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浆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及在斑岩矿床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华伟 杨志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3-1001,共29页
斑岩矿床是全球铜钼的主要来源,其形成与中酸性岩体的浅成侵位有关。斑岩矿床形成的精细过程与斑岩体成矿潜力判别,一直是新世纪以来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前沿。作为中酸性岩体中最常见且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副矿物,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近... 斑岩矿床是全球铜钼的主要来源,其形成与中酸性岩体的浅成侵位有关。斑岩矿床形成的精细过程与斑岩体成矿潜力判别,一直是新世纪以来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前沿。作为中酸性岩体中最常见且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副矿物,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近年来在岩浆作用与斑岩成矿作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一方面,这是得益于近年来以LA-ICP-MS为代表的原位分析技术的快速进步及普及,使得精确获取矿物组分信息、特别是微量组分信息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锆石和磷灰石的化学成分中蕴含丰富的成岩成矿信息,包括年龄、温度、氧逸度、含水量、S和Cl含量等,综合这些指标可以揭示岩浆-成矿演化规律及精细过程。为此,本文详细综述了近年来利用锆石和磷灰石约束斑岩矿床形成过程及成矿潜力评价等方面的主要进展,特别是在判断岩石类型、岩石成因、岩浆源区、反演母岩浆成分、区分矿床类型、示踪成矿流体来源、揭示流体交代作用与斑岩矿床蚀变分带、评价矿床剥蚀与保存情况等方面的进展;同时也梳理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锆石和磷灰石在斑岩矿床领域的应用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磷灰石 微量元素 斑岩矿床 氧逸度
下载PDF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系统的初步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25
2
作者 林彬 唐菊兴 +4 位作者 张志 郑文宝 冷秋锋 钟婉婷 应立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9-589,共11页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内中东段找到的超大型斑岩矿床之一。根据甲玛矿区165个钻孔角岩中裂隙的统计结果,从平面上和垂向上研究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上覆围岩金属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认为整个矿区破...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内中东段找到的超大型斑岩矿床之一。根据甲玛矿区165个钻孔角岩中裂隙的统计结果,从平面上和垂向上研究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上覆围岩金属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认为整个矿区破裂裂隙疏密分布趋势明显,裂隙高密度区位于ZK1616—ZK3216一带,平均裂隙率达40条/m以上,最高可达82条/m;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发散,裂隙率逐渐降低。而上覆围岩(角岩)中的铜钼矿化强度同裂隙发育程度呈正相关,平面上裂隙高密度区对应的Cu品位值为0.2%~0.47%,对应的Mo品位值为0.03%~0.10%;垂向上裂隙发育程度与铜钼矿化同样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裂隙越发育,对应的金属矿化越好,且在角岩中具"上铜下钼"的矿化分带现象。此外,根据对矿区裂隙成因的初步讨论,提出了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系统的演化模式,并结合16号勘探线上裂隙产状变化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确定了甲玛深部隐伏斑岩体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甲玛斑岩矿床 裂隙系统 铜钼矿化 角岩 西藏
下载PDF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系统地质、蚀变、矿化的三维地质模型 被引量:14
3
作者 唐攀 唐菊兴 +5 位作者 郑文宝 唐晓倩 冷秋锋 林彬 方向 林鑫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27,共13页
甲玛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是公益性与商业性勘查结合取得的重要成果。目前已累计探明和控制铜资源量超过700万吨,共伴生钼、铅锌、金、银资源量均达到大型以上规模。本文在充分收集、整理甲玛矿床最新勘查资料、研究成果的基础... 甲玛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是公益性与商业性勘查结合取得的重要成果。目前已累计探明和控制铜资源量超过700万吨,共伴生钼、铅锌、金、银资源量均达到大型以上规模。本文在充分收集、整理甲玛矿床最新勘查资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MICROMINE软件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遵循点→线→面→体的构建原则,进行人机交互分析,构建了甲玛矿床地质、蚀变、矿体三维实体模型,并根据不同矿体品位分布变化的实际情况,对矿体模块模型进行克里格法或距离反比加权法品位插值,构建各种元素的矿化模型。并综合国内外对斑岩、矽卡岩矿床的研究新趋向对模型进行了地质解译,认为甲玛斑岩矿床是由斑岩钼铜矿体、矽卡岩铜多金属矿体、角岩铜钼矿体以及破碎带中独立金矿体构成的"四位一体"典型斑岩成矿系统产物,其中矽卡岩主要有接触带近端矽卡岩、层间构造中的远端矽卡岩以及受控于推滑覆构造产出的矽卡岩三种产出型式,由岩浆热液沿层间构造和推滑覆构造扩散交代大理岩和角岩形成;研究认为甲玛斑岩矿床具有典型的斑岩矿床蚀变系统,但蚀变分带有所差异,钾化带与青磐岩化带是在相对碱性条件下形成,而绢英岩化带与泥化带趋向于在相对酸性条件下形成。此外,大规模的角岩、矽卡岩对寻找深部斑岩矿体具有指示意义,甲玛斑岩矿体、角岩矿体仍具巨大的找矿潜力。因此,本研究构建的甲玛三维模型直观地展示了矿区地层、岩体、构造分布情况、赋矿层位、矿化品位分布规律以及蚀变分带特征,为甲玛矿床的成因、成矿规律总结、找矿勘查、矿山生成开发等综合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蚀变 矿化 三维模型 甲玛斑岩矿床 西藏
下载PDF
论与斑岩矿床有关的矿化角砾岩成因类型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洪涛 芮宗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65-271,共7页
伴随有各类矿化角砾岩的斑岩矿床是深成源岩在浅成-超浅成条件下侵位-矿化的产物。本文详细阐述了与斑岩矿床有关的各类矿化角砾岩的地质特征、成因分类和识别标志,并从中国独特的构造环境出发,对与矿化角砾岩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作了初... 伴随有各类矿化角砾岩的斑岩矿床是深成源岩在浅成-超浅成条件下侵位-矿化的产物。本文详细阐述了与斑岩矿床有关的各类矿化角砾岩的地质特征、成因分类和识别标志,并从中国独特的构造环境出发,对与矿化角砾岩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作了初步剖析,指出矿化角砾岩的形成从根本上讲是深成岩浆侵位的多旋回性造成的,以岩浆水为主体的热流体是含矿斑岩体系从封闭环境转为开放环境的主要动力条件。因此,矿化角砾岩不仅是金属元素的原始富集条件,而且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我国与斑岩矿床有关的矿化角砾岩的主要成因类型为爆破角砾岩、侵入角砾岩、火山角砾岩等。多种角砾岩的叠加现象十分明显,热液交代角砾岩的叠加作用为矿化过程的指示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矿化 角砾岩 成因 分类
下载PDF
中国还原性斑岩矿床研究进展及判别标志 被引量:9
5
作者 申萍 潘鸿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7-994,共28页
世界上大多数斑岩矿床的成矿流体为氧化流体(CO2>>CH4)。然而,Rowins(2000)提出一些斑岩Cu-Au矿床的成矿流体为富含CH4的还原流体,矿床缺乏磁铁矿、赤铁矿和硬石膏等表征高氧逸度的矿物,而发育大量的磁黄铁矿,矿床规模小,矿床形... 世界上大多数斑岩矿床的成矿流体为氧化流体(CO2>>CH4)。然而,Rowins(2000)提出一些斑岩Cu-Au矿床的成矿流体为富含CH4的还原流体,矿床缺乏磁铁矿、赤铁矿和硬石膏等表征高氧逸度的矿物,而发育大量的磁黄铁矿,矿床规模小,矿床形成与含钛铁矿的还原性的Ⅰ型花岗岩类有关,并将其称之为还原性斑岩Cu-Au矿床。我国学者研究发现,中国不但发育还原性斑岩铜矿床,还发育还原性斑岩-矽卡岩铜矿床和还原性斑岩钼矿床,我们建议将这三种矿床统称为还原性斑岩矿床。本文基于课题组近十年来的研究工作,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中国发育的大中型还原性斑岩矿床的典型实例,在此基础上,重点阐明中国大型还原性斑岩矿床的特点、流体中CH4来源及其有关的成矿作用、容矿围岩特点、成矿岩浆氧化还原状态及其成因、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等。与Rowins(2000)提出的还原性斑岩铜矿床规模小的特点不同,中国发育的一些还原性斑岩矿床规模大;我们研究还识别出该类矿床发育独特的热液矿物和矿石矿物,比如,还原性斑岩铜矿发育热液钛铁矿,矿石矿物以黄铜矿为主,罕见斑铜矿、辉铜矿等矿物;还原性斑岩钼矿床出现热液钛铁矿,矿石矿物以辉钼矿为主,罕见黑钨矿和锡石等矿物;还原性斑岩-矽卡岩铜矿床的矽卡岩期发育钙铝榴石、钙铁辉石等还原性矽卡岩矿物和大量的磁黄铁矿,热液期以发育黄铜矿而非斑铜矿和辉铜矿等矿石矿物为特征。因此,还原性斑岩矿床除了Rowins(2000)提出的发育富CH4还原流体和磁黄铁矿等识别标志之外,还可辅以独特的脉石矿物(如钛铁矿、钙铝榴石、钙铁辉石等)和简单的矿石矿物(如黄铜矿、辉钼矿等)这两个标志进行识别。中国还原性斑岩矿床含矿岩体的围岩中普遍发育还原性岩石(如含碳质沉积岩或火山沉积岩、含亚铁的火山岩或火山沉积岩等);对于成矿流体中CH4、C2H6等还原性气体的来源,多数学者认为CH4、C2H6等还原性气体主要源于还原性围岩,部分源于岩浆。关于还原性斑岩矿床的成矿岩体是否为含钛铁矿的、还原性的花岗岩类,目前研究较少且存在争议,多数学者认为成矿原始岩浆为氧化性岩浆,但其氧逸度偏低,少数学者认为成矿岩浆始终为还原岩浆。还原性斑岩矿床与经典的斑岩矿床的成矿构造背景类似,二者没有明显区别。还原性斑岩矿床显示的还原性热液蚀变和成矿特点均与成矿流体富含CH4还原气体密切相关,因此,富含CH4还原流体是还原性斑岩矿床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性斑岩矿床 还原流体 CH_(4)来源 钛铁矿 判别标志
下载PDF
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与走滑断裂关系及其勘查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建华 丁俊 +1 位作者 刘才泽 张启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8-1035,共8页
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斑岩矿床勘查开发基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相继勘查发现了玉龙、驱龙、普朗、多不杂等特大型斑岩铜矿。初步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斑岩矿床的集聚与走滑断裂存在着密切的空间关系。认识并深入研究斑岩矿床与走滑... 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斑岩矿床勘查开发基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相继勘查发现了玉龙、驱龙、普朗、多不杂等特大型斑岩铜矿。初步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斑岩矿床的集聚与走滑断裂存在着密切的空间关系。认识并深入研究斑岩矿床与走滑断裂存在着的这种关系,对于斑岩矿床勘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西南地区现有的5个斑岩成矿带开展斑岩矿床勘查时,在沿区域性走滑断裂方向勘查并加强对走滑断层带内或其周围派生的局部引张或挤压地区开展找矿的同时,还应注意开展对鲜水河-小江左旋走滑断裂带及两侧斑岩矿床的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走滑断裂 勘查意义 中国西南地区
下载PDF
阿巴拉契亚褶皱带东段斑岩铜钼矿床与科迪勒拉褶皱带斑岩矿床特征的主要差异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振军 张文山 +4 位作者 胡瑞忠 刘继顺 高珍权 甘彩红 董金龙 《矿产勘查》 2014年第4期654-662,共9页
加拿大阿巴拉契亚(Appalachian)褶皱带东段,具有类似于加拿大西部科迪勒拉(Cordillera)褶皱带的洋陆汇聚环境,分布有Coxheath等一系列斑岩铜钼矿床,但是其形成时代较老(前寒武纪—泥盆纪),斑岩面型蚀变分布不全,地表多数没有火山岩分布... 加拿大阿巴拉契亚(Appalachian)褶皱带东段,具有类似于加拿大西部科迪勒拉(Cordillera)褶皱带的洋陆汇聚环境,分布有Coxheath等一系列斑岩铜钼矿床,但是其形成时代较老(前寒武纪—泥盆纪),斑岩面型蚀变分布不全,地表多数没有火山岩分布,矿化受断裂控制明显,分布在岩体一侧或断裂带旁;阿巴拉契亚褶皱带东段斑岩铜钼矿特征与科迪勒拉褶皱带斑岩矿床差异较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者大地构造演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巴拉契亚 Coxheath 斑岩矿床 科迪勒拉
下载PDF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Coxheath斑岩矿床中酸性侵入岩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再认识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振军 张文山 +3 位作者 刘继顺 高珍权 甘彩红 董金龙 《矿产勘查》 2014年第2期367-375,共9页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Coxheath斑岩矿床地表有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两种侵入岩分布,过去勘查工作和很多学者都认为铜钼矿床是由上述两种侵入岩形成。近年来的勘查工作、研究却发现研究区内还存在另外两种性质不同的、新的中酸性侵入岩分布...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Coxheath斑岩矿床地表有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两种侵入岩分布,过去勘查工作和很多学者都认为铜钼矿床是由上述两种侵入岩形成。近年来的勘查工作、研究却发现研究区内还存在另外两种性质不同的、新的中酸性侵入岩分布,一种是暗色闪长岩,另一种是花岗岩的分布,斑岩矿床的形成与最后期次形成的酸性侵入岩关系较大,应与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Coxheath 斑岩矿床 花岗闪长岩 成矿关系
下载PDF
燕辽地区含金斑岩矿床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及找矿方向
9
作者 李强之 董建乐 慕涛 《黄金科技动态》 1993年第4期5-10,共6页
通过对燕辽地区一些典型矿床的研究认为,红石金矿是与斑岩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而金厂沟梁等金矿是与斑岩有关的脉型及细脉浸染型金矿。在对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本区斑岩型金矿成矿模式,并指出了该区斑岩型金矿的... 通过对燕辽地区一些典型矿床的研究认为,红石金矿是与斑岩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而金厂沟梁等金矿是与斑岩有关的脉型及细脉浸染型金矿。在对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本区斑岩型金矿成矿模式,并指出了该区斑岩型金矿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金矿 地质特征
下载PDF
滇西北铜厂沟夕卡岩-斑岩型Mo-Cu矿床成矿岩体的高氧逸度特征及区内斑岩矿床成矿元素组合差异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凯旋 梁华英 +2 位作者 黄文婷 张健 陈喜连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滇西北铜厂沟夕卡岩-斑岩型Mo-Cu矿床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的东部,成矿岩体为晚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矿化和岩体紧密共生,主要为夕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化。分析了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Ce^(4+)/Ce^(3+)、Eu_N/Eu_N~*比值、岩体氧化物共生组合及岩体... 滇西北铜厂沟夕卡岩-斑岩型Mo-Cu矿床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的东部,成矿岩体为晚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矿化和岩体紧密共生,主要为夕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化。分析了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Ce^(4+)/Ce^(3+)、Eu_N/Eu_N~*比值、岩体氧化物共生组合及岩体Sr-Nd同位素组成。铜厂沟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具高的Ce^(4+)/Ce^(3+)比值(250~1415)和高的Eu_N/Eu_N~*比值(0.61~0.75),与智利北部以及中国的玉龙、德兴斑岩型矿床的基本一致,显示高氧化性特征;岩体发育赤铁矿-磁铁矿组合及据锆石微量元素组成计算岩浆lgfO_2值在-2.8~-20.0之间,也表明岩浆具高氧化特征,岩浆中的硫主要为氧化硫。岩浆中氧化硫主要通过与岩浆中的Fe^(2+)反应,形成磁铁矿,使氧化硫还原,为硫化物沉淀析出提供还原硫。岩体全岩初始(^(87)Sr/^(86)Sr)_i比值在0.706881~0.706970之间,ε_(Nd)(t)值在-5.0~-5.5之间,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范围在1297~1337 Ma之间,表明其主要为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并混有少量幔源组分。滇西北地区发育斑岩Cu-Mo(Mo-Cu)、Cu-Au-Mo及Cu-Au矿床,不同元素组合斑岩矿床成矿岩体岩浆都具高氧化特征,但矿床成矿元素从Cu-Mo→Cu-Au-Mo→Cu-Au,矿化岩体的(^(87)Sr/^(86)Sr)i范围从0.7076~0.7101逐渐减少到0.7053~0.7059,ε_(Nd)(t)值范围从-5.9~-6.1逐渐增加到-2.2~-3.8,显示幔源物质增加或地壳物质减少。这表明区内斑岩-夕卡岩型矿床成矿元素组合受源区控制,斑岩铜金矿床岩浆源区含较多幔源物质,斑岩铜钼矿床岩浆源区含较多壳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厂沟斑岩矿床 锆石微量元素 高氧化岩浆 斑岩源区与矿床元素组合 滇西北
下载PDF
鄂东南矿集区典型矽卡岩-斑岩矿床蚀变矿物短波红外(SWIR)光谱研究与勘查应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陈华勇 张世涛 +4 位作者 初高彬 张宇 程佳敏 田京 韩金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29-3643,共15页
鄂东南矿集区是我国著名的矽卡岩-斑岩型铜铁金矿床产区,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矿产勘查进入了深部找矿的新阶段,需要较新的勘查方法与思路。本文介绍了利用短红外光谱(SWIR)技术,对鄂东南典型的铜绿山矽卡岩型Fe-Cu-Au矿床、鸡冠嘴矽卡岩... 鄂东南矿集区是我国著名的矽卡岩-斑岩型铜铁金矿床产区,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矿产勘查进入了深部找矿的新阶段,需要较新的勘查方法与思路。本文介绍了利用短红外光谱(SWIR)技术,对鄂东南典型的铜绿山矽卡岩型Fe-Cu-Au矿床、鸡冠嘴矽卡岩型Cu-Au矿床、铜山口矽卡岩-斑岩型Cu-Mo-W矿床进行的蚀变矿物综合研究最新成果。在确定蚀变矿物组合类型、形成期次、蚀变分带的基础上,揭示了主要蚀变矿物SWIR特征值的指示规律,并进一步提取各个矿床的蚀变矿物SWIR勘查标志,如铜绿山矿床富Fe绿泥石(Pos2250>2253nm)、高结晶度高岭石族(Pos2170>2170nm,Dep2170>0.18)、白云母族-蒙脱石异常Pos2200值(>2212nm或<2202nm)、高岭石、迪开石及皂石的大量出现,可以作为铜绿山铜铁金矿床有效的蚀变矿物勘查标志;鸡冠嘴矿床白云母族-蒙脱石Pos2200特征值的高值(>2209nm)区域对矿体位置具有较好的指示性;铜山口矿床绿泥石的高Fe-OH吸收峰位值(Pos2250>2249nm)和高Mg-OH吸收峰位值(Pos2335>2333nm)的高频出现,可以作为铜山口铜钼钨矿床的有效勘查标志。这些研究成果表明蚀变矿物可以为鄂东南矿集区提供有效的勘查标志体系,同时,这些最新的勘查标志也在铜绿山铜铁金矿床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矿物 SWIR 蚀变分带 矽卡岩-斑岩矿床 勘查标志 鄂东南
下载PDF
斑岩矿床成矿时间尺度的研究进展:以藏东玉龙斑岩铜(钼)矿床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奇 王长明 +5 位作者 祝佳萱 杜斌 段泓羽 石康兴 钱金龙 刘俐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23,共15页
精确限定多期次岩浆-热液活动的时间尺度一直是剖析斑岩矿床形成过程的热点和难点。借助矿物的高精度同位素定年、热力学数值模拟以及石英的钛扩散模型等方法,斑岩矿床中岩浆-热液活动的时间尺度已经被限定在几万年之内。本文以三江特... 精确限定多期次岩浆-热液活动的时间尺度一直是剖析斑岩矿床形成过程的热点和难点。借助矿物的高精度同位素定年、热力学数值模拟以及石英的钛扩散模型等方法,斑岩矿床中岩浆-热液活动的时间尺度已经被限定在几万年之内。本文以三江特提斯超大型玉龙斑岩铜(钼)矿床为例,重点识别含矿热液脉中普遍存在的石英,利用钛元素的扩散年代学方法,精确限定斑岩矿床中多期岩浆-热液流体活动的时间尺度。扩散模型表明玉龙斑岩矿床热液活动的时间尺度为32000~870000年,有力支持了超大型斑岩矿床可以在几万至几十万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形成的观点。此外,为避免钛扩散模型产生较大的误差,需要在精确测定石英中钛含量的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背景或其他实验方法合理地估测温度和压力条件。研究认为,将矿物的高精度同位素定年与元素的扩散年代学相结合,可以在更为精细的尺度上完善斑岩矿床岩浆-热液活动的时间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时间尺度 扩散模型 玉龙铜(钼)矿床
下载PDF
斑岩矿床侵入体顶部破裂系统形成的力学机制:多场耦合数值模拟的启示 被引量:4
13
作者 常成 罗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06-3024,共19页
在斑岩成矿系统中,岩浆侵入体顶部广泛发育了破裂系统.这些破裂既是导矿流体通道,也是多种矿体赋存的重要空间,即成矿空间或容矿空间.然而,该破裂系统形成的力学机制与原因还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开发了一个概念性的热-孔隙流体-... 在斑岩成矿系统中,岩浆侵入体顶部广泛发育了破裂系统.这些破裂既是导矿流体通道,也是多种矿体赋存的重要空间,即成矿空间或容矿空间.然而,该破裂系统形成的力学机制与原因还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开发了一个概念性的热-孔隙流体-应力应变耦合(thermal-hydraulic-mechanical coupled)的二维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并模拟了斑岩成矿系统的温度、应力、应变、孔隙流体压力的演化及岩浆侵入体周围的破裂形成过程.模型结果显示柱状高温岩浆侵入围岩的热作用导致了围岩中三个有效主应力的变化,但它们增加或减小的幅度不同,从而导致了差应力或偏应力在侵入岩体顶部及其与围岩接触带的集中.对于具有较高渗透率顶层的斑岩成矿系统,这种在侵入岩体周边的差应力或偏应力集中,最终导致了侵入岩体顶部脉状破裂系统的发育以及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中破裂的发育;而孔隙流体压力对侵入岩体顶部脉状破裂系统的形成与演化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最后,本文将这个概念性模型应用到青藏甲玛斑岩铜多金属成矿系统,模拟了甲玛斑岩矿床顶部破裂系统的形成与发育,模型结果与甲玛矿床的斑岩及角岩矿体的容矿破裂分布一致.本研究为斑岩成矿系统中破裂的产生及其导矿构造、容矿空间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力学解释,也对矿产的勘探与开发有着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矿破裂 斑岩矿床 数值模拟 热-孔隙流体-应力应变耦合 成矿动力学 力学机制
下载PDF
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区域成矿环境 被引量:6
14
作者 秦建华 丁俊 +1 位作者 刘才泽 张启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23,共8页
本文对我国西南地区斑岩Cu(-Mo-Au)矿床形成的区域成矿环境进行了总结研究。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构造上位于全球特提斯斑岩成矿带东段,与青藏高原演化密切相关,形成于青藏高原演化不同阶段。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 本文对我国西南地区斑岩Cu(-Mo-Au)矿床形成的区域成矿环境进行了总结研究。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构造上位于全球特提斯斑岩成矿带东段,与青藏高原演化密切相关,形成于青藏高原演化不同阶段。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古近纪和中新世等4个时期。斑岩矿床形成的区域成矿环境具有多样性,包括俯冲造山岛弧、同碰撞、后碰撞和大陆转换板块边界等四类构造环境。根据斑岩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和成矿环境,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可划分为义敦-中甸印支期斑岩成矿带、玉龙-马拉松多古近纪斑岩成矿带、丽江-金平古近纪斑岩成矿带、冈底斯古近纪-新近纪斑岩成矿带和班公湖-怒江燕山期斑岩成矿带等五个成矿带。与世界上多数斑岩矿床一样,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与区域深大走滑断裂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Cu(-Mo-Au)矿床 成矿带 成矿环境 区域深大走滑断裂 中国西南地区
下载PDF
世界大型斑岩矿床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承书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关键词 斑岩矿床 世界 斑岩矿床 亚利桑那州 碱性侵入体 蒙大拿州 碱性岩浆 矿床形成
下载PDF
北美斑岩矿床的某些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J.F.Davies 谢荣举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3-68,54,共7页
<正>斑岩矿床可能是北美研究最深入的一类矿床.但是,正如对斑岩岩浆及有关金属的来源一样,对地幔、俯冲、洋壳、大陆壳、前寒武纪克拉通的作用还存在着争论.矿床空间分布的有关方面,比如斑岩矿区相对于克拉通的位置值得注意.美国... <正>斑岩矿床可能是北美研究最深入的一类矿床.但是,正如对斑岩岩浆及有关金属的来源一样,对地幔、俯冲、洋壳、大陆壳、前寒武纪克拉通的作用还存在着争论.矿床空间分布的有关方面,比如斑岩矿区相对于克拉通的位置值得注意.美国的斑岩矿床分布于克拉通上,而加拿大的则远离克拉通位于增生地体内.矿床之间的时间联系同样要注意.在美国西南部,许多铜矿的平均年龄为65Ma,而钼矿为25Ma;在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中部,钼矿床平均年龄为55Ma,而蒙大拿Butte铜矿为75Ma.加拿大斑岩矿化的主要成矿期为:Cu200~175Ma和90~20Ma;Mo60~50Ma.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部的两个钼矿形成于140Ma和102Ma.总之,加拿大的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时空 分布
下载PDF
中国斑岩矿床成矿系列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7
17
作者 金利勇 钟长林 《吉林地质》 2001年第3期23-29,共7页
根据中外地质学家关于斑岩矿床的成矿理论、概念和矿床模式 ,论述了中国斑岩矿床分布的时空特点、成岩成矿系列、矿床基本类型和区域组合模式、区域和矿床成矿特征 ,是一份研究、寻找斑岩型矿床可遵循的资料。
关键词 斑岩矿床 成矿系列 组合模式 成矿持征 岩浆岩
下载PDF
江西含金斑岩矿床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18
作者 符鹤琴 《江西地质》 1991年第3期218-226,共9页
关键词 含金 斑岩矿床 成矿条件 分布规律 地质特征
下载PDF
瑞典北部Tallberg元古宙斑岩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金属分带及蚀变分带
19
作者 Weihed,P 刘勇 《国外矿床地质》 1993年第4期1-16,共16页
关键词 花岗岩 斑岩矿床 岩石 地球化学
下载PDF
浅谈斑岩矿床中副矿物的指示意义
20
作者 李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1期0062-0063,共2页
岩浆中锆石、磷灰石等副矿物广泛存在与各类岩浆岩中。副矿物中微量元素含量主要受控于岩浆成分及其物理化学条件。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测定,可反演岩浆源区、成分、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潜力及成矿过程,对斑岩矿床的找矿勘查也具有重要的指... 岩浆中锆石、磷灰石等副矿物广泛存在与各类岩浆岩中。副矿物中微量元素含量主要受控于岩浆成分及其物理化学条件。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测定,可反演岩浆源区、成分、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潜力及成矿过程,对斑岩矿床的找矿勘查也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矿物 锆石 磷灰石 斑岩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