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大西洋中脊26°S玄武岩中斜长石化学成分变化对岩浆演化的启示
1
作者 雷庆 王国芝 +5 位作者 赵甫峰 范蕾 刘刚 王子昂 胡起华 肖钰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2-75,共14页
南大西洋中脊26°S热液区玄武岩中斜长石的成分和结构特征为研究岩浆演化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对玄武岩岩相学观察、斜长石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阶段斜长石的结构及成分进行对比,探讨岩浆演化的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以斑状玄... 南大西洋中脊26°S热液区玄武岩中斜长石的成分和结构特征为研究岩浆演化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对玄武岩岩相学观察、斜长石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阶段斜长石的结构及成分进行对比,探讨岩浆演化的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以斑状玄武岩为主,斜长石斑晶常见连晶结构、韵律环带、溶解与再吸收、生长结构,基质中的斜长石主要呈针状和燕尾状;南大西洋中脊26°S(SMAR-26°S)热液区玄武岩主要为钠质拉斑玄武岩,岩浆演化早期以形成培长石为主,晚期以形成拉长石为主,整个演化过程中CaO和Al2O3含量下降,而SiO2、Na2O、FeOT和MgO含量上升;从斜长石斑晶的核部→边部→基质中的斜长石微晶,An值整体下降,斜长石斑晶边部的An值与基质中斜长石微晶An值部分重合,形成温度总体有逐渐下降趋势。由此反映出地幔岩浆形成后在上涌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减压挥发分逸出、晶体在深部的熔蚀、熔体过饱和结晶、低Si同源岩浆的混合、同喷发脱气岩浆迅速减压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西洋中脊 玄武岩 斜长石斑晶 斜长石微晶 岩浆演化
下载PDF
利用激光气流分割技术同时测定斜长石的微量元素与Sr同位素
2
作者 张磊 张乐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8,共16页
斜长石是火成岩中的主要造岩矿物之一。其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组成可以用来示踪多种地质过程。传统的斜长石研究需要进行2次独立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来分别测试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组成。然而对于具有复杂环带结构的斜长... 斜长石是火成岩中的主要造岩矿物之一。其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组成可以用来示踪多种地质过程。传统的斜长石研究需要进行2次独立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来分别测试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组成。然而对于具有复杂环带结构的斜长石, 2次激光剥蚀分析获得的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可能是解耦的。本研究采用近几年兴起的激光气流分割技术建立了通过1次激光剥蚀同时测试斜长石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的方法。该方法将1台激光剥蚀系统(LA)同时与1台高分辨率扇形磁场等离子体质谱(SF-ICP-MS)和1台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联机。在1次激光剥蚀过程中,通过Y形接头将激光剥蚀产生的气溶胶分为两路,一路气溶胶进入MC-ICP-MS进行同位素组成分析,另一路气溶胶进入SF-ICP-MS进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使用本方法分析USGS玄武玻璃标样BHVO-2G和NKT-1G的Sr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均与推荐值或前人报道值一致。此外,本研究利用建立的方法对满洲里巴杨山塔木兰沟组火山岩中的斜长石斑晶进行了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的同时测试,并利用斜长石成分计算了平衡熔体的微量元素组成。分析认为,巴杨山玄武安山岩源区为俯冲板片流体交代过的岩石圈地幔,并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发生了少量地壳混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形磁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激光气流分割技术 斜长石 微量元素 SR同位素
下载PDF
冈底斯曲水岩基斜长石嵌晶结构对岩浆补给过程的启示
3
作者 李旺 马绪宣 +2 位作者 邱亮 司家亮 刘栋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41-3660,共20页
藏南冈底斯岩浆带经历了中生代俯冲-增生造山作用和新生代碰撞造山作用,是研究大陆地壳生长与演化的理想场所。位于冈底斯岩浆带中段的早始新世曲水岩基,主要由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及辉长岩等组成。前人已经在年代学、地球化学... 藏南冈底斯岩浆带经历了中生代俯冲-增生造山作用和新生代碰撞造山作用,是研究大陆地壳生长与演化的理想场所。位于冈底斯岩浆带中段的早始新世曲水岩基,主要由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及辉长岩等组成。前人已经在年代学、地球化学等方面对曲水岩基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对于岩基的形成是否由岩浆补给控制及其详细过程的研究还较为薄弱。花岗闪长质岩体中暗色岩浆包体特殊的产出状态,如包体墙和弥散状分布的包体等,显示岩浆补给在岩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体中发育斜长石主晶包裹角闪石等客晶的嵌晶结构。本文聚焦包体斜长石的嵌晶结构及客晶矿物(如角闪石),结合背散射图像、矿物能谱扫描与矿物电子探针分析,以追踪曲水岩基形成期间的岩浆补给过程。计算结果显示客晶角闪石的结晶温度与压力最高(783~853℃、0.23~0.45GPa),包体基质角闪石次之(781~808℃、0.21~0.31GPa),花岗闪长质寄主岩中角闪石最低(769~802℃、0.18~0.26GPa)。此外,发育嵌晶结构的斜长石具有明显的成分环带,其偏钠质的核部指示了晶粥体的存在。本研究初步构建了岩浆补给模型与嵌晶结构的形成模型。镁铁质岩浆沿长英质晶粥体下部裂隙上升并淬火结晶大量小颗粒角闪石,随后进入晶粥体上部贫晶熔体中破碎成为小的岩浆滴。岩浆滴捕掳晶粥体中的斜长石,继续生长的斜长石包裹结晶于深部的角闪石而形成嵌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晶结构 斜长石 岩浆补给 晶粥 曲水岩基 冈底斯
下载PDF
马努斯海盆东部裂谷岩浆演化过程——火山岩中斜长石斑晶的启示
4
作者 王雄 黄朋 +1 位作者 黄海军 胡宁静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共11页
岩浆岩中斜长石矿物的结构、成分特征记录了岩浆演化过程的重要信息。本文对马努斯海盆东部裂谷(East Rift,ER)火山岩中的斜长石斑晶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玄武质安山岩中,斜长石斑晶具正环带结构,核-幔部属高An值(斜长石... 岩浆岩中斜长石矿物的结构、成分特征记录了岩浆演化过程的重要信息。本文对马努斯海盆东部裂谷(East Rift,ER)火山岩中的斜长石斑晶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玄武质安山岩中,斜长石斑晶具正环带结构,核-幔部属高An值(斜长石中钙长石分子百分数)斜长石(An值大于80,最大为87),而边缘的An值骤降(最小为63);而在英安岩中,大多数斜长石斑晶的成分从核部到边部变化较小,An值逐渐缓慢降低,呈现正环带结构,少量为韵律环带。结合火山岩斑晶矿物形成的温压条件计算结果,ER地区岩浆演化过程为:地幔源区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玄武质岩浆(温度~1300℃);在岩浆活动早期,由于岩浆供应充足,岩浆上升过程中速度较快,仅发生很小程度的分离结晶,形成少量斑晶矿物,并以较高的速度、温度(~1100℃)直接喷出海底后形成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至岩浆活动晚期,岩浆供应量减少,岩浆在岩浆房(3~10km)停留较长时间,岩浆温度已经明显下降(960~1020℃),发生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岩浆喷出海底形成酸性火山岩;而在整个岩浆演化过程中,未有明显的岩浆混合作用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努斯海盆 东部裂谷 斜长石 矿物学特征 岩浆演化
下载PDF
浙江江山上墅组粗安岩中斜长石环带特征及其成因
5
作者 刘清 张胜了 +2 位作者 郭国林 巫建华 严文亚 《华南地质》 CAS 2023年第1期54-63,共10页
火成岩中斜长石的环带结构和成分特征与岩石成因密切相关,可以反映岩浆的压力、温度、熔体成分和水含量。本文对浙江江山新元古代上墅组粗安岩中具环带结构的斜长石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以揭示蕴含的成因信息,为区域岩浆演化过程提... 火成岩中斜长石的环带结构和成分特征与岩石成因密切相关,可以反映岩浆的压力、温度、熔体成分和水含量。本文对浙江江山新元古代上墅组粗安岩中具环带结构的斜长石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以揭示蕴含的成因信息,为区域岩浆演化过程提供约束。显微镜下观察斜长石可分为斑晶和基质两种,其中斑晶可见明显环带特征,背散射电子图像显示核部多呈熔蚀的板状且较宽较暗,边部较窄较明亮,在核部与边部边界处有较多的钛铁矿微晶。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斜长石核部相对富K、Na、Si,斜长石An([100×Ca/(Ca+Na)])=44~52,属于拉长石—中长石;边部相对富Ca、Al、Fe、Mg,An=54~66,属于拉长石,呈现反环带结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斜长石边部较窄且含有大量钛铁矿包体,反映结晶环境突变,同时斜长石核部多呈现熔蚀的板状,指示除了结晶环境的突变外,岩浆体系中还有外来富钙质岩浆的加入,因此反环带结构可能是岩浆混合的结果。区域资料显示浙江境内的上墅组主要形成于新元古代华夏与扬子两大陆块碰撞拼贴之后的陆内拉张构造背景,为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因此,本文研究的斜长石反环带结构可能是幔源的基性岩浆上升注入到经下地壳重熔形成的偏酸性浅部岩浆房后发生岩浆混合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 反环带 岩浆混合 上墅组 浙江江山
下载PDF
斜长石中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杜俊 刘洪微 常洪伦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34-1643,共10页
天然斜长石流体包裹体被广泛应用于揭示各种地质作用及地质过程的研究,但关于这类包裹体的捕获机制及捕获后的变化、地质温压计等研究需要基于斜长石的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研究的验证或修正。目前,以斜长石为寄主矿物的人工合成流体包裹... 天然斜长石流体包裹体被广泛应用于揭示各种地质作用及地质过程的研究,但关于这类包裹体的捕获机制及捕获后的变化、地质温压计等研究需要基于斜长石的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研究的验证或修正。目前,以斜长石为寄主矿物的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技术尚未见诸报道。本文基于传统的寄主矿物裂隙愈合方法,通过在寄主矿物的预处理、囊组装等方面的适当改进,在1~1.5 GPa、800~900℃的条件下,模拟俯冲带中玄武质洋壳发生脱挥发分反应的实验中,以斜长石为寄主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被成功地合成。对合成的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和显微测温分析,以及尝试性的单个流体包裹体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斜长石捕获了常温下呈富碳液相+富水液相的两相流体包裹体,捕获的流体具有H_(2)O+CO_(2)±CH_(4)±N_(2)的组成,流体盐度因加入初始标液不同而有变化,有Cu、Mo等被活化进入到流体中。实验展示了基于斜长石的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技术在二氧化硅不饱和体系的高温高压模拟实验中的成功运用,其在地质流体和实验地球化学等地学研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 斜长石 高温高压 实验研究 实验地球化学
下载PDF
浙江普陀花岗杂岩体中的石英闪长质包体:斜长石内部复杂环带研究与岩浆混合史记录 被引量:47
7
作者 谢磊 王德滋 +2 位作者 王汝成 邱检生 陈小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97-1408,共12页
浙江普陀花岗杂岩体包含若干石英闪长质包体,该类包体中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斜长石:正常环带的斜长石、筛孔构造的斜长石和酸性斜长石为核的“反环带”斜长石。根据斜长石的环带构造特征和成分分析,认为本区的岩浆演化过程大致如下:下部... 浙江普陀花岗杂岩体包含若干石英闪长质包体,该类包体中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斜长石:正常环带的斜长石、筛孔构造的斜长石和酸性斜长石为核的“反环带”斜长石。根据斜长石的环带构造特征和成分分析,认为本区的岩浆演化过程大致如下:下部基性岩浆注入到上覆酸性岩浆中并进行混合作用,酸性岩浆中已结晶的富钠质斜长石晶体进入偏基性的混合岩浆中,部分熔融形成筛孔构造;随着端员岩浆的进一步混合,富钠质斜长石晶体与中性混合熔体仅形成粗糙的边界,而保留原先构造特征;同时混合岩浆可以直接结晶出正常环带斜长石,呈单颗粒或以膜的形式包围其它环带构造的长石。本文还通过与平潭甬闪辉长岩杂岩体内筛孔斜长石的对比,认为斜长石的环带构造和成分可以反映岩浆源区特征和岩浆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混合 石英闪长岩包体 斜长石 筛孔构造 浙江普陀
下载PDF
酒西盆地青西坳陷湖相纹层状泥质白云岩中泥级斜长石成因、特征与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36
8
作者 罗平 杨式升 +1 位作者 马龙 苏丽萍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33,共2页
酒西盆地青西坳陷下白垩统下沟组的纹层状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已被证实勘探前景良好。这套储集岩的颗粒细小 ,岩性致密 ,基质孔隙度低 ,实验分析表明 ,其泥质物中的主要成分是泥级斜长石。详细的岩石学研究表明 ,这类斜长石属晕长石 ... 酒西盆地青西坳陷下白垩统下沟组的纹层状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已被证实勘探前景良好。这套储集岩的颗粒细小 ,岩性致密 ,基质孔隙度低 ,实验分析表明 ,其泥质物中的主要成分是泥级斜长石。详细的岩石学研究表明 ,这类斜长石属晕长石 ,是火山物质经流水搬运 ,在半干旱气候下的碱性湖水中沉积后 ,经浅埋藏深度改造而成。青西坳陷下沟组泥级斜长石的大量存在 ,使其泥质纹层具有高的弹性 ,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易形成纹层间滑脱缝和斜交缝 ,奠定了发育构造裂缝的物质基础 ,而构造微裂缝与沸石溶孔沟通 ,使下沟组形成了非砂岩的裂缝 孔隙型储集层。这类新型储集层的出现预示着酒西盆地的邻区和其它类似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图 1照片 8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西盆地 青西坳陷 泥级斜长石 分布特征 成因 湖相 纹层状泥质白云岩 特征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斜长石和橄榄石成分对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成因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晓琪 张加飞 +3 位作者 宋谢炎 邓宇峰 官建祥 郑文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75-3688,共14页
攀枝花岩体下部和中部岩相带各旋回中磁铁辉长岩和辉长岩的岩相结构特征表明,钛铁氧化物和斜长石、橄榄石的结晶发生在相近的温度区间内,这为我们利用斜长石和橄榄石的成分探讨磁铁矿形成时温度、氧逸度和岩浆成分的变化提供了可能。电... 攀枝花岩体下部和中部岩相带各旋回中磁铁辉长岩和辉长岩的岩相结构特征表明,钛铁氧化物和斜长石、橄榄石的结晶发生在相近的温度区间内,这为我们利用斜长石和橄榄石的成分探讨磁铁矿形成时温度、氧逸度和岩浆成分的变化提供了可能。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下部和中部岩相带中斜长石An牌号自下向上有规律地逐渐降低,而在每一个旋回内部,橄榄石的Fo值总是由磁铁辉长岩向辉长岩表现出强烈降低的趋势。这些特征说明攀枝花岩体经历了多次富铁钛的岩浆的补充。斜长石An牌号小幅度的规律性降低说明岩浆氧逸度和Fe3+/Fe2+比值变化对斜长石成分影响很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斜长石成分估计钛铁氧化物结晶过程中温度变化。然而,同一旋回中橄榄石Fo值变化较大说明橄榄石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浆中的Fe3+/Fe2+和Fe2+/Mg含量,因此,可以根据橄榄石成分分析磁铁辉长岩与辉长岩形成过程中氧逸度和Fe3+/Fe2+比值的相对变化。计算得到下部和中部岩相带中斜长石的结晶温度介于1079~1121℃之间,认为钛铁氧化物的结晶也大致发生在此温度区间;根据同一旋回中磁铁辉长岩与邻近辉长岩中橄榄石Fo值的差异,发现每次新补充的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氧逸度总是逐渐降低,这与前人对封闭体系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氧逸度变化规律的认识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 橄榄石 氧逸度 层状岩体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 峨眉大火成岩省
下载PDF
火山岩储层斜长石选择性溶蚀的岩石学特征和热力学条件 被引量:18
10
作者 赵海玲 王成 +4 位作者 刘振文 孙文亮 卿忠 陈令 朱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2-419,共8页
长石溶孔是火山岩中重要的孔隙类型之一,火山岩的主要孔隙类型中长石溶孔所占的比例在1.24%~60.61%之间,在储层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岩相学、岩石化学CIPW标准矿物成分、热力学等方面论证了斜长石的选择性溶蚀。岩相学特征表现出斜长石... 长石溶孔是火山岩中重要的孔隙类型之一,火山岩的主要孔隙类型中长石溶孔所占的比例在1.24%~60.61%之间,在储层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岩相学、岩石化学CIPW标准矿物成分、热力学等方面论证了斜长石的选择性溶蚀。岩相学特征表现出斜长石选择性溶蚀的特征,即钙长石溶蚀时钠长石没有溶蚀,同时出现斜长石选择性溶蚀时钠长石和钾长石生长的现象。斜长石选择性溶蚀得到了CIPW标准矿物成分的支持,在CIPW标准矿物成分中长石的端元组分主要为钠长石和钾长石,而钙长石绝大多数为0或接近0。热力学研究表明,在同样的温度、压力和地层水成分的条件下,在斜长石中优先溶解钙长石组分。当地层水中Na+和K+浓度达到饱和时发生钠长石和钾长石沉淀,出现斜长石选择性溶蚀的同时发生钠长石和钾长石生长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储层 斜长石选择性溶蚀 岩石学 热力学
下载PDF
动态高压下斜长石的熔融和玻璃化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先德 陈鸣 +1 位作者 王德强 王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03-509,共7页
斜长石在冲击波产生的动态高温高压作用下较易熔融和淬火为非晶态物质,其矿物学名为熔长石。在随州陨石冲击变质特征的研究中,发现橄榄石、辉石等矿物除出现微裂隙外均保存完好,而多数斜长石颗粒则已熔融和玻璃化。可区分出两种形态的... 斜长石在冲击波产生的动态高温高压作用下较易熔融和淬火为非晶态物质,其矿物学名为熔长石。在随州陨石冲击变质特征的研究中,发现橄榄石、辉石等矿物除出现微裂隙外均保存完好,而多数斜长石颗粒则已熔融和玻璃化。可区分出两种形态的熔长石,一种是保持了原有矿物颗粒外形的‘继形熔长石’,另一种则以熔池状和脉状体形式产出的‘改形熔长石’。两种熔长石的光学和物理性质相似,它们的化学成分与晶质斜长石也基本相同,说明斜长石在高压下熔融时没有与周围物质发生明显的组分交换、在吉林陨石的人工冲击实验产物中,斜长石是最先熔融的硅酸盐矿物,也多以填隙的他形颗粒或脉状体和熔池的形式产出。经与其它陨石的静态高压淬火实验研究结果的比较,推定继形和改形熔长石的形成条件为≈20GPa和≤1100℃。本研究结果对了解地幔橄榄岩和俯冲的大洋板片部分熔融作用,以及地球火山岩玻璃和超基性岩中铬尖晶石的玻璃相岩浆包襄体物理化学性质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 动态高压 冲击变质 熔融 长石 随州陨石
下载PDF
热水条件下角闪石断层泥的摩擦滑动性质——与斜长石断层泥的对比 被引量:13
12
作者 兰彩云 何昌荣 +1 位作者 姚文明 靖晨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29-2937,共9页
基于速率与状态依赖性摩擦本构关系理论框架,在热水条件下研究了角闪石断层泥的摩擦滑动性质并与闪长岩的另一种主要矿物斜长石的摩擦滑动性质进行了对比.摩擦实验是在三轴实验系统上完成,有效正应力200MPa,孔隙压力30MPa,并将加载速率... 基于速率与状态依赖性摩擦本构关系理论框架,在热水条件下研究了角闪石断层泥的摩擦滑动性质并与闪长岩的另一种主要矿物斜长石的摩擦滑动性质进行了对比.摩擦实验是在三轴实验系统上完成,有效正应力200MPa,孔隙压力30MPa,并将加载速率在1.22μm/s和0.122μm/s之间实施了切换.结果表明角闪石的摩擦系数均值为0.70±0.01,随着温度增加没有系统性的变化,整体低于斜长石的摩擦系数(0.75±0.01);计算与实验表明,角闪石和斜长石的摩擦系数的体积分数加权平均值与闪长岩的摩擦系数基本一致;角闪石在实验温度范围内(100~614℃)显示速率强化(a—b>0),与斜长石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弱化(a—b<0)正好相反;角闪石的速率依赖性在整个实验温度范围内无系统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 角闪石 斜长石 摩擦系数 速率依赖性
下载PDF
斜长石溶蚀度:一种评价花岗质岩石风化度的新指标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瑞林 岳中琦 +2 位作者 王立朝 曲永新 王思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9-655,共7页
本文提出了以标志性造岩矿物斜长石的显微孔隙变化为特征的风化度评价新指标——斜长石溶蚀度。该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全风化带(CDG)残积土风化度的精细变化,特别是风化程度在深度方向上的差异性。通过对香港CDG的实例分析,确定了三处残... 本文提出了以标志性造岩矿物斜长石的显微孔隙变化为特征的风化度评价新指标——斜长石溶蚀度。该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全风化带(CDG)残积土风化度的精细变化,特别是风化程度在深度方向上的差异性。通过对香港CDG的实例分析,确定了三处残积土剖面的风化度相对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 溶蚀度 残积土 花岗质岩石 风化度 评价
下载PDF
平潭和漳州深成杂岩中斜长石捕虏晶与岩浆混合作用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武显 董传万 周新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86-290,共5页
在闽东南平潭和漳州火成杂岩中,广泛发育岩浆混合现象,表现为花岗质岩石中存在辉长-闪长质同深成岩墙和淬冷岩石包体。花岗质和闪长质岩石中普遍存在An>70%的斜长石捕虏晶。这种成分的斜长石是辉长岩特有的,而不是任一种花岗... 在闽东南平潭和漳州火成杂岩中,广泛发育岩浆混合现象,表现为花岗质岩石中存在辉长-闪长质同深成岩墙和淬冷岩石包体。花岗质和闪长质岩石中普遍存在An>70%的斜长石捕虏晶。这种成分的斜长石是辉长岩特有的,而不是任一种花岗岩的斑晶。在斜长石捕虏晶四周,都有与花岗岩中的斜长石成分相当的斜长石加生膜。斜长石捕虏晶可分为自形的、熔融状、筛孔状和碎片状等四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捕虏晶 岩浆混合作用 深成岩 深成杂岩
下载PDF
斜长石韵律环带的结晶速率方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平霄 吴金平 +1 位作者 李才伟 肖文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8-394,共7页
根据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建立了斜长石韵律环带形成的数学模型。从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按非连续机制生长的斜长石晶体结晶速率表达式。该速率表达式具有过饱和→成核→耗尽循环的反馈特征。斜长石中小尺度韵律环带起因于自组... 根据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建立了斜长石韵律环带形成的数学模型。从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按非连续机制生长的斜长石晶体结晶速率表达式。该速率表达式具有过饱和→成核→耗尽循环的反馈特征。斜长石中小尺度韵律环带起因于自组织过程,而与环境因素无关。其成因对应着相对静态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 韵律环带 结晶速率方程 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斜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及意义 被引量:12
16
作者 鄢全树 石学法 +2 位作者 刘季花 常丽华 尹京武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42,共8页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存在两种不同粒径的斜长石矿物。其一为斜长石斑晶,常见熔蚀麻点,是岩浆上升、压力降低时发生熔蚀作用并在骤冷条件下形成的;其二斜长石微晶,半定向或杂乱分布于火山玻璃中,其中空骸晶结构表明斜长石微晶是在淬...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存在两种不同粒径的斜长石矿物。其一为斜长石斑晶,常见熔蚀麻点,是岩浆上升、压力降低时发生熔蚀作用并在骤冷条件下形成的;其二斜长石微晶,半定向或杂乱分布于火山玻璃中,其中空骸晶结构表明斜长石微晶是在淬冷条件下迅速结晶形成的。斜长石斑晶具弱成分环带,斑晶边部的An值稍高或接近于斜长石微晶。微晶斜长石An值与岩浆喷出后的水深以及喷发位置距离岩浆主通道的远近存在一定联系。本区的斜长石斑晶形成温度明显低于冲绳海槽地区,而类似于东海陆架地区;斜长石微晶的结晶温度类似于冲绳海槽,表明两地区在岩浆喷出海底后淬火结晶的物理化学条件相似。结合同样品中橄榄石斑晶研究结果以及已有的地球物理学和岩石学方面的资料,可能反映了地幔柱快速上涌使早期部分熔融及结晶分异作用较弱,岩浆本身温度高提供了早期结晶形成的斑晶与寄主岩浆进一步充分反应的热量。计算的斜长石斑晶温度不能反映源区温度特征,后者应高于本文所计算的斜长石斑晶的结晶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玄武岩 斜长石 化学成分 南海
下载PDF
海底玄武岩中斜长石研究及其岩石学意义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小明 谭清泉 赵广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2-488,共7页
冲绳海槽海底玄武岩中存在着三种不同世代的斜长石 :斑晶、微晶和基质斜长石 ,它们的平均粒径分别为 10 0 μm±、13μm±和 2μm±。斑晶斜长石在结构上存在核部与边部之分 ,在成分上反映为 An值出现明显的两级“台阶”,即... 冲绳海槽海底玄武岩中存在着三种不同世代的斜长石 :斑晶、微晶和基质斜长石 ,它们的平均粒径分别为 10 0 μm±、13μm±和 2μm±。斑晶斜长石在结构上存在核部与边部之分 ,在成分上反映为 An值出现明显的两级“台阶”,即 An值在80~ 90间波动的核部“平台”和 An值在 60~ 70间波动的边部“平台”,边部“平台”的成分与微晶斜长石一致。斜长石的结晶温度显示 ,斑晶核部温度为 12 50℃± ,边部温度为 10 50℃± ,而基质斜长石的结晶温度在 950℃±。笔者认为斜长石的这些特征 ,基本反映了该玄武岩浆的活动过程 :斑晶斜长石的核部记录了源区特征 ,边部及微晶斜长石反映了岩浆房中活动的特征 ,基质斜长石则记录了岩浆喷出洋壳后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玄武岩 地幔岩浆活动 斜长石 结晶温度 冲绳海槽
下载PDF
周口店花岗闪长岩中斜长石晶体化学及谱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永旺 曾溅辉 +1 位作者 刘琰 郭建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80-2484,共5页
前人研究多集中于碱性长石等其他长石系列,对斜长石的研究较少。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仪、X光粉晶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对周口店花岗闪长岩中自然产出的斜长石进行了谱学特征和化学成分分析。电子探针分析... 前人研究多集中于碱性长石等其他长石系列,对斜长石的研究较少。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仪、X光粉晶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对周口店花岗闪长岩中自然产出的斜长石进行了谱学特征和化学成分分析。电子探针分析获得该地斜长石的化学成分,端元组分在Ab(85.21)Or(0.18)An(9.11)到Ab(90.060),Or(3.00),An(13.27)之间;斜长石的X光粉晶衍射特征说明样品组成为较为纯净的钠长石,根据粉晶衍射峰及其衍射强度计算得出了样品晶胞参数;采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分析了斜长石的谱学特征并对特征吸收谱带和特征峰进行了归属。在OH一红外吸收区(3000~3800cm^-1)出现了由0H的伸缩振动导致的特征吸收谱带:3200,3310,3420和3615cm^-1,表明研究区的钠长石普遍含有结构水,以OH一的形式存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此种长石的晶体化学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粉晶衍射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电子探针 斜长石
下载PDF
安徽沙溪含和不含铜(金)矿斑岩斜长石斑晶粒度统计及其岩浆结晶动力学和成矿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文艺 傅斌 +2 位作者 任启江 胡文暄 徐兆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0-188,共9页
通过对沙溪矿区含矿与不含矿斑岩中斜长石斑晶的粒度统计,计算出平均矿物粒度(S)、矿物分布密度(D)及矿物分布均匀度(H);再根据晶体大小分布理论(CSD),计算出斜长石的晶体生长速率、成核密度及成核速率等岩浆结晶动力... 通过对沙溪矿区含矿与不含矿斑岩中斜长石斑晶的粒度统计,计算出平均矿物粒度(S)、矿物分布密度(D)及矿物分布均匀度(H);再根据晶体大小分布理论(CSD),计算出斜长石的晶体生长速率、成核密度及成核速率等岩浆结晶动力学参数;发现含矿斑岩较无矿斑岩有高的成核密度和成核速率,而晶体生长速率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 斑晶粒度 斑岩 含铜矿 岩浆结晶 含金矿
下载PDF
赣中周潭群石榴石、斜长石和黑云母微区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恭任 刘丛强 +2 位作者 章邦桐 唐红峰 于瑞莲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7-345,共9页
周潭群变质岩中石榴石、斜长石和黑云母微区化学成分变化明显 ,石榴石变斑晶具典型的生长环带 ,由晶体中心向两侧边缘XMg、XFe值以光滑曲线递增 ,XCu、XMn值以光滑曲线递减 ,反映其增温过程 ;晶体最边缘的化学成分反映变质峰期的温度条... 周潭群变质岩中石榴石、斜长石和黑云母微区化学成分变化明显 ,石榴石变斑晶具典型的生长环带 ,由晶体中心向两侧边缘XMg、XFe值以光滑曲线递增 ,XCu、XMn值以光滑曲线递减 ,反映其增温过程 ;晶体最边缘的化学成分反映变质峰期的温度条件。通过石榴石变斑晶生长环带剖面分析 ,应用Grt_Bi温度计和GASP压力计 ,确定本区变质作用 pT轨迹为顺时针形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 斜长石 黑云母 微区化学成分 PTT轨迹 地球动力学 周谭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