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7,5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意写作与当代文学生态研究
1
作者 许道军 刘卫东 +2 位作者 张永禄 谭旭东 雷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28,共24页
主持人语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兴起与迅猛发展,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学事实之一。十多年来,它在作家与写作观念、作家培养与生存方式、文学教育理念与方法等多方面悄然引发当代中国文学生态的系统性改变。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写作概念泛化... 主持人语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兴起与迅猛发展,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学事实之一。十多年来,它在作家与写作观念、作家培养与生存方式、文学教育理念与方法等多方面悄然引发当代中国文学生态的系统性改变。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写作概念泛化”“作家泛滥化”等新现象,而在与既有文学生态因素如学术机制、学科体系、作家组织等的“磨合”中,某些创意写作的倡导与实践者也出于急于获取正常学科地位的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文学 文学事实 当代文学 创意写作 文学生态 概念泛化 写作观念 作家培养
下载PDF
“中国非洲文学学与世界文学批评”笔谈 被引量:2
2
作者 罗良功 黄晖 +9 位作者 郭英剑 生安锋 尚必武 李保杰 张帆 陆怡玮 刘略昌 綦亮 高静 叶晓瑶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4,共11页
“非洲与非裔文学研究”专题(主持人:王卓)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发生了明显的范式转移。一方面,世界文明互鉴成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宏大文化视野。研究对象不再囿于英美文... “非洲与非裔文学研究”专题(主持人:王卓)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发生了明显的范式转移。一方面,世界文明互鉴成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宏大文化视野。研究对象不再囿于英美文学,而是渐次拓展到爱尔兰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印度文学、东南亚文学、非洲文学和加勒比文学等。世界文明互鉴的巨大张力将文学研究者的目光从舞台中央的英美文学挪开,转向其他国度和民族的文学传统和文学作品,以比较视野,从文学的角度为“文明的力量”提供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例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非洲文学研究在我国异军突起,世界非裔文学被学界重新审视,并焕发出璀璨的光芒。另一方面,以非洲文学和非裔文学研究为代表的中国外国文学学者,致力于探索具有中国视角的批评路径,打造具有中国立场的批评话语,摆脱了西方20世纪末形成的基于多元文化主义和差异政治的族裔文学批评方法的窠臼,形成了中国学者的创新性理论和实践。例如,朱振武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系列文章,提出“三大流散理论”“非洲性理论”,建构了以“文化共同体”为中心的“中国非洲文学学”理论。而对于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非裔文学,包括本人在内的众多学者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跨学科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世界非裔文学的美学特色、历史意义和现实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文学 澳大利亚文学 文学研究者 非裔文学 外国文学研究 英美文学 文学批评 多元文化主义
下载PDF
“新南方文学”:一次文学事件的意义及其拓展的可能
3
作者 蒋述卓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苏轼一2021年以来,对于“新南方写作”与“新东北文学”的讨论成了文学界的学术热点,也就是说它们的出现变成了一个影响颇大的文学事件,远远超出一个所谓“文学概念”...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苏轼一2021年以来,对于“新南方写作”与“新东北文学”的讨论成了文学界的学术热点,也就是说它们的出现变成了一个影响颇大的文学事件,远远超出一个所谓“文学概念”或者“概念先行”的影响。在评论家和作家的相互呼应中,关于它们的讨论正在发酵,在文坛产生着“鲶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事件 南方文学 文学概念 冯延巳 东北文学 鲶鱼效应 学术热点 苏轼
下载PDF
语言文学视角下的饮食意象叙事艺术
4
作者 尹绪彪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9-249,共1页
由肖明文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美文学中的饮食书写》是一部从语言文学视角研究饮食意象叙事艺术的重要著作。该书深入分析和探讨了英美文学作品中饮食意象,展示了饮食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功能,并对其在叙事中的... 由肖明文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美文学中的饮食书写》是一部从语言文学视角研究饮食意象叙事艺术的重要著作。该书深入分析和探讨了英美文学作品中饮食意象,展示了饮食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功能,并对其在叙事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视角 叙事艺术 英美文学 文学作品 饮食书写 饮食意象 丰富内涵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下载PDF
谈谈“新南方文学”的文化地理
5
作者 谢有顺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一“新南方写作”已经是当代文学界热议的话题,但也有人认为,这个命名过于宽泛,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晰。应《当代作家评论》杂志栏目讨论的要求,本文也采用“新南方文学”这一说法,与“新东北文学”相呼应。但我认为,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学... 一“新南方写作”已经是当代文学界热议的话题,但也有人认为,这个命名过于宽泛,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晰。应《当代作家评论》杂志栏目讨论的要求,本文也采用“新南方文学”这一说法,与“新东北文学”相呼应。但我认为,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学界还会纠结于这个命名,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情,因为关于命名本身的讨论,也有利于对命名对象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文学 东北文学 杂志栏目 内涵和外延 《当代作家评论》 文学 纠结 命名
下载PDF
五四“人的文学”的历史逻辑与价值承传
6
作者 李春雨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五四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始终伴随对“人”的关注,“人”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核心关切,同时也作为一种精神导向不断参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当代建构。五四“人的文学”作为一种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是一代人的思想共识,也是文学与时代、社会碰... 五四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始终伴随对“人”的关注,“人”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核心关切,同时也作为一种精神导向不断参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当代建构。五四“人的文学”作为一种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是一代人的思想共识,也是文学与时代、社会碰撞的精神结晶。五四新文学的创作实绩给予了“人”新的内涵与阐释,同时在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中也实现了与“人”的深层互动。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当代文学继续高扬“人”的传统,延续五四以来对“人”的精神和个性的关注,展现出更为复杂、多元的文学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学 人的文学 文化自觉 文学经典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民族形式与当代文学的中国作风
7
作者 王本朝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民族形式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理论诉求和文学实践,是赋能文学革命价值的主要方式,它关涉如何再现和建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民族形式并不是纯粹的形式问题,而是民族化的思想内容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的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民族形式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理论诉求和文学实践,是赋能文学革命价值的主要方式,它关涉如何再现和建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民族形式并不是纯粹的形式问题,而是民族化的思想内容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的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和传统性特征。它充分利用和借鉴传统资源、民间形式和地方形式,表现革命的历史和现实生活,实现文学的“政治化”内容、“传统化”形式和“群众化”目标的高度化合,创造当代文学的民族风格,由此形成中国作风的文学潮流,并在吸纳世界文学基础上,努力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学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形式 当代文学 文学潮流 文学境界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史料编纂与“十七年”作家的历史评价——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兼谈现实主义再认识问题
8
作者 吴秀明 葛舒沁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2,共14页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集体合作的大型丛书,不仅对后来的史料编纂及其批评和研究产生了影响,而且其本身就具有重要文献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大型丛书 集体合作 当代文学史料 史料编纂 现实主义 十七年
下载PDF
俄国文学研究的中国声音——刘文飞教授访谈录
9
作者 郑晓婷 刘文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俄国文学研究者、翻译家刘文飞教授在总结自身学术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中俄文学外交”“俄国文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俄国文学的中国阐释”等概念,主张让中国的俄国文学研究同时对接俄苏本土的文学研究传统和欧美的俄国文学研... 俄国文学研究者、翻译家刘文飞教授在总结自身学术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中俄文学外交”“俄国文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俄国文学的中国阐释”等概念,主张让中国的俄国文学研究同时对接俄苏本土的文学研究传统和欧美的俄国文学研究传统,并注重对俄国文学在文化学、思想史方面的阐释。与此同时,刘文飞教授兼顾文学研究的社会性影响,他从学术、翻译、写作的三种路径出发,通过一系列著译作品和文化活动致力于推动俄国文学研究成果的大众化普及。刘文飞教授所代表的新一代俄国文学研究者们将以中国视点、中国阐释、中国特色于一身的最新研究理念融入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的撰写之中,是对中国俄国文学史书写的一次全面更新,在向世人展示中国近一个半世纪的俄国文学研究成果的同时,创建拥有我们自己民族风格和立场的斯拉夫学派,让国际斯拉夫学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文学 《俄国文学通史》 中俄文学外交 俄国文学的中国阐释
下载PDF
大学的文学教育与学生的散文创作——以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为例
10
作者 李宗刚 邢颖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8-67,共10页
山东师范大学不仅在学者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培养出了一批以散文写作见长的作家,这批作家的散文创作与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经过了1950—1977年的“自然发展期”、1978年至20世... 山东师范大学不仅在学者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培养出了一批以散文写作见长的作家,这批作家的散文创作与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经过了1950—1977年的“自然发展期”、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末的“平稳发展期”和2000年以来的“深化探索期”,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教育体系,为学生走向散文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形成了解读大学文学教育的典型个案。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教育的发展脉络为线索,分析这批散文作家的学习经历与文学创作,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的互动规律,进而深入探索高校文学教育健康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教育 散文创作 文学创作 文学课程
下载PDF
当代笔记文学的现代传统
11
作者 王军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笔记创作群体,涉及的作家不可谓不多,其中亦有在文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大家,诸如鲁迅、周作人、孙犁、汪曾祺、贾平凹、莫言等,他们都创作出大量笔记文学作品。如若将目光投放到百年新文学浩浩荡荡的河流体系中,则...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笔记创作群体,涉及的作家不可谓不多,其中亦有在文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大家,诸如鲁迅、周作人、孙犁、汪曾祺、贾平凹、莫言等,他们都创作出大量笔记文学作品。如若将目光投放到百年新文学浩浩荡荡的河流体系中,则会发现这一大批笔记文学作品犹如无声的细流,在绵延流淌的文学史长河中稍显寂静。自百年中国新文学产生和发展以来,因受西方文学观念及“五四”反传统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大多采用西方文体四分法,即以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来进行文学体裁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笔记文学 汪曾祺 四分法 周作人 莫言 文学体裁
下载PDF
知识跑酷、翻墙和新生的可能——邓小燕文学批评印象
12
作者 陈培浩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邓小燕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误认了性别和性格,让人眼前浮现出一个温婉女性的形象。我们要说的邓小燕却是一个学术跑男、酷男。小燕当过兵,虽不魁梧,却绝对精壮,爽朗善饮,喜欢跑酷,神情带几分“匪气”。这样一个人,却是在学术上让人刮目... 邓小燕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误认了性别和性格,让人眼前浮现出一个温婉女性的形象。我们要说的邓小燕却是一个学术跑男、酷男。小燕当过兵,虽不魁梧,却绝对精壮,爽朗善饮,喜欢跑酷,神情带几分“匪气”。这样一个人,却是在学术上让人刮目相看的新锐学者、批评家。邓小燕以对新文学与解剖学的关系研究令人瞩目,系列成果见于各权威刊物,其文章老辣与锐气兼具,令人过目难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特别是现代文学,是研究高度饱和的学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批评 跑酷 现代文学 文学 学术领域 批评家 温婉
下载PDF
铸底色 攀高峰:儿童文学的创作与出版
13
作者 纪兵兵 《文化产业》 2024年第6期109-111,共3页
原创儿童文学主要是由中国本土儿童文学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通常不包含图画书;体裁主要包括童话、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从题材类型看,可概括为现实题材、幻想题材、童话故事、校园题材、成长题材、励志题材等,内容贴近并聚焦儿童... 原创儿童文学主要是由中国本土儿童文学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通常不包含图画书;体裁主要包括童话、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从题材类型看,可概括为现实题材、幻想题材、童话故事、校园题材、成长题材、励志题材等,内容贴近并聚焦儿童的成长,目的是涵养儿童心灵,丰富儿童的情感世界。对一个出版社来说,叫好又叫座的原创儿童文学图书是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业界影响、码洋利润等多方面实绩的体现;从中国整体出版格局来看,原创儿童文学的高质量、高水平出版,能够展现中华文化魅力,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一张“名片”。现以2014年为研究时间轴的起点,结合国家层面对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的重视与引领,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新媒体的发展及教育生态对出版的深刻影响,对近十年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出版进行梳理,以期探索新时代儿童文学出版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创作 原创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作家 文学作品 儿童心灵 社会经济发展 题材类型 图画书
下载PDF
走向媒介化社会的媒介文艺学:文学经典主义批判
14
作者 李清瑞 王健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每个时代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标准、文化体制、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都存在差异,这意味着对经典概念的认知与理解具有时代性。因此,文学经典的变动是文学发展史中的常态:“文学经典的确立与颠覆从来也没有终止过。文学史,从某种意... 每个时代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标准、文化体制、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都存在差异,这意味着对经典概念的认知与理解具有时代性。因此,文学经典的变动是文学发展史中的常态:“文学经典的确立与颠覆从来也没有终止过。文学史,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经典的确立与颠覆的历史,经典的每次危机过程也就是经典的重新确立的过程。”(1)但与此同时,总有某些文本因为某些原因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程度的留存,从而形成了经典谱系,成为一个民族乃至人类文化中最耀眼的明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发展史 文学经典 文学生产与传播 媒介化社会 媒介文艺学 经典概念 审美标准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三人谈
15
作者 魏智琳 梁爽 郜元宝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0,共8页
魏智琳:经典和经典化向来是文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当代文学而言,经典建构的准备工作包括(不限于)文学刊物与出版社的发表与出版、文学批评、媒体宣传、召开相关讨论会、评选文学奖项(包括年度文学榜单)、跨语言译介、跨媒介改编、... 魏智琳:经典和经典化向来是文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当代文学而言,经典建构的准备工作包括(不限于)文学刊物与出版社的发表与出版、文学批评、媒体宣传、召开相关讨论会、评选文学奖项(包括年度文学榜单)、跨语言译介、跨媒介改编、编写文学史、编纂全集或选本等。但并非所有经典构建活动都必然将具体的文学作品提升到经典的位置,对文学作品经典化阐释并不等同于经典的最终确认。站在“当代文学”语境中指认某些作品为经典,常常因为时间距离过短、人事关系过近而导致太多非客观与不可靠因素的介入。对一些当代文学作品尝试进行尽可能有效的经典化建构,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作品 文学奖项 跨媒介改编 经典建构 人事关系 文学刊物 媒体宣传 经典化
下载PDF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俄罗斯的译介接受研究——以俄罗斯在线书评词汇的情感分析为基础
16
作者 赵晨宇 岳博强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6,共6页
茅盾文学奖(以下简称茅奖)设立于1981年,是中国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引领着中国当代优秀长篇小说创作的方向。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合作不断加深,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有助于俄罗斯民众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译介中国当代优秀文... 茅盾文学奖(以下简称茅奖)设立于1981年,是中国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引领着中国当代优秀长篇小说创作的方向。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合作不断加深,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有助于俄罗斯民众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译介中国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对俄传播的重要途径,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在中俄两国的文化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提高文学作品的译介传播效果就显得格外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创作 茅盾文学 文学奖项 情感分析 文化多样性 俄罗斯民众 文学作品 译介传播
下载PDF
杨利民戏剧中湿地文学书写及其多重价值
17
作者 李琪 赵丽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79,共9页
大庆是著名的石油之都、百湖之城、湿地之城,大庆文学也因此被打上浓墨重彩的“石油”与“湿地”烙印。在扎实、厚重、丰硕的石油文学、湿地文学成果中,杨利民的戏剧创作格外值得关注。杨利民的戏剧,既立足大庆的石油文学和湿地文学,又... 大庆是著名的石油之都、百湖之城、湿地之城,大庆文学也因此被打上浓墨重彩的“石油”与“湿地”烙印。在扎实、厚重、丰硕的石油文学、湿地文学成果中,杨利民的戏剧创作格外值得关注。杨利民的戏剧,既立足大庆的石油文学和湿地文学,又超越了地域与区域文学之限,开始放眼于对生态文学和生态文化的强烈关注,深沉地思考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和谐共生、生态环境与人类的未来等问题。其戏剧代表作不仅塑造了英雄的石油人群像,而且还再现了大庆的湿地之美,从而丰富了我国湿地文学创作。杨利民戏剧中湿地文学书写经历了一个由背景元素渐趋成为主角的动态过程,并具备文学、美学、文化以及精神抚慰等多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利民戏剧 大庆 湿地文学 石油文学 生态文学
下载PDF
数字文学的文学要素变革及其审美内涵
18
作者 程健 孙慧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3-116,167,共5页
数字文学相较于网络文学的使用凸显了数字审美与技术整合的新质。一方面数字文学拓展了创作题材的来源,影响了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地位关系,改变了文学文本内容与形式的生成模式。另一方面“文学四要素”的变革带来对文学审美性固有结... 数字文学相较于网络文学的使用凸显了数字审美与技术整合的新质。一方面数字文学拓展了创作题材的来源,影响了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地位关系,改变了文学文本内容与形式的生成模式。另一方面“文学四要素”的变革带来对文学审美性固有结构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从外部对象切入,数字文学开辟了全新的审美空间,呈现出审美虚拟性;二是从文本内部切入,表现出审美多元化、碎片化、综合性的聚合;三是就传播机制而言,强化技术化审美的间接性表达和影响,表现出审美权力的让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学 文学四要素 审美内涵 数据
下载PDF
文学社团与文化机构合作的范例——重识文学研究会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19
作者 张志平 李直飞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5-54,共10页
在经济与文学的关系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作为特殊意识的文学已成为常识,但是,文学对经济的能动性往往被研究界所忽略。在许多时候,文学并不是消极的被经济所决定,如文学研究会在与商务印书馆的合作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性。在商务印书馆... 在经济与文学的关系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作为特殊意识的文学已成为常识,但是,文学对经济的能动性往往被研究界所忽略。在许多时候,文学并不是消极的被经济所决定,如文学研究会在与商务印书馆的合作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性。在商务印书馆从诸多方面影响了文学研究会时,文学研究会也一直主动借用商务印书馆的力量发展、壮大自己,当商务印书馆妨碍文学研究会实现自身的宗旨时,文学研究会则努力突破束缚。双方长期合作,是双方成功平衡各方利益和诉求的结果,在双方冲突、妥协、磨合的过程中成功平衡了经济与文化、政治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冲突。双方形成了既独立自主,又相互借重、制约,形成均势的复杂关系。这是在现代文学市场中形成的现代文学与社会资本之间的新型机制。这种新型机制作为民国文学机制的一部分,是研究者触摸民国文学历史脉络、探究中国文学现代化规律的一个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会 商务印书馆 文学新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