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失误的唯物史观反思
1
作者 江丹林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1995年第2期57-64,共8页
关于“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失误的唯物史观反思江丹林马克思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末创造世界历史就未免太容易了。如果说,一种私有制社会取代另一种私有制社会的创造历史的活动... 关于“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失误的唯物史观反思江丹林马克思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末创造世界历史就未免太容易了。如果说,一种私有制社会取代另一种私有制社会的创造历史的活动相对而言还比较容易的话,用公有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唯物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 落后国家 共产主义社会 一国胜利论 基本特征 科学预测 非西方
下载PDF
制度创新与苏联—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实行和变革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之骅 沈宗武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1,共6页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制度要巩固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苏联—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乃是针对新经济政策的一次制度创新。这种创新有力地促进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制度要巩固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苏联—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乃是针对新经济政策的一次制度创新。这种创新有力地促进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苏联—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行和变革充满着继续发起制度创新与拒斥制度创新的矛盾对抗。在这种矛盾对抗中,苏联一再错失了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良机,最终使社会主义在苏联遭到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苏联-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制度 上层建筑 生产力发展
原文传递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被引量:1
3
作者 闻海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67-73,66,共8页
二十年代末期,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行了一次明显的政策转变,使原来沿着新经济政策轨道稳步前进的苏联,突然象一匹脱缰的马狂奔起来。在斯大林的领导之下,在辽阔的苏联国土上,兴起了高速度向工业化进军的热潮,掀起... 二十年代末期,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行了一次明显的政策转变,使原来沿着新经济政策轨道稳步前进的苏联,突然象一匹脱缰的马狂奔起来。在斯大林的领导之下,在辽阔的苏联国土上,兴起了高速度向工业化进军的热潮,掀起了农业集体化的风暴,接着又开展了令人怵目惊心的肃反运动。正是在这一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 历史地位 新经济政策 资本主义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苏维埃政权
原文传递
邓小平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两种理解和两种模式
4
作者 叶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邓小平 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建设模式 社会主义的本质 资本主义
下载PDF
对中东欧社会主义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马细谱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5-98,共4页
1989年秋开始的剧烈变动波及整个苏联和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已不复存在,然而社会主义思想却没有消失。严酷的现实向人们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人们的众多思考。·1·马克思主义经... 1989年秋开始的剧烈变动波及整个苏联和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已不复存在,然而社会主义思想却没有消失。严酷的现实向人们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人们的众多思考。·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物质和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社会主义 中东欧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制度 民主社会主义 所有制形式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回顾
6
作者 刘克明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16,共8页
二十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回顾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克明回顾二十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特别有重要意义的,有这样三件大事:第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社会主义的兴起;第二,九十年代初苏联社会主义的剧变;第三,八十到九十年代有... 二十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回顾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克明回顾二十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特别有重要意义的,有这样三件大事:第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社会主义的兴起;第二,九十年代初苏联社会主义的剧变;第三,八十到九十年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兴起。这三件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十世纪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由盛转衰 教条主义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勃列日涅夫时期 农业集体化
下载PDF
社会主义学说学习札记
7
作者 何步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49-53,共5页
社会主义学说是一个多层次的理论体系,它的深刻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被揭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原理完整准确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学说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
关键词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学说 社会基本矛盾 邓小平 本质和特征 毛泽东社会主义模式 发展生产力 解放生产力 共同富裕 学说发展史
下载PDF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贡献
8
作者 冯贵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82-87,共6页
毛泽东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中国和国际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毛泽东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中国和国际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把这一理论具体化、深刻化,使之得到完善和丰富,从而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毛泽东和邓小平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上层建筑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下载PDF
研究现实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的丰硕成果——《社会主义:在历史与未来之间》评介
9
作者 黄宪起 《理论视野》 2002年第1期46-46,共1页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在我国这样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更有很多困难、矛盾和问题,需要人们特别是理论工作者付出巨大的精力和心血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河北省委党校刘土尧教授最近所著《社会主...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在我国这样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更有很多困难、矛盾和问题,需要人们特别是理论工作者付出巨大的精力和心血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河北省委党校刘土尧教授最近所著《社会主义: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是作者近十多年来在学习、讲授和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主要成果。 本书内容广泛,观点正确,资料详实,论述简明流畅。是一本学习、研究和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的力作。本书有如下的特点: 1.主题鲜明。本书贯穿着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内容围绕着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怎样在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现实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文化比较 理论工作者 马列主义 河北省委 主题展开 党校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10
作者 江丹林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8年第4期72-80,共9页
木文以马克思一个深刻的辩证思想──“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为视角,深入剖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西方发起而逐渐东移的历史内在规律;总结了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得失和我们自己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从而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木文以马克思一个深刻的辩证思想──“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为视角,深入剖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西方发起而逐渐东移的历史内在规律;总结了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得失和我们自己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从而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所具有的历史必然性规律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落后国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东方社会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 一国胜利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建成社会主义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综述
11
作者 郑华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0-101,23,共3页
自江泽民总书记1997年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新高潮,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新观点。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创立的历史背景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 自江泽民总书记1997年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新高潮,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新观点。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创立的历史背景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心东移的必然要求。许多文章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成果综述 理论研究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质的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资本主义
下载PDF
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潮流
12
作者 李克 《江西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1-6,共6页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地球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七十年了。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后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各国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也就程度不同地暴露出一些共同的弊端...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地球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七十年了。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后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各国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也就程度不同地暴露出一些共同的弊端。近二、三十年来,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探索旨在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走自己的道路。即使是苏联,现在也开始了这种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 社会主义国家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历史潮流 苏联模式 自我完善 毛泽东同志 公有制 俄国 南斯拉夫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思考──读《东方复兴之路》
13
作者 魏金伦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5期95-96,11,共3页
关键词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复兴之路 新思考 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 历史背景 理论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运动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下载PDF
新书介绍──《斯大林政治评传》
14
作者 康绍邦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斯大林 新书介绍 一国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评传 马克思主义 斯大林模式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苏联社会主义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下载PDF
突破对斯大林的“两个凡是”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5-172,共8页
目前我国理论界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大争论,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结",即斯大林。因为改革不到位、改革方向有问题,都以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为依据,所以对斯大林如何评价,极为重要。斯大林是一位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探索... 目前我国理论界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大争论,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结",即斯大林。因为改革不到位、改革方向有问题,都以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为依据,所以对斯大林如何评价,极为重要。斯大林是一位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探索者,又是一位社会主义理论最大的误导者,他在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最后是一个失败者。必须突破对斯大林的"两个凡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三农”问题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探源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丹林 吴毅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8-85,共8页
精神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践不能自发地产生和发展科学的思想学说,科学的理论思维有其自身的理论源头和历史继承性。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其本身内在地蕴含着一个更深层... 精神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践不能自发地产生和发展科学的思想学说,科学的理论思维有其自身的理论源头和历史继承性。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其本身内在地蕴含着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这就是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东方社会 国家资本主义 毛泽东 落后国家 晚年马克思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新经济政策”
原文传递
苏联社会主义由盛转衰的根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克明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17,共8页
苏联社会主义由盛转衰的根源刘克明一、战后苏联社会主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苏联社会主义在过去几十年中,曾经走在时代的前列,创建了轰轰烈烈的业绩:在十月革命之后,取得了国家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在二战中打败了法西斯,战后在欧洲推... 苏联社会主义由盛转衰的根源刘克明一、战后苏联社会主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苏联社会主义在过去几十年中,曾经走在时代的前列,创建了轰轰烈烈的业绩:在十月革命之后,取得了国家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在二战中打败了法西斯,战后在欧洲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这是苏联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总危机 苏联社会主义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由盛转衰 超越历史阶段 马克思主义 共产主义 发达社会主义 教条主义 经济增长速度
原文传递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观意义——“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丹林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3-10,共8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新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作出了新的论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心东移的必然要求,是扬弃“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局限的要求,也是反思我国...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新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作出了新的论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心东移的必然要求,是扬弃“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局限的要求,也是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纪之交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新贡献和实践创新.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本质的内容和规定,两者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入口处,它从历史观的高度深刻把握住了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为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深入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把握其精神实质,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历史观 理论体系 逻辑起点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落后国家 质的规定性
下载PDF
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两次曲折的反思──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丹林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1996年第1期33-38,共6页
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两次曲折的反思──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江丹林"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这句话的本意是指走十月革命所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但不是要人们机械地照搬俄国人为此所做过的一切... 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两次曲折的反思──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江丹林"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这句话的本意是指走十月革命所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但不是要人们机械地照搬俄国人为此所做过的一切,因为,人们不可能从中找到中国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走自己的路 社会主义的历史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 俄国人 毛泽东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原文传递
研究建设逻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
20
作者 阎长贵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3期10-12,共3页
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号召哲学工作者“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①无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哲学工作者应该着重研究中国建设的逻辑。但是,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在哲学研究中似乎并没有被明确地提到日程上。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社会主义理论 当代中国 研究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基本原则 哲学工作者 毛泽东同志 社会主义建设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