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造影联合血清尿素、胱抑素C、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和斑块性质的关系
1
作者 陈娇 明贤芳 吴永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尿酸(UA)、胱抑素C(Cys C)、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对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狭窄程度诊断价值和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9例CHD患者,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尿酸(UA)、胱抑素C(Cys C)、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对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狭窄程度诊断价值和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9例CHD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A检查获得血管体积、斑块体积、重建指数(RI)、斑块负荷等参数资料,检测血清UA、Cys C、甘油三酯及空腹血糖水平,并计算TyG指数。根据冠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将CHD患者分为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钙化斑块组和非钙化斑块组。比较不同冠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CHD患者CTA参数和血清UA、Cys C、TyG指数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A参数联合血清UA、Cys C、TyG指数对冠脉狭窄程度诊断价值。结果CHD组血管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RI、CTA参数模型CTA'和血清UA、Cys C、TyG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狭窄组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RI、CTA参数模型CTA'和血清UA、Cys C、TyG指数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非钙化斑块组斑块负荷、RI和血清UA、Cys C、TyG指数高于钙化斑块组(P<0.05)。CTA参数(CTA')、血清UA、Cys C、TyG指数等4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时:ROC-AUC(0.95CI)分别为0.767(0.568~0.954)、0.703(0.432~0.963)、0.732(0.524~0.918)、0.741(0.560~0.914)、0.891(0.773~0.983)。联合应用诊断效能更高。结论CHD患者的血管体积减小,斑块负荷、血管狭窄程度、RI增加,血清UA、Cys-C、TyG指数均升高,与钙化斑块形成有关。CTA与血清UA、Cys C、TyG指数均可诊断冠脉狭窄程度,且联合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狭窄程度 斑块性质 CT血管造影 尿酸 胱抑素C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
下载PDF
如何利用颈动脉超声判断斑块性质
2
作者 汤晓隽 《科学之友》 2024年第1期32-32,共1页
颈动脉斑块是一种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指颈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形成的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之一,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中风和心脏病。超声科医生对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判断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颈动脉斑块是一种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指颈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形成的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之一,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中风和心脏病。超声科医生对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判断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医生可利用超声检查来直观地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内部结构,从而对其性质进行初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脂质沉积 颈动脉超声 超声检查 颈动脉内膜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性质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及斑块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戴小丽 卢卿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2期150-154,169,共6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下称冠脉)成像(DSCT-CA)在冠脉狭窄病变及斑块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疑似冠心病(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冠脉血管造影、DSCT...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下称冠脉)成像(DSCT-CA)在冠脉狭窄病变及斑块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疑似冠心病(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冠脉血管造影、DSCT-CA检查,以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DSCT-CA诊断冠脉狭窄病变的价值;8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CHD的患者同时接受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比较DSCT-CA与IVUS测得的CHD患者冠脉斑块参数[包括血管外膜内面积(EEM CSA)、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PB)、重构指数(RI)、偏性指数(EI)],同时以IVUS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DSCT-CA诊断斑块性质的价值。结果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HD 117例,非CHD 83例;冠脉无狭窄83例,轻度狭窄33例,中度狭窄45例,重度狭窄39例。DSCT-CA正确诊断冠脉无狭窄76例,轻度狭窄28例,中度狭窄40例,重度狭窄36例;DSCT-CA与冠脉造影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较高(Kappa=0.953,P<0.001)。DSCT-CA正确诊断CHD 104例,正确排除CHD 76例;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11.1%、84.3%;DSCT-CA诊断CHD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别为0.889、0.916、0.902。DSCT-CA诊断无狭窄、左冠脉主干狭窄、左前降支狭窄、回旋支狭窄、右冠脉狭窄的准确度分别为91.6%、92.9%、93.1%、84.6%、92.9%。DSCT-CA与IVUS测得的CHD患者EEM CSA、MLA、PA、PB、RI、E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SCT-CA正确诊断易损性斑块98个,非易损性斑块76个;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12.5%、8.4%;DSCT-CA诊断易损性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别为0.875、0.916、0.884。结论DSCT-CA在冠脉狭窄病变及斑块性质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且较冠脉造影、IVUS具有无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斑块性质
下载PDF
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性质的诊断分析
4
作者 刘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5期239-240,247,共3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斑块患者以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斑块性质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确立时间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研究所选目标为本院收诊治疗的84例颈动脉斑块患者,根据诊断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以彩色多普勒超声... 目的:分析颈动脉斑块患者以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斑块性质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确立时间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研究所选目标为本院收诊治疗的84例颈动脉斑块患者,根据诊断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64排CT颈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观察组(42例)以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斑块性质检出率情况,统计分析各组患者检出斑块成分情况。结果:42例观察组患者经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共检出患者40例,检出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检出斑块成分分类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患者通过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具有极高准确性,能够有效鉴别缓和斑块性质及成分,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可靠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 颈动脉 斑块性质 诊断 纤维斑块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性质、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联合ESRS评分对脑梗死复发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杨李霞 蒋天安 +1 位作者 张丽 何金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性质、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联合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对脑梗死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ESRS评分对120例初发脑梗死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分析不同危险层次的脑梗死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分...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性质、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联合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对脑梗死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ESRS评分对120例初发脑梗死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分析不同危险层次的脑梗死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分别探讨颈动脉斑块软斑组、混合斑块组、硬斑组及颅内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组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并分析颈动脉斑块性质、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ESRS分层模型对脑梗死1年内复发的预测能力及三者联合预测脑梗死1年内复发风险的能力。结果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软斑组及混合斑块组1年内复发率显著高于无斑块或硬斑组(P<0.001);脑梗死重度狭窄组及闭塞组1年内复发率显著高于正常或轻度狭窄组(P<0.05)。ESRS分层低危、高危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1年内脑梗死复发的风险高于低危组。颈动脉斑块性质、颅内动脉狭窄程度、ESRS分层模型及三者联合预测脑梗死1年内复发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0.789、0.648、0.871,三者联合面积最大。结论颈动脉斑块性质、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联合ESRS评分对预测脑梗死患者1年内复发的风险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复发 颈动脉斑块性质 颅内动脉狭窄程度 ESRS评分 预测
下载PDF
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诊断价值分析
6
作者 郑苏萍 赵琳琳 李小潘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3年第5期337-341,共5页
目的分析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CTA)对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狭窄和斑块性质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就诊的65例CHD患者设为CHD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6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给予CTA检查,比较2组左心功能参数... 目的分析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CTA)对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狭窄和斑块性质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就诊的65例CHD患者设为CHD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6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给予CTA检查,比较2组左心功能参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斑块面积,通过ROC曲线分析左心功能参数对CHD的诊断价值。结果CHD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每搏量(LVS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重构指数(RI)、偏心指数(EI)均高于对照组(P<0.05),CHD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斑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CHD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轻度(27.7%)、中度(33.8%)、重度率(38.5%)均高于对照组(6.2%、0、0)(P<0.05)。CHD组混合斑块(26.2%)、钙化斑块(27.7%)、纤维斑块(21.5%)、脂质斑块率(24.6%)均高于对照组(0、0、1.5%、6.2%)(P<0.05)。LVEDV、LVSV、LVESV、RI、EI、LVEF联合检测诊断CHD的AUC(95%CI)=0.906(0.816,0.959),灵敏度(96.3%)、特异度(93.0%)均高于单一检测。结论320排CTA通过检测左心功能参数、斑块面积等对冠状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作出准确判断,联合检测左心功能参数,可提高对CHD诊断效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CT冠状动脉成像 斑块性质
下载PDF
Force CT一站式扫描对冠心病的诊断及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学东 史广龙 +1 位作者 柴娜 张博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5期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Force CT一站式扫描对冠心病的诊断及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Force CT一站式扫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结... 目的 探讨Force CT一站式扫描对冠心病的诊断及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Force CT一站式扫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结果为“金标准”,观察Force CT一站式扫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对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鉴别价值。结果 80例受检者经CAG检查了532个冠状动脉节段,其中无狭窄241个,轻度狭窄162个,中度狭窄104个,重度狭窄25个,且均伴中度及以上狭窄;经IVUS检查检出易损斑块69个,稳定斑块114个;Force CT一站式扫描诊断无狭窄239个、轻度狭窄163个、中度狭窄106个、重度狭窄24个,80例受检者伴中度及以上狭窄77例,检出易损斑块73个、稳定斑块110个;Force CT一站式扫描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为96.25%,与“金标准”相比,Force CT一站式扫描诊断冠状动脉节段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符合率分别为97.51%、96.30%、98.08%、96.00%,且经Kappa一致性检验发现,其诊断冠状动脉节段狭窄与“金标准”的一致性高(Kappa=0.981,P<0.001)。Force CT一站式扫描检出易损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0%、94.74%、95.62%、91.78%、98.18%,且经Kappa一致性检验发现,Force CT一站式扫描鉴别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金标准”的一致性高(Kappa=0.964,P<0.001)。结论 采用Force CT一站式扫描诊断冠心病及鉴别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价值理想,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ce CT 一站式扫描 冠心病 斑块性质 鉴别诊断价值
下载PDF
双源64层CT与IVUS评估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性质的价值对比
8
作者 仝峰 乔雯雯 +1 位作者 杨琴 袁玲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8期64-66,共3页
目的探究双源64层CT(64-DSCT)与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性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80例疑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行64-DSCT检查,后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下确认病变血管后行IVUS检... 目的探究双源64层CT(64-DSCT)与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性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80例疑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行64-DSCT检查,后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下确认病变血管后行IVUS检查。以IVUS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分析64-DSCT的检测效能。结果以IVUS检查结果为标准,IVUS检查结果显示其中128个血管节段出现病变存在斑块,64-DSCT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7%、89.09%、92.64%、90.63%、95.15%;IVUS检查结果显示80例患者的96个血管节段中包括软斑块26块,纤维斑块12块,混合斑块40块,钙化斑块18块;而64-DSCT检查结果(准确率)为28块(92.86%),纤维斑块10块(83.33%),混合斑块41块(97.56%),钙化斑块17块(94.44%);两种检查方法检测狭窄程度、血管横截面积、管腔面积、EI、PA、RI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DSCT对斑块性质的检测效能与IVUS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64层CT 血管内超声 冠心病 斑块性质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中MMP-9、Angptl2、炎症因子与患者CT下斑块性质及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杜华 李杰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36-138,15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MMP-9、Angptl2联合CT在评价冠心病患者斑块性质和临床预后中的运用价值。方法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间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18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 目的探讨血清中MMP-9、Angptl2联合CT在评价冠心病患者斑块性质和临床预后中的运用价值。方法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间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18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血清MMP-9、Angptl2的水平。根据冠心病患者的斑块CT结果进一步分为脂质斑块组35例、纤维斑块组30例、钙化斑块组53例,根据随访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42例,预后良好组76例,对比其血清MMP-9、Angptl2水平,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外周血中MMP-9、Angptl2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脂质斑块组患者血清MMP-9、Angptl2及IL-1β、IL-17、hs-CRP、HMGB1的水平分别高于钙化斑块组、纤维斑块组(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MMP-9、Angptl2水平与IL-1β、IL-17、hs-CRP、HMGB1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冠心病患者血清中MMP-9、Angptl2的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MMP-9、Angptl2水平异常增高,与CT判定的斑块性质及远期预后均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斑块性质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CT冠状动脉造影斑块性质与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郭顺顺 王建鑫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CT冠状动脉造影斑块性质与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沂水县马站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行CT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判断斑块性质将患者分为软...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CT冠状动脉造影斑块性质与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沂水县马站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行CT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判断斑块性质将患者分为软斑块组(n=32)和非软斑块组(n=54),比较两组PLR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R对冠心病患者CT冠状动脉造影斑块性质的预测价值。结果:冠脉重度狭窄患者血小板、PLR水平高于中度狭窄和轻度狭窄,淋巴细胞水平低于中度狭窄和轻度狭窄(P<0.05);多支病变患者血小板、PLR水平高于双支病变和单支病变,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双支病变和单支病变(P<0.05)。软斑块组血小板、PLR水平高于非软斑块组,淋巴细胞水平低于非软斑块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LR预测冠心病患者CT冠状动脉造影软斑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 (95%CI:0.791~0.952),最佳临界值为132.70,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1%、88.9%。结论:PLR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且可作为预测患者CT冠状动脉造影斑块性质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T冠状动脉造影 斑块性质 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 相关性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与脑血流中微栓子信号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朱连海 黄怀宇 +2 位作者 汪芳 范松松 凌卓敏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414,共1页
颈动脉狭窄和脑血流中的微栓子信号均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与脑血流中微栓子阳性率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 微栓子信号 颈动脉狭窄 斑块性质 脑血流 独立危险因素 脑梗死患者 脑血管病 狭窄程度
下载PDF
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慧 杨丽亚 +3 位作者 张欢 张业敏 张鹏飞 甘红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初发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并探讨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初发110例、复发60例。所有患者接受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初发、复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比较初发急... 目的观察初发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并探讨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初发110例、复发60例。所有患者接受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初发、复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比较初发急性脑梗死混合斑块、软斑块、硬斑块患者病情程度、梗死灶大小及预后。结果初发急性、复发脑梗死患者中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别为95、53例,其中混合斑块分别为34、36例,软斑块分别为19、9例,硬斑块分别为42、8例,两者混合斑块、硬斑块发生情况比较,P均﹤0.01。初发急性脑梗死病情重型患者混合斑块、软斑块、硬斑块分别为22、7、3例,混合斑块、软斑块与硬斑块患者比较,P均﹤0.01。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混合斑块、软斑块、硬斑块大梗死灶分别为24、8、14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35.29%、68.42%、92.86%,软斑块、硬斑块与混合斑块患者比较,P均﹤0.05。结论与复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相比,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硬斑块所占比例高。初发急性脑梗死混合斑块、软斑块患者病情重,混合斑块患者梗死灶大、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性质 脑梗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CT血管造影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瑞婷 韦武鹏 +3 位作者 李雪花 覃冬华 胡瑞光 秦超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994-997,共4页
目的比较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与CT血管造影(CTA)对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20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均行HR-MRI和CT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及对斑块... 目的比较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与CT血管造影(CTA)对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20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均行HR-MRI和CT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及对斑块性质的评估效果,并评价两种方法与DSA评价管腔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结果 DSA显示共24支大脑中动脉发生血管狭窄。CTA与HR-MRI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检出率、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价血管狭窄程度方面,HR-MRI与DSA呈高度一致性(κ=0.770,P=0.016),CTA与DSA呈中度一致性(κ=0.528,P=0.031)。HR-MRI对大脑中动脉斑块的总检出率及易损斑块、稳定斑块的检出率均高于CTA(P<0.05)。结论 HR-MRI在评估大脑中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方面比CTA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狭窄 斑块性质 高分辨率磁共振 CT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成像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立 李承晏 +3 位作者 何国厚 王云甫 刘勇 李永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以及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健康体检者。所有入组人员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头颅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或... 目的探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以及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健康体检者。所有入组人员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头颅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病理改变结果分为3组:软斑块组、硬斑块组和对照组。从肘静脉采血10 mL,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24孔培养板,培养4天后,洗去非贴壁细胞,换液培养至7天。收集贴壁细胞,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标记荆豆凝集素I和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双染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采用黏附能力测定实验、MTT法和改良的Boyden小室分别观察内皮祖细胞的黏附能力、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结果放大200倍视野下内皮祖细胞数量、黏附能力,硬斑块组和软斑块组均高于对照组,软斑块组高于硬斑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硬斑块组和软斑块组增殖能力均低于对照组,软斑块组高于硬斑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软斑块组迁移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祖细胞 斑块性质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斑块性质的影响及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涛 张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4期3346-3349,共4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冠心病患者斑块性质的影响及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8月期间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接受冠脉CTA检查并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 4C尿素...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冠心病患者斑块性质的影响及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8月期间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接受冠脉CTA检查并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 4C尿素呼吸气试验判断Hp感染情况,根据冠脉CTA检查判断冠脉粥样斑块性质,另取血清标本并测定炎症反应指标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结果:Hp阳性患者中软斑块所占比例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所占比例显著低于Hp阴性患者;软斑块冠心病患者血清中SIRT1、SOD的含量显著低于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患者,MPO、MDA、ET-1、Gal-3、MIP-1α、IL-17、sI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患者;纤维斑块冠心病患者血清中SIRT1、SOD的含量显著低于钙化斑块患者,MPO、MDA、ET-1、Gal-3、MIP-1α、IL-17、sI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钙化斑块患者。HP阳性冠心病患者血清中SIRT1、SOD的含量显著低于Hp阴性冠心病患者,MPO、MDA、ET-1、Gal-3、MIP-1α、IL-17、sI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Hp阴性冠心病患者。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斑块的稳定性并激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幽门螺旋杆菌 斑块性质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MSCT在血管内超声判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及斑块性质准确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亚伟 许巧玲 +3 位作者 张欣欣 邸杰 杨蕾 许倩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8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在64排螺旋CT判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及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准确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378个冠状动脉节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血管内超声(IVUS)组(5...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在64排螺旋CT判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及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准确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378个冠状动脉节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血管内超声(IVUS)组(50例,189个冠状动脉节段)和64排螺旋CT(MSCT)组(55例,189个冠状动脉节段),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VUS组患者的189个冠状动脉节段中,临界病变99处;在108个斑块中有39个为钙化斑块,40个为纤维斑块,29个为脂质斑块。MSCT诊断钙化斑块的灵敏度显著高于脂质斑块、纤维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2,x^2=7.38;P<0.05),诊断脂质斑块、纤维斑块的灵敏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1,P>0.05);MSCT诊断脂质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的特异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32,P>0.05)。钙化斑块的CT值显著高于脂质斑块、纤维斑块,而纤维斑块的CT值又显著高于脂质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3,t=3.182,t=2.776;P<0.05)。结论:IVUS在MSCT判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及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准确性的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冠状动脉斑块性质 准确性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体内CD40配体、CXC配体表达与炎症反应、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博 万翔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986-989,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体内CD40配体(CD40L)、CXC配体(CXCL5)表达与炎症反应、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的CHD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分离RNA,测定CD40...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体内CD40配体(CD40L)、CXC配体(CXCL5)表达与炎症反应、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的CHD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分离RNA,测定CD40L、CXCL5的表达量;采集外周血并分离血清,测定炎症反应指标、脂代谢指标、胶原代谢指标的含量。结果:CHD组患者外周血中CD40L、CXCL5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HD组患者血清中TNF-α、IFN-γ、IL-6、PCSK9、sdLDLC、ox-LDL、Gal-3、Lp-PLA2、ICTP、ADAMTS4、CatK、CyP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TGF-β1、TIMP1、TIMP2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周血中CD40L、CXCL5的表达量与血清中TNF-α、IFN-γ、IL-6、PCSK9、sdLDLC、ox-LDL、Gal-3、Lp-PLA2、ICTP、ADAMTS4、CatK、CyPA的含量呈正相关,与IL-10、TGF-β1、TIMP1、TIMP2的含量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CD40L、CXCL5的异常高表达能够加重炎症反应、降低斑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D40配体 CXC配体 炎症反应 斑块性质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MMPRIN表达与冠脉造影下斑块性质、血清蛋白酶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邓涛 崔惠康 +1 位作者 许承志 龚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274-1277,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表达与冠脉造影下斑块性质、血清蛋白酶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5月至11月病期间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并根据病情分为稳定型...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表达与冠脉造影下斑块性质、血清蛋白酶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5月至11月病期间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并根据病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并行冠脉造影判断斑块性质,分为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硬斑块组。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表面EMMPRIN的表达量,根据EMMPRIN的表达量高低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外周血不同斑块性质、不同EMMPRIN表达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结果 UAP组患者PBMCs表面EMMPRIN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 <0.05);冠脉造影下不同斑块性质患者PBMCs表面EMMPRIN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斑块性质越不稳定、EMMPRIN表达水平越高(P <0.05);PBMCs表面EMMPRIN高表达患者的血清MMP1、MMP2、MMP3、MMP9、CRP、IL-6、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EMMPRIN低表达患者,TIMP2、IL-10、TGF-β1含量明显低于EMMPRIN低表达患者(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MMPRIN的高表达与斑块稳定性的下降有关,增强蛋白酶活性、激活炎症反应是参与该过程的可能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斑块性质 蛋白酶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斑块性质与狭窄程度相关性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赖穗翩 陈钜涛 +3 位作者 黎冠东 彭宇程 伍振富 叶杰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8期5-10,共6页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VH-IVUS)对颈动脉狭窄斑块性质以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IVUS检查,明确患者颈动脉狭窄斑块的性质与狭...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VH-IVUS)对颈动脉狭窄斑块性质以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IVUS检查,明确患者颈动脉狭窄斑块的性质与狭窄程度。按照管腔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狭窄组(狭窄程度≤50%)、中度狭窄组(狭窄程度50%~69%)及重度狭窄组(狭窄程度≥70%),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结果:三组狭窄管腔面积、斑块面积及斑块负荷越来越重(P<0.05),而外弹力膜横截面积越来越小(P<0.05)。重度狭窄组有更大的纤维组织面积(P>0.05),而轻度狭窄组钙化组织面积及坏死核心面积更大(P<0.05),并且三组狭窄斑块中纤维组织比例越来越高(P<0.05),而钙化组织比例及坏死核心比例却越来越小(P<0.05)。相关性分析示管腔狭窄程度与纤维组织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r=0.694,P=0.003),而与钙化组织及坏死核心比率呈负相关(r=-0.375,P=0.011;r=-0.348,P=0.015)。轻度狭窄组斑块以薄纤维帽纤维粥样斑块瘤(TCFA)和钙化薄纤维帽纤维粥样斑块瘤(CaTCFA)为主。结论: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能够为分析颈动脉斑块性质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在诊断斑块性质和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虚拟组织学成像 颈动脉斑块性质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血脂与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 被引量:3
20
作者 武丽娜 李新华 赵晓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脂和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IVUS-VH)学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方法:对44例ACS患者及22例SA患者行IVUS-VH分析,并对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目的:探讨血脂和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IVUS-VH)学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方法:对44例ACS患者及22例SA患者行IVUS-VH分析,并对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进行测定,计算LDL-C/HDL-C比值,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坏死核心(NC)所占的比例与LP(a)、LDL-C/HDL-C的相关关系。结果:ACS组斑块中NC和钙化组织比例明显高于SA组(t=4.669、9.894,P<0.001),而纤维组织及纤维脂肪组织则明显低于SA组(t=7.184、5.290,P<0.001)。ACS组患者血清LDL-C/HDL-C、LP(a)水平高于SA组患者(t=3.512、19.139,P<0.001)。ACS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NC比例与血清LP(a)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r=0.549,P<0.001)。结论:LP(a)可能代替IVUS-VH帮助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 斑块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