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籽木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光衣 杨锐 +3 位作者 张倩茹 李宝晶 蒋华夷 何红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研究斑籽木Baliospermum solanifolium(Burman)Suresh的化学成分。方法:斑籽木9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斑籽木中分离得到20个... 目的:研究斑籽木Baliospermum solanifolium(Burman)Suresh的化学成分。方法:斑籽木9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斑籽木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jugamacrin A(1)、ajugamarin B2(2)、反式-植物醇(3)、吐叶醇(4)、去氢吐叶醇(5)、黑麦草内酯(6)、β-谷甾酮(7)、7α-羟基谷甾醇(8)、6β-羟基-豆甾烷-4-烯-3-酮(9)、4-羟基苯甲醛(10)、苯基乙二醇(11)、2,6,2′,6′-四甲氧基-4,4′-二(1-羟基-2,3-环氧丙基)联苯(12)、蛇菰脂醛素(13)、榕醛(14)、松脂醇(15)、4-酮基松脂醇(16)、丁香脂素(17)、杜仲树脂酚(18)、十八碳癸二烯酸-2,3-二羟基丙酯(19)、单棕榈酸甘油酯(2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斑籽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籽木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原文传递
斑籽木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体内外抗炎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杨锐 卢光衣 +3 位作者 张倩茹 陈帅 何红平 蒋华夷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斑籽木乙酸乙酯萃取部位(BSEA)的体内外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BSEA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400 mg/kg灌胃,BSEA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76、88、44 m... 目的探讨斑籽木乙酸乙酯萃取部位(BSEA)的体内外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BSEA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400 mg/kg灌胃,BSEA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76、88、44 mg/kg浸膏灌胃,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灌胃5 d。用角叉菜胶制备小鼠足跖肿胀模型,以足跖肿胀度、足跖肿胀抑制率为观察指标,分析BSEA的体内抗炎作用;对BSEA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观察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内一氧化氮(NO)生成的抑制作用,评价单体成分的体外抗炎活性;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机制。结果连续灌胃给药5 d,小鼠未出现异常,表明受试样品在实验所设定的剂量条件下对小鼠的正常生命活动无影响。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BSEA高剂量组、BSEA中剂量组足肿胀度低(P均<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BSEA中、低剂量组足肿胀度高(P均<0.05),而高剂量组足肿胀度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及BSEA高、中、低剂量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45.56%、35.57%、27.24%、14.19%。从斑籽木BSEA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反式-6,7,4′-三甲氧基黄烷醇(1)、α-亚麻酸(2)、亚麻酸甲酯(3)、甘油亚麻酸酯(4);化合物2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内NO的生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为(22.79±1.48)μmol/L,且其与炎症相关靶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过氧化物酶体增长物激活受体α(PPAR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合能分别为-7.3、-6.7、-6.4、-6.2、-5.9 kCal/mol。结论BSEA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抗炎作用,首次从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化合物2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其可能通过iNOS、PPARα、NF-κB、IL-1β、TNF-α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籽木 乙酸乙酯萃取部位 体内抗炎作用 体外抗炎作用
下载PDF
斑籽木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3
作者 蒋华夷 卢光衣 +4 位作者 李怡欢 张倩茹 藤丹 杨锐 何红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12期55-59,共5页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斑籽木地上部分9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斑籽木地上部分9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斑籽木地上部分9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斑籽木地上部分9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色酰胺醇酯(Ⅰ)、吲哚醛(Ⅱ)、吲哚-3-甲酸乙酯(Ⅲ)、(24S)-ethylcholesta-5,22(E),25-trien-3β-ol(Ⅳ)、β-谷甾醇(Ⅴ)、胡萝卜苷(Ⅵ)、β-胡萝卜素(Ⅶ)、对羟基苯甲醇(Ⅷ)、2,5-二羟基苯甲酸(Ⅸ),其中化合物Ⅰ、Ⅱ、Ⅲ、Ⅳ、Ⅶ、Ⅷ、Ⅸ为首次从斑籽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籽木 地上部分 化学成分 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