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两湖现代文学的历史书写
1
作者 刘保昌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第4期69-72,共4页
历史书写是两湖现代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廖沫沙历史题材的杂文和小说创作,借古讽今,嬉笑怒骂,笔力遒劲,入木三分。他善于做“翻案文章”,如《儒学的实行》揭开传统儒学温情脉脉的面纱,认为在表面上文质彬彬的“仁义礼智信”的深层... 历史书写是两湖现代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廖沫沙历史题材的杂文和小说创作,借古讽今,嬉笑怒骂,笔力遒劲,入木三分。他善于做“翻案文章”,如《儒学的实行》揭开传统儒学温情脉脉的面纱,认为在表面上文质彬彬的“仁义礼智信”的深层,内含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血腥统治;他认为秦皇和汉武对待儒学的态度,刚好与人们的普遍认知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历史 历史书写 汉武 借古讽今 仁义礼智信 封建专制 文质彬彬 传统儒学
下载PDF
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文史哲》杂志举办第三期青年学者工作坊
2
作者 陈莜烨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近年来,从文学中复原和呈现历史的现场感和氛围感,已成为研究工作中一种重要而共通的学术取向。文学是一种主观与客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行为,它从来不是自足自为的,而是始终处于与政治、社会和思想的角力之中。只有将文学文本放... 近年来,从文学中复原和呈现历史的现场感和氛围感,已成为研究工作中一种重要而共通的学术取向。文学是一种主观与客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行为,它从来不是自足自为的,而是始终处于与政治、社会和思想的角力之中。只有将文学文本放置于历史现场,考察文学外部的多重力量对于文本的作用,以及文本对于历史的建构,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蕴藏的丰富内涵,并且全方位揭示历史的多元本相。有鉴于此,《文史哲》杂志以“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为主题,于2023年6月3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第三期青年学者工作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哲》 工作坊 青年学者 文学的历史 学术取向 文学作品 山东济南 现场感
下载PDF
讲述“历史”的理想情怀——评毕光明、姜岚《纯文学的历史批判》
3
作者 张立群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9期62-65,共4页
在经历多年的探索与积淀之后,毕光明、姜岚再次推出了"纯文学"研究力作《纯文学的历史批判》。相较出版于2005年的《虚构的力量:中国当代纯文学研究》,《纯文学的历史批判》中的绝大部分论文写于新世纪,且态度鲜明地表达了"历史批... 在经历多年的探索与积淀之后,毕光明、姜岚再次推出了"纯文学"研究力作《纯文学的历史批判》。相较出版于2005年的《虚构的力量:中国当代纯文学研究》,《纯文学的历史批判》中的绝大部分论文写于新世纪,且态度鲜明地表达了"历史批判"的学术立场,这不由得使我们在感佩之余,抱有较为强烈的阅读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历史 “纯文学 当代史 学术立场 阅读期待 路遥 当代文学 太阳出世 十七年文学 底层叙事
下载PDF
路遥文学的历史命运和当代内涵——评厚夫的《路遥传》
4
作者 高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97-99,共3页
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中,路遥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路遥的《人生》是1980年代以来标志性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众多读者的"热读"和研究界的"冷遇"的两相对照下构成了颇为重要的文学现象,如果视野再开阔一些,看到的... 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中,路遥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路遥的《人生》是1980年代以来标志性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众多读者的"热读"和研究界的"冷遇"的两相对照下构成了颇为重要的文学现象,如果视野再开阔一些,看到的是作品巨大的影响力和现实性。因此,路遥的作品不单是历史的记录,它也接通到中国的当下,而且表征出了当代中国某些尖锐的现实问题——这在当代中国作家中并不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厚夫 《平凡的世界》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的历史 中国作家 《人生》 洪子诚 茅盾文学 文学形态
下载PDF
文学形态、文学主题与文学的历史——有感于《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 被引量:3
5
作者 魏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72-177,共6页
多年以前,有些应该是很有远见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们预告了一个危机。那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这块不到“中国古代文学史”百分之一的土地实在养活不了几乎对等于“古代文学”的研究人口。这块土地上不仅已经没有荒原,而且几乎处... 多年以前,有些应该是很有远见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们预告了一个危机。那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这块不到“中国古代文学史”百分之一的土地实在养活不了几乎对等于“古代文学”的研究人口。这块土地上不仅已经没有荒原,而且几乎处处都经过了深耕细耙。与其在这僧多粥少之地抢饭碗,不如上到人烟稀少的“近代文学”山林中猎兽,或下到永不止息的“当代文学”江面上捕鱼。这一涉及学术生存的提醒,确使少数识时务者及时地另谋生路了。而更多的那些热土难离的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形态 文学的历史 文学主题 中国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古代文学 人烟稀少 几乎处处 中国现代作家 近代文学
下载PDF
文学的历史客观性与伦理阐释——论《指环与书》的多角度叙事
6
作者 田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7-243,共7页
文学伦理学批评就在于文学的历史客观性,文学伦理学批评要求文学批评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历史学对待历史客观性的不同态度对文学创作有借鉴作用,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会极大地提升文学的历史客观性,有助于创建伦理现场和环境,实施伦理阐释... 文学伦理学批评就在于文学的历史客观性,文学伦理学批评要求文学批评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历史学对待历史客观性的不同态度对文学创作有借鉴作用,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会极大地提升文学的历史客观性,有助于创建伦理现场和环境,实施伦理阐释和批评。英国诗人罗伯特·布朗宁的《指环与书》的多角度叙事正是充分利用了历史学中对待历史客观性的不同态度,极大地提升了文学的历史客观性,为伦理阐释创造了必要的历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客观性 文学的历史客观性 罗伯特·布朗宁 《指环与书》 伦理阐释
下载PDF
喧闹过后的沉思——关于“寻根”文学的历史反刍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慈江 《运城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16-19,共4页
无论人们秉承什么样的尺度,作出何种程度的价值判断,认可如下的事实都将是必然的:即十分明显的,新时期文学越来越迅疾地呈现为一种不息变化的躁动态势。从初始的“伤痕”文学到热闹已届年余的“寻根”文学走马灯似的递进,便是最有力的... 无论人们秉承什么样的尺度,作出何种程度的价值判断,认可如下的事实都将是必然的:即十分明显的,新时期文学越来越迅疾地呈现为一种不息变化的躁动态势。从初始的“伤痕”文学到热闹已届年余的“寻根”文学走马灯似的递进,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尽管这难免影响判断的作出及作出的准确度,但总是可慰的现象。波澜,哪怕是微缓的波澜,原强似不兴的一沟死水,生命力的扎挣虽难免夹杂着痛苦,到底是鲜活的跃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历史 新时期文学 韩少功 青年诗人 李杭育 刘心武 爸爸爸 意象化 心理积淀 陆文夫
下载PDF
试评文学家汉武帝——兼论帝王文学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庾岭 《怀化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40-46,共7页
我国文学源远流长,帝王文学的出现也是非常早的。清代沈德潜的《古诗源》所录舜帝的《卿云歌》和《南风歌》固然不足为据:“这诗的字法、句法,音节不独非三代前所有,也不是春秋、战国时所有,显然是汉人作品。”(梁启超《中国美文学史稿... 我国文学源远流长,帝王文学的出现也是非常早的。清代沈德潜的《古诗源》所录舜帝的《卿云歌》和《南风歌》固然不足为据:“这诗的字法、句法,音节不独非三代前所有,也不是春秋、战国时所有,显然是汉人作品。”(梁启超《中国美文学史稿》)《尚书》所载的夏、商、周三代帝王的“诰”、“誓”、“命”,也可能是后人追叙的。然而,《诗经·周颂》中的“《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四篇,似是一篇的四章,是周成王所作的悔过诗”, (高亨《诗经今注》古今学者都无异议。“至于始皇勒岳,政暴而文泽,亦有疏通之美焉。(《文心雕龙·铭箴》)楚霸王项羽的《垓下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时代 文学的历史 诗经今注 闵予小子 兼论 铭箴 李夫人 周颂 高亨 古今学者
下载PDF
幽默文学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3
9
作者 殷仪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82-89,共8页
幽默,作为情感的一种特殊表现情态和文学作品的一种格调,它为人类所共有。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表现。本文试就中国幽默文学的历史演变,作些粗略的探讨。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学传统源远流长。... 幽默,作为情感的一种特殊表现情态和文学作品的一种格调,它为人类所共有。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表现。本文试就中国幽默文学的历史演变,作些粗略的探讨。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学传统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幽默作品始终不绝如缕。只不过在1924年林语堂音译英语“幽默”并“把幽默列为文学之一部门”之前,不叫幽默文学罢了。有的因此而无视或否认中国有幽默传统,那完全是一种误解。探索中国幽默的历史演变,既不能拘泥于现成的概念,又不能脱离历史的范畴。只有沿循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审美观念的变化脉络,才能科学地把握幽默演变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历史 文学传统 文学作品 中华民族历史 三里湾 笑林 《晏子春秋》 比兴手法 列女传 长篇小说创作
下载PDF
“五四”个性解放文学的历史特征
10
作者 倪婷婷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7年第3期148-167,共20页
“五四”个性解放文学,几乎主导了新文学最初十年的创作。这一主题的诞生,昭示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内,具有现代个性意识的人的胚胎正在孕育成形。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关键词 个性解放 文学的历史 个性意识 “五四”文学 自剖 中国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 作品主人公 人的文学 下层人民
下载PDF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论革命现实主义是新中国文学的历史选择
11
作者 王福湘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22,共6页
文学发展的历史有无规律可寻?对这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解答。1958年,茅盾写过一篇著名的长文《夜读偶记》,研究了中外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认为“在阶级社会内,文学的历史基本上是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 文学发展的历史有无规律可寻?对这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解答。1958年,茅盾写过一篇著名的长文《夜读偶记》,研究了中外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认为“在阶级社会内,文学的历史基本上是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斗争”,这一结论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的争鸣,作为一个公式,的确显得偏顿。然而,证之新中国文学40年的历史,这种斗争的存在乃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正是在这种复杂曲折的斗争中,革命现实主义赢得了人民的选择,确立并保持了它的主流地位。本文不拟全面评述40年中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的历史过程,只想通过对当代中国若干文学现象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文学 文学的历史 夜读偶记 复杂曲折 中外文学 历史选择 文艺创作 新时期文学 社会主义文学 赵树理
下载PDF
文学的历史与历史的文学——读陈思广教授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史(1922—1949)》
12
作者 谢慧聪 《学术评论》 2022年第5期94-100,共7页
陈思广教授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史(1922—1949)》(武汉出版社2021年版,以下简称《编年史》),以编年体的写作模式,按照时间顺序,客观记录相关史实的方式,向读者打开了一幅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近30年的历史画卷。这是一部区别于现有文学... 陈思广教授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史(1922—1949)》(武汉出版社2021年版,以下简称《编年史》),以编年体的写作模式,按照时间顺序,客观记录相关史实的方式,向读者打开了一幅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近30年的历史画卷。这是一部区别于现有文学史,具有强烈探索性和开辟精神,集宏大视野、细节观照、深邃目光、突破局限的史学著作。众所周知,撰写编年史既要有宏大的文学史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历史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 武汉出版社 文学史视野 陈思 写作模式 史学著作 编年史
下载PDF
文学发展圭臬:受的方向——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解读
13
作者 郑辅耀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58-59,共2页
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是一篇经典的比较文学论文,该文揭示了文学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即所谓金科玉律的圭臬:受的方向。从比较文学视角对其解读,使闻先生论文的基本精神得以较好的体现。
关键词 闻一多 文学的历史动向》 受的方向 文学发展圭臬
下载PDF
施耐庵及其话本文学的历史贡献
14
作者 袁世硕 孙琳 《文史知识》 2024年第7期58-64,共7页
《水浒传》现代研究的开端,胡适居首先做《水浒传考证》,继有郑振铎、严敦易等做《水浒传》演化的具体研究:由宋江起义的历史本事开始梳理,经“水浒”故事的生发,直到百二十回《水浒全传》的生成与广泛传播,形成这部小说名著创作成书的... 《水浒传》现代研究的开端,胡适居首先做《水浒传考证》,继有郑振铎、严敦易等做《水浒传》演化的具体研究:由宋江起义的历史本事开始梳理,经“水浒”故事的生发,直到百二十回《水浒全传》的生成与广泛传播,形成这部小说名著创作成书的“世代积累说”。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此种论断大致是符合实际的,但却模糊了《水浒传》现存最早署名“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或“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的百回本是为定本及其结构完整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耐庵 文学的历史 《水浒传》 罗贯中 《水浒全传》 郑振铎 世代积累 话本
原文传递
魏晋文献整理与文学互动研究的创新之作——评《魏晋文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研究》
15
作者 刘保昌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6期124-126,共3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魏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无论是文人的文学创作实践和取得的实绩,还是文人对文学特性、本质的认识而形成的文学观念与思想,与前代相比,均有了新的拓展与质的飞跃,开启了我国古代文学的新格局。与魏... 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魏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无论是文人的文学创作实践和取得的实绩,还是文人对文学特性、本质的认识而形成的文学观念与思想,与前代相比,均有了新的拓展与质的飞跃,开启了我国古代文学的新格局。与魏晋文学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学界对魏晋文学的研究也一直是中古文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人们在刘师培、鲁迅等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人心态、艺术精神、文人集团、文学思想、政治、文化等视角,对魏晋文学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学 文学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创作实践 魏晋文人 文学特性 文人心态 文人集团
下载PDF
徽州文学的历史地位
16
作者 吴兆民 《徽州社会科学》 2023年第12期26-31,共6页
有关“徽州文学”问题的真正提出,是近两年的事。笔者有鉴于徽州文学被冷遇的情况,撰写了《徽州文学创作主体的类型特点》[1]《有关“徽州文学”的几个问题》[2]《徽文化中的徽州文学》[3]《徽州文学概观》[4]《一代文星程敏政》[5]《... 有关“徽州文学”问题的真正提出,是近两年的事。笔者有鉴于徽州文学被冷遇的情况,撰写了《徽州文学创作主体的类型特点》[1]《有关“徽州文学”的几个问题》[2]《徽文化中的徽州文学》[3]《徽州文学概观》[4]《一代文星程敏政》[5]《从民间歌谣看徽州人的观念世界》[6]等文,企图在一定方面扭转人们对徽州文学的偏颇认识,还徽州文学的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文学 文学的历史 民间歌谣 徽文化 类型特点 创作主体 程敏政 人的观念
原文传递
“经典化与再阐释:近代文学的历史定位与价值重估青年学者工作坊”召开
17
作者 郑学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8-178,共1页
2022年11月12—13日,由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代文学研究室、河南大学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经典化与再阐释:近代文学的历史定位与价值重估青年学者工作... 2022年11月12—13日,由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代文学研究室、河南大学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经典化与再阐释:近代文学的历史定位与价值重估青年学者工作坊”以线上形式召开。共有二十八位青年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西风东渐与文体正变”。陈斐(中国艺术研究院)指出蒋伯潜《文体论纂要》站在民族文化本位立场吸纳新知,构建本土化的文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历史 中国近代文学 文体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 价值重估 工作坊 河南大学 黄河文明
原文传递
思潮·命意·匠心:云南戏剧文学的历史脉象(上)
18
作者 吴戈 《剧本》 2023年第10期57-64,共8页
云南戏剧创作的回顾总结是个芜杂的大题目。不算其他,仅就云南自己的主要地方剧种而言,根据戏剧学者黎方先生的研究,“云南各戏曲剧种传统剧目共约4000多个,其中,滇剧1650多个;花灯400多个;大词戏4个;傣剧300多个;壮剧1000多个;白剧380... 云南戏剧创作的回顾总结是个芜杂的大题目。不算其他,仅就云南自己的主要地方剧种而言,根据戏剧学者黎方先生的研究,“云南各戏曲剧种传统剧目共约4000多个,其中,滇剧1650多个;花灯400多个;大词戏4个;傣剧300多个;壮剧1000多个;白剧380多个;佤族清戏10多个;关索戏70多个;端公戏80多个(不包括法事活动形式);香通戏30多个;梓潼戏一个……”实际上,其中属于傩文化仪式变化而来的采用一些神话、古典文学或者干脆就是从人所熟知的剧目情节借用的那些半祭祀半宗教半民俗的社会活动,作为“类戏剧”文化,是不在我们的观察思考范围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戏剧 地方剧种 戏曲剧种 端公戏 关索戏 白剧 文学的历史 傩文化
原文传递
思潮·命意·匠心:云南戏剧文学的历史脉象(中)
19
作者 吴戈 《剧本》 2023年第11期80-85,共6页
三、地缘文化:云南戏剧创作中题材特色与区位意识的凸显可以感到,云南戏剧文化在伟大的民族抗日战争、争取独立解放的岁月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文学创作较之舞台繁荣,还是逊色的。新中国成立,国家自主自治,民族独立自由,民族和睦友... 三、地缘文化:云南戏剧创作中题材特色与区位意识的凸显可以感到,云南戏剧文化在伟大的民族抗日战争、争取独立解放的岁月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文学创作较之舞台繁荣,还是逊色的。新中国成立,国家自主自治,民族独立自由,民族和睦友好、团结奋进的国策,给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云南戏剧文化也在这个时候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历史 云南戏剧 地缘文化 题材特色 民族和睦 文学创作 黄金时期 独立解放
原文传递
思潮·命意·匠心:云南戏剧文学的历史脉象(下)
20
作者 吴戈 《剧本》 2023年第12期87-91,共5页
四、高原高光:英模辈出的题材发掘与戏剧发展的新动向20世纪90年代以降,波及全国的“形式探索”与“人性探究”热潮,在云南戏剧创作中也有涟漪。从90年代开始,云南话剧创作经历了不短时间里“小戏小品创作”的持续热情,同时也出现了探... 四、高原高光:英模辈出的题材发掘与戏剧发展的新动向20世纪90年代以降,波及全国的“形式探索”与“人性探究”热潮,在云南戏剧创作中也有涟漪。从90年代开始,云南话剧创作经历了不短时间里“小戏小品创作”的持续热情,同时也出现了探索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历史 云南戏剧 创作经历 小戏小品 形式探索 20世纪90年代 新动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