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反应器在纳米颗粒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汪敏娟 王重庆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
总结了应用于液相的高速旋转式反应器、微通道反应器和应用于气相的气相流动反应器,阐述了旋转盘式反应器、旋转填充床反应器、高剪切搅拌反应器和管套管旋转环隙反应器4种高速旋转式反应器和液滴型微通道反应器及激光气化流动反应器、... 总结了应用于液相的高速旋转式反应器、微通道反应器和应用于气相的气相流动反应器,阐述了旋转盘式反应器、旋转填充床反应器、高剪切搅拌反应器和管套管旋转环隙反应器4种高速旋转式反应器和液滴型微通道反应器及激光气化流动反应器、气溶胶反应器和连续流非热等离子体反应器3种连续气相反应器的设计原理、流场分布及在氧化物、核壳结构等诸多无机纳米颗粒及金属纳米棒等制备中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优缺点。这些反应器均能制备粒径更为均一、结构独特的纳米颗粒;但在设备加工工艺、通道堵塞和放大等方面面临挑战。后续需充分利用其各自的特点开发出新的纳米材料和进行反应器放大规律研究,还要开发新型反应器来满足科技对纳米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新型反应器 纳米粒子制备
下载PDF
新型反应器设计与优化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蒋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6期0049-0052,共4页
随着化学工程领域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新型反应器设计与优化成为了实现更高效、可持续化学过程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反应器设计方法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和应用新型反应器设计与优化方法。本文旨在探讨新型反应器设... 随着化学工程领域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新型反应器设计与优化成为了实现更高效、可持续化学过程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反应器设计方法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和应用新型反应器设计与优化方法。本文旨在探讨新型反应器设计与优化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通过深入研究新型反应器设计与优化的应用,我们可以为化学工程领域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解决方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新型反应器设计与优化的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反应器设计 化学工程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新型反应器和过程强化技术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培永 张利雄 +1 位作者 姚志龙 闵恩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生物柴油以其优良的环境友好性和可再生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在传统的生物柴油生产工艺中,由于原料油与醇的不互溶性,严重影响了酯交换反应的程度。针对生物柴油生产中的这些问题,人们研究了一些新型的反应器与过程强化技术。笔... 生物柴油以其优良的环境友好性和可再生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在传统的生物柴油生产工艺中,由于原料油与醇的不互溶性,严重影响了酯交换反应的程度。针对生物柴油生产中的这些问题,人们研究了一些新型的反应器与过程强化技术。笔者概述了生物柴油生产中出现的膜反应器、微反应器等新型反应器,以及微波、超声波等一些过程强化传质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反应器 过程强化技术 生物柴油
下载PDF
赢创研制的新型反应器引发了一场小小的革命
4
作者 马慧斌(译)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7-97,共1页
作为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赢创和来自5个国家的9个项目合作伙伴,成功开发了一种新颖的反应器,用于OXO催化反应,其能效提高了70%。ROMEO(采用膜过程强化的反应器优化)项目于2015年启动,旨在开发一种全新反应器。这种反应... 作为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赢创和来自5个国家的9个项目合作伙伴,成功开发了一种新颖的反应器,用于OXO催化反应,其能效提高了70%。ROMEO(采用膜过程强化的反应器优化)项目于2015年启动,旨在开发一种全新反应器。这种反应器可用于均相催化反应——烯烃与合成气氢甲酰化反应制备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催化反应 过程强化 合成气 新型反应器 能效提高 反应器优化
下载PDF
新型工业微反应器的开发研究
5
作者 张秋双 陈永东 +1 位作者 韩冰川 于改革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7,共8页
针对目前工业领域的微反应器存在处理能力小、设备耐压耐温能力有限、紧凑度低和流速低等缺陷,开发了一种应用于特定领域的新型工业微反应器,“蚀刻+扩散焊”工艺使其具有极好的耐压耐温性能,制造工艺使设备高度紧凑且内部通道灵活多变... 针对目前工业领域的微反应器存在处理能力小、设备耐压耐温能力有限、紧凑度低和流速低等缺陷,开发了一种应用于特定领域的新型工业微反应器,“蚀刻+扩散焊”工艺使其具有极好的耐压耐温性能,制造工艺使设备高度紧凑且内部通道灵活多变,在特定的化工工艺中具有巨大的优越性。针对新型工业微反应器的开发提出了拱形混合结构(AFMS),矩形混合结构(RFMS)和碰撞流混合结构(CFMS)3种混合结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混合性能。结果表明,混合效果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在湍流条件下可以获得理想的混合效果;与AFMS相比,RFMS和CFMS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混合过程,但会带来较大的压力损失,混合指数与压降比进一步验证了AFMS是最佳结构;当100<Re<1000时,AFMS的混合指数在出口处为0.2~0.6,将AFMS后的直通道改为Zig-zag通道,混合指数可以达到0.94,Zig-zag通道显著改善了混合效果,而无明显的压力损失。研究结果为新型微反应器原型的结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反应器 混合指数 压降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新型生物反应器对浓香型酒醅微生物群落及理化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莫玉婷 袁思棋 +5 位作者 周帅 税梁杨 杨明永 刘君 杨周林 范宏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43,共9页
为生产高品质浓香型白酒,以新型生物反应容器和传统窖池为研究对象,探索传统窖池生产工艺(对照组)、新型生物反应器生产工艺(实验组I)及优化新型生物反应器生产工艺(实验组II)对发酵酒醅理化指标、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并通过冗余分析(RDA... 为生产高品质浓香型白酒,以新型生物反应容器和传统窖池为研究对象,探索传统窖池生产工艺(对照组)、新型生物反应器生产工艺(实验组I)及优化新型生物反应器生产工艺(实验组II)对发酵酒醅理化指标、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并通过冗余分析(RDA)探讨酒醅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实验组II升温更快,顶点温度高于对照组(30.0℃),分别为33.2℃、35.5℃,实验组II升温效果最优且保持适宜温度时间更长,实验组水分含量、淀粉及还原糖消耗量更高,实验组II下层酒醅酸度最高(4.24 mmol/10 g)。实验组II酒醅在发酵后优势细菌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分别为92.44%、97.59%;优势细菌属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最高(92.30%)。RDA结果发现,实验组II酒醅理化指标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生物反应器 浓香型白酒 酒醅 微生物群落 理化指标 相关性
下载PDF
IMD新型高效厌氧消化反应器中试应用研究
7
作者 潘翔 江桂红 +8 位作者 赵振振 李遥 葛湘蓉 黄慧敏 谢苏峰 李义柱 陈赟 张铭 乙杨敏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87-90,共4页
目前,IMD新型高效厌氧消化反应器被广泛应用于高浓度有机浆液的处理。本研究考察了IMD厌氧消化处理中试运行情况,为工程扩大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中温(35℃)条件下,VS有机负荷为7.0 kgVS/m^(3)·d时,COD去除率超过80%,出料碱... 目前,IMD新型高效厌氧消化反应器被广泛应用于高浓度有机浆液的处理。本研究考察了IMD厌氧消化处理中试运行情况,为工程扩大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中温(35℃)条件下,VS有机负荷为7.0 kgVS/m^(3)·d时,COD去除率超过80%,出料碱度平均为16565 mg/L,VFA平均为3285 mg/L,VFA/碱度比值为0.2,吨餐厨垃圾浆液产气率平均为84 m^(3),平均VS产气率为1.23 m^(3)/kgVS,表明系统稳定性较好。与其他厌氧反应器相比,IMD结构简单,设备检修维护方便,处理餐厨浆液可达到较高的有机负荷,有机物去除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有机浆液 IMD新型高效厌氧消化反应器 有机负荷 甲烷
下载PDF
新型节能往复式膜生物反应器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于玉彬 宋灿辉 +1 位作者 徐融 王洪涛 《环境科技》 2023年第1期31-35,共5页
新型节能往复式膜生物反应器(LEP-N-MBR)是一种采用机械装置驱动膜组器往复式运动代替传统鼓风机曝气技术。与传统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相比,该技术膜污染控制效果优、运行能耗低、脱氮效果好。LEP-N-MBR技术利用曲柄滑块机构原理,设备运动... 新型节能往复式膜生物反应器(LEP-N-MBR)是一种采用机械装置驱动膜组器往复式运动代替传统鼓风机曝气技术。与传统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相比,该技术膜污染控制效果优、运行能耗低、脱氮效果好。LEP-N-MBR技术利用曲柄滑块机构原理,设备运动转速为27~39 r/min,运动半径为45~60 mm。研究表明:与传统曝气MBR相比,LEP-N-MBR可节省能耗80%以上,并且在180 d内保持稳定运行未出现任何机械故障。与污水厂二沉池出水相比,处理后的污水总氮质量浓度可降低2~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节能往复式膜生物反应器 低能耗 膜污染控制 POREFLON膜
下载PDF
新型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器的构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淑红 徐恒泳 +2 位作者 王玉忠 陈燕馨 李文钊热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61-163,共3页
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研究中,向传统固定床反应器(CFR)中添加特殊设计的不锈钢氧气气体分布器,构成了带氧气气体分布器的固定床反应器(GDR).在GDR中,一路~80%的O2通过氧气气体分布器径向均匀分布直接进入催化剂床层,另一路~20%... 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研究中,向传统固定床反应器(CFR)中添加特殊设计的不锈钢氧气气体分布器,构成了带氧气气体分布器的固定床反应器(GDR).在GDR中,一路~80%的O2通过氧气气体分布器径向均匀分布直接进入催化剂床层,另一路~20%的O2则与CH4、H2O混合从反应器侧面入口进入体系参加反应,这样有效地降低催化剂入口段发生放热反应所带来的床层热点,使床层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也增加了体系操作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反应器构型 甲烷部分氧化 GDR
下载PDF
人canstatin基因转化新型生物反应器——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书营 谷辉辉 +1 位作者 刘红涛 薛乐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59,共5页
采用RT-PCR技术从人的胎盘组织中克隆canstatin基因,定向连接到表达载体pUΩ上,然后与筛选标记bar盒连接得到真核表达载体pU Ω-Can-Bar。采用玻璃珠转化法将该表达载体转化杜氏盐藻(以下简称盐藻),通过草丁膦固体平板筛选得到转化株,... 采用RT-PCR技术从人的胎盘组织中克隆canstatin基因,定向连接到表达载体pUΩ上,然后与筛选标记bar盒连接得到真核表达载体pU Ω-Can-Bar。采用玻璃珠转化法将该表达载体转化杜氏盐藻(以下简称盐藻),通过草丁膦固体平板筛选得到转化株,进而对转化株进行阳性鉴定。PCR结果显示,在盐藻转化株中均能够扩增出约700 bp特异的条带,而在阴性对照中没有扩增出该条带。South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明人canstatin基因已经整合到盐藻细胞的基因组中。此外,对盐藻转化株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nstatin基因能够在转化藻株中稳定遗传。人canstatin转基因盐藻株的成功制备为利用盐藻反应器大规模生产人canstatin蛋白提供了实验依据,为及早实现canstatin蛋白在治疗肿瘤上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前期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canstatin 转化 新型反应器 杜氏盐藻
下载PDF
新型膜电解反应器深度处理含盐农药废水 被引量:4
11
作者 关莹 刘润 +4 位作者 张瑞敏 戚琳 秦品珠 王田 韩紫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在传统三室膜电解槽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各槽室之间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均相离子交换膜)隔开,分成中间淡化室和两侧的阴阳极室,各槽室中的溶液不断循环。以期改善传统反应器无法去除有机物和脱盐率低等缺点。结果表明,电压越高脱盐率越... 在传统三室膜电解槽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各槽室之间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均相离子交换膜)隔开,分成中间淡化室和两侧的阴阳极室,各槽室中的溶液不断循环。以期改善传统反应器无法去除有机物和脱盐率低等缺点。结果表明,电压越高脱盐率越高,但当电压升高到18 V时反应器运行电流已接近极限电流值,同时三环唑的去除率随电压升高的幅度较小。Na_2SO_4含量升高脱盐率和三环唑去除率随之升高,但当Na_2SO_4的质量浓度为10 g/L时脱盐开始出现下降。新型反应器脱盐率、电流效率更高,尤其是在高盐分的情况下,同时对有机物具有直接的降解作用,出水毒性有机物含量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膜电解反应器 含盐农药废水 脱盐 三环唑 深度处理
原文传递
新型离心式径向反应器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红云 朱学栋 +2 位作者 杨宝贵 彭世浩 朱子彬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09年第1期29-31,共3页
介绍新型离心式径向反应器首次成功应用于催化重整装置的情况。与常规的向心式径向催化重整反应器相比,新型离心式径向反应器的平均压力降低约40 kPa,装置能耗降低约3.5%,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延长约15%。在低反应温度(加权平均床层温度468... 介绍新型离心式径向反应器首次成功应用于催化重整装置的情况。与常规的向心式径向催化重整反应器相比,新型离心式径向反应器的平均压力降低约40 kPa,装置能耗降低约3.5%,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延长约15%。在低反应温度(加权平均床层温度468℃)下汽油辛烷值RON可达到91,稳定汽油收率提高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离心式径向反应器 技术开发 压力降 能耗 催化剂 气流分配 寿命
下载PDF
新型旋流反应器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加耕 赵继华 《湖南有色金属》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8-30,21,共4页
旋流反应器使反应与分离同时进行,能节约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很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详细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及我们对旋流反应器的研究及应用状况,总结了旋流反应器的结构特征及流体特性,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分级 新型旅流反应器 水力旋流器
下载PDF
废轮胎裂解过程强化传热研究与新型反应器开发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兵 郑宏斌 肖睿 《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第3期36-38,共3页
随着工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家用小汽车作为一种方便的出行工具,其产量出现了爆炸性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4亿辆,比2017年增加2285万辆,增长... 随着工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家用小汽车作为一种方便的出行工具,其产量出现了爆炸性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4亿辆,比2017年增加2285万辆,增长10.51%[1]。作为汽车重要组成部分的轮胎,其产量也迅速增长,每年因各种原因报废的数量也多达14亿条,并且仍以每年2%-3%的增长率持续增长[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流动与传热 热传导 热辐射 废轮胎 强化传热 新型反应器
原文传递
新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水力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楼菊青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1-35,共5页
新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是在普通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引入导流板,使填料在全池循环移动,消除了普遍移动床生物膜的死角问题,改进了它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提高了反应器的效能。通过清水实验对反应器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反应器构... 新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是在普通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引入导流板,使填料在全池循环移动,消除了普遍移动床生物膜的死角问题,改进了它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提高了反应器的效能。通过清水实验对反应器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反应器构造、填料填充比,考察了曝气充氧性能,研究结果认为该反应器内的水流状态大致符合理想全混合反应器的流态,并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水力特性 节能
下载PDF
新型外循环厌氧反应器污泥沉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雪飞 张亚雷 +1 位作者 张选军 蒋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38-743,共6页
A novel outside cycle anaerobic reactor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EGSB) and other anaerobic reactors.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ludge wash-off at high liquid upflow ... A novel outside cycle anaerobic reactor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EGSB) and other anaerobic reactors.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ludge wash-off at high liquid upflow velocities could be controlled efficiently and good performance was achieved during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In order to achieve accurate prediction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sludge settling property in the reactor developed,a dispers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mass balance and free settling theory of granular sludge,taking consideration of the relevance between sludge settling velocity and sludge concentrat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sludge distribution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results at different liquid upflow velocities.In addition,the concent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SS) in the effluent was simulated by introducing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three-phase separator.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simulated data was less than 6%.Based on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the liquid-sludge mixture,the sludge blanket height could be calculated by quadratic interpolation.The sludge blanket heights were basically identical at various upflow velocities,while the sludge concentrations at the same height diff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外循环厌氧反应器 弥散模型 分离效率 污泥层高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骨搬移技术治疗骨不连的分子机制体外实验动物研究-新型力学加载式生物反应器对雄性大鼠成骨细胞OPG/RANK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大淼 廉永云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S1期28-29,共2页
目的新型力学加载式生物反应器相同振动频率和不同振动应变作用于体外三维支架条件下培养的雄性大鼠成骨细胞,探究OPG/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大鼠成骨细胞培养、传代后分组:振动频率为1.0Hz,不同振动应变(A B C三组)及对照组(无振... 目的新型力学加载式生物反应器相同振动频率和不同振动应变作用于体外三维支架条件下培养的雄性大鼠成骨细胞,探究OPG/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大鼠成骨细胞培养、传代后分组:振动频率为1.0Hz,不同振动应变(A B C三组)及对照组(无振动应变及振动频率)(D组)4组。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预后OPG和RANKL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仅振动应变2000με(B组)作用于细胞后,细胞中OPGmRNA蛋白水平表达升高,RANKLmRNA及蛋白水平则降低(均P<0.05)。其余实验组未见阳性反应。结论通过新型力学加载式生物反应器(振动应变2000με振动频率1.0Hz)的压应力作用于细胞后可以正性调节OPG/RANKL轴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新型力学加载式生物反应器 OPG/RANKL
下载PDF
一种新型制肼反应器在AC生产中的应用
18
作者 敖永平 《江西化工》 2008年第1期82-83,共2页
介绍了ADC发泡剂生产中粗水合肼合成工序中反应器经过改型改造后生产得到稳定、肼含量得到稳定和提高、产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 AC发泡剂 制肼 新型反应器 生产 应用
下载PDF
新型动态固态生物发酵反应器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苏占元 张宿义 +3 位作者 周海燕 毛振宇 税粱扬 李德林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2-84,共3页
固态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没有或几乎没有游离水的固体湿培养基上的培养过程,它是白酒尤其是浓香型白酒的传统发酵特点之一。介绍了近年来基于传统的固态发酵酿造(主要是浓香型白酒发酵)而研制的新型动态固态生物发酵反应器的种类和优势,并... 固态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没有或几乎没有游离水的固体湿培养基上的培养过程,它是白酒尤其是浓香型白酒的传统发酵特点之一。介绍了近年来基于传统的固态发酵酿造(主要是浓香型白酒发酵)而研制的新型动态固态生物发酵反应器的种类和优势,并对其应用于浓香型白酒发酵的研究现状和展望作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固态发酵 新型动态固态生物发酵反应器 现状及展望 白酒
下载PDF
新型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反应器启动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巍 冯华军 +1 位作者 殷俊 方程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研究了基于多段进水工艺原理开发的新型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反应器的2种启动模式(模式一为先调整适当HRT,再根据分段配水比进水,模式二根据分段配水比直接配比,然后逐步调整HRT)下的最优启动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在2种模式下,出水SS的质量... 研究了基于多段进水工艺原理开发的新型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反应器的2种启动模式(模式一为先调整适当HRT,再根据分段配水比进水,模式二根据分段配水比直接配比,然后逐步调整HRT)下的最优启动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在2种模式下,出水SS的质量浓度和TCOD分别均能低于30 mg.L-1和50 mg.L-1,浊度平均去除率均在80%以上,无显著差异。模式一由单一进水口改成分段进水后,平均出水氨氮的质量浓度由11.93 mg.L-1上升至19.51 mg.L-1,平均TN去除率由18.43%上升至49.25%;而模式二的氮素污染物去除性能较稳定,平均氨氮和TN去除率分别为66.15%和54.71%。模式一的污泥含量增长速度要快于模式二,但3个曝气区的污泥含量增长并不均衡,不利于整体反应器的启动驯化。总体而言,新型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反应器建议采用模式二进行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进水脱氮工艺 新型生物脱氮反应器 启动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