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默的背后——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视域下对《挚友》的解读
1
作者 许烨山 邱永旭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俄罗斯作家叶甫盖尼·沃多拉兹金的历史题材中篇小说《挚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为历史背景,书写了战争中3位德国年轻人之间真挚纯真的友情故事。小说打破了后现代理论文本阐释的桎梏,将历史与文学纳入同一符号系统之中,消解... 俄罗斯作家叶甫盖尼·沃多拉兹金的历史题材中篇小说《挚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为历史背景,书写了战争中3位德国年轻人之间真挚纯真的友情故事。小说打破了后现代理论文本阐释的桎梏,将历史与文学纳入同一符号系统之中,消解了原有的宏大历史叙事批评模式,关注战争权力边缘“他者”的话语。通过描写拉尔夫等小人物的轶闻“小历史”,逝去的战争空间得以重构,作为阐释者的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重塑,对战争产生了新的价值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文化诗学 边缘人物 战争反思
下载PDF
《何以中国》历史叙事策略管窥——基于新历史主义视角
2
作者 刘卫华 《上海广播电视研究》 2024年第3期127-135,共9页
本文通过对新历史主义的基本主张及在中国纪录片中的运用进行梳理,基于新历史主义视角,从突破历史叙事的时空局限、建构历史叙事的实证基础、赋予历史叙事的生动鲜活、诠释历史叙事的立体全面、观照历史叙事的因果逻辑五个维度,以及对... 本文通过对新历史主义的基本主张及在中国纪录片中的运用进行梳理,基于新历史主义视角,从突破历史叙事的时空局限、建构历史叙事的实证基础、赋予历史叙事的生动鲜活、诠释历史叙事的立体全面、观照历史叙事的因果逻辑五个维度,以及对考古实证与影视化表达、科学历史与文化历史之间的平衡把握入手,对纪录片《何以中国》的历史叙事策略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何以中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具有实践文本意义的创新这一结论,值得在当下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历史叙事 文化传承 纪录片创
下载PDF
后结构历史主义诗学——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述评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一川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16,共12页
我们把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合论,是由于两者有不少共同处;几乎同时兴起,同样盛行于英语国家,同样可以视为阐释学、后结构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的碎片重聚,以及同样强调文本的政治、历史、文化等功利方面。同时,从更大的范围看,... 我们把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合论,是由于两者有不少共同处;几乎同时兴起,同样盛行于英语国家,同样可以视为阐释学、后结构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的碎片重聚,以及同样强调文本的政治、历史、文化等功利方面。同时,从更大的范围看,它们都是20世纪西方语言论诗学的一部分。语言论诗学以语言(文本)为中心问题,是对17至19世纪的以理性为中心的认识论诗学的反拨的产物。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文化唯物主义 语言论诗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 后结构主义 认识论 阐释学 中心问题 文本 20世纪
原文传递
文化唯物主义:一种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向度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传珍 《社科纵横》 2013年第5期125-128,共4页
英国新左派思想家们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思想基础上,批判性地考察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他们提出"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文化是整体的斗争方式",强调在社会与文化的总... 英国新左派思想家们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思想基础上,批判性地考察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他们提出"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文化是整体的斗争方式",强调在社会与文化的总体性联结中认识文化的物质生产意义,注重对工人阶级大众文化的社会政治实践意义的探究。在批判经济决定论和庸俗唯物主义基础上开创性地构建了"文化唯物主义"这一崭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英国左派思想家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新时代文化自信
5
作者 张宇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3期29-32,共4页
对于新时代文化自信,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去正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文化自信体现了新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新时代文化自信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自信,... 对于新时代文化自信,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去正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文化自信体现了新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新时代文化自信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自信,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是对中华民族作出人类贡献的自信。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应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植根于人民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结合起来,把强化意识形态引领和应对实践挑战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时代 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英国新左派思想家对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拓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传珍 刘同舫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50,共5页
英国新左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载体之一。新左派思想家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在理论上具有"文化和物质相结合"、"历史和哲学相结合"、"社会结构和阶级主体相结合"、"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英国新左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载体之一。新左派思想家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在理论上具有"文化和物质相结合"、"历史和哲学相结合"、"社会结构和阶级主体相结合"、"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等相互激荡又相互关联的理论特质;在实践上,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追求社会主义民主道路,支持并致力于核裁军运动。新左派思想家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维度上,从不同角度和研究范式方面,拓展了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理论空间,为我们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一道独特"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左派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文化唯物主义
下载PDF
契合与分歧:《新历史主义与文化唯物论》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国新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关键词 历史主义 文化唯物 布拉特 文化诗学 威廉斯 艾伦 斯蒂 批评方法 布兰 现代知识
下载PDF
新唯物主义主旨的文化社会学解读
8
作者 袁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7-114,共8页
哲学语境内对"新唯物主义"的表达和解读,形成了评价上的巨大分歧,因而跳出哲学形式,探寻新的符合"新唯物主义"超越性内涵的更具张力的解读形式,应该是值得尝试的事情。在文化社会学视域中,实践是一种在哲学语境内... 哲学语境内对"新唯物主义"的表达和解读,形成了评价上的巨大分歧,因而跳出哲学形式,探寻新的符合"新唯物主义"超越性内涵的更具张力的解读形式,应该是值得尝试的事情。在文化社会学视域中,实践是一种在哲学语境内表达的完整的意向性社会行动,所禀具的是文化作用机制的意义;新唯物主义是一种文化社会主义和文化历史主义,其主旨在于宣扬实践的文化功能,反对人类生活领域的天然主义;以实践为核心的新唯物主义不仅超越了旧哲学思想,而且已经超越了哲学的界域而进入了文化社会学的界域,使亚里士多德实践思想中所包含的这种指向最终落到了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文化社会学 实践 意向性社会行动 文化作用机制
下载PDF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文化哲学阐释路向——论拉布里奥拉、蒙多尔佛、葛兰西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阐释
9
作者 王馨曼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2,共9页
深受维科的历史主义文化哲学传统影响,拉布里奥拉、蒙多尔佛、葛兰西在不同时期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各具创见的阐释,在总体上可概括为以“实践哲学”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文化哲学阐释路向。拉布里奥拉以“批判的共产主义”称谓历史唯物主... 深受维科的历史主义文化哲学传统影响,拉布里奥拉、蒙多尔佛、葛兰西在不同时期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各具创见的阐释,在总体上可概括为以“实践哲学”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文化哲学阐释路向。拉布里奥拉以“批判的共产主义”称谓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一种新人文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它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主的思想体系之尊严;蒙多尔佛提出“批判-实践”原则,将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为一种独特的人文历史主义,对金蒂莱关于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关系的理解作出了关键性修正;葛兰西则把“实践”提升至作为哲学世界观的原则高度,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进一步扩展到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以及与之相应的意识形态,确立了一种新意识形态的文化批判哲学。尽管三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存在局限,但他们在力图“重新回到马克思”、寻求马克思主义与意大利传统和现实的内在结合方面所作的努力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 历史主义文化哲学 人文主义 人文历史主义 绝对历史主义
原文传递
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论在文化批判上的分歧与契合
10
作者 李英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6-139,共4页
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论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两种文艺理论。二者都致力于恢复历史原貌、关注历史和文化的差异性,前者旨在通过同时代的文学文本勾画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框架结构,而后者力图证明当代政治和意识形态制造出符... 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论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两种文艺理论。二者都致力于恢复历史原貌、关注历史和文化的差异性,前者旨在通过同时代的文学文本勾画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框架结构,而后者力图证明当代政治和意识形态制造出符合自身利益的相关历史文学文本。此外,二者在方法论上都立足于文学文本与历史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文化唯物 文化批判
下载PDF
从二元文化对立到多元文化并存——《不不仔》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丽 张延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66-70,共5页
运用新历史主义的"客观历史的主体化"、"权力关系"和"颠覆与抑制"等观点研究日裔美国作家约翰·冈田的《不不仔》。说明作者采用文本形式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来讲述日裔社群自己的历史故事... 运用新历史主义的"客观历史的主体化"、"权力关系"和"颠覆与抑制"等观点研究日裔美国作家约翰·冈田的《不不仔》。说明作者采用文本形式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来讲述日裔社群自己的历史故事,冲破主流文化樊篱,打破沉默,争取权利。旨在重塑作为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的自我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不仔》 历史主义 身份建构 二元文化
下载PDF
论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旨趣及其文化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金永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77,共9页
新历史主义之"新",在于它是一种将历史文本化,用文化阐释的方式解读历史的理论,它关注的重心不再是由实在事件构成的"历史",而是由话语符号构成的文本和贯穿于文本之中的"文化",因而对其更为准确的描述应... 新历史主义之"新",在于它是一种将历史文本化,用文化阐释的方式解读历史的理论,它关注的重心不再是由实在事件构成的"历史",而是由话语符号构成的文本和贯穿于文本之中的"文化",因而对其更为准确的描述应是"历史文化主义"。相对于原来带有实证主义色彩的历史主义而言,它将一种对于文学而言的外在性历史视角,转化为文化场域内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的互文关系。这种研究方法一方面通过将历史文本化,历史首先被视为一种文本的建构而非客观的存在,动摇了历史叙述中那种根深蒂固的语言透明性,使外在性的历史以"文本—文化"的方式转化成了内在性的历史;另一方面通过在文学文本和历史文本之间建立起互文关系,将形式方法扩展到了文化领域,将原有的文学文本之间的互文转化成了一种文学与历史之间的"跨文体互文",新历史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研究方法的纯内在性。这种泛文本化的思想方法为文化研究开辟了道路,形成了一种文化诗学、历史诗学。但这种文本化的方式依然存在着两方面的困境:其一是使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二元对立的否定性结构更为显著;其二是使"历史"被抽空了丰富性的内核,成了空洞的概念。新历史主义的这种困境也是文学理论尝试以二元对立的共时性结构来批判实证主义、经验主义,重建一种文本自律性的理论体系这一尝试的最终困境。新历史主义使文学理论走到了"文学之外",却没能使文学研究以一种新的方式真正地走到"文化之外"、"文本之外",新历史主义者依然没能走出杰姆逊意义上的"语言的牢笼",将一切泛文本化实际上否定了文学有任何超越文本之外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文学理论 历史文化主义
下载PDF
在“文化诗学”与“历史诗学”之间——新历史主义的命名危机与方法论困惑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进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3-65,共3页
新历史主义的诗学探索和批评实践是我们建立文化诗学的借镜。但这个流派至今存在着不为国内批评界所重视的命名危机和方法困惑。它先后拥有“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和“历史诗学”等标签 ,理论家在对其归类上面临危机。本文通过对... 新历史主义的诗学探索和批评实践是我们建立文化诗学的借镜。但这个流派至今存在着不为国内批评界所重视的命名危机和方法困惑。它先后拥有“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和“历史诗学”等标签 ,理论家在对其归类上面临危机。本文通过对其不同称谓的追根溯源和释名彰义 ,阐明不同标签间的关系 ,揭示处于其命名危机深处的方法论层面上共时性与历时性之间的高度紧张 ,指出与共时方法相应的“文化诗学”和与历时方法相应的“历史诗学”是其观点的两个可以相互补充的方面 ,并主张尝试建立“历史文化诗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文化诗学 历史诗学 方法困境
下载PDF
新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主体文化自觉
14
作者 代立梅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27,共4页
文化自觉的根基在于人的主体性。对传统哲学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批判,构成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视域中主体文化自觉的出场前提。在新唯物主义看来,主体文化自觉,需要把人从宗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揭穿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需要把人从政治... 文化自觉的根基在于人的主体性。对传统哲学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批判,构成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视域中主体文化自觉的出场前提。在新唯物主义看来,主体文化自觉,需要把人从宗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揭穿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需要把人从政治国家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揭示出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和作为私人的对立;需要把人从旧哲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揭穿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需要把人从异化劳动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把人的本质还给人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主体性 主体文化自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批判理论笔谈--“英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唯物主义”及其当代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5,共5页
作为“文化马克思主义”下的一个次级概念,“文化唯物主义”用以定义威廉斯、汤普森等第一代英国新左派所开创的那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传统。它是第一代英国新左派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英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思索的思想结晶,为坚... 作为“文化马克思主义”下的一个次级概念,“文化唯物主义”用以定义威廉斯、汤普森等第一代英国新左派所开创的那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传统。它是第一代英国新左派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英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思索的思想结晶,为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英国左派
下载PDF
从文化到文化诗学——论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静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134,共4页
格林布拉特认为,"文化"指向两个对立的观念——限制和流动,而文学是各种界线在文化上强化的一部分,同时又再现了文化的"即兴表演"结构。他的"文化诗学",正是一种试图重建一种能够更好地说明物质与话语间... 格林布拉特认为,"文化"指向两个对立的观念——限制和流动,而文学是各种界线在文化上强化的一部分,同时又再现了文化的"即兴表演"结构。他的"文化诗学",正是一种试图重建一种能够更好地说明物质与话语间不稳定的流通的阐释范式的努力,以便窥见文本与看似外在于它的社会的关系。但是,与文化研究不同,文化诗学仍然坚持文学形式的一面,而与文化唯物主义不同的是,文化诗学更关心权力在过去而不是现在的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布拉特 文化 文化诗学 历史主义
下载PDF
汤普森“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与范式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亮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9-105,共7页
作为理论的"文化唯物主义"是汤普森在探索马克思主义英国化过程中,基于自己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反思和历史研究实践,形成的一种主要适用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作为范式的"文化唯物主义"是奠基在&qu... 作为理论的"文化唯物主义"是汤普森在探索马克思主义英国化过程中,基于自己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反思和历史研究实践,形成的一种主要适用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作为范式的"文化唯物主义"是奠基在"自下而上"的观察视角、"人民历史"观念和超越资本主义的乌托邦议程这三个支撑点上的,它具有两种基本作用:真实的经验整体的倾听和再创造;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分析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普森 文化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英国左派
下载PDF
论新历史主义历史文化诗学的作家主体观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 进 高红霞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3-27,共5页
新历史主义的历史文化诗学消解了近代以来自由人文主义的主体性观念,重构了作家主体的新形象。它认为作家主体不是一个先于文学活动的、本原性的、既成的主体事实,而是通过文艺活动的文化赋予和自我塑型,是解构和建构的同时展开。作家... 新历史主义的历史文化诗学消解了近代以来自由人文主义的主体性观念,重构了作家主体的新形象。它认为作家主体不是一个先于文学活动的、本原性的、既成的主体事实,而是通过文艺活动的文化赋予和自我塑型,是解构和建构的同时展开。作家在文学活动中是赋有各自历史性的阐释主体和商讨主体,而不是纯粹的反映者或创造者。作家对权力话语的颠覆和权力话语对这种颠覆的包容同时并存于作家的主体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历史文化诗学 自我塑型 商讨主体 历史 受动性 包容性 作家主体观 格林布拉特 文学理论
下载PDF
论新历史主义兴起之文化语境与理论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在名目繁多、杂语共生的理论批评时代,新历史主义能脱颖而出,并从最初的饱受争议和响应者众多,到世纪末的相对沉寂,再到最近几年来研究热潮的回归,证明新历史主义有其自身的理论优势和适应时代和理论发展的能力。对于新历史主义兴起之... 在名目繁多、杂语共生的理论批评时代,新历史主义能脱颖而出,并从最初的饱受争议和响应者众多,到世纪末的相对沉寂,再到最近几年来研究热潮的回归,证明新历史主义有其自身的理论优势和适应时代和理论发展的能力。对于新历史主义兴起之初的文化语境的回顾和分析,挖掘其独特的理论贡献与当代意义,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理解、运用这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格林布拉特 文化语境 理论意义
下载PDF
新历史主义与文化人类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进 仲红卫 《韶关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3-79,共7页
新历史主义与文化人类学之间可以彼此阐释、对勘发明。在研究对象上,它们都认为文学与文化相互渗透,彼此不间断地流通往来;在人与文化的观念上,都认为人是文化的造物,文化是一种社会话语流;在解释方法层面,都提倡循环往复的厚描。同时,... 新历史主义与文化人类学之间可以彼此阐释、对勘发明。在研究对象上,它们都认为文学与文化相互渗透,彼此不间断地流通往来;在人与文化的观念上,都认为人是文化的造物,文化是一种社会话语流;在解释方法层面,都提倡循环往复的厚描。同时,文化人类学在将文学批评用于文化阐释时并不强调激进政治,新历史主义在使用厚描方法时仍然重视文学问题。其共同的盲点是对历史线性序列的历时研究逐渐让位于对文化系统流通的共时描述,这导致了一种所谓的“文化主义谬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文化人类学 厚描 流通 文化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