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6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共生演化分析
1
作者 何建洪 李林 +1 位作者 朱浩 蔡丹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200,共15页
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共生及演化是驱动新兴技术持续创新、有效释放经济社会价值的重要因素,既决定着新兴技术自身能否最终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也决定着其能否完整展现出存在的价值意义。基于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共生基本... 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共生及演化是驱动新兴技术持续创新、有效释放经济社会价值的重要因素,既决定着新兴技术自身能否最终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也决定着其能否完整展现出存在的价值意义。基于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主体共生基本架构,应用创新主体间共生作用系数变化分析共生关系动态演化与达到稳定状态的基本条件,分析在新兴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主体共生的主要形态,进而以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系统为例,探讨促进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及其主体共生形态演化的可能要素。研究发现: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创新主体共生演化在进程上同频共演、在驱动因素上同源交错;在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不同阶段,创新主体间共生作用系数及其均衡状态值也存在动态变化;以信任机制、开放协同、平台化资源共享等方式强化创新主体间的共生依存,激发创新主体共生形态由独立共生向互利共生演化是推动新兴技术持续创新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创新生态系统 主体共生 演化
下载PDF
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更新《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2024年版)
2
作者 朱宏康(整理)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6-368,共3页
2024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发布了新一版关键和新兴技术(critical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CETs)清单。NSTC以美国2020年发布的《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战略》为基础,每两年更新一次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列表及各领域内的具... 2024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发布了新一版关键和新兴技术(critical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CETs)清单。NSTC以美国2020年发布的《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战略》为基础,每两年更新一次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列表及各领域内的具体技术清单。跟2022年版本相比,2024年版CETs清单中,“清洁能源发电和存储技术”替代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存储技术”的说法,排名第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清单 可再生能源发电 新兴技术 存储技术 清洁能源发电 CET
下载PDF
新兴技术合作创新网络形成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专利数据
3
作者 曹兴 赵倩可 许羿 《科学决策》 2024年第2期62-78,共17页
新兴技术具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特征,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创新主体获取跨领域知识资源,实现技术知识重组与转化的关键。本文通过收集虚拟现实技术专利数据,构建新兴技术合作创新网络,分析其网络演化特征,运用随机指数图模型,从网络结... 新兴技术具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特征,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创新主体获取跨领域知识资源,实现技术知识重组与转化的关键。本文通过收集虚拟现实技术专利数据,构建新兴技术合作创新网络,分析其网络演化特征,运用随机指数图模型,从网络结构特征与创新主体知识属性,探究网络不同阶段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网络结构特征中的择优性与传递性,促进了网络形成。在知识属性中,知识多样性对网络形成具有持续促进作用;知识邻近性从促进网络形成进而演变为阻碍网络形成;知识组合潜力与知识组合机会,在网络后续的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合作创新网络 知识属性 ERGM
下载PDF
基于异类数据和语义建构的新兴技术弱信号识别研究
4
作者 韩盟 陈悦 +2 位作者 王玉奇 王康 崔林蔚 《情报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12,共11页
当前商业竞争不断加剧,创新和产品的迭代周期不断加快,识别未来新兴技术的早期弱信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异类数据和语义建构的新兴技术弱信号识别新方法。首先,以文献数据作为新兴技术弱信号识别的分析对象,探索... 当前商业竞争不断加剧,创新和产品的迭代周期不断加快,识别未来新兴技术的早期弱信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异类数据和语义建构的新兴技术弱信号识别新方法。首先,以文献数据作为新兴技术弱信号识别的分析对象,探索使用文档离群性和文本相异性指标筛选异类数据,并构建合适的量化评估方法;其次,通过改进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算法和组合图法,抽取弱信号关键词表征术语;最后,基于意义建构理论抽取术语上下文语境,挖掘并解析弱信号含义,以实现新兴技术弱信号识别。本文以量子信息领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识别出当前量子信息领域新兴技术弱信号包括量子点吸附、量子保密协议、量子点医学和量子博弈等。研究结论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决策者和技术研发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信号识别 新兴技术 异类数据 语义建构 量子信息技术
下载PDF
新兴技术伦理风险协同治理研究
5
作者 安慧影 黄朝峰 李阳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30,共10页
新兴技术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伦理风险问题,防范和化解新兴技术伦理风险成为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内容,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新兴技术伦理风险治理研究,以高效治理范式促进新兴技术良性发展和科技创新事业向善而行。通过阐... 新兴技术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伦理风险问题,防范和化解新兴技术伦理风险成为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内容,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新兴技术伦理风险治理研究,以高效治理范式促进新兴技术良性发展和科技创新事业向善而行。通过阐释新兴技术伦理风险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剖析新兴技术伦理风险具体样态、生成缘由和管理问题,运用协同治理范式,从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手段、治理过程和治理范围出发,提出新兴技术伦理风险协同治理实施路径,为有效应对科技创新领域伦理风险问题,着力提高新兴技术伦理风险治理效能,大力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新兴技术 伦理风险 协同治理 科技伦理
下载PDF
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跨界耦合机理研究--以华为虚拟现实技术为例
6
作者 马慧 赵凤雅 曹兴 《科学决策》 2024年第1期58-71,共14页
随着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并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加快了技术突破和创新扩散,促进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从技术进步与技术价值需要出发,深入分析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跨界耦合过程。以华为虚拟现实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利引... 随着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并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加快了技术突破和创新扩散,促进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从技术进步与技术价值需要出发,深入分析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跨界耦合过程。以华为虚拟现实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利引文分析和专利共现分析,探索新兴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主动吸收和被动扩散的耦合路径,并根据知识表现及定位,将创新网络中新兴技术知识划分为关键知识群和边缘知识群,剖析了知识群的属性和跨界方式。研究发现: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跨界耦合过程中形成主动吸收和被动扩散两条路径;通过跨界耦合异质性知识,促使知识群不断扩展,实现资源的融合与整合;关键知识群是新兴技术形成的核心知识,加速技术知识跨界融合,引领技术跨界;边缘知识群涉及非核心知识,衍生出技术创新点,带来更多市场跨界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创新网络 跨界耦合 知识耦合
下载PDF
新兴技术前瞻性治理工具及中国场景实践
7
作者 陈瑜 马永驰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9-98,共10页
从新兴技术应用引发社会风险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防范新兴技术社会风险管理方式从专家决策向前瞻性治理的转变。围绕前瞻性治理和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关系的演变,梳理发现前瞻性治理在不同国家的效果各异,其原因在于前瞻性治理尚未成为统一... 从新兴技术应用引发社会风险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防范新兴技术社会风险管理方式从专家决策向前瞻性治理的转变。围绕前瞻性治理和新兴技术社会风险关系的演变,梳理发现前瞻性治理在不同国家的效果各异,其原因在于前瞻性治理尚未成为统一规范的制度化治理工具或政策规则,应提高前瞻性治理工具的社会风险防范能力,完善和补充新兴技术治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社会风险 治理工具
下载PDF
新兴技术在高职院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探析
8
作者 旷芸 梁霄波 肖海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图书情报》 2024年第4期0075-0080,共6页
总结归纳新兴技术在国内外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成果及经验,为地方高职高专院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本文在参考已有智慧图书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详细陈述了G校智慧图书馆建设规划、项目实施和应用检验全过程,描述了新兴技... 总结归纳新兴技术在国内外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成果及经验,为地方高职高专院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本文在参考已有智慧图书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详细陈述了G校智慧图书馆建设规划、项目实施和应用检验全过程,描述了新兴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及应用的具体过程,证实了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及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地方性高职高专院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智慧图书馆 高职院校 规划建设 成果评估
下载PDF
美国智库“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人工智能研究
9
作者 黄彩梅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目的/意义]作为美国最大的人工智能政策中心,“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着眼于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分析中美人工智能竞争。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其人工智能研究,为研判美国对华人工智能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我国智库建设提供... [目的/意义]作为美国最大的人工智能政策中心,“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着眼于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分析中美人工智能竞争。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其人工智能研究,为研判美国对华人工智能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我国智库建设提供一定启示。[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考察“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传播路径以及影响力。[结果/结论]“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译作和原创性研究。译作着重跟踪中国官方文件及智库报告,而原创性研究则主要围绕对华竞争展开,涵盖多元议题。该智库主要通过设立公共服务研究员项目、发表国会证词、举办公共活动和媒体宣传传播其研究成果,对美国政府决策具有一定具有影响力。我国智库应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加强人工智能研究,建立具有决策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智库。同时,智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传播作用,讲好中国科技发展的故事,减少美国政府对华决策环境中的“噪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 人工智能研究 传播路径 影响力
下载PDF
基于SMOTE-GA-AdaBoost模型的新兴技术识别研究
10
作者 韩香丽 吴增源 +1 位作者 陈亮 何斌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6-105,共10页
目的:针对新兴技术识别中存在的数据不平衡及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优化指标体系,提出结合数据和算法的组合模型。方法:首先,改进传统新兴技术识别指标体系,加入技术前沿性;其次,采用SMOTE过采样技术改善数据类间不平衡,利用遗传算法调参... 目的:针对新兴技术识别中存在的数据不平衡及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优化指标体系,提出结合数据和算法的组合模型。方法:首先,改进传统新兴技术识别指标体系,加入技术前沿性;其次,采用SMOTE过采样技术改善数据类间不平衡,利用遗传算法调参提高AdaBoost算法的分类准确率和收敛速度,组成SMOTE-GA-AdaBoost模型;最后,根据智慧芽平台上的智能网联车专利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结果:该模型准确率均值为94.69%,召回率均值为89.75%,F 1均值为94.42%,分类性能优于其他模型,且稳定性好。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能够有效处理数据不平衡问题,并提高了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机器学习 不平衡数据 组合模型
下载PDF
2023年网络安全领域新兴技术的发展特点
11
作者 穆琳 《中国信息安全》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2023年,人类社会加速迈进数字时代,新兴技术与网络安全的关系愈发密切,为全球网络攻防带来更多不对称性和复杂性。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技术、第六代移动通信(6G)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和应... 2023年,人类社会加速迈进数字时代,新兴技术与网络安全的关系愈发密切,为全球网络攻防带来更多不对称性和复杂性。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技术、第六代移动通信(6G)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相关动向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攻防 网络安全 人工智能 区块链 信息技术领域 移动通信 新兴技术 不对称性
下载PDF
智慧工地新兴技术应用趋势研究
12
作者 于程水 陈洪波 +2 位作者 齐元新 侯敏 黄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0120-0123,共4页
伴随着在施工复杂性提高、工序复杂度提高和施工管理滞后之间产生的矛盾,信息不对称、施工效率堪忧、施工质量不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事故多发的现象,已成为长期存在且尚未得以有效化解的难题。智慧工地发展处于替代阶段,要实现智慧... 伴随着在施工复杂性提高、工序复杂度提高和施工管理滞后之间产生的矛盾,信息不对称、施工效率堪忧、施工质量不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事故多发的现象,已成为长期存在且尚未得以有效化解的难题。智慧工地发展处于替代阶段,要实现智慧阶段的跨越,新兴技术引领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对智慧工地的新兴技术进行应用研究,结合智慧工地业务需求推测出新兴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工地 新兴技术 趋势研究
下载PDF
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13
作者 包金龙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随着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领域与之融合应用已逐步实现。这不仅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化变革,也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适应教育领域的新转变。从意识和实践层面分析了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包括创新精... 随着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领域与之融合应用已逐步实现。这不仅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化变革,也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适应教育领域的新转变。从意识和实践层面分析了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包括创新精神、终身学习、技术应用、团队协作需求等。以问题为导向,剖析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考验,包括发展缺乏动力、发展机遇不均等、发展需求与现实不符、发展欠缺全面谋划等。最后提出多重时空对接,打破时空壁垒;多种资源共享,打破信息屏障;多样需求引领,改革传统模式;优化制度保障,创造发展机遇;重塑发展理念,升级专业素养的五点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教育领域 教师专业发展 智能化
下载PDF
新兴技术弱信号扫描预判述评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硕 王聪聪 安欣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7-122,共6页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新兴技术弱信号”主要研究成果,为未来新兴技术弱信号预判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弱信号的内涵与刻画特征,发现弱信号与新兴技术之间具有高度相通性。分别从新兴技术弱信号的内涵、扫描预判数据源和扫描...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新兴技术弱信号”主要研究成果,为未来新兴技术弱信号预判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弱信号的内涵与刻画特征,发现弱信号与新兴技术之间具有高度相通性。分别从新兴技术弱信号的内涵、扫描预判数据源和扫描预判方法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研究结论]未来在捕捉新兴技术弱信号时,应该深度整合多源异构信息资源,有机融合新兴技术和弱信号的刻画特征,设计可量化操作的新兴技术弱信号扫描指标体系,识别萌芽阶段的新兴技术,并发挥科技信息资源间互相印证的优势,提升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技术识别 新兴技术弱信号 弱信号扫描 弱信号预判 多源异构信息
下载PDF
新兴技术的治理困境与应对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雯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7-54,共8页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新兴技术表现出比以往更高程度的不确定性、更大范围的颠覆性、更不均衡的赋权特征,使新兴技术治理面临多重挑战,因此基于新兴技术的属性特点和发展规律,分析现有新兴技术治理方案消减和应对多种困境的路径。新兴...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新兴技术表现出比以往更高程度的不确定性、更大范围的颠覆性、更不均衡的赋权特征,使新兴技术治理面临多重挑战,因此基于新兴技术的属性特点和发展规律,分析现有新兴技术治理方案消减和应对多种困境的路径。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与治理政策稳定性间的矛盾形成了本源性治理困境、潜在颠覆性与治理范式延续性之间的矛盾形成了次生性治理困境、赋权特点与治理结构平衡之间的矛盾形成了结构性治理困境,分别对新兴技术的治理政策稳定性、治理范式延续性、治理结构平衡性提出挑战。基于治理困境的形成原理,采用亲和关系图法分析自反性治理、预期治理、适应性治理、实验主义治理、敏捷治理、试探性治理等6类治理策略的概念要素,提出前置型、响应型、试探型3类应对路径,分别侧重早期预见与上游参与、快速响应与下游参与、学习探索与动态干预,为防范和应对新兴技术治理挑战提供参考和启示。并提出新兴技术治理未来的政策实践面临三大关键议题:如何构建多元主体的共识机制和协同机制、如何在早期介入中动态引导新兴技术各类期望要素发展、如何重塑时间维度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技术治理 治理政策 治理困境 治理策略
下载PDF
新兴技术发展安全风险与治理路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立科 韩佳伟 《科技智囊》 2023年第1期29-36,共8页
新兴技术治理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议题。新兴技术的发展不仅对科技安全带来冲击,也可能重构社会版图和大国竞争格局,新兴技术已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在中美科技博弈的背景下,新兴技术治理突出安全偏好,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 新兴技术治理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议题。新兴技术的发展不仅对科技安全带来冲击,也可能重构社会版图和大国竞争格局,新兴技术已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在中美科技博弈的背景下,新兴技术治理突出安全偏好,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创新两大支柱的重要保障。我国新兴技术领域研发基础薄弱,创新竞争力不足,面临的科技安全风险突出,亟待加强新兴技术治理。为此,建议把新兴技术治理体系作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科技创新与国家安全“双轮驱动”,构建多层次的新兴技术治理体系,实现新兴技术创新发展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治理 科技安全 科技竞争 治理路径
下载PDF
新兴技术概念辨析与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楠 周庆山 《现代情报》 2023年第4期150-164,共15页
[目的/意义]新兴技术识别有助于及时跟踪技术发展动态,摸清技术发展脉络,更早地捕捉领域未来的发展契机。但一方面新兴技术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与特征属性;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新技术的应用,新兴技术识别方法不断多样化与复杂化,因... [目的/意义]新兴技术识别有助于及时跟踪技术发展动态,摸清技术发展脉络,更早地捕捉领域未来的发展契机。但一方面新兴技术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与特征属性;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新技术的应用,新兴技术识别方法不断多样化与复杂化,因此,亟待对新兴技术定义属性与识别方法进行梳理与归纳。[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研,首先明晰了新兴技术的概念和属性特征,并对相近概念进行辨析。接下来对新兴技术识别方法作系统性梳理,重点介绍定量分析方法,并将其划分为科学计量分析法、文本挖掘分析法、机器学习方法3类,还揭示了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的新趋势,以及结果验证的常用方法。[结果/结论]在对各类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的优劣势进行揭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有各类方法的共性问题,即概念不明确,标准不统一;数据源类型选择不均衡,偏向性明显;“渐进式”回顾研究成主流,“跃进式”预测研究仍待发展,并针对每种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识别方法 演化方法 概念属性
下载PDF
数字化情境下新兴技术企业创新网络价值共创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彩霞 李艳 《科技管理学报》 2023年第4期58-70,共13页
数字化情境下,新兴技术企业创新网络中价值共创行为复杂性增强,一方面各主体借助数字技术提高共创效率,但另一方面数字化情境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加剧共创风险。为探究新兴技术企业创新网络各主体价值共创的策略选择,构建新兴技术企业、合... 数字化情境下,新兴技术企业创新网络中价值共创行为复杂性增强,一方面各主体借助数字技术提高共创效率,但另一方面数字化情境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加剧共创风险。为探究新兴技术企业创新网络各主体价值共创的策略选择,构建新兴技术企业、合作企业与数字平台企业三方的价值共创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情形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并通过数值仿真研究影响价值共创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情境下平台企业数字赋能程度的提高对于成本降低、共创收益增加均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创新收益、互动契合程度、学习能力、资源投入量的提高对于价值共创具有促进作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有效的惩罚机制对于价值共创具有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情境 新兴技术企业 创新网络 价值共创 三方演化博弈
下载PDF
新兴技术范式下面向新工科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军红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第3期37-39,共3页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大量涌现,以多媒体、微课、在线课堂等为主的教学手段在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新兴技术范式下,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逐渐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进...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大量涌现,以多媒体、微课、在线课堂等为主的教学手段在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新兴技术范式下,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逐渐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进行新一轮改革。作为我国高校教育战略发展的新要求,新工科明确提出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优质人才,因此在新兴技术范式下构建新工科混合式教学方法,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新工科的特点,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与缺陷,介绍了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模式,并以《Android开发技术》教学为例,探究了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策略,希望为新工科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范式 新工科 混合式教学方法 《Android开发技术 创新实践
下载PDF
新兴技术知识耦合网络形成机制研究
20
作者 曹兴 谭蒙盼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0-156,123,共8页
[研究目的]新兴技术发展在知识扩散路径上呈现出周期性的发散与收敛模式,研究其知识耦合网络中关系的形成与解散,有利于把握新兴技术实现路径。[研究方法]以自动驾驶技术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利数据库,通过关键词提取,构建了知识耦合网络,... [研究目的]新兴技术发展在知识扩散路径上呈现出周期性的发散与收敛模式,研究其知识耦合网络中关系的形成与解散,有利于把握新兴技术实现路径。[研究方法]以自动驾驶技术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利数据库,通过关键词提取,构建了知识耦合网络,并从网络结构、节点属性和知识元素关系属性,分析不同技术时期知识耦合网络形成的动力机制,利用随机指数图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择优机制、传递性机制、邻近效应始终驱动知识耦合网络的形成;不同阶段择优机制作用的对象不同,随着知识进化,择优机制还受到时间效应的影响;在耦合网络形成初期,异配性知识更容易发生耦合,并通过中介效应促进知识耦合,随着知识网络流动性增强,中介效应变为负向作用,知识耦合的目标变为对知识专业化强化,同配性促进知识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知识耦合 共词网络 自动驾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