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5例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邢永前 王义刚 +9 位作者 赵斌 黄迪南 陈小江 夏绪刚 郑华 韩陈保 张俊徽 尹小健 侯敢 梁学标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研究脑卒中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 脑出血46例 ,脑梗死 6 9例 ,正常对照 2 1例。患者分别在起病 3d内及 2周时采集血标本。血清NSE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按... 目的 研究脑卒中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 脑出血46例 ,脑梗死 6 9例 ,正常对照 2 1例。患者分别在起病 3d内及 2周时采集血标本。血清NSE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按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 (SSS)标准进行。结果 脑梗死、脑出血组 3d内及起病 2周时血清NSE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均为P <0 .0 0 1) ,并与SSS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脑卒中早期血清NSE明显升高 ,血清NSE与SSS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斯堪的纳维亚中量
下载PDF
颅内灌注减低对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宋懿红 李国忠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68,共2页
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1]。直到2004年欧洲进展性卒中研究组(EPSS)才将缺血性进展性卒中定义为从发病到发病7 d内神经功能明显恶化的缺血性卒中[2]。诊断标准为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的意识、
关键词 缺血性进展性 预测价值 颅内灌注 斯堪的纳维亚中量 缺血性 EPSS 神经功能 诊断标准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清VitE、VitC、MDA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建华 刘晓娟 +2 位作者 王启春 曾鸿 江显平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6期489-491,共3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血清维生素C(VitC)、维生素E(VitE)、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 脑出血56例,脑梗死79例,正常对照32例。患者分别在起病 3天内及15天采集血标本。血清Vit...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血清维生素C(VitC)、维生素E(VitE)、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 脑出血56例,脑梗死79例,正常对照32例。患者分别在起病 3天内及15天采集血标本。血清VitC、VitE、MDA测定采用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按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标准进行。结果脑梗死、脑出血组3天内血清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 P< 0.001),血清 VitC、VitE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001),并与SSS密切相关(P<0.001)。结论脑卒中早期MDA含量明显升高,VitC、VitE含量明显降低,与SSS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维生素C 丙二醛 斯堪的纳维亚中量 脑中风
下载PDF
软通道微创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薛维 张书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2期1200-1201,共2页
目的评价软通道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使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软通道微创术行血肿早期引流。两组均在入院时和入院后7d行格拉... 目的评价软通道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使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软通道微创术行血肿早期引流。两组均在入院时和入院后7d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于入院时、入院后14d及30d行斯勘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14dSSS评分为29.28±6.12和18.97±5.31(t=5.79,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30dSSS评分为42.67±3.48和28.66±4.15(t=6.84,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7dGCS评分分别为14.00±0.50和13±1.00(t=1.54,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软通道微创术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软通道微创术 格拉斯哥昏迷量 纳维亚中量
下载PDF
对照研究软通道微创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9
5
作者 薛维 张书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07-1308,共2页
目的:评价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软通道微创早期引流。2组在入院时和入院后7d行(格拉... 目的:评价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软通道微创早期引流。2组在入院时和入院后7d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入院时和入院后14d及30d行(斯勘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结果:治疗组手术后SSS评分14d(t=5.79,P<0.01)及30d(t=6.84,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照研究发现,软通道微创治疗能够明确改善高血压脑内血肿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软通道微创 斯勘的纳维亚卒中量表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和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杨霄鹏 李秋芳 杨瑞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9期37-39,共3页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8例脑出血患者起病第1、3、7、14d血清NSE水平进行动态测定,神经功能缺损按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标准进行评定。结果脑出血组各...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8例脑出血患者起病第1、3、7、14d血清NSE水平进行动态测定,神经功能缺损按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标准进行评定。结果脑出血组各时间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并与出血量大小及SSS呈正相关。结论血清NSE的水平变化对判断脑出血量大小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斯堪的纳维亚中量
下载PDF
Brunnstrom运动分期综合治疗脑梗死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文幸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7年第5期278-279,共2页
目的:评估针刺结合推拿和康复治疗脑梗死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法:43例均采用西医对症治疗,同时进行针刺、推拿和康复治疗。结果:针刺治疗前、第20、40次针刺治疗后斯堪的纳雏亚卒中量表评分依次升高(P<0.01), Brarthel指... 目的:评估针刺结合推拿和康复治疗脑梗死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法:43例均采用西医对症治疗,同时进行针刺、推拿和康复治疗。结果:针刺治疗前、第20、40次针刺治疗后斯堪的纳雏亚卒中量表评分依次升高(P<0.01), Brarthel指数也依次升高(P<0.01)。结论:针刺结合推拿和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针刺 推拿 康复 斯堪的纳维亚中量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与功能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水泉 李玲 +1 位作者 黄如训 黄东锋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与其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0例脑出血患者起病后24h内和6d后的血清谷氨酸的水平,并与24h内采用改良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20d后功能独...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与其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0例脑出血患者起病后24h内和6d后的血清谷氨酸的水平,并与24h内采用改良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20d后功能独立性量表的评定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4h血清谷氨酸的水平和改良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8782,P<0.001),而与功能独立性量表的得分呈负相关(r=-0.4859,P<0.001)。将24h测量的血清谷氨酸浓度与6d浓度值比较,分为增高组与降低组,两组20d后的改良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平均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增高组的得分远远低于降低组。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谷氨酸浓度可影响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参与继发性的脑损伤,并影响患者脑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谷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斯堪的纳维亚中量 功能独立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