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9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蚕蛋白酶高效降解变异新冠病毒S蛋白作用与S蛋白的生化特性分析
1
作者 阚慕洁 白若伦 +4 位作者 刘智奇 白宇 王少华 刘剑凯 洪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7,共7页
从今年3月起,WHO不再将新冠病毒感染,列为全球关注的灾害性卫生事件,但是新感染病例依然存在,其原因与病毒基因组经常突变,引起特异抗体失效和免疫逃逸有关,同时特异性治疗药物依然有限。病毒S蛋白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结构,S蛋白... 从今年3月起,WHO不再将新冠病毒感染,列为全球关注的灾害性卫生事件,但是新感染病例依然存在,其原因与病毒基因组经常突变,引起特异抗体失效和免疫逃逸有关,同时特异性治疗药物依然有限。病毒S蛋白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结构,S蛋白质突变,导致其结构生化特征和功能等随之变化。我们曾分析了世卫组织(WHO)认定的野生型和5种关切变异毒株的生化特征,并研究证实了日本刺沙蚕碱性丝氨酸蛋白酶(ASP_(NJ))可以高效与相对特异地降解野生型病毒S蛋白。本文分析了Omicron变异毒株(BA.2、BF.7、XBB.1)S蛋白质与ASP_(NJ)相关的生物化学特征,并经SDS-PAGE分析,直观证实了ASP_(NJ)可以高效降解这些S蛋白质,但变异株S蛋白抵抗ASP_(NJ)消化能力更强一些。本文还报告了ASP_(NJ)对野生型假病毒的影响,初步结果显示,ASP_(NJ)可能具有减少野生型假病毒感染293T-CAE2受体细胞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ASP_(NJ)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工具酶,用于研究新冠病毒的结构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刺突蛋白 沙蚕碱性丝氨酸蛋白酶 变异新冠病毒 病毒
原文传递
改良SNAPPS教学模式在新冠病毒防控培训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萍 张湘燕 +4 位作者 周厚荣 叶贤伟 张骥 刘漫霞 易一乐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87-790,共4页
目的对比常规方法与改良SNAPPS方法在新冠病毒防控培训中的效果,以期找出一个合适的培训模式,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或来临时,能够高效的完成临战人员的培训和储备。方法常规组采用常规的培训方法即线上线下大课制;改良SNAPPS组在常规培... 目的对比常规方法与改良SNAPPS方法在新冠病毒防控培训中的效果,以期找出一个合适的培训模式,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或来临时,能够高效的完成临战人员的培训和储备。方法常规组采用常规的培训方法即线上线下大课制;改良SNAPPS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要求学员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转化,基于SNAPPS教学模式模拟演练收治新冠病毒患者处置流程。结果改良SNAPPS组在掌握工作流程、职业暴露处置流程、提高主动学习能力、促进学员们之间的交流、加强和学员们之间的团队合作、时间节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培训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改良SNAPPS教学模式提高了学员的主动学习新冠病毒防控能力,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培训成了一支训练有素强有力的队伍,学员对该教学模式满意度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PPS教学模式 新冠病毒 防控培训
下载PDF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白内障患者就医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敬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分析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短眼轴白内障患者就医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2年10月到哈尔滨二四二医院眼科就诊的短眼轴(AL≤22.5)白内障患者60例。观察组30例为膨胀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膨胀,眼压介于21 mmHg-40... 目的分析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短眼轴白内障患者就医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2年10月到哈尔滨二四二医院眼科就诊的短眼轴(AL≤22.5)白内障患者60例。观察组30例为膨胀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膨胀,眼压介于21 mmHg-40 mmHg之间;对照组30例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未成熟期,晶状体混浊,眼压正常患者。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予降眼压治疗(派立明(布林佐胺)眼药水和阿法根(酒石酸溴莫尼定)眼药水,各一日两次点眼)。完善检查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1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术后一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视野。结果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术前视力和患眼眼轴长度三个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眼压和前房深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时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天观察组和对照组最佳矫正远视力和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一个月观察组和的最佳矫正远视力、视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压和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前眼压分别与术后一天、术后一个月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前眼压和术后一天、术后一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一天、术后一个月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短眼轴的白内障患者,应及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形成有效前房深度,避免由于晶状体膨胀,前房变浅,加重房角粘连,继发青光眼,导致术后视力、视野不佳,甚至需要行二期抗青光眼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肺炎 短眼轴 白内障 视野
下载PDF
基于伏邪理论的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思路与实践探索
4
作者 黄婉怡 薛亚静 +1 位作者 林杰文 王新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576-2580,共5页
探讨“伏邪理论”对新冠病毒感染等所致疫病的病机认识、防治思路的指导意义。“伏气”为温病病因,亦为人身阳热之气;阳热之气郁伏于内可成为伏热体质,伏热体质与温病的发生发展尤为密切,伏热体质更易致温邪为患。伏邪理论对中医防治新... 探讨“伏邪理论”对新冠病毒感染等所致疫病的病机认识、防治思路的指导意义。“伏气”为温病病因,亦为人身阳热之气;阳热之气郁伏于内可成为伏热体质,伏热体质与温病的发生发展尤为密切,伏热体质更易致温邪为患。伏邪理论对中医防治新冠病毒感染所致疫病的启示主要为:气候反常是疫病发生的重要预警和外在条件;同气相求,伏邪与新感病邪性质相关,易内伤太阴,脾虚湿聚则成“伏湿”;从伏邪理论防治疫病,有助于辨识证候重点,制定针对病机的核心治法,截断病情。基于伏邪理论,针对伏湿的祛湿法为新冠病毒感染预防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治法。该课题组以燥湿、化湿、利湿、健脾等多种祛湿法组方,拟定了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药方“五指防冠方”(由五指毛桃、薏苡仁、茯苓、火炭母、苍术、广藿香、甘草组成),该方可应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早期治疗。祛湿法的疗效机制主要与改善机体的免疫紊乱状态、恢复机体抗病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 新冠病毒感染 伏热体质 伏湿 祛湿法 五指防 中药防治
原文传递
郑州市新冠病毒肺炎暴发期间一线护理人员二元应对状况的混合研究
5
作者 王红霞 曹海英 +4 位作者 乔东鸽 张琰 冯宝勤 吴亚琪 郭舒婕 《右江医学》 2024年第6期528-536,共9页
目的调查郑州市新冠病毒肺炎暴发期间一线护理人员二元应对状况,为制订针对性、多方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1日至11月30日在郑州市新冠肺炎临时定点救治医院工作的一线护理人员为... 目的调查郑州市新冠病毒肺炎暴发期间一线护理人员二元应对状况,为制订针对性、多方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1日至11月30日在郑州市新冠肺炎临时定点救治医院工作的一线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工作相关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质性研究的设计,以目的抽样法选取二元应对量表总分>145分的12对护理人员及其配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128名一线护理人员的二元应对总分为(131.90±18.43)分,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工作相关生活质量均与二元应对呈正相关(P<0.05);职务、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需要照顾、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是一线护理人员二元应对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整R 2=0.329,P<0.05)。质性研究提炼出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暴发带来的负面体验、定点救治医院工作期间的多维挑战、积极应对3个主题和8个亚主题。结论新冠肺炎暴发期间一线护理人员二元应对受多种因素影响;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并及时评估一线护理人员二元应对现状,并给予增加职务晋升激励机制、社会支持和夫妻间压力沟通培训等多方位干预措施,促进其身心健康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肺炎 护理人员 二元应对 混合研究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心理康复的Meta分析
6
作者 王玉玲 马秀芝 +1 位作者 魏禹焘 李贤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护理干预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焦虑、抑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WanFang Data、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护理干预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焦虑、抑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WanFang Data、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2年9月,收集相关中医护理干预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RCT文献,包含495名感染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焦虑缓解效果的整体效应[标准化均数差(SMD)=-5.11,95%CI:-7.14~-3.08,P<0.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抑郁缓解效果的整体效应[标准化均数差(SMD)=-4.85,95%CI:-6.79~-2.90,P<0.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比较[相对危险度(RR)=1.40,95%CI:1.12~1.76,P=0.003],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干预不仅显著缓解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好地促进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心理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肺炎 新冠病毒感染 随机对照 META分析
下载PDF
黄芩银花漱口液2号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咽干咽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晓婷 方明华 张莉萍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515-516,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芩银花漱口液2号方对新冠病毒感染后咽干咽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新冠病毒感染后咽干咽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用黄芩银花漱口液2号方含漱,对照组单纯采用温开水漱口,比较两组患者咽干咽痛症状缓解效... 目的:观察黄芩银花漱口液2号方对新冠病毒感染后咽干咽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新冠病毒感染后咽干咽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用黄芩银花漱口液2号方含漱,对照组单纯采用温开水漱口,比较两组患者咽干咽痛症状缓解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34%(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各症状消退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芩银花漱口液2号方可有效减轻新冠病毒感染后咽部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咽干咽痛 黄芩银花漱口液 中药漱口
下载PDF
益气固表解毒合剂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一项多中心真实世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8
作者 高天奇 臧凝子 +6 位作者 王梅 王天娇 于睿智 邹吉宇 司琦 吕晓东 庞立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共5页
目的 基于多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评价益气固表解毒合剂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10日—2023年2月28日在辽宁省7家定点医院购买服用益气固表解毒合剂者472例及其未服药但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的配偶家... 目的 基于多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评价益气固表解毒合剂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10日—2023年2月28日在辽宁省7家定点医院购买服用益气固表解毒合剂者472例及其未服药但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的配偶家属124例。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式,观察受访者在服用益气固表解毒合剂后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的比例及各个症状发生率,对比服药组与未服药组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症状发生率、症状评分及持续时间。结果 服用益气固表解毒合剂的受访者平均(55.76±17.91)岁,51.91%的受访者为退离休人员,55.30%的受访者在服用益气固表解毒合剂后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服药组较未服药组患者发热、乏力、咽痛症状发生率降低(P<0.05);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症状评分降低,症状持续时间缩短(P<0.05)。结论 益气固表解毒合剂可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并可减轻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益气固表解毒合剂 中医药 真实世界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失眠
9
作者 梁双琴 徐少君 +1 位作者 张金艳 李贻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病邪为湿邪,湿性黏滞,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缠绵难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余邪未清,正气不足,余邪则为湿、热、痰、瘀、燥、寒等邪气,正虚表现为气虚及阴虚。在身体虚弱以及情绪的影响下,新型...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病邪为湿邪,湿性黏滞,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缠绵难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余邪未清,正气不足,余邪则为湿、热、痰、瘀、燥、寒等邪气,正虚表现为气虚及阴虚。在身体虚弱以及情绪的影响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易出现失眠。与普通失眠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失眠患者有感邪病史,且身体虚弱,因此在治疗时首先应注意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故使用补气及滋阴药物以扶正,祛/化/利湿、清热、化痰、散瘀药物以祛邪;最后同普通失眠治法相同,使患者身体阴平阳秘,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阴交于阳,改善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新冠病毒感染 恢复期 扶正祛邪
原文传递
神奇“魔法条”之新冠病毒的快速检测
10
作者 杨迪 魏嘉怡 +4 位作者 翟红 王昕 孙太明 宋浩乐 王海雁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373-381,共9页
胶体金作为商业化的即时检验POCT(point-of-care test)免疫层析技术中最广泛的标记物之一,具有显著的颜色特征,后期无需可视化改造,且形态稳定、环境友好。本文试纸条制作过程简单,不需要大型贵重仪器。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制备胶... 胶体金作为商业化的即时检验POCT(point-of-care test)免疫层析技术中最广泛的标记物之一,具有显著的颜色特征,后期无需可视化改造,且形态稳定、环境友好。本文试纸条制作过程简单,不需要大型贵重仪器。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制备胶体金,将胶体金标记在新冠病毒的核衣壳N蛋白抗体上,通过在免疫层析试纸条可视区形成类似三明治结构的抗体-抗原-抗体夹心复合物,并以此复合物的红色检测线作为新冠病毒的定性分析依据。该检测方法裸眼可测、操作简单、且快速(10 min)、灵敏(检测限为0.5 ng∙mL^(−1))、低成本(每条不超过5元)。实验过程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命体系中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引发的特异性生命化学反应,激发学生对化学、生物、生命科学和纳米材料等学科相互融合的可视化快检技术的浓厚研究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 POCT 免疫层析 新冠病毒
下载PDF
基于选座行为的定制公交车内新冠病毒传播风险建模与分析
11
作者 沈煜 吕叶婷 +1 位作者 暨育雄 杜豫川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38-1447,共10页
为精细度量公共交通车厢内不同乘客位置分布下的传染病传播风险,以新冠病毒早期传播特征为例,首先,分析了我国2019—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爆发前后的定制公交乘客选座行为变化规律。其次,基于加权接触网络,构建了传染病扩散模型(susceptib... 为精细度量公共交通车厢内不同乘客位置分布下的传染病传播风险,以新冠病毒早期传播特征为例,首先,分析了我国2019—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爆发前后的定制公交乘客选座行为变化规律。其次,基于加权接触网络,构建了传染病扩散模型(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recovered,SEIR),并探究了不同乘客位置分布下的新冠病毒传播风险。最后,量化对比分析了优化座位分配、控制上车人数、引导个人防护等管理策略下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新冠病毒爆发初期,乘客自发将座间距离增大15%,降低了超30%的感染风险;在防控策略方面,除个人防护可取得显著效果外,通过控制上车人数与优化乘客座位分布,也可大幅降低公交系统内的新冠病毒扩散风险。在最优选座策略下,以现有平均班次客流为参照,乘客感染风险可下降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选座行为 加权接触网络 新冠病毒传播规律 定制公交
下载PDF
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物通过抑制SARS-CoV-2进入靶细胞作为潜在的小分子新冠病毒融合抑制剂
12
作者 万欣 洪崇竣 +2 位作者 王进绅 宋高鹏 刘叔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4-483,共10页
目的 研究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物能否通过抑制SARS-CoV-2进入靶细胞,作为潜在的小分子新冠病毒融合抑制剂。方法 以天然SARS-CoV-2进入抑制剂甘草酸为先导化合物,利用活性亚结构的拼合原理等设计并合成了系列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 目的 研究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物能否通过抑制SARS-CoV-2进入靶细胞,作为潜在的小分子新冠病毒融合抑制剂。方法 以天然SARS-CoV-2进入抑制剂甘草酸为先导化合物,利用活性亚结构的拼合原理等设计并合成了系列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物。利用SARS-CoV-2假病毒体外细胞感染模型,检测该系列甘草次酸衍生物的体外抗SARS-CoV-2活性;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及假病毒模型寻找先导化合物1b的抗病毒作用靶点;利用SARS-CoV-2 S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融合体系,检测先导化合物1b是否作用于SARS-CoV-2病毒入侵宿主的膜融合过程;基于分子对接与定点突变技术,确定先导化合物1b与S蛋白的作用模式等。结果 先导化合物1b对SARS-CoV-2奥密克戎假病毒有显著抑制作用,EC50值为3.28μmol/L(P<0.05),对其它SARS-CoV-2变异株假病毒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细胞-细胞膜融合实验显示1b能够抑制合胞体的形成。分子对接预测先导化合物1b可与S1与S2亚基交界处的空腔中的Glu309、Ser305、Arg765、Lys964等多个保守氨基酸残基产生氢键作用,亲和力为-8.6 kcal/mol。化合物1b在10、5、2.5、1.25μmol/L时对Arg765、Lys964、Glu309和Leu303突变后的假病毒的抑制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 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物能够靶向作用于S蛋白,特异性干扰病毒-细胞膜融合阶段,继而发挥抗SARS-CoV-2感染的作用,是一类结构新颖的小分子SARS-CoV-2融合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小分子新冠病毒融合抑制剂 刺突蛋白 甘草次酸衍生物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并发气管周围软组织影1例
13
作者 武艺 张松 高培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59-263,共5页
我院收治1例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气管周围软组织影的患者,此类病例先前几乎并无报道,我们根据患者四诊结果,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新冠病毒 气管周围软组织影 中医辨证
下载PDF
陈志斌教授从“阴汗”理论辨治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经验
14
作者 沈一丹 陈可强 +1 位作者 王春娥 陈志斌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汗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常见症之一。西医治疗汗症效果不稳定,中医立足整体病机,准确辨证用药,可收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通过总结陈志斌教授对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的病机认识及治法方药,欲作引玉之砖,为汗症的中医药治疗... 汗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常见症之一。西医治疗汗症效果不稳定,中医立足整体病机,准确辨证用药,可收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通过总结陈志斌教授对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的病机认识及治法方药,欲作引玉之砖,为汗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一定独到见解。陈教授以阴阳辨证为纲、寒热辨证为辅,认为本病当从“阴汗”论治,主要与肺卫、心的生理功能失调相关,创“阳康止汗方”干预本病,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症 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 阳康止汗方 陈志斌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齐浩翔 柴鑫华 鲍永霞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8期1275-1280,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传染病,具有强大的传播性和感染性。而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PCPF)是COVID-19后严重的并发症。本文综述了PCPF的流行病学、发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传染病,具有强大的传播性和感染性。而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PCPF)是COVID-19后严重的并发症。本文综述了PCPF的流行病学、发生发展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PCPF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肺炎 新冠病毒肺炎后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 靶向治疗 纳米疗法
下载PDF
基于“肺朝百脉”理论探讨新冠病毒感染转阴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思路
16
作者 王唱 曹建春 +7 位作者 牛少辉 程亚清 常金霞 宓宝来 杨俏丽 方毅娜 卜雯钰 崔艺箫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周围血管科常见病,可引起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亦可导致肺栓塞,甚者危及生命。有关数据显示,新冠病者感染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前有明显升高,可见肺部受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周围血管科常见病,可引起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亦可导致肺栓塞,甚者危及生命。有关数据显示,新冠病者感染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前有明显升高,可见肺部受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影响。中医药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长期的实践性及有效性,本文基于“肺朝百脉”理论论述新冠病毒感染转阴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归纳其从肺论治的中医治疗原则,探讨新的辨证思路,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朝百脉 新冠病毒感染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转归的影响
17
作者 钟雪晴 王可洋 +2 位作者 徐阳 孙逸洁 李国熊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 评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转归的影响。方法 以在医院通过C14呼气试验或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感染的患者为调查对象,了解其中既往感染新冠病毒的新冠感染表现、症状明显改善的时间,收集... 目的 评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转归的影响。方法 以在医院通过C14呼气试验或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感染的患者为调查对象,了解其中既往感染新冠病毒的新冠感染表现、症状明显改善的时间,收集患者Hp感染情况及基本社会人口学资料。结果 共调查502例既往新冠感染者,其中189例Hp阳性,313例Hp阴性。Hp阳性者的腹痛发生率(12.2%)、腹胀发生率(10.1%)、腹泻发生率(34.9%),均明显高于Hp阴性者(5.1%、3.5%、2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8.8%的Hp阴性者新冠核酸/抗原在一周内转阴,6.3%的Hp阳性者新冠核酸/抗原在一周内转阴,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和阴性者感染新冠病毒后3天内症状明显改善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5,P=0.180)。结论 与Hp阴性者相比,Hp阳性者感染新冠病毒后腹痛、腹泻、腹胀的发生率更高;Hp的存在显著影响新冠抗原或核酸转阴时间,但不影响症状缓解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幽门螺杆菌 消化系统症状
下载PDF
张国梁表里分治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经验
18
作者 周鸯鸯 张国梁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介绍名中医张国梁应用表里分治法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基于历代医家对疫病、咳嗽的相关论述,以及张师亲自诊治300余例新冠患者的经验,阐述张师对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其应用表里分... [目的]介绍名中医张国梁应用表里分治法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基于历代医家对疫病、咳嗽的相关论述,以及张师亲自诊治300余例新冠患者的经验,阐述张师对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其应用表里分治法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的经验,并解读典型案例。[结果]张师认为,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应当从病位着手,病位在鼻、咽部,采用表治法,重在宣肺化痰、疏风止咳,临床常用半夏厚朴汤、止嗽散合方随证加减。病位在气管、肺部,采用里治法,痰浊(痰热)蕴肺型重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临床多采用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方随证加减;气阴两虚型宜清肺化痰、益气养阴,一般采用竹叶石膏汤、生脉饮合方加减。文中所附医案属于风痰恋咽证型,张师先治以宣肺化痰、疏风止咳,后治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终获良效。[结论]张师应用表里分治法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咳嗽,见解独到,其临证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疫病 咳嗽 病因病机 病位 中医治疗 名医经验 张国梁
下载PDF
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评估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对手足口病流行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言言 李鑫潇 +2 位作者 张冰洁 薛晨路 王永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使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评估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对手足口病流行趋势的影响。方法: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法定报告传染病系统中收集2013年1月至2022年9月手足口病发病数据。用河南省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手足口病发病数... 目的:使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评估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对手足口病流行趋势的影响。方法: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法定报告传染病系统中收集2013年1月至2022年9月手足口病发病数据。用河南省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手足口病发病数据构建ARIMA预测模型,用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数据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以该模型预测的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疫情防控期间)手足口病发病数据为预测值,同期报告数据为真实值,采用阶跃变化、脉冲变化两种评价方法,分析疫情防控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结果:ARIMA(0,1,1)(0,1,1)12模型的MA1=0.43(t=3.14,P<0.001),SMA1=-0.62(t=6.94,P<0.001);根据AIC、AICC和BIC最小,LL最大,确定其为最优模型。该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20%。疫情防控期间估计的手足口病发病数阶跃变化为-3471(95%CI为-11794~4852)例,估计的脉冲变化为每月9210(95%CI为3153~15268)例。结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降低了河南省手足口病发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 手足口病 河南省
下载PDF
肺炎合并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患者营养风险评估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森 梁松荣 卢月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究肺炎合并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患者营养风险评估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216例肺炎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由专业的营养师参照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量表对患者的营养... 目的:探究肺炎合并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患者营养风险评估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216例肺炎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由专业的营养师参照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量表对患者的营养风险进行筛查和评估,并通过自制调查量表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单因素及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COVID-19核酸阳性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216例COVID-19核酸阳性患者的NRS 2002平均评分为(2.68±0.54)分,其中NRS 2002评分<3分者141例(65.28%)、≥3分者75例(34.72%);有营养风险组和无营养风险组的COVID-19核酸阳性患者在性别、BMI、文化水平、睡眠障碍、焦虑情绪分布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COVID-19临床分型重型和危重型、有基础疾病及抑郁情绪为COVID-19核酸阳性患者营养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受年龄、基础疾病和抑郁情绪等因素影响,COVID-19核酸阳性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尤其是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临床应予以高度关注,密切监测患者病情,以便及时予以患者营养支持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营养风险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