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某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新型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合理用药建议
1
作者 聂春杰 付俊涛 +1 位作者 聂会娟 刘克锋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某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新型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医嘱,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针对新型抗肿瘤药物,回顾性分析2023年1至7月河南省某三甲医院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核实药物说明书,查阅文献资料,归类问题,为临... 目的分析河南省某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新型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医嘱,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针对新型抗肿瘤药物,回顾性分析2023年1至7月河南省某三甲医院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核实药物说明书,查阅文献资料,归类问题,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建议。结果该院PIVAS常用新型抗肿瘤药物32种,用药医嘱审核药师共发现并干预不合理用药医嘱433条,其中组套问题65条、使用剂量与用药总量不正确3条、复溶溶媒选用不适宜274条、给药剂量不适宜11条、给药浓度不适宜75条、稀释溶媒不适宜3条、重复用药2条。结论该院PIVAS临床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在溶媒配伍、给药浓度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药师应联合医疗、信息等职能部门多维度控制不合理用药,及时向临床医护人员反馈信息并积极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合理用药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下载PDF
285例新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伟佳 彭崎 +3 位作者 黄海渝 张磊姣 肖华 吴雪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99-203,210,共6页
目的 研究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新型抗肿瘤药物致ADR共285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超说明书用药、ADR累及系统-器官和临床表现... 目的 研究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新型抗肿瘤药物致ADR共285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超说明书用药、ADR累及系统-器官和临床表现、ADR分级与转归、关联性评价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85例ADR男性155例(54.39%),女性130例(45.61%),平均年龄(54.98±13.175)岁;临床表现426例次,累及系统-器官12个,最常见的为消化系统(44.13%)、血液及造血系统(19.01%);严重ADR 51例,新的ADR 6例。涉及新型抗肿瘤药物33种,其中国家医保谈判药物28种,共266例次,大分子单体克隆药物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ADR较多,ADR例数最多的是卡瑞利珠单抗(66例)。涉及超说明书用药118例,超说明书用药的ADR发生率为63.10%。结论 新型抗肿瘤药物相关的ADR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严重ADR较多,新的ADR较少,超说明书用药相关ADR较多;建议通过多学科联合会诊(MDT)、超说明书备案等措施严格管理超说明书用药,加强用药教育和药学监护,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超说明书用药 国家医保谈判 大分子单体克隆药 消化系统 血液及造血系统
下载PDF
新型抗肿瘤药物致神经系统疾病综述及风险信息管理
3
作者 吕丰 宋伟 +4 位作者 辛梦茹 谢地 张文庆 何文 胡汉昆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获批上市,对这些药物的临床安全性监测和风险信息管理成为迫切需要。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存在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和治疗棘手等特点,最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充分了解新型抗肿瘤药物所致神经系统疾病的风...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获批上市,对这些药物的临床安全性监测和风险信息管理成为迫切需要。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存在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和治疗棘手等特点,最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充分了解新型抗肿瘤药物所致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并进行监护和预警,及时处理和上报,可大幅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本文对新型抗肿瘤药物所致神经系统疾病展开综述,介绍了此类药物临床使用的警戒体系和风险信息管理手段,以期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 药物风险信息管理
原文传递
某市新型抗肿瘤药物拓展性临床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4
作者 李庆妍 鹿琦 +3 位作者 曲珍 胡丽丽 陈永刚 张红旭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4期102-107,142,共7页
目的促进某市医疗机构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汇总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某市各大医疗机构新型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结果,统计新型抗肿瘤药物拓展性临床应用情况,并检索循证医学证据,对证据质量进行分级评价和合理性分析。结果... 目的促进某市医疗机构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汇总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某市各大医疗机构新型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结果,统计新型抗肿瘤药物拓展性临床应用情况,并检索循证医学证据,对证据质量进行分级评价和合理性分析。结果共点评某市各大医疗机构临床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医嘱17000例(涉及110个品种),3864例(占22.7%,17个品种)存在拓展性应用情况(主要为超适应证用药),其中1级有效性证据用法181例(4.7%),推荐临床应用;2级有效性证据用法3064例(79.3%),建议临床应用;3级有效性证据用法564例(14.6%),在特定情况下可尝试临床应用;4级有效性证据用法55例(1.4%),不推荐临床应用。结论新型抗肿瘤药物拓展性临床应用情况较为普遍,同时新型抗肿瘤药物拓展性临床应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观必要性,医疗机构应制定制度及流程,加强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拓展性临床应用 超适应证用药 循证医学证据 管理措施
下载PDF
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及用药分析
5
作者 朱智云 王德平 张兴飞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分析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调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我院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汇总。结果共抽取1411份医嘱,其中不合理医嘱116份,不合格率为8.22%。不合理医... 目的分析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调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我院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汇总。结果共抽取1411份医嘱,其中不合理医嘱116份,不合格率为8.22%。不合理医嘱主要为超说明书用药(包括适应证、剂量及溶媒选择等应用不适宜)、未注明基因检测结果、预处理不到位和联合用药不适宜。结论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存在不合理情况,临床药师和医师需共同努力,促进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医嘱点评 合理用药
下载PDF
137例新型抗肿瘤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6
作者 吴小燕 杜文林 +1 位作者 胡敏 王强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0期1267-1271,1276,共6页
目的:探讨某院新型抗肿瘤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4月上报至某院的137例新型抗肿瘤药物的ADR报告,对ADR的基本情况、患者性别及年龄、原患疾病、超说明书用药、怀... 目的:探讨某院新型抗肿瘤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4月上报至某院的137例新型抗肿瘤药物的ADR报告,对ADR的基本情况、患者性别及年龄、原患疾病、超说明书用药、怀疑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严重的ADR报告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37例新型抗肿瘤药物的ADR报告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55例,男女比例为1.49∶1;以中老年(>50岁)患者为主,共95例,占69.34%;27例存在超说明书用药问题;涉及新型抗肿瘤药物34种,其中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引起的ADR报告数较多,分别为14、13例。新型抗肿瘤药物的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较多,共156例次,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4例次,占28.21%),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25例次,占16.03%)和全身性损害(24例次,占15.38%)。28例严重的ADR所涉及药品以免疫靶向药物为主(14例,占50.00%)。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加强对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监管,重视其ADR,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药学监护的价值分析
7
作者 张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92-0095,共4页
本次探究将围绕临床药师参与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药学监护的价值开展,结果 进行检讨分析。方法 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肿瘤疾病患者460例,根据纳入标准对460例患者进行评估,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计100例,为... 本次探究将围绕临床药师参与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药学监护的价值开展,结果 进行检讨分析。方法 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肿瘤疾病患者460例,根据纳入标准对460例患者进行评估,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计100例,为探究临床药师参与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药学监护的价值,根据是否实施药学监护进行分组,将开展常规抗肿瘤药物治疗的50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常规抗肿瘤药物治疗联合药品不良反应药学监护的50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药物使用依从性情况及患者负面情绪消除情况,最终完成分析。结果 药学监护后,对照组患者每一项不良反应症状均有发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好的患者较多,且总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均严重消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药学监护后负面情绪明显消除,且分值远低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综上所述,在对肿瘤患者给予新型抗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应联合药学监护,可有效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主性,对患者负面情绪心理消除具有重要意义,应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新型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患者依从性
下载PDF
新型抗肿瘤药物药品不良反应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春燕 单慧亭 +3 位作者 伊力亚斯·买买提艾力 朱青梅 赵海霞 熊代琴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抗肿瘤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致ADR的有效报告151份,涉及患者151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使用利妥昔单抗... 目的分析新型抗肿瘤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致ADR的有效报告151份,涉及患者151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使用利妥昔单抗发生ADR的危险因素。结果151例发生ADR的患者中,男88例,女63例,男女比例为1.40∶1;以≥70岁老年患者为主,共39例(25.83%);ADR共涉及24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其中利妥昔单抗致ADR例数最多;ADR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黏膜及全身性损害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46例次)、瘙痒(25例次)、发热(32例次)、寒战(25例次)等;发生严重ADR 15例次,新的ADR 6例次;转归均良好。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用药前淋巴细胞水平高[RR=9.24,95%CI(3.21,26.61),P=0.00]是使用利妥昔单抗致ADR的危险因素。结论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时需加强ADR及疗效监护,特别是使用利妥昔单抗且合并淋巴细胞水平高的患者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利妥昔单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国家医保谈判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杏梅 高悦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5期1393-1398,共6页
目的以新型抗肿瘤药物为重点,分析2018年起《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中纳入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的发展变化情况。方法对比历年《指导原则》和上一年份或对应年份《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 目的以新型抗肿瘤药物为重点,分析2018年起《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中纳入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的发展变化情况。方法对比历年《指导原则》和上一年份或对应年份《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简称《医保目录》)中新型抗肿瘤药物数量、系统分布、靶点检测及医保支付限定适应证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结果2018年版《指导原则》中纳入33个新型抗肿瘤药物,2019、2020、2021年分别增加了13、27、44个;2018年《指导原则》纳入国家谈判药品26个,2019、2020、2021年分别增至31、39、48个。历年《指导原则》中新型抗肿瘤药物主要分布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指导原则》需靶点检测药品从17个发展至40个,从EGFR、HER2、VEGFR传统靶点发展到作用于PD-L1、BRCA、ALK等新兴靶点。国谈医保目录中新型抗肿瘤药物医保支付限定适应证覆盖范围扩大。结论《指导原则》纳入国家医保谈判新型抗肿瘤药物数量逐年丰富,靶点检测逐步纳入医保,医保支付限定适应证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提升了肿瘤患者享受公平可及的医保资源。《指导原则》适应证更新存在滞后性;在后续《指导原则》和《医保目录》更新中应关注我国发病率较高但缺乏药物治疗的肿瘤类型以满足不同肿瘤治疗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指导原则 国家医保谈判药品
原文传递
临床药师参与新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药学监护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开媛 谢智平 +3 位作者 郭敏 袁珍娥 刘杜平 郭轶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4期2171-2173,共3页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参与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药学监护的价值,促进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肿瘤内科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治疗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抗肿瘤治疗,...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参与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药学监护的价值,促进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肿瘤内科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治疗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抗肿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不良反应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新型抗肿瘤药物患者用药监护,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下载PDF
长三角基于药品快速评估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临时采购专家共识
11
作者 《长三角基于药品快速评估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临时采购专家共识》专家组 张剑萍 +5 位作者 杨全军 陈娟 郭澄 缪丽燕 卢晓阳 姜玲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1期1-8,共8页
目的加强新型抗肿瘤药物临时采购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为各级医疗机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临时采购提供参考。方法邀请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30位药学专家、临床专家、行政管理专家和卫生... 目的加强新型抗肿瘤药物临时采购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为各级医疗机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临时采购提供参考。方法邀请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30位药学专家、临床专家、行政管理专家和卫生技术评估专家,运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专家意见调查和4轮讨论后形成《长三角基于药品快速评估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临时采购专家共识》。结果制订了简便、快速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临时采购规范化管理流程;建立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时采购申请表、快速评估表和临床用药后评估表。新型抗肿瘤药物临时采购评估采用基于临时采购的必要性,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和其他属性6个维度的快速评估方法。推荐必要时开展临床用药后评估,包括药品临床应用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3个维度。结论通过规范管理流程、明确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内容、开展临床用药后评估3个层次,为新型抗肿瘤药物临时采购审批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形成了用药全程闭环管理,可保障患者的用药权益和用药安全,规范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药品临时采购 长江三角洲 药品快速评估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基于帕雷托分析法和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使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群 闫园园 +1 位作者 杨晓鹏 席庆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7期30-33,共4页
目的利用帕雷托分析法和限定日剂量(DDD)法分析北京某三级医院2019—2021年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品种、品规、剂型、数量、金额等数据,使用Excel... 目的利用帕雷托分析法和限定日剂量(DDD)法分析北京某三级医院2019—2021年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品种、品规、剂型、数量、金额等数据,使用Excel计算出所有肿瘤药品的金额及构成比、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排序比(B/A)。结果3年间,新型靶向抗肿瘤药由2019年的16种增加到2021年的20种,金额也由2019年的344.36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611.32万元,同比增加77.52%;A类药物品种数稳定在4个左右,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多于小分子靶向药物;各药物的DDDs均有大幅增长,其中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吉非替尼排名靠前。2021年,除贝伐珠单抗外,A类药物的B/A均等于1。结论北京某三级医院新型靶向抗肿瘤药物使用基本合理,A类药物B/A大多等于或接近于1,使用金额与DDDs趋于一致,同步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帕雷托分析法 限定日剂量法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下载PDF
4800张新型抗肿瘤药物处方专项点评与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乐凯迪 刘敏 +4 位作者 马颖林 闫加庆 李莹 戴媛媛 李国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6期761-763,768,共4页
目的:总结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情况,对点评结果进行分析和汇总。结果:2018—2021年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共48次,共抽取处方4800... 目的:总结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情况,对点评结果进行分析和汇总。结果:2018—2021年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共48次,共抽取处方4800张,其中合理处方4578张,处方合格率为95.38%。222张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197张(占88.74%),不合理类型均为“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用药不适宜处方25张(占11.26%)。超说明书用药共涉及276张处方,均为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涉及的药品中,阿帕替尼的超说明书用药处方数最多,为166张(占60.14%),其次为安罗替尼(49张,占17.75%)。结论:根据现行法规制度、临床指南等证据不断完善新型抗肿瘤药物点评规则和流程将使得处方更加规范,临床用药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处方点评 超说明书用药
下载PDF
2020~2022年某三甲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14
作者 王陈萍 孟佳佳 +1 位作者 缪应祥 窦志华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2020~2022年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在新医改政策下临床合理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统计该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新型抗肿瘤药物品种、销售总金额、销售量、使用频率(DDDs... 目的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2020~2022年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在新医改政策下临床合理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统计该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新型抗肿瘤药物品种、销售总金额、销售量、使用频率(DDDs)、日均使用费用(DDC)及排序比等。结果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销售总金额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曲妥珠单抗与帕妥珠单抗连续3年销售金额位居前2,用药使用频率位居前3。2022年帕博利珠单抗DDC最高,其次为派安普利单抗。3年中吉非替尼、贝伐珠单抗排序比持续≥1;阿帕替尼在2020~2021年中排序比持续≥1;特瑞普利单抗在2021~2022年中排序比持续≥1。2022年帕博利珠单抗排序比远小于1。结论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其中吉非替尼价格便宜、使用频率高,临床倾向性大,多与吉非替尼为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和国家“4+7”带量采购品种有关;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价格略贵,但使用频率较高,多与曲妥珠单抗为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帕妥珠单抗为该院定点“双通道”品种有关。新医改政策对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影响明显,该院新型抗肿瘤药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使用频率 日均使用费用 合理使用
下载PDF
2018~2022年某院新型抗肿瘤药物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分析
15
作者 姚鑫 葛秋格 +3 位作者 李亚敏 王一帆 李媛媛 刘志强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1期1273-1278,共6页
目的 为新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以及针对消化系统ADR提供风险信号预警和药学监护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济源市人民医院上传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91例新型抗肿瘤药物ADR报告,按照患者年龄、... 目的 为新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以及针对消化系统ADR提供风险信号预警和药学监护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济源市人民医院上传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91例新型抗肿瘤药物ADR报告,按照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原发疾病、ADR累及系统-器官、合并用药和转归等维度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新型抗肿瘤药物ADR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为皮肤及其附属系统32例(35.16%),消化系统20例(21.98%);消化系统ADR临床表现以腹泻(25.00%)最为常见。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显示消化系统ADR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合并用药和低BMI,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消化系统ADR转归时间较长(2周~1个月)。结论 临床应关注合并用药和低BMI患者的新型抗肿瘤药物ADR监测工作,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良反应处理进行药学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联合用药 药学监护 消化系统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肿瘤专科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应用管理
16
作者 贲如银 沙兰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8期52-55,59,共5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现况,阐述了新型抗肿瘤药物应用管理的SWOT分析,归纳了应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影响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某肿瘤专科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正确的战略管理方向,如分级授权,信息化管控,定...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现况,阐述了新型抗肿瘤药物应用管理的SWOT分析,归纳了应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影响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某肿瘤专科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正确的战略管理方向,如分级授权,信息化管控,定期开展培训,指导合理用药,开展多学科专家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制订个体化诊疗方案,落实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加强点评、考核,强化合理用药意识,以大力推动肿瘤专科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SWOT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中国新型抗肿瘤药物现状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雯娟 张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6期1036-1044,共9页
目的以美国为参照,对中国上市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抗肿瘤药物发展趋势,以期为抗肿瘤药品遴选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库,提取中国进口(美国上市)与国产自主研发的新型抗肿... 目的以美国为参照,对中国上市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抗肿瘤药物发展趋势,以期为抗肿瘤药品遴选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库,提取中国进口(美国上市)与国产自主研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药品名称、上市时间、适应证等信息(时间截至2021年4月30日),并计算中国上市比例。结果截至2021年4月30日,美国上市122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共覆盖14个疾病类型。其中中国进口51种,中国上市比例为41.80%。大分子单抗类药物中国上市比例最高(46.15%),其次为小分子靶向药物(44.58%),抗体药物偶联物中国上市比例最低(15.38%)。我国自2015年以来,进口新型抗肿瘤药物数量显著增多(70.59%,36/51),2015—2021年中国上市比例为50.70%(36/71),而2010—2014年中国上市比例仅为19.35%(6/31)。中国进口新型抗肿瘤药物共覆盖13个疾病类型,适应证为中国发病率前5位瘤种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中国上市比例均值为62.15%。国内自主研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共14种,包括大分子单抗类药物7种、小分子靶向药物7种,占我国现有新型抗肿瘤药物的21.54%(14/65)。其中,2015年以来上市11种(78.57%,11/14)。国内自主研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共覆盖8个疾病类型(57.14%,8/14)。结论虽然中国新型抗肿瘤药物上市数量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但基本可满足临床用药需求。2015年以来,我国在加速审批、自主创新等方面持续改进。未来应从安全、疗效、经济、临床必要性等多角度对我国已上市药品与未上市药品进行考量,从而为药品遴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药品遴选 药物可及性 中国
下载PDF
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肺毒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阳洁 陈宏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0-603,共4页
0引言 肿瘤的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间缺乏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化疗中使用的多数抗肿瘤药物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机体的某些正常细胞、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抗肿瘤药物诱导的肺毒性就... 0引言 肿瘤的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间缺乏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化疗中使用的多数抗肿瘤药物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机体的某些正常细胞、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抗肿瘤药物诱导的肺毒性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一些新型抗肿瘤药物所致的肺毒性的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及防治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肺炎 肺毒性
下载PDF
新型抗肿瘤药物医保准入政策评析及趋势展望
19
作者 丁锦希 吴玲 +1 位作者 君李伟 陈莹 《上海医药》 CAS 2022年第S02期106-115,共10页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经济负担。扩大抗肿瘤药物医保报销范围、确保患者用药可及性是有效防治恶性肿瘤的关键措施。随着我国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新型抗肿瘤药物准入工作愈加规范,本文...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经济负担。扩大抗肿瘤药物医保报销范围、确保患者用药可及性是有效防治恶性肿瘤的关键措施。随着我国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新型抗肿瘤药物准入工作愈加规范,本文聚焦新型抗肿瘤药物医保准入政策,从政策效应、准入流程和发展趋势三方面剖析我国抗肿瘤药物医疗保障的制度成就和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医保准入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新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药学监护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君伟 程学芳 +3 位作者 冯婷婷 汪硕闻 范国荣 刘皋林 《上海医药》 CAS 2022年第S02期140-158,共19页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展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价值,但其所诱发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ADR)、脏器损伤等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围绕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最新诊疗指南中推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展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价值,但其所诱发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ADR)、脏器损伤等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围绕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最新诊疗指南中推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以药理学作用机制为脉络,对同类药物所致共性ADR及上市后新的/严重ADR进行综述,并阐述了药学监护要点与模式,以期为该类药物的研究、临床治疗以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