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4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湖煤矿F1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1
作者 张治 谢君 +2 位作者 苗锦龙 黄河 王来斌 《矿山工程》 2024年第1期38-45,共8页
本文基于矿井钻探资料、地震资料及室内和现场测试成果等,对信湖煤矿F1断层带岩性特征、水理性质、含导水性等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F1断层为张扭性断层,形成时代早,落差大,切割地层多;2. 断层带岩性以泥岩、粉砂岩为主... 本文基于矿井钻探资料、地震资料及室内和现场测试成果等,对信湖煤矿F1断层带岩性特征、水理性质、含导水性等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F1断层为张扭性断层,形成时代早,落差大,切割地层多;2. 断层带岩性以泥岩、粉砂岩为主,砂泥比约0.66~0.687,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岩石矿物成分主要为高岭石等粘土矿物,遇水后易崩解,富水性差,导水性差;3. F1断层带渗透系数0.0159~0.0661 m/d,透水率(Lu) 0.1788,断层带岩体渗透性等级为微透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湖煤矿 断层带 水文地质特征 岩性结构 导含水性 渗透性
下载PDF
复杂断层带露天矿高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孙庆富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3期0049-0052,共4页
文章主要针对复杂断层带露天矿高边坡的开挖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以某露天矿床为背景案例,介绍了高边坡的现状和破坏模式;采用数字模拟法和极限平衡法,对高边坡开挖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对高边坡潜在破坏区域的治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 文章主要针对复杂断层带露天矿高边坡的开挖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以某露天矿床为背景案例,介绍了高边坡的现状和破坏模式;采用数字模拟法和极限平衡法,对高边坡开挖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对高边坡潜在破坏区域的治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希望通过本文,为类似高边坡工程的开挖作业提供参考,切实保证边坡稳定和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层带 露天矿 高边坡 稳定性分析 治理方法
下载PDF
岩盐断层带黏滑及稳滑过程中声发射活动特征的初步分析
3
作者 缪阿丽 马胜利 +1 位作者 郭彦双 刘培洵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97-4608,共12页
本文利用双轴摩擦实验对含水条件下岩盐断层带摩擦滑动性状进行了实验研究,观测和分析了摩擦滑动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断层带的微观变形结构.结果表明,含水岩盐断层带在伴随黏滑的速度弱化域和伴随稳定滑动的速度强... 本文利用双轴摩擦实验对含水条件下岩盐断层带摩擦滑动性状进行了实验研究,观测和分析了摩擦滑动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断层带的微观变形结构.结果表明,含水岩盐断层带在伴随黏滑的速度弱化域和伴随稳定滑动的速度强化域,摩擦过程中均产生了大量声发射事件;黏滑过程与稳滑过程中的小声发射事件存在共同之处,即两者均表现为能级低;但黏滑过程中的小声发射事件的优势频率既有低频(10 kHz左右)和中频(100 kHz左右),也有高频(370 kHz左右),而在稳定滑动过程中,小声发射事件的优势频率仅有低频和中频,缺少高频事件.这种差异与两者变形主导机制的不同密切相关.在断层黏滑循环中,接近摩擦峰值时声发射发生率明显增加,但高频事件减少、中频和低频事件增加;进入亚失稳阶段后,声发射只有低频和中频信号,几乎不再出现高频信号.这种差异与断层带变形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盐断层带 摩擦实验 速度依赖性 声发射活动特征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富水断层带隧道变形力学机制及双梯度注浆NPR补偿对策
4
作者 陶志刚 周子琮 +3 位作者 杨晓杰 霍树森 孙吉浩 杜志锋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768-779,共12页
云南他白依隧道位于青藏高原东麓,穿越多条断层构造带,其围岩软弱破碎,遇水强度骤降。原设计方案下围岩存在米级大变形,出现了拱架扭曲、仰拱隆起和突泥涌水等灾害。针对富水断层带隧道围岩破碎难题,首先通过矿物成分分析、点荷载试验... 云南他白依隧道位于青藏高原东麓,穿越多条断层构造带,其围岩软弱破碎,遇水强度骤降。原设计方案下围岩存在米级大变形,出现了拱架扭曲、仰拱隆起和突泥涌水等灾害。针对富水断层带隧道围岩破碎难题,首先通过矿物成分分析、点荷载试验及地应力测试,分析了富水断层带隧道变形力学机制及其转化,通过未注浆、常规注浆及双梯度注浆的围岩承载力试验,确定采用双梯度注浆工艺进行NPR锚索锚固;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得出了最佳锚索数目;最后,通过现场应用,基于监测数据验证了双梯度注浆及高预紧力长短NPR锚索支护体系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富水断层带隧道的大变形灾害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断层带 软岩大变形 双梯度注浆 NPR锚索
下载PDF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大凉山隧道断层带渗流/爆破开挖时围岩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郭彦超 李旭哲 +3 位作者 苗景川 陈诺 李文杰 梁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8-142,共5页
依托四川省乐西高速大凉山^(#)2隧道项目,基于尖点突变理论所提出的失稳判据对围岩稳定性进行判定,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建立相关隧道开挖模型,研究了隧道—断层系统在地下水渗流和爆破条件下围岩应力、位移和最大振速峰值的变化... 依托四川省乐西高速大凉山^(#)2隧道项目,基于尖点突变理论所提出的失稳判据对围岩稳定性进行判定,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建立相关隧道开挖模型,研究了隧道—断层系统在地下水渗流和爆破条件下围岩应力、位移和最大振速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失稳判据计算发现,围岩综合刚度比k<1,分岔集方程Δ<0,两者结果均表明围岩具有失稳风险;渗流条件下断层围岩最大主应力为27.71 MPa,拱顶位移沉降为307.83 mm,应力比非断层处增加了约20.64%,位移增加了105.21%,受爆破因素影响,断层处竖向最大振速峰值是普通围岩的13倍左右,达到了162.97 cm/s,可见断层的存在会对其周边围岩动力响应产生放大效应;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大凉山隧道F3断层处具有失稳风险,施工时应当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点突变理论 断层带隧道 地下水渗流 爆破 围岩稳定性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隧道断层带突涌水风险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袁青 于锦 +2 位作者 熊齐欢 张子平 陈世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0-144,共5页
为准确评估山岭隧道施工穿越岩溶断层带时突涌水风险,以人工神经网络为预测工具,开展了隧道断层带不良地质体的突涌水风险评估研究。在广泛参阅各类规范及文献的基础上,考虑影响岩断层带涌水灾害发生的13个主要风险因子构建了风险评估... 为准确评估山岭隧道施工穿越岩溶断层带时突涌水风险,以人工神经网络为预测工具,开展了隧道断层带不良地质体的突涌水风险评估研究。在广泛参阅各类规范及文献的基础上,考虑影响岩断层带涌水灾害发生的13个主要风险因子构建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工程实例数据训练、测试神经网络,采用反向传播算法计算并传递误差,在数次训练中优化网络参数,实现了隧道断层带涌水风险等级评估。泛化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快速、精准地预测断层带涌水风险等级。提出的隧道断层带涌水风险评估方法克服了传统风险评估方法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强、计算冗繁等问题,可为隧道施工突涌水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断层带 涌水风险 风险评估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运动摄影测量结构的无人机在断层带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加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3年第5期117-119,145,共4页
随着计算机视觉科学的快速发展和小型无人机(UAV)应用的日益增加,运动结构(SfM)摄影测量在提供与激光雷达测量相当的分辨率和精度的地形信息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因此,该文对SfM摄影测量在海源断层上空使用低成本数码相机获取断裂带... 随着计算机视觉科学的快速发展和小型无人机(UAV)应用的日益增加,运动结构(SfM)摄影测量在提供与激光雷达测量相当的分辨率和精度的地形信息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因此,该文对SfM摄影测量在海源断层上空使用低成本数码相机获取断裂带图像进行了研究。以现有的机载激光雷达数据为基准,详细评估了SfM衍生地形的分辨率和精度。结果表明,SfM摄影测量产生的点云密度比机载激光雷达的密度高近70倍。此外,考虑激光雷达数据本身的误差,SfM点云的精度与激光雷达点云的精度相当。基于无人机的SfM摄影测量方法可以为机载激光雷达提供有效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摄影 无人机 断层带 地形测绘
下载PDF
引水隧洞断层带爆破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刘海波 户若琪 《北方交通》 2023年第7期82-86,共5页
为确定引水隧洞断层带爆破对围岩的影响,采用Midas GTS软件对断层某一断面在爆破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及围岩的稳定特性进行了数值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爆破荷载作用下,隧道断层带总体位移主要集中在拱腰和拱底;Ⅴ级围岩段拱脚位移... 为确定引水隧洞断层带爆破对围岩的影响,采用Midas GTS软件对断层某一断面在爆破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及围岩的稳定特性进行了数值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爆破荷载作用下,隧道断层带总体位移主要集中在拱腰和拱底;Ⅴ级围岩段拱脚位移相对较大。爆破振动效应仅对隧道爆破位置四周10m范围内影响较大,超过10m后基本没影响。爆破时边坡振速主要以横、纵方向为主;振速峰值集中在0.125~0.3s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隧洞 爆破振动 断层带施工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公路隧道穿越断层带围岩变形数值仿真分析
9
作者 甘海龙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第2期153-155,159,共4页
为研究断层带倾角、宽度、走向等因素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文章以广西某高速公路隧道为依托,选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简化建模,按三台阶施工方式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结论:在断层带倾角从30°变化至90°过程中,隧道拱顶最大沉降... 为研究断层带倾角、宽度、走向等因素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文章以广西某高速公路隧道为依托,选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简化建模,按三台阶施工方式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结论:在断层带倾角从30°变化至90°过程中,隧道拱顶最大沉降值和仰拱最大隆起值不断减小;在断层带宽度从15 m变化至35 m过程中,隧道拱顶最大沉降值和仰拱最大隆起值不断增大;在断层带走向从30°变化至90°过程中,隧道拱顶最大沉降值和仰拱最大隆起值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带 公路隧道 围岩变形 FLAC 3D 数值仿真
下载PDF
断层带附近巷道顶板淋水化学注浆治理技术
10
作者 李明 李乃新 +2 位作者 刘丁宿 张力杰 王俊磊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3年第1期1-3,共3页
山东某矿埋深约800 m的南辅运大巷在靠近断层带的区段顶板淋水严重,淋水段总跨度约35 m,水量约5 m^(3)/h。淋水为顶板锚索导通顶板3~4 m之上的富水砂岩含水层所致。在分析顶板淋水水源及通道的基础上,设计采用通道及水源注浆封堵法,选... 山东某矿埋深约800 m的南辅运大巷在靠近断层带的区段顶板淋水严重,淋水段总跨度约35 m,水量约5 m^(3)/h。淋水为顶板锚索导通顶板3~4 m之上的富水砂岩含水层所致。在分析顶板淋水水源及通道的基础上,设计采用通道及水源注浆封堵法,选用可注性及可控性优良的溶胶树脂化学浆液,对初期可见的出水点及后期由于水位回升而新生的多个水点均进行了有效地封堵,且后期几无返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顶板淋水 断层带 锚索 化学注浆
下载PDF
8222采煤面断层带末采撤架支护工艺优化与效果
11
作者 张权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3年第2期50-51,共2页
以马脊梁矿8222工作面断层影响区停采撤架为工程背景,采用超长孔预注浆加固、浅孔循环注浆加固、锚索补强吊顶耦合支护工艺,有效提高了顶帮完整性,实现了综放工作面断层影响区快速撤架。
关键词 断层带 停采 支护
下载PDF
穿越断层带的某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特征研究
12
作者 张明良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第2期156-159,共4页
为研究穿越断层带的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特征,文章基于有限元法,利用Midas GTS软件建立高速公路隧道模型,得出断层带对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应力变形的力学机理,同时针对不同断层带形态(断层带倾角)对围岩变形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为研究穿越断层带的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特征,文章基于有限元法,利用Midas GTS软件建立高速公路隧道模型,得出断层带对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应力变形的力学机理,同时针对不同断层带形态(断层带倾角)对围岩变形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断层带对围岩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隧道开挖未到达断层带时,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位移增长幅度较小,而恰好处于断层带时,位移增长幅度较大;高速公路隧道穿越断层带时,围岩的竖向位移在断层带与隧道接触时最大,最大沉降位于拱顶附近围岩,最大隆起位于接触段隧道拱顶处围岩;围岩竖向位移对断层带倾角变化的敏感层度更高;随着断层带倾角的变化,最大主应力及最小主应力均出现在断层带围岩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断层带有限元 隧道围岩 变形特征
下载PDF
穿越岩浆岩高压富水断层带隧道工程预注浆设计方案分析
13
作者 刘二强 《广东公路交通》 2023年第2期55-61,共7页
各种不良地质条件中,断层带涌水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尤其是在高压涌水下的隧道开挖,施工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粤东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掌子面超前地质钻孔探得高压涌水,涌水量3.36万m^(3)/d,最大水压4.8MPa。为确保高... 各种不良地质条件中,断层带涌水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尤其是在高压涌水下的隧道开挖,施工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粤东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掌子面超前地质钻孔探得高压涌水,涌水量3.36万m^(3)/d,最大水压4.8MPa。为确保高压富水断层带隧道的施工安全,通过分析对比三种设计方案,选择出最优方案。采用全断面前进式帷幕预注浆方案,成功穿越该断层。现场开挖结果表明:浆液填充充分饱满,对围岩起到固结、锁嵌的效果,使其整体性及强度得到加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富水断层带 方案设计 全断面前进式帷幕预注浆
下载PDF
地面定向钻孔预注浆掩护巷道过断层带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申晨辉 《煤矿机械》 2023年第3期37-41,共5页
为解决巷道掘进过断层破碎带存在应力集中和围岩大量变形的情况,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以淮北矿区为例,提出了地面定向钻孔预注浆掩护巷道穿断层技术体系,完善了定向钻孔施工及地面高压注浆的关键技术,成功实施了四开成孔结构,有效避免了非... 为解决巷道掘进过断层破碎带存在应力集中和围岩大量变形的情况,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以淮北矿区为例,提出了地面定向钻孔预注浆掩护巷道穿断层技术体系,完善了定向钻孔施工及地面高压注浆的关键技术,成功实施了四开成孔结构,有效避免了非治理段干扰。采用分段注浆法完成了破碎带的精准治理。通过压水试验、岩性探测、注浆量、浆液扩散距离、物探巷探验证、巷道支护效果等多方面对注浆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地面定向钻孔在巷道层位岩性的超前探查、高压预注浆等方面优势明显,有效提高了围岩的力学性质,减少了围岩的变形量,其中最大底鼓下降61.6%,保证巷道支护安全,可提高掘进效率,减少后期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地面定向孔 断层破碎 超前预注浆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断层带土壤氢气浓度测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5
作者 孙小龙 邵志刚 +2 位作者 司学芸 向阳 刘冬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6-440,共5页
利用ATG-300H型便携式测氢仪,分别在昌平地区、海原断裂带、北轮台断裂开展土壤氢气浓度测量。基于气体扩散方程,从采样器类型、测孔深度、土壤特性、断层作用等方面探讨氢气浓度测量的影响因素与机理。结果显示:1)土壤氢气浓度值受测... 利用ATG-300H型便携式测氢仪,分别在昌平地区、海原断裂带、北轮台断裂开展土壤氢气浓度测量。基于气体扩散方程,从采样器类型、测孔深度、土壤特性、断层作用等方面探讨氢气浓度测量的影响因素与机理。结果显示:1)土壤氢气浓度值受测孔闲置时间、测孔深度和采样器形状的影响较大;2)氢气浓度测值与气体扩散方程的理论解曲线吻合较好,其曲线形态主要与土壤中氢气的富集程度和土壤疏松程度密切相关;3)断层带上的氢气浓度受构造作用、断层滑动速率、断层闭锁程度、上下盘裂隙发育程度、裂隙开启或闭合状态等因素影响较大,这些因素主要影响深部氢气的向上迁移通道和在地表的富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带 土壤氢气 浓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断层带岩体采动效应的相似材料模拟研究 被引量:48
16
作者 吴基文 童宏树 +1 位作者 童世杰 唐东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4170-4175,共6页
以任楼煤矿F3~F4断层间块段地层为原型,建立相似材料模型,对煤层回采过程中断层带岩体的采动效应及断层下盘含水层的突水可能性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煤层回采过程中,随断层煤柱的减小,断层两盘岩体的变形存在差异性,表现出不同的... 以任楼煤矿F3~F4断层间块段地层为原型,建立相似材料模型,对煤层回采过程中断层带岩体的采动效应及断层下盘含水层的突水可能性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煤层回采过程中,随断层煤柱的减小,断层两盘岩体的变形存在差异性,表现出不同的采动效应特征;当煤柱减小到一定数值后将造成断层上、下盘岩体发生相对位移,导致断层"活化",引发断层导水;承压含水层对断层采动效应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促进断层"活化"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断层防水煤柱合理留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断层带 采动效应 相似模拟试验 防水煤柱
下载PDF
雪峰山高速公路隧道F_2断层带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志龙 王兰生 +1 位作者 王跃飞 马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3311-3315,共5页
F2断层是雪峰山隧道通过区一条规模较大的断层带,在隧道施工中可能会对围岩稳定产生较大的影响,故在隧道施工期间对其开展超前预报。在雪峰山隧道施工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对F2断层带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在超前地质预报中以地质分析... F2断层是雪峰山隧道通过区一条规模较大的断层带,在隧道施工中可能会对围岩稳定产生较大的影响,故在隧道施工期间对其开展超前预报。在雪峰山隧道施工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对F2断层带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在超前地质预报中以地质分析为主线,运用TSP、洞壁应力测试、断层前兆预测法和断层错动机制解等多种方法开展综合预报。预报结果认为,ZK97+193~ZK97+220段已进入F2断层带的影响带,从ZK97+220开始已进入F2的边缘带,并预报ZK97+235桩号左右就进入F2的主干带。预报结果同实际开挖情况对比可知,预报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公路隧道 断层带 超前地质预报
下载PDF
断层带爆炸裂隙区范围及裂纹扩展长度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徐颖 孟益平 +1 位作者 宗琦 沈兆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4,共4页
常用求算岩石内爆炸裂隙区半径的计算公式中忽略了冲击波的作用、粉碎区的存在以及爆生气体的准静态作用。本文对该公式进行修正后并引入断层带应力波衰减指数α,并对应力波损伤后的裂隙区的扩展长度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得出:考虑“预损... 常用求算岩石内爆炸裂隙区半径的计算公式中忽略了冲击波的作用、粉碎区的存在以及爆生气体的准静态作用。本文对该公式进行修正后并引入断层带应力波衰减指数α,并对应力波损伤后的裂隙区的扩展长度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得出:考虑“预损伤”作用时的爆炸裂纹长度大于不考虑“预损伤”情况下的裂纹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带 爆炸裂隙区 裂纹扩展长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凹陷周缘的晚新生代张扭性断层带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曰俊 孙龙德 +7 位作者 杨海军 张光亚 齐英敏 桑洪 王月然 刘亚雷 张强 文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23,共15页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阿瓦提凹陷周缘发育晚新生代正断层,其中第四纪的正断层活动是塔里木盆地构造地质研究的新发现。这些正断层受先存基底断裂控制,平面上沿沙井子断裂带、阿恰断裂带和吐木休克断裂带右阶式雁列状分布,构成右阶左旋张...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阿瓦提凹陷周缘发育晚新生代正断层,其中第四纪的正断层活动是塔里木盆地构造地质研究的新发现。这些正断层受先存基底断裂控制,平面上沿沙井子断裂带、阿恰断裂带和吐木休克断裂带右阶式雁列状分布,构成右阶左旋张扭性正断层带。剖面上,向下断达下古生界后不清楚,向上断至第四系上部,构成阶梯状或小型地堑(或负花状构造)构造。生长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正断层带形成于新近纪末,第四纪早-中期持续活动,到第四纪晚期停止活动。这些张扭性正断层带的成因是阿瓦提地块相对于周边地质体的顺时针旋转而致,其动力学来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陆一陆碰撞,在晚喜马拉雅山期依然持续作用而导致的远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 阿瓦提凹陷 上新世晚期-第四纪中期 断层 张扭性断层带 顺时针旋转
下载PDF
岩盐断层带摩擦滑动的速度依赖性转换及其地震学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缪阿丽 马胜利 +1 位作者 侯林锋 姚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07-3317,共11页
为了深入理解断层带摩擦滑动速度依赖性转换及其机制,利用双轴摩擦实验对干燥及含水条件下岩盐断层带摩擦的速度依赖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观测了摩擦滑动过程中的声发射,分析了断层带的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干燥岩盐断层带在0.1~100μ... 为了深入理解断层带摩擦滑动速度依赖性转换及其机制,利用双轴摩擦实验对干燥及含水条件下岩盐断层带摩擦的速度依赖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观测了摩擦滑动过程中的声发射,分析了断层带的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干燥岩盐断层带在0.1~100μm/s的速度范围内表现为速度弱化,增大σ2会使断层带向速度强化转变;含水条件下岩盐断层带在1~100μm/s的速度范围内表现为速度弱化,而在0.1~0.01μm/s的速度范围内表现为速度强化,速度依赖性转换出现在0.1~1μm/s,其中断层表现为振荡或应力释放时间较长的黏滑事件;岩盐断层带在干燥条件下表现出很强的声发射活动,每个黏滑均对应一丛声发射事件,而在含水条件下一次黏滑只对应一个声发射事件.显微观察表明,局部化的脆性破裂是速度弱化域的主要变形机制,分布式的碎裂流动是干燥岩盐断层带在速度强化域的变形机制,颗粒边界迁移以及压溶作用的塑性变形是含水条件下岩盐断层带在速度强化域的主要变形机制,而脆性破裂和塑性变形共同控制着速度依赖性转换域断层带的变形.水的存在促进岩盐发生塑性变形,进而导致断层带从速度弱化向速度强化转换.上述结果有助于理解断层带上地震活动的特征和慢地震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盐断层带 摩擦实验 速度依赖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