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6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张国海 陈舒睿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简称新农合),是为了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而减轻农村居民的医疗负担。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参加新农合对农村中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并且检...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简称新农合),是为了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而减轻农村居民的医疗负担。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参加新农合对农村中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并且检验结果稳健。分析影响机制,得出农村中老年人参加新农合后对政府的评价及看病条件满意度显著提高,降低居民医疗自花费的金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中老年人 生活满意度 OProbit模型
下载PDF
加强基金管理保障新农合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时松和 田庆丰 +3 位作者 王耀平 张智民 施学忠 董彩霞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71-73,共3页
为了分析新农合基金透支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参合农民就医需求和医疗机构服务利用两方面分析透支产生的原因,分析发现除参合农民医疗需求得到一定释放外,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过度医疗等对基金异常支付的影响不容忽视。提出了采取总量控... 为了分析新农合基金透支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参合农民就医需求和医疗机构服务利用两方面分析透支产生的原因,分析发现除参合农民医疗需求得到一定释放外,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过度医疗等对基金异常支付的影响不容忽视。提出了采取总量控制、制定评价指标、定期分析运行情况、开展大病统筹加门诊统筹模式等措施,并就加快新农合立法,提高监管水平等方面给出了建议或意见。提出加快医疗改革,改变目前“以药养医”模式,“以技养医”模式是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基金 过度医疗 门诊统筹 医疗改革 新农合立法
下载PDF
基于UML的新农合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业务模型构建研究
3
作者 秦盼盼 雷行云 马豪 《中国数字医学》 2015年第11期48-50,共3页
为了提高新农合电子文件管理水平,构建符合新农合业务及信息化发展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必须要对新农合电子文件形成和管理的业务活动进行建模。以UML建模语言为依托,在对新农合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总体业务框架构建的基础上,通过用例图和... 为了提高新农合电子文件管理水平,构建符合新农合业务及信息化发展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必须要对新农合电子文件形成和管理的业务活动进行建模。以UML建模语言为依托,在对新农合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总体业务框架构建的基础上,通过用例图和活动图对新农合电子文件形成和管理阶段的业务活动进行了UML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新农合电子文件 统一建模语言UML 业务模型
下载PDF
“新农合”改善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了吗?——来自苏鲁皖豫四省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5
4
作者 郑适 周海文 +1 位作者 周永刚 王志刚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农民参与新农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学者们关于新农合对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通过对苏鲁皖豫四省的795份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厘清了新农合对农民身心健康的影响机理,并对改善农民身心健... 农民参与新农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学者们关于新农合对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通过对苏鲁皖豫四省的795份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厘清了新农合对农民身心健康的影响机理,并对改善农民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农合促进了农民身心健康的改善;农民对新农合的参与积极性和治疗满意度较高;参加新农合时长、家庭是否有大病报销对参合者身心健康改善的具有正向影响,而超过门诊补贴上限则具有负向影响。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健全报销比例调整机制、提高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平衡城乡医药资源配置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对缓解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1
5
作者 高广颖 马骋宇 +3 位作者 胡星宇 杨显 段婷 贾继荣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69-76,共8页
本研究以北京部分区县为研究现场,选取北京市3个区县,对497名大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大病患者收入与支出信息,并与新农合管理中心平台中患者费用数据进行对接,结果显示:40%与50%标准下,大病保险补偿后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下降... 本研究以北京部分区县为研究现场,选取北京市3个区县,对497名大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大病患者收入与支出信息,并与新农合管理中心平台中患者费用数据进行对接,结果显示:40%与50%标准下,大病保险补偿后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下降百分比分别为2.21%与2.61%,40%标准下,补偿后平均差距与相对差距下降值分别为1.402%与1.052%,50%标准下为1.200%与0.977%。研究表明,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后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差距有所下降但不明显,不同经济水平区对受益幅度影响不大,通过提高补偿比、建立精准补偿等措施,大病保险对缓解灾难性卫生支出的作用还有待制度的推进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大病保险 灾难性卫生支出 差距 评价
下载PDF
我国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的政策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代涛 毛阿燕 +1 位作者 谢莉琴 周颖萍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3年第6期9-15,共7页
目的:回顾我国新农合大病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分析政策执行现状和运行效果,为完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政策分析方法,分析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的形成背景、执行与效果,其中定量资料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自2010年政策启... 目的:回顾我国新农合大病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分析政策执行现状和运行效果,为完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政策分析方法,分析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的形成背景、执行与效果,其中定量资料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自2010年政策启动,新农合大病保障的病种及试点范围稳步扩大,2012年全国大病保障有99.6万名患者受益,受益率为12.45人次/10万参合人口,东部地区受益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全国20种大病实际补偿比达65.39%,儿童两病等4类大病的实际补偿比超过70%,中部地区补偿水平略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结论: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推进良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但区域间保障待遇存在差异,保障受益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也面临挑战。建议:多种方式提高新农合大病保障水平,处理好新农合大病与一般疾病保障的关系,促进保障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监督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重大疾病 政策分析
下载PDF
从认知度和关注度讨论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监管问题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忠元 张媚 +1 位作者 杨幼平 黄耀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89-691,共3页
参合农民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的保障对象,他们对新农合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的范畴,构成了新农合监管体制的重要内容。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影响到其参与新农合监督、发挥监管作用的情况。文章采... 参合农民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的保障对象,他们对新农合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的范畴,构成了新农合监管体制的重要内容。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影响到其参与新农合监督、发挥监管作用的情况。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了解了四川省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分析了导致参合农民对新农合认知和关注度不高的原因,提出了如何发挥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监督作用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农民 认知度 关注度 监管
下载PDF
北京市新农合大病保险实施效果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段婷 高广颖 +3 位作者 马骋宇 贾继荣 马千惠 那春霞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46,共6页
目的:测算分析北京市新农合大病保险对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减轻作用,对制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大病保险承办方式选取北京市三个区县,再从中选择大病患者较多的2~3个乡镇。通过与大病保险管理者进行访谈,了解其... 目的:测算分析北京市新农合大病保险对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减轻作用,对制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大病保险承办方式选取北京市三个区县,再从中选择大病患者较多的2~3个乡镇。通过与大病保险管理者进行访谈,了解其运行现状;对样本乡镇全部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主观感受,收到有效问卷497份。利用新农合管理中心信息平台测算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对定量和定性资料分别采用统计分析与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结果:经大病保险报销,三个区县大病患者平均自付费用明显减轻,实际补偿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灾难性卫生支出情况无显著改善。结论:应通过提高大病保险起付线与报销比例,拓宽报销目录等举措提高其补偿水平,重点缓解极重患者疾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大病保险 补偿费用 实际补偿比 灾难性卫生支出
下载PDF
新农合供方支付方式改革现状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宋大平 张立强 +2 位作者 任静 赵东辉 汪早立 《卫生经济研究》 2012年第3期14-18,共5页
出于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的需要和新医改的要求,各地开展了住院单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门诊总额预付等新农合供方支付方式改革。操作中各方时有冲突,个别统筹地区考虑欠周全,改革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而难以准确评价。新农合供方支付方... 出于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的需要和新医改的要求,各地开展了住院单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门诊总额预付等新农合供方支付方式改革。操作中各方时有冲突,个别统筹地区考虑欠周全,改革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而难以准确评价。新农合供方支付方式改革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试金石,应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卫生综合改革中的引导作用,在广度、深度、协调性方面合理地确定支付单元,并同步推进配套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支付方式改革 现状
下载PDF
农村居民对新农合的参与和支付意愿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郑适 周永刚 王志刚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7,共15页
自2009年开始,中国进入后新农合时代,新农合在增进农村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方面效果突出,但面临的阻力不断增大。本文运用Heckman双阶段模型和一手调研数据研究农村居民对新农合参与的影响因素、满意度、支付意愿等重要... 自2009年开始,中国进入后新农合时代,新农合在增进农村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方面效果突出,但面临的阻力不断增大。本文运用Heckman双阶段模型和一手调研数据研究农村居民对新农合参与的影响因素、满意度、支付意愿等重要问题。当前参合居民对新农合满意度较高,可接受的最大参合费用均值为185.55元·人/年。防大病、节省医药开支是农村居民继续参合的主要原因,参合费用太高则成为参合者中断参与新农合的首要因素,而医院诊疗费用增幅过大、参合费用上涨太快、大病报销比例偏低、政策宣传不够等则是参合者的主要担忧。个人特征变量对个体参与意愿与支付意愿选择的影响比较微弱,家庭特征变量(家庭年收入、是否有欠款、是否通村公路、医疗距离、是否开通有限电视)和参与特征变量(参合时长、新农合满意度、门诊报销是否超出补偿上限、是否报销过住院(手术)费)等是决定参合者参与意愿与支付意愿的关键变量。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新农合 参与 支付意愿
下载PDF
新农合患者大病医疗救助水平分析——以湖北省A地和贵州省B地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会秋 吴姝德 +3 位作者 李聪 李云飞 潘瑶 项莉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8,共5页
目的:分析A、B两地大病医疗救助情况,为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水平和保障效果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选取湖北省A地和贵州省B地,2013年通过现场调查获取问卷872份,分析大病医疗救助受益患者的概况,计算救助前后年度自付费用以及灾难性卫生支... 目的:分析A、B两地大病医疗救助情况,为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水平和保障效果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选取湖北省A地和贵州省B地,2013年通过现场调查获取问卷872份,分析大病医疗救助受益患者的概况,计算救助前后年度自付费用以及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相对差距。结果:大病医疗救助对患者经济负担缓解作用有限;目前大病医疗救助政策救助比偏低,救助范围较窄,非五保、低保大病患者救助起付线高且年救助封顶线低,导致实际救助比远低于政策救助比。结论:逐步拓宽大病患者合规费用救助范围并提高救助比;做好大病医疗救助与大病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将大病门诊自付费用纳入大病医疗救助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病医疗救助 救助水平 新农合
下载PDF
加权TOPSIS法结合RSR法评价2016年甘肃省各市州新农合运行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震 秦天燕 +4 位作者 边沁 吴聪 张倩倩 郑亚君 陈永聪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3-565,共3页
目的对2016年甘肃省各市州新农合运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卫生行政部门了解各地新农合发展情况,进一步优化新农合实施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加权TOPSIS法结合RSR法评价2016年甘肃省各市州新农合实施效果。结果对甘肃省各市州新农合运... 目的对2016年甘肃省各市州新农合运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卫生行政部门了解各地新农合发展情况,进一步优化新农合实施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加权TOPSIS法结合RSR法评价2016年甘肃省各市州新农合实施效果。结果对甘肃省各市州新农合运行效果进行"好"、"中"、"差"三档分类,整体上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态势。结论运用加权TOPSIS法结合RSR可以直观地反映各地新农合运行效果,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表明该方法评价效果真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TOPSIS法 RSR法 新农合 评价
下载PDF
健康保险能改善健康吗——“新农合”的健康绩效评估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哲元 陈华 李臻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28-35,共8页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2011年的最新数据,审慎选取了健康评价指标,对新农合的健康绩效进行了考察。在OLS的基础上应用了逻辑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结果表明:加入新农合未能有效降低受伤概率以及各种疾病的患病概率,新农合在...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2011年的最新数据,审慎选取了健康评价指标,对新农合的健康绩效进行了考察。在OLS的基础上应用了逻辑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结果表明:加入新农合未能有效降低受伤概率以及各种疾病的患病概率,新农合在降低了部分疾病患病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受伤以及多种疾病的患病率。新农合有效降低了参合者ADL受损的情况,且该作用集中表现在ADL受损严重的个体上。同时新农合减少了参合者的住院天数,这一影响在住院天数最多和最少的个体中尤为明显,在住院天数居中的个体上影响较小。新农合也显著提高了参合者的自评健康状况,且该正向影响集中体现在自评健康较好的个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健康绩效 健康评价指标 分位数回归
下载PDF
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基于北京市和海南省新农合住院患者数据 被引量:9
14
作者 毛阿燕 胡红濮 +1 位作者 周颖萍 李亚子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3年第6期29-34,共6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和海南省2012年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实施效果,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市和海南省为样本地区,选取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乳腺癌、宫颈癌和重性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 目的:分析北京市和海南省2012年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实施效果,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市和海南省为样本地区,选取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乳腺癌、宫颈癌和重性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政策覆盖范围和患者年度实际补偿比角度分析2012年新农合大病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并进行地区间比较。结果:2012年两省市先心病和白血病的政策覆盖水平相对较高,其余三类大病政策覆盖率相对较低,区域间政策覆盖有差异;大病患者年度诊疗费用报销水平主要分布在50%左右,重性精神病和儿童两病的补偿比较高。结论:新农合大病保障政策在病种和区域间的覆盖存在差异;政策的实施明显减轻了患者的费用负担,但部分病种患者经济负担仍然较重,疾病单次诊疗费用高和补偿政策对诊疗次数的限制是其主要原因。建议:提高政策覆盖、缩小地区差异;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补偿政策;提升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重大疾病保障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新农合方案调整前后农村居民收入与医疗服务需求及其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孙彦玲 孙伟 乔慧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9-462,共4页
目的通过对宁夏海原、盐池两县新农合方案调整前后农村居民收入与医疗服务需求及其弹性的比较研究,评价方案调整效果,为建立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医疗改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宁夏海原、盐池两县所抽... 目的通过对宁夏海原、盐池两县新农合方案调整前后农村居民收入与医疗服务需求及其弹性的比较研究,评价方案调整效果,为建立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医疗改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宁夏海原、盐池两县所抽取的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2011年和2012年对2009年研究对象进行随访。结果海原县三年医疗保健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009、0.012、0.010;需求收入弹性分别为0.06、0.08、0.07;医疗服务基本需求支出分别为464.37元、630.02元、665.69元,呈增长的趋势。盐池县三年医疗保健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006、0.004、0.010;需求收入弹性分别为0.06、0.06、0.10;医疗服务基本需求支出分别为476.16元、525.72元、766.67元,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两县医疗费用支出呈增长趋势,低收入人群医疗费用支出占收入比重均高于高收入人群。结论新农合方案调整后农村居民需求收入弹性依然呈低弹性状态,经济收入虽然对医疗服务需求有一定影响,并且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消费开始给予重视,但医疗服务支出没有与经济收入同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ELES模型 弹性系数
下载PDF
新农合背景下农村居民慢性病管理问题探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明慧 陆广春 +1 位作者 李玉英 陶四海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3-284,301,共3页
近年来,农村居民慢性病经济负担加大。鉴于此,各地新农合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考虑到将慢性病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的补偿范围,但完善的慢性病管理方案尚未建立。通过分析新农合背景下农村居民慢性病管理工作的必要性,现实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农村居民慢性病经济负担加大。鉴于此,各地新农合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考虑到将慢性病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的补偿范围,但完善的慢性病管理方案尚未建立。通过分析新农合背景下农村居民慢性病管理工作的必要性,现实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慢性病管理工作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慢性病 新农合 慢病管理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门诊就医流向与费用分析——基于某省新农合数据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美平 刘艳 +1 位作者 朱微微 简伟研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2-58,共7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门诊就医流向与费用特点,为分级诊疗等相关卫生政策的实施与推广提供理论根据。方法:选取东部某省13个区县,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糖尿病患者在一、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就诊分布和诊疗费用情况。结果:2009—2013年无并...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门诊就医流向与费用特点,为分级诊疗等相关卫生政策的实施与推广提供理论根据。方法:选取东部某省13个区县,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糖尿病患者在一、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就诊分布和诊疗费用情况。结果:2009—2013年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在三级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由1 895降低到661,其占比由3.05%降低到0.57%,有并发症患者在三级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由179增加到524,且在2011—2013年间,其占比由3.27%增加到4.24%。两类患者门诊次均费用和次均个人负担差别较大,且级别越高,差别越大;在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中,有并发症患者的次均费用分别是无并发症患者的2.50倍、3.34倍、3.75倍,前者的次均个人负担费用分别是后者的2.62倍、3.66倍、3.96倍。结论:该省基层门诊服务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患者就医选择的不合理,有并发症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的流向三级医疗机构;相比于无并发症患者,有并发症患者面临更大的经济负担。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基础医疗机构建设,提升其预防、诊疗和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服务质量与能力,合理引导糖尿病患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糖尿病患者 门诊 就医流向 医疗费用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对新农合参合居民就诊流向的影响分析——以安徽省定远县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双 王芳 +5 位作者 田淼淼 贾梦 陈凯 赵艳青 蒋祥 谭雯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49,共5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定远县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对新农合参合居民就诊流向的影响。方法:开展访谈了解县域医共体主要改革举措,收集2015—2016年新农合平台数据及相关政策文件。结果:2015—2016年参合人员就诊流向发生改变;(1)县域外住院病人... 目的:分析安徽省定远县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对新农合参合居民就诊流向的影响。方法:开展访谈了解县域医共体主要改革举措,收集2015—2016年新农合平台数据及相关政策文件。结果:2015—2016年参合人员就诊流向发生改变;(1)县域外住院病人减少了3.31%;(2)县域内县乡两级医疗机构门诊、住院人次显著增加,且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次数增长幅度大于县级医院;村卫生室诊疗人次数下降。3)县域外诊疗费用远高于县域内,且县级医院次均费用增长明显,而乡镇卫生院基本保持不变。结论: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助于减少县域外住院人次数、减轻新农合基金压力;进一步改善县域就诊流向面临人才短缺、信息化发展滞后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新农合 就诊流向
下载PDF
贫困地区农民真的从“新农合”中受益了吗 被引量:18
19
作者 卢洪友 刘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75,共8页
基本公共服务受益均等化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应有效地保障贫困地区的农民大致均等地享受该服务。本文运用边际受益归宿分析技术,实证测度了2007-2011年中国244个地级市(州)的新农合边际受益率,来探究贫困地区的农民是否真的从新农... 基本公共服务受益均等化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应有效地保障贫困地区的农民大致均等地享受该服务。本文运用边际受益归宿分析技术,实证测度了2007-2011年中国244个地级市(州)的新农合边际受益率,来探究贫困地区的农民是否真的从新农合中受益。研究发现:第一,与富裕地区相比,贫困地区的新农合边际受益率更高。2007-2011年,最贫困地区的新农合边际受益率分别为1.287 8、1.179 3、1.065 9、0.985 7和1.202 7,最富裕地区的新农合边际受益率分别为0.751 8、0.671 6、0.597 6、0.888 8和0.922 9。第二,从动态角度观察,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新农合边际受益率的差值在逐渐缩小。2007年,最贫困地区和最富裕地区的新农合边际受益率相差0.536 0,2011年,这一差值缩小为0.279 8。第三,传统的平均受益分析低估了贫困地区的新农合受益水平。以2007年为例,通过平均受益分析得到的最贫困地区的受益份额为24.20%,而边际受益归宿分析结果显示,最贫困地区从整体新农合受益提高中增加的受益份额达到了32.20%,较平均受益份额高出8个百分点,亦即,贫困地区的农民从新农合服务的扩张中可以获得更大的受益,在新农合服务的缩减中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本文的结论表明,国家在新农合中"亲贫"的政策倾向更多地惠及了贫困地区,新农合的受益均等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保证贫困地区的农民在更大程度上受益,政府应实施"精准医保扶贫",加大新农合投入;多元化新农合服务供给渠道,加强地区间协调配合;优化新农合资源配置,完善对地方政府和相关官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贫困地区新农合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边际受益归宿 受益分配 贫困地区
下载PDF
公平与效率视角下新农合二次补偿制度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甘肃省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焦克源 侯春燕 李魁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3,共6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次补偿制度作为一种临时性的调控措施,增加了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率,拓宽了参合农民的受益范围。然而在实践中,新农合二次补偿制度尚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制度缺陷,如效率欠佳、公平性缺失、补偿对象甄别不规范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次补偿制度作为一种临时性的调控措施,增加了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率,拓宽了参合农民的受益范围。然而在实践中,新农合二次补偿制度尚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制度缺陷,如效率欠佳、公平性缺失、补偿对象甄别不规范等。此类问题已经制约着新农合的发展,不利于新农合规范高效率地运行。从公共政策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对该制度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探讨了甘肃二次补偿制度困境突破的对策建议,以有助于促进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新农合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新农合 二次补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