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6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区域差异与时空趋势演进
1
作者 胡笑梅 陈文清 李旭辉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7-46,共10页
文章基于2013—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从创新组织融合、创新资源配置、创新效益溢出3个层面对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测度并进一步揭示其极化趋势与时空演进规律。研究发现: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空间... 文章基于2013—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从创新组织融合、创新资源配置、创新效益溢出3个层面对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测度并进一步揭示其极化趋势与时空演进规律。研究发现: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空间异质性显著。在不考虑空间因素作用的条件下,我国整体及四大板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转移的可能性较低,“低水平陷阱”与“高水平垄断”现象并存。考虑空间因素后,由于各省份之间的空间交互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滞后类型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转移的稳定程度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技术能力 区域差异 时空趋势演进
下载PDF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2
作者 曹华 刘德洋 +2 位作者 郑胜男 银海 吴晓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4期143-146,共4页
在当今时代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重塑高等职业教育格局的重要推动力,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建设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同时也对高职院校教育数字化转型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今时代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重塑高等职业教育格局的重要推动力,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建设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同时也对高职院校教育数字化转型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资源整合缺乏系统性、数字化程度有待提升、持续反馈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对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育公平有着积极作用。联系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全面加强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建设应当与时俱进,做到基于云计算技术打造一体化教学资源云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资源推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教学辅助系统,基于物联网基础开发多元化实训教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职院校 教学资源
下载PDF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光通信技术课程改革
3
作者 谢静雅 李斌 +1 位作者 张慧萍 隋国荣 《高教学刊》 2025年第10期144-147,共4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国务院确定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光通信技术作为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已成为现代化通信中非常重要的支柱。新一代信息技术,不只是指信息领域的一些分支技术,如光通信、集成电路、计算机等的纵向升... 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国务院确定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光通信技术作为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已成为现代化通信中非常重要的支柱。新一代信息技术,不只是指信息领域的一些分支技术,如光通信、集成电路、计算机等的纵向升级,更主要的是指信息技术的整体平台和产业的代际变迁。为适应这一挑战,光通信技术课程正在经历一场新时代的改革,课程改革是适应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结合上海理工大学的实际授课情况,该文讨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如何提高光通信技术课程的质量和实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 光通信技术 课程改革 教育创 科技引领教学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科技创新面临的形势、挑战及应对路径
4
作者 李书品 许可 丁泰然 《山东宏观经济》 2025年第1期62-69,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高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面临技术遏制与产业链重构的双重压力,且存在核心技术供给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为加快推动“十五五”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亟待强化企业创新主导作用,从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主体强化、创新生态优化等多方面系统部署,构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系统性战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产业科技创 质生产力
下载PDF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唐山数字乡村建设路径
5
作者 刘艳柳 《信息产业报道》 2025年第2期0017-0019,共3页
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内容,为了推进唐山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三农的深度融合,解决唐山数字乡村过程中存在机制不健全、数字化环境适应能力不够、数字化应用渗透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数字乡村建设经验,提出了完... 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内容,为了推进唐山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三农的深度融合,解决唐山数字乡村过程中存在机制不健全、数字化环境适应能力不够、数字化应用渗透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数字乡村建设经验,提出了完善顶层政策体系建设、提高数字人才素养、构建综合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数字乡村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 数字乡村 数字化 信息化建设
下载PDF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调查监测中的运用探讨
6
作者 马伟涛 《新潮电子》 2025年第6期10-12,共3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新时期国土空间调查监测工作开展的支撑。因此,文章以新时期国土空间调查监测工作为对象,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多源数据协同服务、自然资源业务、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与创新、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土...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新时期国土空间调查监测工作开展的支撑。因此,文章以新时期国土空间调查监测工作为对象,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多源数据协同服务、自然资源业务、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与创新、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调查监测中的运用,希望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调查监测中的运用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 国土空间调查监测
下载PDF
产教融合驱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集群的实践教学体系与评价机制重构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玮 卢涛 陈灯 《计算机教育》 2024年第6期73-77,共5页
针对应用性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问题,提出多层次开放实践教学体系重构及基于CIPP的专业集群实践教学评价模式,结合武汉工程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集群建设特色,阐述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集群的建设和实践过程,以期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 针对应用性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问题,提出多层次开放实践教学体系重构及基于CIPP的专业集群实践教学评价模式,结合武汉工程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集群建设特色,阐述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集群的建设和实践过程,以期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建设和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专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 实践教学 评价机制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途径探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牛雨 刘允涛 杨晨鸣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6-39,53,共5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提升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时代运用信息技术及信息资源从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信息获取、处理、生成、传递和评价的能力。信息素养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提升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时代运用信息技术及信息资源从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信息获取、处理、生成、传递和评价的能力。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高职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还对其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存在着信息意识薄弱、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有限等问题。因此,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职学生 信息素养 教育途径
下载PDF
“技术-组织-环境”因素联动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QCA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钧 段帅航 王振源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1期131-140,共10页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使用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寻技术、组织与环境3个层面7个前因条件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通过多因素联动实现数字创新,存在4...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使用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寻技术、组织与环境3个层面7个前因条件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通过多因素联动实现数字创新,存在4类能够产生高水平数字创新的组态,即技术环境联动的学习转化型、技术环境联动的捕获突破型、技术环境联动的协调开拓型和技术支持的自驱求变型;(2)企业吸收能力在实现高水平数字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感知能力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外部环境对于企业的正向影响作用,环境要素中对数字创新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市场竞争程度;(3)缺失数字基础设施、高层次人才、感知能力、吸收能力这4个因素对非高水平数字创新的形成有着相对普遍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与政府支持的动态协同机制,构建企业良好的数字创新环境;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则应遵循系统性原则,结合自身优势和外部环境选择提升数字创新绩效的模式,并要积极培育支撑组织数字创新的动态能力,以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和创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 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 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教学空间媒介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少峰 宋菲 李微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6-26,共11页
空间是一个技术、心理和社会合而为一的组合体。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对数字化知识的高效供给使高校教学空间发生了巨大的结构变化,带来了教学形态颠覆性变迁与教资协同模式变革。高校教学空间内容、技术、平台、人才的媒介化... 空间是一个技术、心理和社会合而为一的组合体。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对数字化知识的高效供给使高校教学空间发生了巨大的结构变化,带来了教学形态颠覆性变迁与教资协同模式变革。高校教学空间内容、技术、平台、人才的媒介化融合,多构造主体交织合作,多形态资源重构供给,多类型媒体混合呈现,使教学方式由单向传授向相互合作、多层次交流转换,教学过程呈现出数据驱动、数智融合和综合干预的特点,这对高校教师的传统认知、文化权力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面对高校教学空间的媒介化转变,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技术推动和放管结合,直面空间张力结构,适配媒介界面机制,激发网络增值潜力,才能创新教学发展,提升高校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 教学空间 媒介化
下载PDF
数字消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申俊喜 谢嘉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27-145,共19页
数字消费蕴含着巨大而持久的动能,是中国以内需市场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科技含量高、联动效应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的效力。综合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及省域数据测算各省... 数字消费蕴含着巨大而持久的动能,是中国以内需市场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科技含量高、联动效应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的效力。综合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及省域数据测算各省份数字消费水平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系统考察数字消费发展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数字消费水平基本呈现逐年稳健增长的态势;数字消费通过本土市场—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网络效应显著促进了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消费内容数字化与消费方式数字化对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均产生了积极影响,且消费内容数字化的效果更强;数字消费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及东部地区更加显著。进一步发展数字消费,有助于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消费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需求预测与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慧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5期90-93,共4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化的催化剂,人才是其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可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以山东省为例,在深入分析人才需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宏观与...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化的催化剂,人才是其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可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以山东省为例,在深入分析人才需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选取指标因素,采用2013—2022年的数据进行检验,预测2023—2025年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缺口较大。除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外,还需多措并举引进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应从“聚力内培,加强人才培养”与“注重外引,实施人才战略”两方面着手,不断完善山东科研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回归 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才需求预测 山东省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职学生信息素养调研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晨 李晓鸥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第6期175-177,共3页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支撑。因此,在教育现代化2.0背景下,高职学生将面临新的岗位能力要求。本文以苏州地区为例,通过调研新兴产业岗位能力在信息素养方面...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支撑。因此,在教育现代化2.0背景下,高职学生将面临新的岗位能力要求。本文以苏州地区为例,通过调研新兴产业岗位能力在信息素养方面的要求,分析目前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索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各行各业背景下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岗位能力 高职学生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联盟组合与创新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云飞 刘露遥 殷俊杰 《管理学季刊》 2024年第1期33-53,125-126,共23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依托其产业内企业单元的创新实践,产业内的企业可以选择与外部组织建立多个联盟关系,形成联盟组合,以获取互补性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并建立竞争优势。构建联盟组合是企业解决创新实践中资源与能力需求...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依托其产业内企业单元的创新实践,产业内的企业可以选择与外部组织建立多个联盟关系,形成联盟组合,以获取互补性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并建立竞争优势。构建联盟组合是企业解决创新实践中资源与能力需求的重要途径。然而,伴随着联盟组合高价值潜力的同时是其高失败率。本文以笔者主持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为基础,系统性梳理并总结了如何对联盟组合进行优势利导。首先,解构联盟组合,揭示出联盟组合本质上是一个包含多个联盟功能的核心企业的自我中心联盟网络,由内外双重因素双向驱动并由企业动态选择形成。其次,阐释联盟组合构型的各个维度及其与企业创新能力间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地,形成联盟组合治理的动态契合机制与框架,并解析联盟组合治理中外部政府力量及内部管理能力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贡献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组合 能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下载PDF
高职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研究与实践
15
作者 徐翠娟 王永强 周德云 《计算机教育》 2024年第10期99-104,共6页
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专业群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课程思政建设重点内容,提出专业群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框架结构,阐述如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专业群 课程思政 高职
下载PDF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区域差异、结构来源与形成机理
16
作者 程刚 李傲翔 李旭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85-95,共11页
探究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于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借助Da... 探究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于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借助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方法及QAP方法揭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结构来源和形成机理。研究发现:①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并兼具东高东北低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②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地区差异在样本考察期内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成为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③人力资本差异是造成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不平衡的主要结构来源,资金投入差异、经济效益差异、对外开放差异对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差异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而区域绿色创新能力差异形成机理存在地区异质性。研究结论对于揭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差异现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地区绿色低碳创差异 方差分解 驱动机制
下载PDF
政府补助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研究
17
作者 任海云 刘哲琦 +1 位作者 李笑笑 刘曾连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142,共12页
以2016—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府补助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政府补助具有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和技术创新产出效应,事后补助更能激发高质量的技术创新产出;政府补助... 以2016—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府补助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政府补助具有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和技术创新产出效应,事后补助更能激发高质量的技术创新产出;政府补助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技术创新投入,通过促进合作研发提高技术创新产出。扩展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自身知识吸收能力越强,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的合作研发意愿、合作研发数量以及合作研发质量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上市公司所在省份高校资源越丰富,上市公司所在地设有创新型产业集群,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的合作研发数量和质量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优化和有效利用政府补助政策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助 新一代信息技术 技术投入 技术产出 合作研发
下载PDF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态势与高质量发展策略
18
作者 崔新健 李俊超 刘环珠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54,共9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创新引擎。近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关键领域发展均衡,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整体仅次于美国,位...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创新引擎。近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关键领域发展均衡,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整体仅次于美国,位于全球领先的第二方阵。通过采用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相关样本横向比较分析发现,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临多元竞争格局,在规模企业数量、关键领域效益、开源创新系统构建等方面与处于第一方阵的美国相比尚有差距。与第三方阵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整体布局和产业规模上具有领先优势,但在云计算等细分领域仍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需加快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顶层设计,打造全链布局优势,构建开源生态模式,探索多层次合作机制,多措并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竞争态势 比较分析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专栏特邀专家寄语
19
作者 马亮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9期1-1,共1页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所形成的迥异于传统的生产力,正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国务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发展新一代信...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所形成的迥异于传统的生产力,正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国务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变革 人工智能 大数据 新一代信息技术 特邀专家 《政府工作报告》 云计算 物联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