藏多元主体的互动、多民族的交流等具有存史、补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藏大臣 晚清 咏藏诗:文史互证
下载PDF
文史互证:《一千零一夜》中阿拉伯奴隶贸易及商路形成
2
作者 高异斐 《武陵学刊》 2024年第4期80-87,124,共9页
《一千零一夜》中有大量故事涉及奴隶与奴隶贸易问题,从文学的角度呈现了阿拉伯奴隶贸易的起源及其商路的形成。阿拉伯奴隶贸易伴随着阿拉伯民族的整个发展历程,特别是在近世时期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贸易规模向东、西、南、北方渐次扩... 《一千零一夜》中有大量故事涉及奴隶与奴隶贸易问题,从文学的角度呈现了阿拉伯奴隶贸易的起源及其商路的形成。阿拉伯奴隶贸易伴随着阿拉伯民族的整个发展历程,特别是在近世时期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贸易规模向东、西、南、北方渐次扩展,逐渐形成以阿拉伯半岛为中心的东至亚洲中国、西至西欧西班牙、南至非洲坦桑尼亚的海陆国际奴隶贸易商道。在这些贸易通道中,东西线最为繁荣,南北线次之,北面几乎可忽略不计,这主要是由当时世界各区域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决定的。《一千零一夜》对奴隶及奴隶贸易的津津乐道充分表明,阿拉伯国际贸易的兴起、商路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奴隶贸易来推动的,并显示了近世阿拉伯的非生产性转运贸易的根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千零一夜》 阿拉伯 奴隶贸易 文史互证
下载PDF
在文史互证互生中弘扬中国近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3
作者 宋运娜 朱忠元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1期111-116,共6页
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近代文学的教学中是近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运用启发、探究、讲授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开展。用文学的社会批判性增强爱国意识,用文学... 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近代文学的教学中是近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运用启发、探究、讲授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开展。用文学的社会批判性增强爱国意识,用文学的情感体验性内化爱国情感,在文史互证互生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近代文学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课程内容与思政目标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互证 近代文学 课程思政 爱国主义精神
下载PDF
“文史互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理论钩沉与策略构建
4
作者 赵宇 《教育界》 2024年第9期26-28,共3页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助力教育改革的深度推进。“文史互证”是一种史学研究方法,是“以文证史”与“以史释文”的有机融合。文章聚焦“文史互证”理论,在理顺其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助力教育改革的深度推进。“文史互证”是一种史学研究方法,是“以文证史”与“以史释文”的有机融合。文章聚焦“文史互证”理论,在理顺其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教学思路引领和教学案例借鉴,从而助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文史互证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下载PDF
“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景蜀慧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41,共8页
“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此方法之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史料之拓展和解读之深入。魏晋... “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此方法之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史料之拓展和解读之深入。魏晋南北朝诗文的史料价值,大致有二:一,在政治、思想、文化、社会风习、个人生活等方面,可补正史之阙。二,大量个人情感心态成分本身即构成当时历史的一个侧面。用此时期诗文证史,在解读时应做到:一,能感之。“其所感较深者,其所通解亦必较多”。二,对作者其人其文,“具了解之同情”。其三,对诗文典故,要按陈先生的原则,仔细而审慎地考辩其中之古典今典,分析论证解释其真正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格 文史互证 史学方法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下载PDF
略谈文史互证 被引量:11
6
作者 卞孝萱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2-94,共3页
文史互证不但是可能的 ,也是必要的。文史互证中应注意七个问题。提倡文史结合 ,绝非回到文史不分家的老路上去 ,而是力求运用科学的论证方法 ,使传统的文史互证与时俱进 ,呈现出现代学术的新面貌。
关键词 文史互证 与时俱进
下载PDF
开辟文史互证的新途──评《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长安 刘卫英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文史互证 图书评价 中国 古代 复仇文学
下载PDF
“文史互证”的极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11,共7页
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视角关系在性质上属不同类型 ,不可互相转换。历史叙事要求在实证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建立史实“真实性”的分辨尺度 ,而文学仅在形象性和直观感性的前提下谈论“本质”的“真实性”标准。两者之间关于“真实”... 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视角关系在性质上属不同类型 ,不可互相转换。历史叙事要求在实证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建立史实“真实性”的分辨尺度 ,而文学仅在形象性和直观感性的前提下谈论“本质”的“真实性”标准。两者之间关于“真实”概念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互证 历史叙事 文学叙事
下载PDF
“文史互证”方法在高校古代文学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董定一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117-121,共5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颇多缺陷与痼疾.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引入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来对其进行改革,并利用教师讲述与学生讨论的方式将这一方法引入课堂之内,以史籍佐证文学;这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学...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颇多缺陷与痼疾.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引入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来对其进行改革,并利用教师讲述与学生讨论的方式将这一方法引入课堂之内,以史籍佐证文学;这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阅读、鉴赏及写作表达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课 教学 文史互证 应用
下载PDF
基于文史互证的文史渊源研究——论虚构性叙事的历史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慧敏 《西部学刊》 2019年第10期58-62,共5页
文史互证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其来源于中国文学与历史起源的共通性。中国文史起源的交融从以神话传说、符瑞征兆等为代表的叙事上可见,表现为虚构性叙事的历史化和文学对史书虚构性叙事的继承发展。虚构性叙事... 文史互证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其来源于中国文学与历史起源的共通性。中国文史起源的交融从以神话传说、符瑞征兆等为代表的叙事上可见,表现为虚构性叙事的历史化和文学对史书虚构性叙事的继承发展。虚构性叙事的历史化主要体现在史书上,尤其是正史对感生神话一类虚构性叙事史料的选取。史书与小说的互文,展现了文史互证的叙事渊源。这对我们打造文史贯通的学术视野,采用文史结合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互证 史书 虚构性叙事
下载PDF
文史互证——家谱研究的新格局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焕卿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755-758,共4页
《家谱中的名人身影——家谱丛考》是著名文史学家卞孝萱先生在家谱研究方面的最新学术专著。为了开发、利用家谱这一古籍资源中的珍贵资料,该书以家谱整理研究为基础,从十一种名门、名人家谱中考索钩稽清代至现代十几位名人事迹。该书... 《家谱中的名人身影——家谱丛考》是著名文史学家卞孝萱先生在家谱研究方面的最新学术专著。为了开发、利用家谱这一古籍资源中的珍贵资料,该书以家谱整理研究为基础,从十一种名门、名人家谱中考索钩稽清代至现代十几位名人事迹。该书以家谱作引子,但又不囿于家谱,而是结合各种相关文献,运用各种历史文化知识,钩沉考索,旁通曲鬯,开创了文史互证的新格局,为我们认识清代乃至现代的精英阶层的学术活动及社会生活提供了第一手鲜活的材料。这既有补于知人论世,还有助于还原历史的原生状态。外篇则综合运用各种辨识伪书的方法进行考辨,结论持之有据,为全书的论证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孝萱 家谱 文史互证
下载PDF
文史互证——清词鉴赏教学例谈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焕卿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7-40,共4页
清词的鉴赏对于古代文学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作品的产生总是与作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特定心绪相关联的。因此,有必要将作品放置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并运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加以诠释。
关键词 清词 文史互证 清词教学
下载PDF
论陈寅恪文史互证对《莺莺传》文本解读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长英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20-122,共3页
陈寅恪先生以"历史之眼光"解读文学作品被誉为"学术上的一个里程碑"。他从唐代重婚宦的社会风尚中、从文士风流的艳情诗中、从传奇创作的风习中、甚至从古文运动与传奇创作的联系中解读《莺莺传》,可以称为"... 陈寅恪先生以"历史之眼光"解读文学作品被誉为"学术上的一个里程碑"。他从唐代重婚宦的社会风尚中、从文士风流的艳情诗中、从传奇创作的风习中、甚至从古文运动与传奇创作的联系中解读《莺莺传》,可以称为"《莺莺传》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但后来的研究者按照陈寅恪先生文史互证的研究思路去不断解读《莺莺传》时,有时不免走入歧途。只有以文本细读来做文史互证的补充,才能避免这种尴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莺传》 文史互证 文本细读 价值
下载PDF
专精独诣 卓然名家 文史互证 洞幽发微——台湾中山大学刘昭明的苏轼研究
14
作者 彭文良 《天中学刊》 2012年第3期14-17,共4页
台湾中山大学刘昭明专攻苏轼研究,著述颇丰,卓然名家。刘昭明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苏轼交游关系考、作品本事及相关史实考和苏轼作品艺术探微三个方面。他坚持以史证诗,以诗明史,诗词互证,以东坡解东坡的研究思路,对苏轼作品提出了很多... 台湾中山大学刘昭明专攻苏轼研究,著述颇丰,卓然名家。刘昭明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苏轼交游关系考、作品本事及相关史实考和苏轼作品艺术探微三个方面。他坚持以史证诗,以诗明史,诗词互证,以东坡解东坡的研究思路,对苏轼作品提出了很多新人耳目、明确可信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昭明 苏轼研究 交游考 艺术探微 文史互证
下载PDF
文史互证、述作兼施的民国史佳构——评颜浩《民国元年:历史与文学中的日常生活》
15
作者 赵彩花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8期72-74,共3页
1902年,梁启超针对传统“正史”的弊端,倡导“新史学”,提出历史是“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①,理应不以帝王将相为重点,而应该更多关注社会下层的普通民众。此后100余年来,学人秉承此一思路,吸收西方历史、... 1902年,梁启超针对传统“正史”的弊端,倡导“新史学”,提出历史是“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①,理应不以帝王将相为重点,而应该更多关注社会下层的普通民众。此后100余年来,学人秉承此一思路,吸收西方历史、文化研究的新思维,对中国历史的叙述内容、对象和方法进行了诸多探索。直至时下,关注日常生活,提倡利用文本,组接细节,还原现场,让历史“活”过来,已经成为历史研究中颇受好评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历史 日常生活 文史互证 民国元年 民国史 文学 叙述内容 “新史学”
下载PDF
别开生面的文史互证研究--读朱雷师敦煌变文研究系列论文
16
作者 石云涛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12-18,共7页
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敦煌变文这些通俗文学作品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各有创获。作为历史学家,朱雷先生从历史角度对变文作品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解读,他敏锐地发现其中的史料价值,发凡起覆,通过变文作品的解读揭示了唐史的重大... 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敦煌变文这些通俗文学作品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各有创获。作为历史学家,朱雷先生从历史角度对变文作品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解读,他敏锐地发现其中的史料价值,发凡起覆,通过变文作品的解读揭示了唐史的重大问题。朱雷先生是研究唐代政治制度方面的大家,当他触及这批文艺材料时,几乎在不经意间就能发现前人解释的失误,从而进行了精当的辨析。他重视校勘,在读敦煌变文札记诸篇中解决了一系列疑难字句的释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变文 朱雷 文史互证
下载PDF
当小说遇到档案——关于郑念形象的文史互证
17
作者 张民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64-69,共6页
华人女作家郑念(Nien Cheng,1915-2009)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她在“文革”期间所受的迫害及平反经历通过其自传体小说《上海生死劫》而广为人知。该小说的书写及传阅不仅使她成功跻身于海外华文文坛,成为伤痕文学、“文革”写作的... 华人女作家郑念(Nien Cheng,1915-2009)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她在“文革”期间所受的迫害及平反经历通过其自传体小说《上海生死劫》而广为人知。该小说的书写及传阅不仅使她成功跻身于海外华文文坛,成为伤痕文学、“文革”写作的代表作家,同时也塑造了其几无瑕疵的一代名媛形象。业已解密的英国外交档案则披露了数件与郑念相关的文件,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初郑念在上海生活及社交活动的几个片段:其一是所谓的“郑念情报系统”,英方对其真实身份的怀疑;其二是郑念提交给英方的一份“中国观察报告”,这与其作为一名外企总经理助理的身份不符。笔者以文史互证的方法将这几件外交档案与《上海生死劫》中的相关叙述加以对照,发现了一些令人疑窦丛生的情节,至少是对郑念现有形象的某种颠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念 《上海生死劫》 英国外交档案 文史互证
下载PDF
专通结合 文史互证——开设《隋唐史研究专题》的几点体会
18
作者 李文才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7年第1期80-82,共3页
开设专业选修课是提高本科生专业知识水平及分析研究问题能力的重要保障,开设专业选修课必须根据本专业特点,做到“专精”与“博通”的有机结合。《隋唐史研究专题》就是一门为历史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以“专通结合,文史互证”为特色... 开设专业选修课是提高本科生专业知识水平及分析研究问题能力的重要保障,开设专业选修课必须根据本专业特点,做到“专精”与“博通”的有机结合。《隋唐史研究专题》就是一门为历史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以“专通结合,文史互证”为特色的专业选修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选修课 《隋唐史研究专题》 专通结合 文史互证
下载PDF
浅析陈寅恪文史互证的文学研究方法——以《元白诗笺证稿》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寅子 刘小燕 杨云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91-92,共2页
现代学术大师陈寅恪所倡立的文史互证研究方法对学术界有深远影响。因而可以结合其代表性著作《元白诗笺证稿》一书,来具体探究和学习他文史互证的文学研究方法。
关键词 陈寅恪 文史互证 研究方法
下载PDF
陈寅恪的“文史互证”探析——以《〈秦妇吟〉校笺》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欢欢 《钦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24-27,共4页
"文史互证"是陈寅恪先生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大贡献。无论是在思想内涵方面,还是在文学研究方法领域,都为后学留下了可供继承的宝贵遗产。结合其代表性著作《〈秦妇吟〉校笺》,可对陈寅恪先生的"文史互证"的文... "文史互证"是陈寅恪先生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大贡献。无论是在思想内涵方面,还是在文学研究方法领域,都为后学留下了可供继承的宝贵遗产。结合其代表性著作《〈秦妇吟〉校笺》,可对陈寅恪先生的"文史互证"的文学研究方法进行具体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妇吟》校笺 陈寅恪 文史互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