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郑春燕 李海 +2 位作者 杨莉 王剑 覃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503-2506,共4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nzyme-link immunospot assay,ELISPOT)在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POT技术检测2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例非结核患者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NF-γ,同时对24例病例和全部对照者行...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nzyme-link immunospot assay,ELISPOT)在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POT技术检测2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例非结核患者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NF-γ,同时对24例病例和全部对照者行结核菌素皮肤实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结果病例组ESAT-6形成SFCs数为84(17.3,171.0)/2.5×105PBMCs,高于对照组的9(2.0,15.5)/2.5×105PBM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CFP-10形成的SFCs数为115.5(21.5,227.5)/2.5×105PBMCs,也高于对照组的7(2.0,16.5)/2.5×105PBM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TST硬结直径中位数为8.0 mm,对照组TST硬结直径中位数为4.8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ELISPOT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0.0%;TST灵敏度为70.8%,特异度为50.0%。胸腔积液抗酸杆菌检查的敏感度只有18.5%。ELISPOT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高于T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5和0.025);ELISPOT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也高于TS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和0.25)。ELISPOT和TST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κ=0.26)。结论 ELISPOT检测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临床实践中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技术,使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免疫斑点技术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诊断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辅助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韩文 张卫平 +1 位作者 何萍 多力坤.木扎帕尔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617-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0~14岁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共17例进行ELISPOT检测,对最终确诊病例进行分析,并与头颅CT/MRI检查、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脑...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0~14岁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共17例进行ELISPOT检测,对最终确诊病例进行分析,并与头颅CT/MRI检查、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脑脊液检查、结核抗体检查、胸片结果相对比。结果:在最终确诊的13例结核性脑膜炎中,头颅CT/MRI、PPD、脑脊液、结核抗体、胸片在入院5d内的检查阳性率分别为30.8%、30.8%、23.1%、12.5%、30.8%,而ELISPOT阳性率为76.9%,显著高于其它辅助检查方法(P〈0.05)。结论:ELISPOT检硷灵敏、快速,对于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有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斑点技术 小儿 结核性脑膜炎
下载PDF
不同抗原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胸膜炎辅助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杜凤娇 陈曦 +9 位作者 刘菲 刘洋 曹廷明 刘忠泉 贾红彦 邢爱英 杜博平 古淑香 马玙 张宗德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981-985,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LISPOT)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分离5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4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PEMCs),经早期分泌抗原靶6kD(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kD(CFP-...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LISPOT)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分离5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4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PEMCs),经早期分泌抗原靶6kD(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kD(CFP-10)、ESAT-6/CFP-10融合蛋白(E/C)、Rv3873和Rv3879c5个蛋白抗原共同孵育,进行ELISPOT试验,检测经抗原刺激后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效应T淋巴细胞(即斑点形成细胞,SFC)的数量,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ESAT-6-ELISPOT、E/C-ELISPOT、CFP-10-ELISPOT、Rv3873-ELISPOT和Rv3879c-ELISPOT每孔的SFC数量分别为27(13~65)/5×104,26(12~52)/5×104,34(18~79)/5×104,26(8~50)/5×104和11(1~24)/5×104,均显著高于恶性胸膜积液组[1(0~2)/5×104,2(0~4)/5×104,2(1~4)/5×104,3(1~6)/5×104和1(0~3)/5×104,P均<0.01]。5个抗原中E/C的敏感性最高(92.7%),ESAT-6和Rv3879c的特异性最高(均为93.0%),ESAT-6的诊断准确性最高(91.8%)。结论 ESAT-6联合新抗原Rv3879c的ELISPOT能够辅助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但其特异性易受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免疫斑点检测技术 胸腔积液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技术(Elispot)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及Ⅲ型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培泽 叶涛生 +3 位作者 邓永聪 蔡雄茂 陈涛 张明霞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5期721-722,共2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在结核脑膜脑炎及Ⅲ型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Elispot技术分别对383例结核病人(包括7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10例Ⅲ型肺结核患者)、97...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在结核脑膜脑炎及Ⅲ型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Elispot技术分别对383例结核病人(包括7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10例Ⅲ型肺结核患者)、97例健康人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Elispot技术在结核病中诊断敏感性为81.46%,特异性为85.57%;结核脑膜脑炎组Elispot阳性率为61.64%;Ⅲ型肺结核患者组Elispot阳性率为86.13%;健康对照组Elispot阳性率为10.31%;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pot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在Ⅲ型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优于结核性脑膜脑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 结核性脑膜脑炎 Ⅲ型肺结核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和分枝杆菌改良罗氏固体培养法在肺结核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新宁 施旭东 +1 位作者 刘根焰 赵旺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898-899,共2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和分枝杆菌改良罗氏固体培养法在肺结核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疑似肺结核的214例患者的血液和痰液,用ELISPOT技术(T-SPOT.TB试剂)分析血液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致敏T细胞的γ-干扰...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和分枝杆菌改良罗氏固体培养法在肺结核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疑似肺结核的214例患者的血液和痰液,用ELISPOT技术(T-SPOT.TB试剂)分析血液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致敏T细胞的γ-干扰素释放情况;用酸性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痰液的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用PNB固体培养法进行菌种初步鉴定,确定为结核复合群。比较两种方法在肺结核辅助诊断中的符合率和诊断效能。结果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P=0.21),两法符合率为85.5%(183/214)。以临床确诊肺结核为金标准,固体培养法的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8.1%,约登指数为0.98;T-SPOT.TB法敏感性为89.2%,特异性为83.5%,阳性预测值为85.3%,阴性预测值为87.8%,约登指数为0.73。结论 ELISPOT检测(T-SPOT.TB)对肺结核的诊断效能较好,检测周期较分枝杆菌固体培养方法短,在肺结核感染快速诊断和早期筛查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免疫斑点技术 肺结核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的应用(讲座) 被引量:18
6
作者 侯世芳 许贤豪 +9 位作者 刘广志 乔立艳 矫毓娟 张华 国红 文诗广 殷剑 魏雪飞 刘江红 王红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00-202,共3页
此文重点介绍近年来建立起来的另一酶免疫分析技术——酶联免疫斑点 (ELISPOT)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 。
关键词 免疫分析技术 免疫斑点技术 ELISPOT 抗体分泌性B细胞 细胞因子分泌性T细胞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娟妮 茹永新 朱惠芳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01-104,共4页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广泛应用在肿瘤疫苗开发、疗效评价和肿瘤病因研究方面,本文就ELISPOT技术的历史、原理、一般步骤、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及优缺点做一综述。
关键词 免疫斑点技术 抗原 肿瘤
下载PDF
一种细胞免疫学新技术——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茶 黄彬 姜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43-246,共4页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是利用ELISA技术的基本原理从单细胞水平检测分泌抗体的细胞或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的一种细胞免疫学检测技术,可从单细胞水平评价机体的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功能。近年来ELISPOT技术以其简便、特异、敏感的优点...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是利用ELISA技术的基本原理从单细胞水平检测分泌抗体的细胞或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的一种细胞免疫学检测技术,可从单细胞水平评价机体的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功能。近年来ELISPOT技术以其简便、特异、敏感的优点,被广泛用于肿瘤疫苗评价试验、免疫监测和结核杆菌感染的诊断等方面。现综述ELISPOT技术的原理、基本操作步骤、优缺点和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测定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免疫斑点技术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对儿童结核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孟珊珊 张乐乐 +4 位作者 张海邻 胡晓光 张维溪 苏苗赏 罗运春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ELISPOT试验在儿童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入住笔者医院的32例儿童结核病患儿及38例非结核患儿进行痰涂片分析、结核抗体检测、PPD试验及ELISPOT试验检测,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 目的研究ELISPOT试验在儿童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入住笔者医院的32例儿童结核病患儿及38例非结核患儿进行痰涂片分析、结核抗体检测、PPD试验及ELISPOT试验检测,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LISPOT诊断儿童结核病的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94.7%,与PPD试验相比,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PPD试验,但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与PPD强阳性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比较,特异性相仿(P=0.485),敏感度显著高于PPD试验(P〈0.001)。ELISPOT试验阳性率为87.5%,显著高于痰培养及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LISPOT试验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是诊断儿童结核的快速敏感方法,在儿童结核感染早期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诊断免疫斑点技术儿童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的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瑜 张春涛 王佑春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12-616,共5页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因其灵敏度高,操作相对简便,广泛应用于疫苗的细胞免疫评价。本文对该方法的特点、标准化研究以及网络实验室的发展状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免疫斑点技术 细胞免疫 标准化 网络实验室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技术(Elispot)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培泽 叶涛生 +1 位作者 邓永聪 蔡雄茂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2期314-315,共2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在结核性脑膜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3例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及16例非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外周血Elispot结果,同时分析脑脊液腺苷脱氨酶...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在结核性脑膜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3例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及16例非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外周血Elispot结果,同时分析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水平、TB-DNA(PCR)结果,比较三种技术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作用。结果 Elispot在诊断结核性脑膜脑炎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高于脑脊液ADA、TB-DNA(PCR)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性比较三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lispot技术在结核性脑膜脑炎中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其诊断价值优于脑脊液ADA、TB-DNA(PCR)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诊断价值 检测技术 免疫斑点试验 ELISPOT技术 结核性脑膜脑炎 应用 免疫斑点技术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诊断潜伏结核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俊辉 陶小华 +1 位作者 关杨 肖祖克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5期100-102,共3页
目的系统分析方法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快速诊断潜伏结核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NKI等数据库和其他方式收集文献。用Meta-Disc软件计算合并灵敏度、合并特异性和ROC曲线等评价T细胞斑点试验的诊断正确性。结果终纳入6... 目的系统分析方法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快速诊断潜伏结核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NKI等数据库和其他方式收集文献。用Meta-Disc软件计算合并灵敏度、合并特异性和ROC曲线等评价T细胞斑点试验的诊断正确性。结果终纳入6篇文献。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检测潜伏结核时,均显示了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性相对较低,且存在异质性。合并灵敏度=93.9%[95%CI(90.9%-96.2%)],合并特异性=合并SPE为66.2%[95%CI(62.4%-69.8%)],ROC曲线下面积为0.9658。结论联免疫斑点技术诊断潜伏结核显示了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性相对较差,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结核 分枝杆菌 诊断 免疫斑点技术 系统分析
下载PDF
固相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递增负荷过度训练大鼠细胞免疫机能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茹 陈佩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0-383,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中Th1/Th2型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固相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检测方案,进一步比较Th1/Th2淋巴细胞和CD4+/CD8+在大鼠递增负荷过度训练过程中的改变,为筛选最佳免疫学评价指标提供参考。方法:雌性SD大鼠进行... 目的:建立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中Th1/Th2型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固相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检测方案,进一步比较Th1/Th2淋巴细胞和CD4+/CD8+在大鼠递增负荷过度训练过程中的改变,为筛选最佳免疫学评价指标提供参考。方法:雌性SD大鼠进行9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分别在训练的第1周、第3周、第9周训练结束后的36小时,以及恢复1周后处死大鼠。采用不同种类刺激剂、不同刺激剂浓度刺激不同数量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建立最佳ELISPOT检测方案。检测大鼠血红蛋白、睾酮、皮质酮,评估疲劳模型的建立,并对Th1/Th2型淋巴细胞亚群以及传统免疫学指标CD4+/CD8+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建立最佳ELISPOT技术检测方案:PMA和Ionomycin联合刺激。刺激物浓度:检测γ干扰素(IFN-γ)时PMA浓度为2.5ng/ml,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时PMA浓度为10ng/ml;检测IFN-γ时Ionomycin浓度为0.05μg/ml,检测IL-4时Ionomycin浓度为0.2μg/ml。细胞浓度:3×104cells/孔(IFN-γ),60×104cells/孔(IL-4)。运动后36小时,运动组血红蛋白、睾酮、皮质酮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经1周恢复后,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递增负荷运动第1周跑台训练后,运动组Th1型细胞因子IFN-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第3周跑台训练后,运动组和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恢复1周后,运动组IFN-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递增负荷训练结束后的恢复期,运动组Th2型细胞因子IL-4较对照组升高了1.44倍(P<0.01)。CD4+/CD8+在整个训练期及恢复期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递增负荷过度训练过程中,与CD4+/CD8+相比,采用ELISPOT技术检测SD大鼠Th1/Th2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免疫斑点技术 CD4^+/CD8^+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大鼠 递增负荷过度训练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斑点测定的原理和技术要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志统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3-705,共3页
关键词 免疫斑点技术 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 细胞介导免疫应答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准确率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锡康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初治结核病合并脑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一共13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A组,一共130例,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非结核病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初治结核病合并脑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一共13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A组,一共130例,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非结核病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一共130例,对患者进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PPD-ELISPOT、E/C-ELISPOT、ESAT-6-ELISPOT)。结果和ESAT-6-ELISPOT对比,PPD-ELISPOT、E/C-ELISPOT检测敏感度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PPD-ELISPOT对比,E/C-ELISPOT、ESAT-6-ELISPOT检测特异度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准确率较高,E/C-ELISPOT可以作为活动型结核病的诊断方式,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斑点检测技术 结核性脑膜炎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小儿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16
作者 马俊兵 杨丽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9-9,共1页
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小儿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 年1 月~2015 年12 月收治的0~12 岁结核病疑似患者94 例,分为酶联免疫斑点技术诊断组与结核菌素试验诊断组各47 例,对其进行临床评估,并随访6 个月,比较两... 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小儿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 年1 月~2015 年12 月收治的0~12 岁结核病疑似患者94 例,分为酶联免疫斑点技术诊断组与结核菌素试验诊断组各47 例,对其进行临床评估,并随访6 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诊断灵敏度、符合度和预测值。结果:酶联免疫斑点技术诊断组的临床诊断灵敏度为80..8%,特异度为86%,灵敏度显著高于结核菌素试验诊断组的59.6%灵敏度,其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诊断特异度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对于小儿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具有灵敏度高、评估准确率高的特点,在小儿结核病早期评估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斑点技术 结核病 小儿
下载PDF
不同抗原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胸膜炎辅助诊断价值的比较
17
作者 杜凤娇 陈曦 +9 位作者 刘菲 刘洋 曹廷明 刘忠泉 贾红彦 邢爱英 杜博平 古淑香 马玙 张宗德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1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索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LISPOT),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分离5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4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经5个蛋白抗原:ESAT-6、CFP-10、ESAT-6/CFP-10融合蛋... 目的探索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LISPOT),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分离5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4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经5个蛋白抗原:ESAT-6、CFP-10、ESAT-6/CFP-10融合蛋白(E/C)、Rv3873和Rv3879c共同孵育,进行ELISPOT试验,检测经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的效应T淋巴细胞(即斑点形成细胞,SFC)的数量,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ESAT-6-ELISPOT、E/C—ELISPOT、CFP-10-ELISPOT、Rv3873-ELISPOT和Rv3879c—ELISPOT每孔的SFC分别为27(13-65),26(12-52),34(18-79),26(8~50)和11(1~24),均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的1(0~2),2(0~4),2(1~4),3(1~6)和1(0~3),均有P〈0.01。5个抗原中E/C的敏感度最高92.7%,ESAT.6和Rv3879c的特异度最高93.O%,ESAT-6的诊断准确性最高。结论ESAT-6联合新抗原Rv3879c的ELISPOT能够辅助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但其特异度易受MTB潜伏感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免疫斑点检测技术 胸腔积液 诊断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及其在结核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菲 张宗德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8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结核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已有1/3人口感染了结核菌,受感染人数超过了4亿,据研究受感染人口中有10%的人发生结核病。因此,提高早期诊断结核病和结核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水平对于... 结核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已有1/3人口感染了结核菌,受感染人数超过了4亿,据研究受感染人口中有10%的人发生结核病。因此,提高早期诊断结核病和结核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水平对于结核病的控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及痰结核菌培养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诊断 免疫斑点技术 TUBERCULOSIS 结核菌素试验 公共卫生问题 感染人数 痰结核菌培养 结核病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2期26-27,共2页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118例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根据实际治疗和回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实验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62例)和对照组(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5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118例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根据实际治疗和回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实验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62例)和对照组(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5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外周血的诊断阳性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中脑脊液指标呈阳性60例(96.8%),对照组患者中脑脊液指标呈阳性2例(3.6%)。实验组患者脑脊液诊断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04, P=0.000<0.05)。实验组患者中外周血指标呈阳性56例(90.3%),对照组患者中外周血指标呈阳性0例(0)。实验组患者外周血诊断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266, P=0.000<0.05)。结论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脑脊液和外周血的诊断阳性率,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斑点检测技术 诊断阳性率 结核性脑膜炎
下载PDF
ELISPOT(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超 李磊 +1 位作者 王颖 高娟娟 《口岸卫生控制》 2018年第5期31-38,共8页
目的评价ELISPOT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有关ELISPOT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文献,根据制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利用QUADAS量表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入选1... 目的评价ELISPOT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有关ELISPOT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文献,根据制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利用QUADAS量表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入选17篇文献,其中中文14篇,英文3篇,16篇文献质量为优,1篇为差,共纳入研究对象2813人,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存在阈值效应,但DOR的Cochran-Q检验显示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异质性值I2为61.8%,提示存在中等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得到汇总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88(0.86~0.90)、0.85(0.83~0.87)、6.05(4.74~7.71)、0.14(0.11~0.18),SROC曲线AUC为0.94,Q^2为0.88。结论 ELISPOT方法对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仍需进一步的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的系统研究,进行相应的亚组分析与分层分析,找出异质性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斑点技术 肺结核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