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药类院校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1
作者 罗湘 冯旭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8期99-102,共4页
文章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首先阐述了医药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医药类院校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医药类院校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路径。
关键词 创业教育 新工科专业 医药类院校
下载PDF
新工科专业与“三全育人”协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数据分析类课程为例
2
作者 王杜娟 殷允强 +1 位作者 王婧熠 徐起航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以新兴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工科”专业应运而生。为培养一批具有坚定爱国主义精神的科技尖兵,高校教育工作应把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注重新工科专业人才的综合素...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以新兴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工科”专业应运而生。为培养一批具有坚定爱国主义精神的科技尖兵,高校教育工作应把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注重新工科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推动国家技术创新发展的浪潮。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深入探索新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合机制,特色化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运用“三全育人”模式进行协同教学。因而,本课程教学内容得到了丰富,教学目标有效率完成,该协同教学模式有助于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战略服务,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专业 立德树人 三全育人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新工科专业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路径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晓冬 姬君 王丽颖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3,167,共8页
数字时代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职新工科专业教学设计中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化技术发展促进高职新工科专业教学设计优化的内在逻辑,然后以典型的视觉传达专业中“装饰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 数字时代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职新工科专业教学设计中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化技术发展促进高职新工科专业教学设计优化的内在逻辑,然后以典型的视觉传达专业中“装饰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项目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案例展示。最后从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新工科教学中的数字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创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任务实践教学模式;打造线上线下互融、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新工科专业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信息化技术 高职新工科专业 教学设计
下载PDF
面向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4
作者 李岩 沈岩莉 +3 位作者 韩鹏 王建军 张建波 张毓珊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23年第5期119-121,共3页
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工科专业是国家应对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围绕中外合作办学中新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以东北大学悉尼智能科技学院为例阐述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施课程... 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工科专业是国家应对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围绕中外合作办学中新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以东北大学悉尼智能科技学院为例阐述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针对所剖析的具体挑战,学院通过发挥机制保障、组织优势、服务指导、示范引领,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为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做出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新工科专业 课程思政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工科专业的数字媒体在线互动式教学课程资源整合方法
5
作者 吴侨 《信息与电脑》 2023年第20期233-235,共3页
为提升数字媒体在线互动式教学课程资源整合的查全率与查准率,提出新工科专业的数字媒体在线互动式教学课程资源整合方法。利用网络爬虫采集新工科专业数字媒体在线互动式教学课程资源数据,采用均值漂移聚类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聚类处... 为提升数字媒体在线互动式教学课程资源整合的查全率与查准率,提出新工科专业的数字媒体在线互动式教学课程资源整合方法。利用网络爬虫采集新工科专业数字媒体在线互动式教学课程资源数据,采用均值漂移聚类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实现资源整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资源整合查全率与查准率高,实际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专业 数字媒体 在线互动式教学 课程资源整合
下载PDF
面向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新工科专业融合探索——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莉静 田子欣 《西部素质教育》 2022年第23期74-77,共4页
文章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在阐述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首先说明了面向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新工科专业融合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面向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新工科专业融合的瓶颈,最后论述了面向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培... 文章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在阐述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首先说明了面向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新工科专业融合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面向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新工科专业融合的瓶颈,最后论述了面向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新工科专业融合的突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能力 新工科专业 “互联网+”大学生创创业大赛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7
作者 朱炼 夏芳莉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3-56,共4页
为了促进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根据协同学理论,对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协调度模型和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其次,以具体的应用型高校为... 为了促进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根据协同学理论,对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协调度模型和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其次,以具体的应用型高校为例,基于协调度模型和指标体系,分析了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情况;最后,给出了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专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新工科专业 地方经济 协同学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实践探究
8
作者 胡政权 聂祥飞 《三峡高教研究》 2022年第2期5-8,共4页
地方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的新工科建设,为地方高校深化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要深入贯彻“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办学理念,在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组织... 地方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的新工科建设,为地方高校深化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要深入贯彻“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办学理念,在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组织建设、协同育人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推动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专业 产学合作 协同育人
下载PDF
我国交通院校新工科专业排名及提升路径探究
9
作者 毕鹤霞 吴俞昊 《评价与管理》 2021年第3期1-6,19,共7页
当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重大变革,2015年国务院发布"双一流"计划,要在2050年完成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以我国交通院校出发为院校研究案例,以提升双一流背景下交通院校新工科专业排名为目标,本文分析了交通院校目前... 当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重大变革,2015年国务院发布"双一流"计划,要在2050年完成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以我国交通院校出发为院校研究案例,以提升双一流背景下交通院校新工科专业排名为目标,本文分析了交通院校目前新工科专业建设现状,研究发现,目前交通高校"新工科"专业存在专业特色凝聚不足、师资队伍薄弱和平台不足的问题,探究其原因在于,忽视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作用、部分交通院校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培养上缺少跨学科融合。最后本文从政府和高校两个方面提出交通院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路径与方法,要加大政府对交通院校的关注、强化交通院校自身建设、重视高校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新工科专业 交通院校
下载PDF
对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以“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课程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莹 孙玉兵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34期101-104,共4页
新工科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和能力的培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以知识传授为媒介,以价值引领为需求,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课程为例,通过梳理燃烧理论的发展史、污染物控制... 新工科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和能力的培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以知识传授为媒介,以价值引领为需求,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课程为例,通过梳理燃烧理论的发展史、污染物控制技术应用等专业知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科学家的科学素养、爱国情怀、工匠精神、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新工科专业 燃烧理论 污染控制 德才兼备
下载PDF
地方行业高校新工科专业人才分类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珂 赵德宏 +1 位作者 赵金宝 邵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306-312,共7页
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对高等教育产生了质的影响。地方行业高校同时承载着为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技术进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及领军人才的双重使命。基于新工业革命加速新工科建设及区域和行业发展的多样化人才需求分析... 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对高等教育产生了质的影响。地方行业高校同时承载着为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技术进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及领军人才的双重使命。基于新工业革命加速新工科建设及区域和行业发展的多样化人才需求分析了新工科人才分类培养的必然性,并以沈阳建筑大学机械类专业分类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分别从创新校企协同、科教融合机制,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建设,加强学生学业过程引导和价值引领,以课群建设为抓手、综合性实验实践项目为突破,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为导向,创新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4个方面阐明了新工科建设思路及具体举措。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实践探索表明:新工科专业人才分类培养体系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和学生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行业高校 新工科专业人才 分类培养 机械类专业
下载PDF
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探索——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玉娟 胡兴柳 +1 位作者 杨忠 司海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28期48-51,共4页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重心已经发生转移,更加强调教学质量的提升。机器人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不少学校纷纷响应教育部号召,建设新工科机器人工程专业,培养更多专业型人才,以解决我国在此方面人才短缺问题。以金陵科技学院为研究对象...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重心已经发生转移,更加强调教学质量的提升。机器人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不少学校纷纷响应教育部号召,建设新工科机器人工程专业,培养更多专业型人才,以解决我国在此方面人才短缺问题。以金陵科技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的主要背景、主要目标、现有基础、新思路及具体实施方案与流程,希望为学生创设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工程 新工科专业 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远 罗国玮 +2 位作者 梁玉莲 邓树林 汤传勇 《装备制造技术》 2023年第5期163-165,196,共4页
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总结了当前GIS应用型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不明晰、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师资能力与新工科不够适应、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相脱... 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总结了当前GIS应用型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不明晰、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师资能力与新工科不够适应、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相脱节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以新工科理念为引领,面向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组建自然资源数字产业学院,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构建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立足自然资源行业优化专业培养目标,基于OBE理念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途径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不同的地理学专业课程特点,深化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形成了新工科GIS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新模式,并进行了人才培养实践,GIS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有效运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 GIS专业 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下载PDF
化学支撑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专业升级改造的思路与重点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树永 朱亚先 +3 位作者 郑兰荪 霍冀川 宋丽娟 徐华龙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4,75,共5页
化学是现代学科和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决定着众多下游学科和产业行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化学如何支撑新工科专业建设和已有专业新工科改造,更好服务于技术创新和新行业、新业态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化学教指委... 化学是现代学科和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决定着众多下游学科和产业行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化学如何支撑新工科专业建设和已有专业新工科改造,更好服务于技术创新和新行业、新业态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化学教指委以承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契机,开展了化学类专业新工科建设和改造战略研究,提出基于化学学科开办新工科专业、在已有化学类专业建设新工科特色方向、对现有专业进行新工科改造以及通过改革化学基础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支撑其他工科专业开展新工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类专业 新工科专业 工科改造 意义 途径
原文传递
基于过程要素模型的新工科专业建设质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卫东 熊杨 张丹平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40,共7页
从质量的视角,指出新工科专业建设本质上是教育相关方要求动态性的具体体现。为保证新工科专业建设的质量,研究了高等工程教育的相关方及其质量要求,给出了新工科专业建设质量的过程要素分析模型,明确了影响教育质量形成的关键因素,在... 从质量的视角,指出新工科专业建设本质上是教育相关方要求动态性的具体体现。为保证新工科专业建设的质量,研究了高等工程教育的相关方及其质量要求,给出了新工科专业建设质量的过程要素分析模型,明确了影响教育质量形成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工科专业建设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某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所给出的分析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专业建设 质量要求 过程要素模型 教育质量管理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 被引量:270
16
作者 林健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24,共14页
新工科的内涵及特征使得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较其它专业而言难度更大、挑战度更高,使其成为新工科专业建设必须完成的一项关键性、全局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本文基于新工科的内涵及特征,密切结合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具... 新工科的内涵及特征使得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较其它专业而言难度更大、挑战度更高,使其成为新工科专业建设必须完成的一项关键性、全局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本文基于新工科的内涵及特征,密切结合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具体实际,充分考虑当前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依次重点分析和研究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工作,以期为我国高校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奠定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专业 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教学内容
原文传递
面向新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及评价探索——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17
作者 郭良敏 陈传明 +3 位作者 俞庆英 陈付龙 接标 郑孝遥 《大学教育》 2023年第2期136-138,共3页
文章探讨面向新工科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及评价问题:优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建立五层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利用校企双导师制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培养学生对实际工程问... 文章探讨面向新工科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及评价问题:优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建立五层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利用校企双导师制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培养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及时进行总结并持续改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软件工程专业 实践能力 评价机制
下载PDF
新工科建设推进范式的转换与迭代——第五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论坛之新工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分论坛综述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坤 贾盼 张珊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7-200,共4页
2020年11月8日,第五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论坛"新工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分论坛在长沙举办。来自工程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全国各高校的教师、学生等800余人参会。论坛聚焦新工科专业建设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持续探索新... 2020年11月8日,第五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论坛"新工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分论坛在长沙举办。来自工程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全国各高校的教师、学生等800余人参会。论坛聚焦新工科专业建设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持续探索新工科建设的新理念、新模式,催生我国新工科教建设发展的新方向。出席论坛的嘉宾有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部长栗苹教授、华北电力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崇茹教授、同济大学本科生院院长黄一如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黄廷祝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工科建设 电子科技大学 建设与发展 教务处处长 教务部 新工科专业
原文传递
民办高校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冰 李雷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期126-128,共3页
该文通过对我国民办高校,尤其是河南省民办高校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民办高校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的现状和不足,贯彻以生为本、内外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发展理念,结合相关数据资料,运用路径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着重研究... 该文通过对我国民办高校,尤其是河南省民办高校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民办高校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的现状和不足,贯彻以生为本、内外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发展理念,结合相关数据资料,运用路径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着重研究民办高校在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梳理并总结与其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符的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新工科专业 创业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