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5篇文章
< 1 2 2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理念下应用型文科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探索
1
作者 张子迎 张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在分析应用型文科实验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文科”理念助推文科实验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重构文科实验教学体系,探索建立以应用文科为对象、以综合实验教学为抓手的教学体系结构。从综合性新文科人才的培养理念提升、新文科... 在分析应用型文科实验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文科”理念助推文科实验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重构文科实验教学体系,探索建立以应用文科为对象、以综合实验教学为抓手的教学体系结构。从综合性新文科人才的培养理念提升、新文科实验教学的体系重构、应用文科综合实验课程的多元建设和应用文科实验室的高度开放与广泛共享等方面拓展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维度和深度。将“新文科”背景下的应用文科生培养成为具有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复合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应用文科综合实验 实验教学体系 新文科人才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延强 林笑夷 段禹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各高校在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尝试,形成了诸多值得借鉴的典型模式。通过对全国数十所高校新文科建设中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双学位和联...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各高校在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尝试,形成了诸多值得借鉴的典型模式。通过对全国数十所高校新文科建设中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双学位和联合学位模式、微专业模式、文科实验室模式、书院模式。这四种典型模式各有优势,用新视角、新范式、新方法带动了传统文科转型升级。未来,各高校应继续探索建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优势学科为核心、以学科交叉为抓手、以名家大师为引领的复合型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复合型人才培养 高校 实践模式 路径
下载PDF
向口语传播的外延扩展:新文科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付焱 常健 《传媒》 2024年第4期25-27,共3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口语传播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的理论延伸,受到学界的关注。但在二者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如何根据现有学理基础和现实经验完善学科建设,是迫切且实际的问题。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以部分高校学科建设成果为鉴...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口语传播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的理论延伸,受到学界的关注。但在二者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如何根据现有学理基础和现实经验完善学科建设,是迫切且实际的问题。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以部分高校学科建设成果为鉴,根据新文科建设的要求,提出中国播音学与口语传播学的深度交叉融合的现实路径,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个维度与现阶段的人才需求与知识应用相契合,拓展理论深度、重塑学科定位,促进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的优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传播 新文科 播音与主持艺术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管理类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以“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缦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6-41,共6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文科建设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而混合式教学依托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平台在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流程、契合学生需求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此,文章以“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为例,从混合式教学的内...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文科建设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而混合式教学依托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平台在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流程、契合学生需求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此,文章以“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为例,从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出发,基于BOPPPS(Bridge-in、Objective、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 Learning、Post-assessment、Summary)教学模式,开展了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估的设计,并以课程中的教学单元为例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实施分析。最后,文章基于教学目标达成角度分析了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效果并得出相关结论,以期为混合式教学在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BOPPPS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5
作者 李果 李小川 +1 位作者 张祥 刘梦麒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新文科背景下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内涵出发,探讨了人才培养的逻辑与路径。进而,结合笔者教学改革实践工作,提出了一套“一二三... 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新文科背景下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内涵出发,探讨了人才培养的逻辑与路径。进而,结合笔者教学改革实践工作,提出了一套“一二三”式培养理念,即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和产业发展趋势为导向,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与国际高水平学术交流两个平台,以德育知识、专业知识和素质拓展三个模块协同培养,并从课程创新、科研创新、实践创新角度构建了“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管理学科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拔尖创
下载PDF
新文科下商科人才培养:时代要求与路径选择
6
作者 陈晓芳 陈昕 +1 位作者 洪荭 夏文蕾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41-249,共9页
剖析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要求和企业招聘对人才的需求,提出集育人育才指导思想、四项能力培养目标、四大单元培养内容、文科中国化培养特色于一体的新商科复合型卓越人才培养框架。探索人才培养体系中专业、课程、教材同频共振的全要素改革... 剖析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要求和企业招聘对人才的需求,提出集育人育才指导思想、四项能力培养目标、四大单元培养内容、文科中国化培养特色于一体的新商科复合型卓越人才培养框架。探索人才培养体系中专业、课程、教材同频共振的全要素改革,学生、学术、学科层层递进的全链条衔接,以及教育、教师、教学自上而下的全流程驱动路径,力图打造我国理工类高校新文科建设亮点,为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商科 复合型卓越人才 人才培养框架 培养路径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语言学学科的承继与发展
7
作者 陈昌来 杨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4,共12页
中国语言学自先秦以来,不仅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形成独特的研究传统。近现代之后,中国语言学逐步转型,学科细分所致的新的研究态势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新文科要求。中国语言学需要在承继优良学术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走... 中国语言学自先秦以来,不仅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形成独特的研究传统。近现代之后,中国语言学逐步转型,学科细分所致的新的研究态势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新文科要求。中国语言学需要在承继优良学术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走“大语言学”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时代 语言学 大语言学观 交叉融合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投资学一流专业建设的挑战、问题及路径研究
8
作者 卢亚娟 严伟祥 张杰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新文科理念的推出对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更新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结合专业实践,本文阐述了新文科背景下投资学一流专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分析... 新文科理念的推出对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更新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结合专业实践,本文阐述了新文科背景下投资学一流专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分析了新文科背景下投资学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文科背景下投资学专业建设路径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投资学 一流专业建设 建设路径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 新文科何为
9
作者 樊丽明 申树欣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新文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下,新文科肩负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特色自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使命,必须坚持交叉融合、开放互鉴,革... 新文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下,新文科肩负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特色自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使命,必须坚持交叉融合、开放互鉴,革故鼎新、守正创新,培根铸魂、育人为本。如此,才能引领带动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加快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教育强国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下载PDF
新文科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10
作者 高彦伟 张然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117,共8页
在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视域下,培养新型社会所需优秀文科人才的关键在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而数学与文科的交叉融合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科专业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原有的文科数学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 在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视域下,培养新型社会所需优秀文科人才的关键在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而数学与文科的交叉融合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科专业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原有的文科数学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已不能满足新文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需要。新文科数学课程体系要在融合与守正的平衡中建立新的目标,深入挖掘数学在新文科建设中的价值。在内容上进行更新或重构,在教学模式上紧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重视数学技术的应用,构建适应新文科建设与发展要求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发挥数学类优质课程与教材在培养高素质文科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对新文科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和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体系结构和课程设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新形态文科数学教材开发、数字化资源建设、考核评价模式和保障制度几个方面探讨了新文科大学数学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并在吉林大学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数学 课程体系 教材体系 实施路径
下载PDF
理工类双一流院校新文科的社会服务特征研究
11
作者 霍宝锋 宋雪雁 +3 位作者 高萁 曹林颖 刘晨 张逸婷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8-228,共11页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正式实施带来了理工类双一流院校新文科的蓬勃发展。文章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刻画出理工类双一流院校新文科社会服务体系的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理工类双一流院校新文科的全面发展...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正式实施带来了理工类双一流院校新文科的蓬勃发展。文章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刻画出理工类双一流院校新文科社会服务体系的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理工类双一流院校新文科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依据。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理工类双一流院校的新文科社会服务体系规模大、涉及单位广,但网络密度低、网络关系较松散;区域上集中于经济政治、社会科教发达地区,跨区域交流不足;理工类高校新文科的交叉背景在服务行业广度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优势。建议高校应积极提升服务水平,企业要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政府应全力提供政策支持,三者合力共同推动高校社会服务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社会服务 理工类院校 双一流 网络结构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与中国美术史书写的“破”与“立”
12
作者 程波涛 贾峰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52-160,共9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中国美术史书写维度,应该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文化传统生成的语境下,通过学科交叉和跨界融通,在原有学科体系基础上不断升华与拓展,从学科交叉的边界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与新的知识领域,以包容的姿态和学科新理念,进一步激...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中国美术史书写维度,应该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文化传统生成的语境下,通过学科交叉和跨界融通,在原有学科体系基础上不断升华与拓展,从学科交叉的边界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与新的知识领域,以包容的姿态和学科新理念,进一步激活中国美术历史写作范式的多种可能和可行性,构筑更加完备的美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与此同时,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如其他人文学科研究一样,在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的同时,强化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新文科教育以文化人等方面的新动能,进而对塑造新时代人的精神品格、美育素养和价值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中国美术史 书写维度 问题意识 价值引领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探究
13
作者 郑烨 柴金来 王春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新文科建设是党和国家立足于民族复兴、人才培养的战略高位,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所做出的有益探索与伟大尝试,给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也带来了无限机遇。文章在总结提炼新文科建设的特征及其对公共管理硕士人才的总体要求背景下,... 新文科建设是党和国家立足于民族复兴、人才培养的战略高位,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所做出的有益探索与伟大尝试,给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也带来了无限机遇。文章在总结提炼新文科建设的特征及其对公共管理硕士人才的总体要求背景下,梳理了当前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及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基于“手段-目的链”分析框架,构建了“四维一体”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其中“四维”包括:制度创新、实践平台、保障机制和课程改革,“一体”强调以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导向。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体系在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方面的实践路径、特色及效果。文章旨在为国内高校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公共管理硕士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公共管理硕士 人才培养 质量保障体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绘画专业与各学科专业课程的重组与交叉
14
作者 关立新 沈丽巍 孙海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在新文科背景下,绘画专业与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重组成为推动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绘画专业与各学科专业课程的交叉与重组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促进绘画专业与各学科课程交叉与重组的建议,以更好地满足... 在新文科背景下,绘画专业与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重组成为推动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绘画专业与各学科专业课程的交叉与重组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促进绘画专业与各学科课程交叉与重组的建议,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和行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通过与各学科课程的重组和交叉,绘画专业的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拥有更加全面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绘画专业 专业课程 重组 交叉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专业数智赋能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志红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专业的数智赋能方式应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实现数字技术与传统学科、专业学科的结合。金融专业亟待培育出适应未来经济与企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应用型金融人才。在金融专业数智赋能人才培养上,高校应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角...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专业的数智赋能方式应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实现数字技术与传统学科、专业学科的结合。金融专业亟待培育出适应未来经济与企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应用型金融人才。在金融专业数智赋能人才培养上,高校应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重塑金融学专业的知识体系,从文科中国化、文科国际化的角度寻求知识的增量建设而非存量重组,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重新思考和探索金融专业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数字赋能 培养 金融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跨学科研究团队合作的困境与解决进路
16
作者 张凌云 张馨予 《高教论坛》 2024年第3期76-81,共6页
高校跨学科研究团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载体。以交往行为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发现高校跨学科研究团队的合作存在合作目标不一致、合作沟通不顺畅、合作空间不联通的困境,主体间性缺失、交往资质不够、顶层设计滞后是导致上述困境的主要原... 高校跨学科研究团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载体。以交往行为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发现高校跨学科研究团队的合作存在合作目标不一致、合作沟通不顺畅、合作空间不联通的困境,主体间性缺失、交往资质不够、顶层设计滞后是导致上述困境的主要原因,需要通过建构主体间性、培育个体交往资质和优化顶层设计来改善高校跨学科研究团队合作,提高合作的有效性,高质量推动我国高校的新文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高校跨学科研究团队 合作 困境 交往行为理论
下载PDF
广西高校新文科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17
作者 贺祖斌 周剑清 林芳芳 《高教论坛》 2024年第1期7-12,18,共7页
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为核心的“四新”建设,是我国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行动之一.文章从广西高校的视角,分析了广西高校新文科建设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并在广西师范大学新文科建设的实践探索基础上,提出对广西高校新文科建... 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为核心的“四新”建设,是我国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行动之一.文章从广西高校的视角,分析了广西高校新文科建设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并在广西师范大学新文科建设的实践探索基础上,提出对广西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即精心布局新文科研究项目与实践、深度优化学科专业交叉发展、稳步夯实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充分发挥专业学院功能、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高校 新文科建设 现状与问题 对策与建议
下载PDF
会计新文科建设目标与路径选择
18
作者 田利军 黎杰 徐馨喆 《商业会计》 2024年第1期127-129,共3页
设定清晰的会计新文科建设目标和建设路径,对了解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规律、提升会计教育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会计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具有价值引领的创新型... 设定清晰的会计新文科建设目标和建设路径,对了解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规律、提升会计教育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会计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具有价值引领的创新型人才”。师资队伍优化是会计新文科建设的支柱保障,课程提质是会计新文科建设的核心抓手,教学模式创新是会计新文科建设的关键环节,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新文科 建设目标 路径选择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19
作者 石贵琴 曹瑾 杨珽 《对外经贸》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新文科建设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三大抓手。金融学是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在新文科背景下探讨其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从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授课... 新文科建设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三大抓手。金融学是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在新文科背景下探讨其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从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授课逻辑,总结中国金融实践、凝练特色理论成果,将数字金融融入传统框架这三个方面优化金融学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提出应充分实施案例教学、坚持混合式教学改革、注重课程思政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金融学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