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横断颈前肌群甲状腺肿瘤切除126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辛同令 《基层医学论坛》 2004年第3期228-228,共1页
目的探讨不横断颈前肌群甲状腺肿瘤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不横断颈前肌群甲状腺肿瘤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6例均痊愈出院。无喉返神经损伤及刀口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无刀口下皮肤粘连。结论不横断颈前肌群甲... 目的探讨不横断颈前肌群甲状腺肿瘤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不横断颈前肌群甲状腺肿瘤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6例均痊愈出院。无喉返神经损伤及刀口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无刀口下皮肤粘连。结论不横断颈前肌群甲状腺肿瘤切除为一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横断颈前肌群甲状腺肿瘤 可行性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不离断颈前肌群甲状腺手术48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高振兴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期77-77,共1页
目的:探讨不离断颈前肌群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把9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在不离断颈前肌群或离断颈前肌群的情况下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结果:96例患者术中均暴露良好,无死亡病例及术中术... 目的:探讨不离断颈前肌群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把9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在不离断颈前肌群或离断颈前肌群的情况下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结果:96例患者术中均暴露良好,无死亡病例及术中术后窒息现象。且术野均暴露良好,手术创伤较小,术后痛性硬结、皮肤粘连等并发症少。在颈部疼痛、切口瘢痕明显程度方面,不断组明显优于离断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除了胸骨后甲状腺需胸骨劈开手术及甲状腺癌需行颈淋巴结清扫的情况外。根据甲状腺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经颈白线入路或颈深筋膜入路不离断颈前肌群行甲状腺叶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离断颈前肌群 甲状腺叶切除术
下载PDF
不横断颈前肌群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曹安华 杨敬博 何国珍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19期124-124,共1页
目前微创手术在我国发展迅速,由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及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腔镜甲状腺手术亦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该手术难度大,医疗费用高,在基层医院难以开展。
关键词 不横断颈前肌群 甲状腺手术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断颈交感神经干大鼠DO中牵张区NE/adrb3的表达与MSCs动员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兆杰 张雅博 +2 位作者 符涛 石东岳 杨擎天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05-509,共5页
目的:检测断颈交感神经干后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牵张区去甲肾上腺素(NE)/β3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3)及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Nest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间的相关性。方法:SD成年雄性大鼠20只,平均分为4组(n=5)。实验组行... 目的:检测断颈交感神经干后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牵张区去甲肾上腺素(NE)/β3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3)及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Nest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间的相关性。方法:SD成年雄性大鼠20只,平均分为4组(n=5)。实验组行右侧下颌骨牵张器植入术复合颈交感神经干离断术,对照组行右侧下颌骨牵张器植入术,分别于牵张期开始和牵张期结束处死动物并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NE/adrb3的表达。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NE/adrb3主要表达于血管周。与对照组相比,断交感神经后NE/adrb3随着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减弱,到牵张期结束已无明显表达;实验组Nestin在牵张期开始及结束时,均广泛表达于成骨基质和血管周,且主要集中于成骨基质,而对照组Nestin主要表达于血管周。结论:牵张成骨(DO)中交感神经通过NE/adrb3反向调控间充质干细胞(MSCs)动员及向成骨基质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交感神经干离 去甲肾上腺素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 间充质干细胞
原文传递
免断颈前肌群甲状腺显露手术改进
5
作者 蔡定玉 辛明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3年第1期20-20,共1页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式甲状腺显露手术方法.方法:常规切开皮肤后游离皮瓣,要求上皮瓣越过甲状软骨达胸骨甲状肌附着处,下皮瓣于胸骨切迹下2~3cm,必要时将胸锁乳突肌与颈前肌予以分开.切开颈白线,上下缘须达皮瓣游离处,向两侧牵开肌群,良...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式甲状腺显露手术方法.方法:常规切开皮肤后游离皮瓣,要求上皮瓣越过甲状软骨达胸骨甲状肌附着处,下皮瓣于胸骨切迹下2~3cm,必要时将胸锁乳突肌与颈前肌予以分开.切开颈白线,上下缘须达皮瓣游离处,向两侧牵开肌群,良好暴露腺体,施行甲状腺手术.结果:30例改良术式组较27例切断肌群组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减轻切口吞咽牵扯性疼痛、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结论:免断颈前肌群的改良式甲状腺显露术式具有省时、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无瘢痕孪缩等优点,是理想的甲状腺显露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显露手术 断颈前肌群 断颈前肌群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不离断颈前肌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0例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夏仲军 郭连洲 毕建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前肌不离 甲状腺腺瘤
下载PDF
经胸骨端入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在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中的优势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常海宏 曹农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20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骨端入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在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行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患者107例,采用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采用经颈白线切口行甲状腺手术52例(对照组),采用经胸骨端人路离... 目的探讨经胸骨端入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在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行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患者107例,采用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采用经颈白线切口行甲状腺手术52例(对照组),采用经胸骨端人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法完成甲状腺手术55例(观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野显露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88.53±5.95)min]、术中出血量[(18.58,±5.95)ml]及术后引流量[(47.58±14.76)ml]均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13.98±15.85)min、(39.27±16.32)ml、(73.90±14.4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3%(4/55)比13.5%(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野显露效果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骨端入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行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是可行的,手术操作简便,手术野显露优于颈白线入路,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治疗结果 经胸骨端入路 断颈前肌群
原文传递
副神经移位恢复高位颈髓横断伤大鼠膈肌运动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许辉 贾连顺 +1 位作者 李家顺 谭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 :探讨副神经移位膈神经恢复膈肌运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10 0只随机分成A、B2组。经颈前路显露两侧膈神经干 ,于C6水平切断。A组原位缝接 ;B组游离副神经 ,在其主干进入斜方肌前切断 ,并与膈神经干缝接。术前 ;术... 目的 :探讨副神经移位膈神经恢复膈肌运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10 0只随机分成A、B2组。经颈前路显露两侧膈神经干 ,于C6水平切断。A组原位缝接 ;B组游离副神经 ,在其主干进入斜方肌前切断 ,并与膈神经干缝接。术前 ;术后 5min及第 1、2、4、6、8个月观察膈肌的位移 ,然后于C3~ 4 水平横断脊髓了解膈肌的位移变化。比较各时间点 2组膈肌位移的恢复率。结果 :高位颈髓横断伤前 2组膈肌位移恢复率无显著性差异 ,而高位颈髓横断伤后B组膈肌位移恢复率明显优于A组。结论 :副神经移位膈神经能有效地恢复高位颈髓横断伤大鼠的膈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移位 高位髓横 大鼠 膈肌 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颈交感干离断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兴志 张鉴栩 +1 位作者 卢晓维 董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颈交感干离断(TCST)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为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缺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Zea Longa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 目的:探讨颈交感干离断(TCST)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为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缺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Zea Longa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组(M组)和颈交感干离断组(T组,在造成MCAO模型的同时行TCST),后两组动物均按栓塞时间又分为4个亚组:6h、24h、48h及72h。计算并比较S组、M组及T组在上述各时间点血浆中CGRP含量的区别。结果:M组各时间点CGRP含量较S组显著降低(P<0.05),T组CGRP含量较M组在各时间点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TCST能够有效地提高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血浆中CGRP的含量,并可能对局灶性脑缺血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栓塞 星状神经节阻滞 交感干离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糖尿病大鼠体液免疫及补体C3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小兰 郎海丽 +4 位作者 胡荣 王洪涛 陈勇 余树春 徐国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0-493,共4页
目的评价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CST)对糖尿病大鼠体液免疫及补体C3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28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n=30):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M组)和TCST+糖尿病组(TCST组)。DM组和T... 目的评价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CST)对糖尿病大鼠体液免疫及补体C3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28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n=30):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M组)和TCST+糖尿病组(TCST组)。DM组和TCST组采用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60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TCST组于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后1周行右侧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制备TCST模型,C组和DM组仅分离颈交感神经干,但不离断。分别于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前(T0)、离断后1周(T1)、3周(T2)、5周(T3)和7周(T4)时取大鼠采集血样,测血糖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补体C3的浓度;处死前称重,解剖分离脾脏组织称重,计算脾脏指数[脾脏重量(mg)/大鼠重量(g)]。结果与C组比较,T0~T4时DM组和TCST组血糖、血清IgA及补体C3明显升高,血清IgG、IgM降低,T2~T4时脾脏重量明显减少、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DM组比较,TCST组T1~T4时血糖、T2~T4时血清IgA及补体C3水平明显降低,血清IgG、IgM及脾脏指数明显升高,脾脏重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TCST对糖尿病大鼠体液免疫功能及补体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干离 糖尿病 免疫球蛋白 补体
下载PDF
颈交感干离断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及热休克蛋白70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莹 马克宁 +1 位作者 卢晓维 李兴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1-45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表达,探讨颈交感干离断(TCST)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永久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以TCST模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以MCAO动物模型为基础,观察TCST对其一... 目的:通过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表达,探讨颈交感干离断(TCST)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永久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以TCST模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以MCAO动物模型为基础,观察TCST对其一般状态的影响;HE染色光镜观察各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第6、24、48及72小时)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的海马CA1区HSP70表达变化情况。结果:颈交感干离断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动物的一般状态,改善缺血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各组HSP70在局灶性脑缺血后第6小时表达开始增强,第24小时达高峰,后逐渐下降,治疗组HSP70表达低于模型组。结论:TCST可以显著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动物的一般状态,改善缺血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可以减少局灶性脑缺血后HSP70的表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交感干离 星状神经节阻滞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颈交感干离断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生存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兴志 董莹 +1 位作者 任丽娟 胡林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6-438,共3页
目的研究颈交感干离断(transection of cervical sympathetic trunk,TCST)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生存率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死亡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ZeaLonga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 目的研究颈交感干离断(transection of cervical sympathetic trunk,TCST)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生存率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死亡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ZeaLonga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雄性Wistar大鼠236只,随机分为: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组(M组)和颈交感干离断组(T组),颈交感干离断组在造成MCAO模型的同时行TC-ST。两组动物均按栓塞时间又分为6h、24h、48h、72h4个时间点,计算并比较M组与T组在上述各时间点生存率的区别。结果T组在24h、48h及72h平均生存率明显高于M组(P<0.05);T组与M组比较6h生存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颈交感干离断能够有效的提高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生存率并可能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栓塞 星状神经节阻滞 交感干离 生存率 死亡率
下载PDF
颈交感干离断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鹏 史忠 +2 位作者 周坤 苑爱军 聂鑫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361-2364,共4页
目的采用颈交感干离断(transection of cervical sympathetic trunk,TCST)方法模拟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ganglion block,SGB),观察其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皮质区神经元凋亡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和CHOP表达的影响。方... 目的采用颈交感干离断(transection of cervical sympathetic trunk,TCST)方法模拟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ganglion block,SGB),观察其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皮质区神经元凋亡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和CHO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组)、再灌注模型组(I/R组)、治疗组(T组),每组50只。用线栓法行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行大脑中动脉栓塞后立即行TCST。应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缺血周围区GRP78和CHOP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I/R组和T组皮质区神经元凋亡指数较sham组显著增高(P<0.01);与I/R组相比,T组再灌注12、24、48、72h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I/R组和T组GRP78、CHOPmRNA和蛋白表达较sham组明显上调(P<0.01);与I/R组相比,除72h外,T组6、12、24、48h GRP78、CHOP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P<0.01),但仍高于sham组(P<0.05)。结论 TCS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内质网应激状态、降低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途径,从而发挥抗凋亡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栓塞 交感干离 星状神经节阻滞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原文传递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妊娠大鼠及胎鼠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丽红 董有静 崔健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研究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妊娠大鼠及胎鼠的影响 ,为孕妇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疾病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方法 妊娠的Wistar大鼠 6 3只 ,随机分 5组 :对照组 (n =13) ,实验组 1(n =13) ,实验组 2 (n =13) (分别于孕 13d、16d行颈... 目的 研究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妊娠大鼠及胎鼠的影响 ,为孕妇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疾病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方法 妊娠的Wistar大鼠 6 3只 ,随机分 5组 :对照组 (n =13) ,实验组 1(n =13) ,实验组 2 (n =13) (分别于孕 13d、16d行颈交感神经干离断 ) ,假手术组 1(n =12 ) ,假手术组 2 (n =12 ) (只行颈交感神经干暴露、分离 ) ,观察孕鼠及胎鼠的变化。结果 各组孕鼠饮水量、食量、尿量随妊娠天数的增加而增加 ,血压随妊娠天数的增加而略有下降 (P >0 0 5 )。胎鼠体重、身长、畸形率、死亡率、胎盘重量、直径及孕鼠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和游离雌三醇的含量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孕中期或晚期行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孕鼠的内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干离 妊娠 大鼠 星状神经节阻滞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应激大鼠NO及胃粘膜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广翊 高林林 孟凌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773-775,共3页
目的研究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CST)对浸水大鼠胃粘膜血流量(GMBF)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Ⅰ组为正常对照组;Ⅱ组为浸水对照组;Ⅲ组为TCST后浸水组。Ⅰ组、Ⅱ组将大鼠颈交感神经干暴露、分离,不离断;Ⅲ组TCST... 目的研究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CST)对浸水大鼠胃粘膜血流量(GMBF)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Ⅰ组为正常对照组;Ⅱ组为浸水对照组;Ⅲ组为TCST后浸水组。Ⅰ组、Ⅱ组将大鼠颈交感神经干暴露、分离,不离断;Ⅲ组TCST并将断端结扎。将Ⅱ、Ⅲ组大鼠垂直浸水[水温(23±1)℃]至剑突水平,6 h后取出,测定各组GMBF,评价粘膜损伤程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及胃粘膜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Ⅱ组胃粘膜见出血及糜烂,Ⅲ组粘膜损伤程度显著轻于Ⅱ组;Ⅲ组与Ⅱ组比较,GMBF显著升高,两者分别为(130.0±14.5)和(68.9±12.7)pu(P<0.01);Ⅱ组和Ⅲ组的溃疡指数(UI)分别为50.1±12.3和26.6±9.4(P<0.01);Ⅱ组大鼠的血清及胃粘膜的NO值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的血清NO值与Ⅱ组比较显著减少(P<0.01)。结论TCST可增加浸水应激大鼠的GMBF,对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有NO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干离 应激性溃疡 胃粘膜血流量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CCl_4所致大鼠肝损伤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议 夏锋 +2 位作者 田峰 程龙 王曙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后对CCl4所致肝损伤的影响,了解交感神经对肝脏功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假手术组、C组右颈交感干离断组,按照文献报道方法加以改进制作颈交感干离断模型。动物... 目的探讨大鼠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后对CCl4所致肝损伤的影响,了解交感神经对肝脏功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假手术组、C组右颈交感干离断组,按照文献报道方法加以改进制作颈交感干离断模型。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后,应用CCl4制作急性肝损伤模型。各组大鼠经不同处理后同一时段处死。检测各项肝功能指标及库伦阵列-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组织内NE浓度。结果在CCl4所致肝损伤的情况下,颈交感神经干离断组AST、ALT、TBIL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Alb、PA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肝组织内NE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大鼠颈交感神经干离断有利于肝脏蛋白的合成、胆红素的代谢、可减轻CCl4所致肝损伤时肝功能损害,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交感神经活化在炎症早期具有促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交感神经离 肝损伤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应激大鼠ET-1及胃黏膜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广翊 孟凌新 +1 位作者 陈延英 崔健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907-910,共4页
目的:研究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浸水大鼠胃黏膜血流量的影响. 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Ⅰ组为正常对照组,Ⅱ组为浸水对照组;Ⅲ组为颈交感神经千离断后浸水组. Ⅰ、Ⅱ组只将颈交感神经干暴露、分离,不离断;Ⅲ组离断颈交感神经... 目的:研究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浸水大鼠胃黏膜血流量的影响. 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Ⅰ组为正常对照组,Ⅱ组为浸水对照组;Ⅲ组为颈交感神经千离断后浸水组. Ⅰ、Ⅱ组只将颈交感神经干暴露、分离,不离断;Ⅲ组离断颈交感神经干并将断端结扎.将Ⅱ、Ⅲ组大鼠垂直浸水(水温23±1℃)至剑突水平,6h后取出,测定各组胃黏膜血流量(GMBF),评价黏膜损伤程度.放免法测定血浆及胃黏膜ET-1含量. 结果:Ⅱ组胃黏膜见出血及糜烂.Ⅲ组黏膜损伤程度明显轻于Ⅱ组,Ⅲ组与Ⅱ组比较GMBF明显升高,二者分别为,130.0±14.5;68.9±12.7(P<0.01).Ⅱ组和Ⅲ组的溃疡指数(UI)分别为50.1±12.3;26.6±9.4差异极显著(P<0.01),Ⅱ组和Ⅲ组的GMBF值与UI呈高度负相关,γ=-0.847, P<0.001.Ⅱ组大鼠的血浆及胃黏膜的ET-1值明显高于Ⅰ组,P<0.01;Ⅲ组的血浆ET-1值也明显高于Ⅰ组但与Ⅱ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Ⅲ组大鼠的胃黏膜组织的ET- 1值明显高于Ⅰ组,P<0.01,但与Ⅱ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颈交感干离断可增加浸水应激大鼠胃黏膜血流量, 对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血浆及胃黏膜ET-1参与了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胃黏膜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干离 应激大鼠 ET-1 胃黏膜 血流量 应激性溃疡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2型糖尿病大鼠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忆梅 徐卫力 +5 位作者 杨志兰 周志东 郎海丽 徐国海 陈勇 蔡俊赢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105-2108,共4页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CST)对2型糖尿病大鼠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IL)-2、IL-6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12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复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CST)对2型糖尿病大鼠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IL)-2、IL-6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12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复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9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剖腹探查组(DO组)和糖尿病^+TCST^+剖腹探查组(DTO组),每组30例。于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1周后,DTO组行右侧TCST术制备TCST模型,D组和DO组仅分离右颈交感神经干,不离断。DO组和DTO组于TCST模型制备成功1周后行剖腹探查术,分别于切皮前(T0)、术毕(T1)、术后第1天(T2)、术后第3天(T3)和术后第7天(T4)随机取6只大鼠,测定3组大鼠尾静脉血糖,采集血样后处死,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IL-2和IL-6浓度,流式细胞术测定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结果与D组比较,DO组T1~T4时血糖、血浆NE和IL-6浓度明显升高,CD3^+、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和IL-2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DO组比较,DTO组T1~T4时血糖、血浆NE和IL-6浓度明显降低,CD3^+、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和血浆IL-2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 TCST可升高2型糖尿病大鼠围术期CD3^+、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和血浆IL-2浓度,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干离 2型糖尿病 围术期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丽娥 赵东 柳顺锁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ransection of the cervical sympathetic trunk,TCST)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A组: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暴露右侧颈...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ransection of the cervical sympathetic trunk,TCST)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A组: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暴露右侧颈交感神经干,不离断;B组:用4%乙酸灌肠,暴露右侧颈交感神经干,不离断;C组:用4%乙酸灌肠,暴露并离断右侧颈交感神经干。观察大鼠体重及一般状况,分别于术后3、7、14d每组取8只取材,用血清和组织匀浆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并制作病变最明显处结肠病理切片。结果与A组比较,B、C组血清及肠组织中NO浓度和iNOS活性以及血清白介素-6(IL-6)浓度均升高(P<0.05),但C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1);与A组比较,B、C组血清及肠组织中SOD活性降低(P<0.05),但C组降低的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TCST能降低UC大鼠NO、IL-6含量及iNOS活性,提高其SOD活性,从而减轻对结肠黏膜的损害,促进UC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交感神经干离 白介素-6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半边颈离断伤抢救成功1例报告
20
作者 吴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14期120-121,共2页
患者因驾车途经铁路交叉路段时,不幸与火车相撞,头部当即猛烈前冲,造成喉及会厌部被碎的车窗玻璃严重切割致伤,造成病人出血性休克,颈前肌群断离,A、V断离,抢救及时,不但挽救了病人生命,而且不遗留喉头狭窄,发言障碍和唾液溢漏等合并症... 患者因驾车途经铁路交叉路段时,不幸与火车相撞,头部当即猛烈前冲,造成喉及会厌部被碎的车窗玻璃严重切割致伤,造成病人出血性休克,颈前肌群断离,A、V断离,抢救及时,不但挽救了病人生命,而且不遗留喉头狭窄,发言障碍和唾液溢漏等合并症,完全得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 紧急手术止血快速输血 输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