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明排外与赎路情结
被引量:
6
1
作者
马陵合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26-332,共7页
文明排外是20世纪初中国收回铁路利权的基本口号,它较集中地体现了近代国人的赎路情结。赎路情结虽然使政府和民间一度呈现出激进的排拒外债态势,然而,文明排外却并未形成对铁路外债全面的抵制,主要是通过一些"合法"的手段并...
文明排外是20世纪初中国收回铁路利权的基本口号,它较集中地体现了近代国人的赎路情结。赎路情结虽然使政府和民间一度呈现出激进的排拒外债态势,然而,文明排外却并未形成对铁路外债全面的抵制,主要是通过一些"合法"的手段并付出高昂代价收回部分路权。这种言行之间的差异导致清季的收回利权渐失其光芒,文明排外不能解决近代中国所面临的维持国权与引进外资的两难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排外
赎路
粤汉铁路
京汉铁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权势争夺与“文明排外”——1905年哄闹公堂案论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方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35,共7页
1905年哄闹公堂案发生后,上海社会各阶层、各团体连日集会抗议,形成了大规模的抗议风潮。风潮固因公堂案而起,但其背后实隐含着中外双方对于租界内警政和司法权力的争夺。在抗御外侮、卫护国权的过程,上海绅商一直主张以和平、文明的手...
1905年哄闹公堂案发生后,上海社会各阶层、各团体连日集会抗议,形成了大规模的抗议风潮。风潮固因公堂案而起,但其背后实隐含着中外双方对于租界内警政和司法权力的争夺。在抗御外侮、卫护国权的过程,上海绅商一直主张以和平、文明的手段和体现华人尊严的方式,合力与争,并提出了在公共租界工部局增设华董的要求。这不仅是对此前历次民族主义风潮中"文明排外"的抗争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承袭,实际上也提示了"文明排外"的新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堂案
权势争夺
文明排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维新运动时期湖南“文明排外”思想浅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丽华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6期81-84,共4页
维新时期,湖南有识之士面对列强的侵略,开始逐步摆脱过去的盲目排外思想,主张“文明排外”。“文明排外”是维新时期湖南的一种重要思想,也是一种新式的反帝武器。从其思想内容上看,主要体现在宗教、对外交涉、经济、思想意识四个...
维新时期,湖南有识之士面对列强的侵略,开始逐步摆脱过去的盲目排外思想,主张“文明排外”。“文明排外”是维新时期湖南的一种重要思想,也是一种新式的反帝武器。从其思想内容上看,主要体现在宗教、对外交涉、经济、思想意识四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新运动
湖南
文明排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湖湘文化的特征看维新时期湖南“文明排外”思想形成的原因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丽华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8-51,共4页
湖湘文化是长期以来在现今湖南境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文化。它与其他区域文化比较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注重经世致用,具有一种躬行实践的务实精神;(二)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传统;(三)善于兼收并蓄,具有博采众家的开放...
湖湘文化是长期以来在现今湖南境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文化。它与其他区域文化比较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注重经世致用,具有一种躬行实践的务实精神;(二)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传统;(三)善于兼收并蓄,具有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和创新精神。该文作者认为这些特点成为甲午战后湖南有识之士由“盲目排外”迅速转为“文明排外”思想形成的深层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文化
特征
维新运动
文明排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湖南维新运动中的“湖南自保”和“文明排外”策略
5
作者
彭平一
马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18-123,共6页
戊戌年间湖南维新运动中提出的"湖南自立自保"和"文明排外"思想,是维新派针对胶州湾事变后的民族危机和湖南面临的中外关系新局面提出的政治策略。这些政治策略的实施,是湖南维新运动独步一时的重要原因,也是湖南...
戊戌年间湖南维新运动中提出的"湖南自立自保"和"文明排外"思想,是维新派针对胶州湾事变后的民族危机和湖南面临的中外关系新局面提出的政治策略。这些政治策略的实施,是湖南维新运动独步一时的重要原因,也是湖南维新运动中维新派人士举办一系列新政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维新运动
政治策略
“湖南自保”
“
文明排外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维新时期湖南“文明排外”思想的历史地位
6
作者
陈丽华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2-64,共3页
甲午战后,湖南有识之士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提出了“文明排外”的主张,这种思想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文明排外”是湖南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二、“文明排外”思想对清末民初相关社会思潮产生了...
甲午战后,湖南有识之士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提出了“文明排外”的主张,这种思想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文明排外”是湖南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二、“文明排外”思想对清末民初相关社会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湖南“文明排外”思想是整个“文明排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新运动
湖南
文明排外
历史地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天华“文明排外”思想述论
7
作者
陈丽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6期120-121,124,共3页
陈天华提出的"文明排外"思想,是一种"不明与争,而暗与之拒"的反帝侵略思想,他既反对盲目排外,也反对妥协投降,同时主张通过自强达到排外的目的,并提出把抵制外国同学习西方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陈天华
文明排外
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维新时期湖南“文明排外”思想的形成
8
作者
陈丽华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
甲午战后,受近代湖南先贤排外主张影响的湖南有识之士面对着战争的惨败,在外来先进思想的作用下,开始由“盲目排外”逐步转化为“文明排外”,从而为湖南摆脱闭塞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维新运动
湖南
文明排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维新时期皮锡瑞“文明排外”思想的形成
9
作者
王国军
《船山学刊》
2007年第2期43-45,共3页
甲午战争后,受近代先贤排外主张影响的皮锡瑞面对着战争的惨败,在外来先进思想的作用下,开始由“盲目排外”逐步转为“文明排外”,从而完成了其政治思想上的一个重要转变。
关键词
维新运动
皮锡瑞
文明排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拒俄运动与清末上海“文明排外”的社会动员
被引量:
1
10
作者
方平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9年第4期4-10,共7页
拒俄运动期间,上海的绅商士民以“文明排外”相号召,通过集会演说、组织社团、发行报刊等方式,引导舆论,聚集力量,造成声势,形成了有效的社会动员。由此,在民间社会的对外交涉和斗争中,确立并凸显了一种新的斗争方式和政治取向...
拒俄运动期间,上海的绅商士民以“文明排外”相号召,通过集会演说、组织社团、发行报刊等方式,引导舆论,聚集力量,造成声势,形成了有效的社会动员。由此,在民间社会的对外交涉和斗争中,确立并凸显了一种新的斗争方式和政治取向,提示了近代民族主义运动的可能发展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俄运动
文明排外
社会动员
原文传递
从抵制美货运动看辛亥革命前民众运动发展新趋向
被引量:
1
11
作者
朱英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9,共13页
辛亥革命前爆发的抵制美货运动,体现出一系列不同于此前民众运动的新趋向。其突出表现,一是迅速达到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与高涨声势;二是在运动中倡行不依赖政府而专恃民气,并对清政府乃至封建专制予以批评和谴责;三是从“野蛮的排外”...
辛亥革命前爆发的抵制美货运动,体现出一系列不同于此前民众运动的新趋向。其突出表现,一是迅速达到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与高涨声势;二是在运动中倡行不依赖政府而专恃民气,并对清政府乃至封建专制予以批评和谴责;三是从“野蛮的排外”转变为“文明的排外”,受到海内外舆论肯定。但是,抵制美货运动也仍然存在传统民众运动所具有的若干缺陷:如缺乏统一领导运动的组织机构,具有明显的分散性与自发性特点;参与者目标不一致,行动不统一,导致运动不能持久进行,最终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制美货
民众运动
民气民力
文明排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严复教案观初探
被引量:
1
12
作者
皮后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89-93,共5页
关键词
严复
民族主义
基督教
文明排外
南昌教案
义和团运动
清政府
耶稣会
康有为
传教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南学会的讲学活动及维新思想
13
作者
陈忠纯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9-103,共5页
戊戌维新时期,在湖南的开明官绅支持下,维新派开办南学会作为宣传救亡维新思想的阵地。通过学会讲学活动,维新派提倡"文明排外",开展"学战",倡明"素王改制"思想,以期于拯救危亡,启蒙大众,推进维新变法...
戊戌维新时期,在湖南的开明官绅支持下,维新派开办南学会作为宣传救亡维新思想的阵地。通过学会讲学活动,维新派提倡"文明排外",开展"学战",倡明"素王改制"思想,以期于拯救危亡,启蒙大众,推进维新变法。讲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湖南地区的维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学会
文明排外
学战
素王改制
义利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世纪末湖南维新思潮中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确立
14
作者
易燕明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8-72,82,共6页
19世纪末的湖南维新思潮,第一次较完整地确立了近代民族国家观念,而确立起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结果,就是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不再是盲目排外,而是以法理与理性来对抗外国的侵略,所以湖南维新派极力宣扬公法观念和主张文明排外的思想。不过...
19世纪末的湖南维新思潮,第一次较完整地确立了近代民族国家观念,而确立起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结果,就是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不再是盲目排外,而是以法理与理性来对抗外国的侵略,所以湖南维新派极力宣扬公法观念和主张文明排外的思想。不过,湖南维新思潮中的民族国家观念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即对帝国主义侵略性一面缺乏准确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维新思潮
民族国家
公法
文明排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03年中国“国民外交”的出现
被引量:
2
15
作者
曾荣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3-121,共9页
近代"国民外交"一词在中国的出现大致可以追溯到1903年,并受到了西方,尤其是日本国民外交理论的影响。然而,近代国人对外来的国民外交思想并非是简单地接受,而是因应于中国内忧外患的时局,对其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解释和改造...
近代"国民外交"一词在中国的出现大致可以追溯到1903年,并受到了西方,尤其是日本国民外交理论的影响。然而,近代国人对外来的国民外交思想并非是简单地接受,而是因应于中国内忧外患的时局,对其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解释和改造。1903年中国"国民外交"的出现是西方国民外交思想的输入与中国国民参与外交意识的日益发展,两者相互激荡、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在内忧外患的时局下,中国社会各阶层民众国民意识的增强以及知识人士与下层民众相互结合,全体国民共同对外的历史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外交
文明排外
拒俄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天华思想评价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
5
16
作者
刘宏章
《求是学刊》
1986年第2期85-90,27,共7页
关键词
陈天华
文明排外
农民革命
思想评价
义和团
命辞
若干问题
反帝斗争
中国革命史
英雄史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皮锡瑞维新变法思想新论
17
作者
罗利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近代经学大师皮锡瑞一生究心于学术与政治的完美结合,他阐发义理思想,宣扬素王改制,为维新变法摇旗呐喊。他主张振兴孔教以文明排外,同时,力倡有用之学,主张调和中西,强调不必尽从西法。与康有为、梁启超相比,皮锡瑞的维新变法思想具有...
近代经学大师皮锡瑞一生究心于学术与政治的完美结合,他阐发义理思想,宣扬素王改制,为维新变法摇旗呐喊。他主张振兴孔教以文明排外,同时,力倡有用之学,主张调和中西,强调不必尽从西法。与康有为、梁启超相比,皮锡瑞的维新变法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也更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锡瑞
维新变法
素王改制
文明排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元济与近代基督教——以《外交报》为中心
18
作者
吕明涛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 64-69,共6页
“文明排外”的思想是近代中国有西方教育背景或者说有世界视野的知识分子,针对义和团以来盲目排外的做法,而提出的一种外交策略。张元济参与发起创办的《外交报》力主这一观点,但是仔细分析,张元济的这一思想又有其独特性,与近现代之...
“文明排外”的思想是近代中国有西方教育背景或者说有世界视野的知识分子,针对义和团以来盲目排外的做法,而提出的一种外交策略。张元济参与发起创办的《外交报》力主这一观点,但是仔细分析,张元济的这一思想又有其独特性,与近现代之交的视野开阔、大刀阔斧的文化激进派相比,稍嫌保守;与近代自改革时期的拘守一隅、盲目排外的文化保守派相比,又觉超拔。说它带有实用主义的色彩,更主要是因为它是建立在文化本位主义基础之上的,它的历史价值似乎也应该体现在这里。张元济这一思想的独特性在对待近代基督教问题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济
《外交报》
文明排外
基督教
文化本位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维新运动与湖南的思想变革
19
作者
杜万岭
孟庆圆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62-64,共3页
19世纪90年代,维新运动在湖南蓬勃展开。湖南地方官绅的支持是维新运动开展的有力支撑,湖湘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是维新运动开展的土壤,保守与开明的激烈博弈是维新运动开展的推动力。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在思想文化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19世纪90年代,维新运动在湖南蓬勃展开。湖南地方官绅的支持是维新运动开展的有力支撑,湖湘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是维新运动开展的土壤,保守与开明的激烈博弈是维新运动开展的推动力。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在思想文化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其改革措施主要有三项:一是创办《湘学报》《湘报》,唤醒民众;二是创办时务学堂,培养人才;三是创建南学会,宣传维新思想。经过维新运动的洗礼,湖湘地区民众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众从"盲目排外"转变为"文明排外",二是民众开始重视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三是救亡图存的观念深入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维新运动
思想变革
文明排外
救亡图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报刊舆论、话语重构与社会变迁:1905年上海会审公廨案新探
20
作者
曾荣
《近代中国》
2021年第1期87-103,共17页
近代中国日益发达的报刊舆论,往往在一些重大事件中扮演着催化剂的作用,引发内外政策的演变、话语内涵的重构,乃至社会思想的变迁。1905年上海会审公廨案爆发后,中国知识阶层与趋新人士借助报刊舆论的力量,发动各界民众及社会团体举行...
近代中国日益发达的报刊舆论,往往在一些重大事件中扮演着催化剂的作用,引发内外政策的演变、话语内涵的重构,乃至社会思想的变迁。1905年上海会审公廨案爆发后,中国知识阶层与趋新人士借助报刊舆论的力量,发动各界民众及社会团体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抗议行动。基于"租界主权"事关"国体"的认知,官、绅、商、学界人士纷纷加入"文明排外"行动之中。随着中西舆论战与国内民众的罢市风潮的不断演进,"国民外交"的话语内涵以及国民参与外交的思想理念,由此经历了新的洗礼和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舆论
文明排外
会审公廨
社会变迁
国民外交
内外政策
话语重构
学界人士
原文传递
题名
文明排外与赎路情结
被引量:
6
1
作者
马陵合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26-332,共7页
文摘
文明排外是20世纪初中国收回铁路利权的基本口号,它较集中地体现了近代国人的赎路情结。赎路情结虽然使政府和民间一度呈现出激进的排拒外债态势,然而,文明排外却并未形成对铁路外债全面的抵制,主要是通过一些"合法"的手段并付出高昂代价收回部分路权。这种言行之间的差异导致清季的收回利权渐失其光芒,文明排外不能解决近代中国所面临的维持国权与引进外资的两难抉择。
关键词
文明排外
赎路
粤汉铁路
京汉铁路
Keywords
cultural xenophobia
redeem railways
Yuehan Railway
Jinghan Railway
分类号
K257.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权势争夺与“文明排外”——1905年哄闹公堂案论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方平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35,共7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B405)资助
文摘
1905年哄闹公堂案发生后,上海社会各阶层、各团体连日集会抗议,形成了大规模的抗议风潮。风潮固因公堂案而起,但其背后实隐含着中外双方对于租界内警政和司法权力的争夺。在抗御外侮、卫护国权的过程,上海绅商一直主张以和平、文明的手段和体现华人尊严的方式,合力与争,并提出了在公共租界工部局增设华董的要求。这不仅是对此前历次民族主义风潮中"文明排外"的抗争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承袭,实际上也提示了"文明排外"的新趋向。
关键词
公堂案
权势争夺
文明排外
分类号
K295.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维新运动时期湖南“文明排外”思想浅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丽华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6期81-84,共4页
文摘
维新时期,湖南有识之士面对列强的侵略,开始逐步摆脱过去的盲目排外思想,主张“文明排外”。“文明排外”是维新时期湖南的一种重要思想,也是一种新式的反帝武器。从其思想内容上看,主要体现在宗教、对外交涉、经济、思想意识四个层面。
关键词
维新运动
湖南
文明排外
Keywords
The Reformation Movement
Hunan
Civil Antiforeignism
分类号
K25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湖湘文化的特征看维新时期湖南“文明排外”思想形成的原因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丽华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思政部
出处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8-51,共4页
基金
韩山师范学院2005年青年教师科研项目
文摘
湖湘文化是长期以来在现今湖南境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文化。它与其他区域文化比较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注重经世致用,具有一种躬行实践的务实精神;(二)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传统;(三)善于兼收并蓄,具有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和创新精神。该文作者认为这些特点成为甲午战后湖南有识之士由“盲目排外”迅速转为“文明排外”思想形成的深层次的原因。
关键词
湖湘文化
特征
维新运动
文明排外
Keywords
Huxiang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Movement of Reform
civil antiforeignism
分类号
K103 [历史地理—世界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湖南维新运动中的“湖南自保”和“文明排外”策略
5
作者
彭平一
马田
机构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
出处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WK10)
文摘
戊戌年间湖南维新运动中提出的"湖南自立自保"和"文明排外"思想,是维新派针对胶州湾事变后的民族危机和湖南面临的中外关系新局面提出的政治策略。这些政治策略的实施,是湖南维新运动独步一时的重要原因,也是湖南维新运动中维新派人士举办一系列新政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
戊戌维新运动
政治策略
“湖南自保”
“
文明排外
”
Keywords
The Reform Movement in 1898
political strategy
"Hunan Self-Protection"
"Civilization Exclusive"
分类号
K25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维新时期湖南“文明排外”思想的历史地位
6
作者
陈丽华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2-64,共3页
文摘
甲午战后,湖南有识之士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提出了“文明排外”的主张,这种思想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文明排外”是湖南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二、“文明排外”思想对清末民初相关社会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湖南“文明排外”思想是整个“文明排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
关键词
维新运动
湖南
文明排外
历史地位
Keywords
The Movement of Reform
Hunan
Givil Antiforeignism
historic position
分类号
K25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天华“文明排外”思想述论
7
作者
陈丽华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思政部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6期120-121,124,共3页
基金
韩山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科研项目
文摘
陈天华提出的"文明排外"思想,是一种"不明与争,而暗与之拒"的反帝侵略思想,他既反对盲目排外,也反对妥协投降,同时主张通过自强达到排外的目的,并提出把抵制外国同学习西方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陈天华
文明排外
思想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维新时期湖南“文明排外”思想的形成
8
作者
陈丽华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
文摘
甲午战后,受近代湖南先贤排外主张影响的湖南有识之士面对着战争的惨败,在外来先进思想的作用下,开始由“盲目排外”逐步转化为“文明排外”,从而为湖南摆脱闭塞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维新运动
湖南
文明排外
Keywords
The Movement of Reform
Hunan
civil antiforeignism
分类号
K25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维新时期皮锡瑞“文明排外”思想的形成
9
作者
王国军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船山学刊》
2007年第2期43-45,共3页
文摘
甲午战争后,受近代先贤排外主张影响的皮锡瑞面对着战争的惨败,在外来先进思想的作用下,开始由“盲目排外”逐步转为“文明排外”,从而完成了其政治思想上的一个重要转变。
关键词
维新运动
皮锡瑞
文明排外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拒俄运动与清末上海“文明排外”的社会动员
被引量:
1
10
作者
方平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出处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9年第4期4-10,共7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B405
文摘
拒俄运动期间,上海的绅商士民以“文明排外”相号召,通过集会演说、组织社团、发行报刊等方式,引导舆论,聚集力量,造成声势,形成了有效的社会动员。由此,在民间社会的对外交涉和斗争中,确立并凸显了一种新的斗争方式和政治取向,提示了近代民族主义运动的可能发展路向。
关键词
拒俄运动
文明排外
社会动员
Keywords
The Anti-Russia Movement, resisting the foreigners in a civilized manner, social mobilization
分类号
K257.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抵制美货运动看辛亥革命前民众运动发展新趋向
被引量:
1
11
作者
朱英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9,共13页
文摘
辛亥革命前爆发的抵制美货运动,体现出一系列不同于此前民众运动的新趋向。其突出表现,一是迅速达到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与高涨声势;二是在运动中倡行不依赖政府而专恃民气,并对清政府乃至封建专制予以批评和谴责;三是从“野蛮的排外”转变为“文明的排外”,受到海内外舆论肯定。但是,抵制美货运动也仍然存在传统民众运动所具有的若干缺陷:如缺乏统一领导运动的组织机构,具有明显的分散性与自发性特点;参与者目标不一致,行动不统一,导致运动不能持久进行,最终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
抵制美货
民众运动
民气民力
文明排外
分类号
K257.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严复教案观初探
被引量:
1
12
作者
皮后锋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89-93,共5页
关键词
严复
民族主义
基督教
文明排外
南昌教案
义和团运动
清政府
耶稣会
康有为
传教士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南学会的讲学活动及维新思想
13
作者
陈忠纯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9-103,共5页
文摘
戊戌维新时期,在湖南的开明官绅支持下,维新派开办南学会作为宣传救亡维新思想的阵地。通过学会讲学活动,维新派提倡"文明排外",开展"学战",倡明"素王改制"思想,以期于拯救危亡,启蒙大众,推进维新变法。讲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湖南地区的维新活动。
关键词
南学会
文明排外
学战
素王改制
义利观
Keywords
Nan Xue Hui
excluding the heresy with civility
war of knowledge
reforming the mind of Confucius
view of benefit and morality
分类号
K25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世纪末湖南维新思潮中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确立
14
作者
易燕明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8-72,82,共6页
文摘
19世纪末的湖南维新思潮,第一次较完整地确立了近代民族国家观念,而确立起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结果,就是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不再是盲目排外,而是以法理与理性来对抗外国的侵略,所以湖南维新派极力宣扬公法观念和主张文明排外的思想。不过,湖南维新思潮中的民族国家观念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即对帝国主义侵略性一面缺乏准确的认识。
关键词
湖南维新思潮
民族国家
公法
文明排外
Keywords
reform trend of thought in Hunan
nation-state
public law
civilized anti-foreignism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03年中国“国民外交”的出现
被引量:
2
15
作者
曾荣
机构
中山大学历史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3-121,共9页
文摘
近代"国民外交"一词在中国的出现大致可以追溯到1903年,并受到了西方,尤其是日本国民外交理论的影响。然而,近代国人对外来的国民外交思想并非是简单地接受,而是因应于中国内忧外患的时局,对其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解释和改造。1903年中国"国民外交"的出现是西方国民外交思想的输入与中国国民参与外交意识的日益发展,两者相互激荡、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在内忧外患的时局下,中国社会各阶层民众国民意识的增强以及知识人士与下层民众相互结合,全体国民共同对外的历史趋势。
关键词
国民外交
文明排外
拒俄运动
分类号
K257.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天华思想评价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
5
16
作者
刘宏章
出处
《求是学刊》
1986年第2期85-90,27,共7页
关键词
陈天华
文明排外
农民革命
思想评价
义和团
命辞
若干问题
反帝斗争
中国革命史
英雄史观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皮锡瑞维新变法思想新论
17
作者
罗利璋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文摘
近代经学大师皮锡瑞一生究心于学术与政治的完美结合,他阐发义理思想,宣扬素王改制,为维新变法摇旗呐喊。他主张振兴孔教以文明排外,同时,力倡有用之学,主张调和中西,强调不必尽从西法。与康有为、梁启超相比,皮锡瑞的维新变法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也更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关键词
皮锡瑞
维新变法
素王改制
文明排外
Keywords
Pi Xinli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Confucian reform
cultural antiforeignism
分类号
K25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元济与近代基督教——以《外交报》为中心
18
作者
吕明涛
机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传播系
出处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 64-69,共6页
文摘
“文明排外”的思想是近代中国有西方教育背景或者说有世界视野的知识分子,针对义和团以来盲目排外的做法,而提出的一种外交策略。张元济参与发起创办的《外交报》力主这一观点,但是仔细分析,张元济的这一思想又有其独特性,与近现代之交的视野开阔、大刀阔斧的文化激进派相比,稍嫌保守;与近代自改革时期的拘守一隅、盲目排外的文化保守派相比,又觉超拔。说它带有实用主义的色彩,更主要是因为它是建立在文化本位主义基础之上的,它的历史价值似乎也应该体现在这里。张元济这一思想的独特性在对待近代基督教问题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关键词
张元济
《外交报》
文明排外
基督教
文化本位主义
Keywords
ZHANG Yuan-ji
"Diplomacy"
Civilized xenophobia
Christian
Cultural departmentalism
分类号
K256.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维新运动与湖南的思想变革
19
作者
杜万岭
孟庆圆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62-64,共3页
文摘
19世纪90年代,维新运动在湖南蓬勃展开。湖南地方官绅的支持是维新运动开展的有力支撑,湖湘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是维新运动开展的土壤,保守与开明的激烈博弈是维新运动开展的推动力。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在思想文化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其改革措施主要有三项:一是创办《湘学报》《湘报》,唤醒民众;二是创办时务学堂,培养人才;三是创建南学会,宣传维新思想。经过维新运动的洗礼,湖湘地区民众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众从"盲目排外"转变为"文明排外",二是民众开始重视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三是救亡图存的观念深入人心。
关键词
湖南
维新运动
思想变革
文明排外
救亡图存
分类号
K25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报刊舆论、话语重构与社会变迁:1905年上海会审公廨案新探
20
作者
曾荣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近代中国》
2021年第1期87-103,共17页
文摘
近代中国日益发达的报刊舆论,往往在一些重大事件中扮演着催化剂的作用,引发内外政策的演变、话语内涵的重构,乃至社会思想的变迁。1905年上海会审公廨案爆发后,中国知识阶层与趋新人士借助报刊舆论的力量,发动各界民众及社会团体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抗议行动。基于"租界主权"事关"国体"的认知,官、绅、商、学界人士纷纷加入"文明排外"行动之中。随着中西舆论战与国内民众的罢市风潮的不断演进,"国民外交"的话语内涵以及国民参与外交的思想理念,由此经历了新的洗礼和升华。
关键词
报刊舆论
文明排外
会审公廨
社会变迁
国民外交
内外政策
话语重构
学界人士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明排外与赎路情结
马陵合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权势争夺与“文明排外”——1905年哄闹公堂案论析
方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维新运动时期湖南“文明排外”思想浅析
陈丽华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湖湘文化的特征看维新时期湖南“文明排外”思想形成的原因
陈丽华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湖南维新运动中的“湖南自保”和“文明排外”策略
彭平一
马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维新时期湖南“文明排外”思想的历史地位
陈丽华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陈天华“文明排外”思想述论
陈丽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维新时期湖南“文明排外”思想的形成
陈丽华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维新时期皮锡瑞“文明排外”思想的形成
王国军
《船山学刊》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拒俄运动与清末上海“文明排外”的社会动员
方平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9
1
原文传递
11
从抵制美货运动看辛亥革命前民众运动发展新趋向
朱英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严复教案观初探
皮后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南学会的讲学活动及维新思想
陈忠纯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19世纪末湖南维新思潮中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确立
易燕明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1903年中国“国民外交”的出现
曾荣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陈天华思想评价的若干问题
刘宏章
《求是学刊》
198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皮锡瑞维新变法思想新论
罗利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张元济与近代基督教——以《外交报》为中心
吕明涛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维新运动与湖南的思想变革
杜万岭
孟庆圆
《新乡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报刊舆论、话语重构与社会变迁:1905年上海会审公廨案新探
曾荣
《近代中国》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