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级老工业基地振兴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对策
1
作者 李敦祥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国家级老工业基地振兴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不仅是振兴老工业基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而且还有诸多有利因素。为此,必须设法推动国家级老工业基地振兴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老工业基地要以建设完整、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现代化... 国家级老工业基地振兴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不仅是振兴老工业基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而且还有诸多有利因素。为此,必须设法推动国家级老工业基地振兴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老工业基地要以建设完整、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和引领,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分类推进和施策,加快技术突破,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园区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加快打造出一批高水平、配套性、循环性、区域性的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老工业基地振兴 融入 发展格局构建 对策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
2
作者 张福军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2-31,共10页
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国内国际新情况新变化,科学把握国内外大势,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主要围绕“为什么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是什么、怎样构建新发展格局... 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国内国际新情况新变化,科学把握国内外大势,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主要围绕“为什么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是什么、怎样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阐释和科学回答,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论述,对于我国把握历史性发展机遇,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构建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构建新发展格局认识的新进展
3
作者 李家祥 张楠 《理论与现代化》 2023年第3期36-46,共11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组成部分,从提出和丰富的进程看较为集中地展现在两个时段。第一个时段体现为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与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正式提出和系统说明;第二个时段体现为围绕党的二十大与学习贯彻会议精神... 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组成部分,从提出和丰富的进程看较为集中地展现在两个时段。第一个时段体现为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与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正式提出和系统说明;第二个时段体现为围绕党的二十大与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深入阐述和精准部署。新的时段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的新进展主要在于深化了对其重要意义、地位和路径的认识,并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对构建新发展格局认识的提升。总结和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新进展的启示为:不断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具有客观依据,注重将其从整体上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注重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此作出的指引;继续深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认识需要重视科学方法论问题,注重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方法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发展格局 理论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论经济生态系统平衡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峰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4,共5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经济生态系统平衡是运用系统论的工具分析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环境与经济主体之间,经济主体互相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经济生态系统。长期的...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经济生态系统平衡是运用系统论的工具分析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环境与经济主体之间,经济主体互相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经济生态系统。长期的量变积累引起的质变或者突发事件会打破原有的经济生态平衡。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完善的产业基础,使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恢复平衡的韧性。在分析经济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和国际经济生态系统,经济生态平衡的打破与再平衡,并分析了经济生态系统平衡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生态系统平衡 再平衡 统筹发展与安全 构建发展格局
下载PDF
各省新发展格局构建评价研究——基于改进的CRITIC-熵值法组合权重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樊文广 陈宝欣 李沁心 《中国商论》 2023年第4期37-41,共5页
为构建新格局发展指标体系,本文从畅通性、内需水平、开放性、创新性和协调性五个维度综合评价新发展格局,并以我国2015—2019年各省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运用熵值法与CRITIC法相结合得到各指标层的组合权重,接着使用耦合协... 为构建新格局发展指标体系,本文从畅通性、内需水平、开放性、创新性和协调性五个维度综合评价新发展格局,并以我国2015—2019年各省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运用熵值法与CRITIC法相结合得到各指标层的组合权重,接着使用耦合协调机制测度了各省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协调水平和综合评价指数,并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对中国新格局发展整体水平、地域差异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目前在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中,畅通性和创新性影响最大,而协调性的影响最小。2015—2019年大部分省份新发展格局构建水平处于波动状态,且整体分布格局由东往西降低。本文建议:构建新发展格局需尽力打通我国经济循环中的堵点,并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应重视新发展格局构建水平的地区不均衡性,努力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发展格局 CRITIC-熵权法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下载PDF
把握新定位 构建新格局 推出新思路 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实践与思考
6
作者 郭本纯 《中国机构编制》 2023年第2期9-13,共5页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在加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深化机构改革、优化党的执政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推进...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在加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深化机构改革、优化党的执政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编制工作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执政资源 资源配置 构建格局 职能体系 实践与思考 思路
下载PDF
“微博”的发展与传播格局的重新构建 被引量:3
7
作者 孙逸璠 《新闻爱好者》 2012年第4期8-9,共2页
当今时代,微博迅速崛起,其影响和范围越来越广,因此,认识微博的产生背景,把握微博的发展规律,提高对微博的利用管理水平,对于促进微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背景分析 传媒特征 局限性 新格局构建
下载PDF
构建社会化消防工作新格局:新《消防法》宣传 被引量:4
8
作者 吴颖 冯勇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9-60,共2页
消防工作事关国计民生,涉及各行各业,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新格局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发展消防事业的必然趋势。我们以新《消防法》... 消防工作事关国计民生,涉及各行各业,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新格局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发展消防事业的必然趋势。我们以新《消防法》的宣贯实施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当前影响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论述了构建社会化消防工作新格局的应把握的几个重点及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工作 社会化 新格局构建
下载PDF
努力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维敏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7-59,共3页
基层大学生党组织,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力量,肩负着新时期高等院校把优秀大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为党培养后备人才,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坚固党的政权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和建立基层大学生党小组和大学生党支部,扩大... 基层大学生党组织,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力量,肩负着新时期高等院校把优秀大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为党培养后备人才,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坚固党的政权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和建立基层大学生党小组和大学生党支部,扩大党的工作在高等院校中的覆盖面,形成大一有党员、大二有党小组、大三大四有党支部,把党建工作重点转移到基层大学生党建工作上,构建基层大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基层党建 大学生入党 构建格局
下载PDF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福军 《发展研究》 2021年第2期68-72,共5页
未来全球经济循环模式破旧立新,为加快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补齐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中的短板,要求我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 未来全球经济循环模式破旧立新,为加快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补齐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中的短板,要求我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内市场规模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配套体系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将不仅有利于我国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还有助于提升我国战略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战略竞争力
下载PDF
扩大居民消费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径研究——以江苏南通市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新进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第22期20-22,共3页
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文章以南通市为例,阐述了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原因在于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缺乏高质量的产品供给、民生投入不足和消费环境亟待改善等。因此,应在多渠道增加居... 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文章以南通市为例,阐述了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原因在于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缺乏高质量的产品供给、民生投入不足和消费环境亟待改善等。因此,应在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下功夫,以助力形成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构建发展格局 南通市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格局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木明 《海峡科学》 2011年第2期65-67,共3页
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该文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审视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需要,如何使学生管理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 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该文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审视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需要,如何使学生管理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构建学生管理工作全员、全程、全方位管理育人格局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学生管理 构建格局
下载PDF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及战略重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建奇 《理论与评论》 2021年第3期27-36,共10页
深入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内容及本质特征,突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显著特点,揭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本质。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 深入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内容及本质特征,突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显著特点,揭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本质。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由之路。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发展格局 理论逻辑 战略重点
下载PDF
科学构建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新格局
14
作者 王雅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11期0349-0350,共2页
污水收集和利用是支撑资源再循环的重要基础,在维护生态环境稳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正因为如此,本文也将以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为切入点,从新格局构建的角度出发,分析新格局构建的意义和价值,并探讨基本的实践原则,列... 污水收集和利用是支撑资源再循环的重要基础,在维护生态环境稳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正因为如此,本文也将以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为切入点,从新格局构建的角度出发,分析新格局构建的意义和价值,并探讨基本的实践原则,列举出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资源化利用 新格局构建 方法分析
下载PDF
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战略重点
15
作者 王磊 彭泽宇 《长江论坛》 2022年第5期30-35,共6页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未来五年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总目标。当前,全球化趋弱甚至出现逆转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决定了我国必须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围绕这...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未来五年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总目标。当前,全球化趋弱甚至出现逆转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决定了我国必须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围绕这一总体要求,湖北要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瞄准主要短板,重点在交通运输、产业创新、生态文化旅游和区域发展协调等方面率先取得进展和突破,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中以枢纽性功能建成重要支点,以关键性步伐走在队伍前列,以标志性成果谱写时代新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全国构建发展格局先行区 战略重点
下载PDF
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茜 林银锋 《理论视野》 CSSCI 2021年第10期94-98,共5页
围绕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格局",学术界分别从重大意义、科学内涵、优势与制约、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新成果。
关键词 构建发展格局 经济循环 研究概述
下载PDF
构建高校全员育人格局的原则性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滢 张钟元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29-431,440,共4页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最活跃的群体,思想层面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变性,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全员育人"已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本文以高校"全员育人"内涵为切入点,对新形势下,如何强化高校...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最活跃的群体,思想层面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变性,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全员育人"已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本文以高校"全员育人"内涵为切入点,对新形势下,如何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全员育人"新格局,从"四个原则""三个结合"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全员育人 新格局构建 四原则与三结合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下新发展格局的成因与内涵析论
18
作者 王祥祥 高环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5-39,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阐释对丰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具有重大意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对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原因和科学内涵展开分析。新发展格局的成因,是中国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应对逆全球化风险和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阐释对丰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具有重大意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对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原因和科学内涵展开分析。新发展格局的成因,是中国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应对逆全球化风险和引领未来全球化发展方向的历史要求。新发展格局在内涵上,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下,中国发展重心从国际转移到国内的根本要求;“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则是国际经济和分工关系变化下,中国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培育国际竞争与合作新优势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构建发展格局 历史动因 科学内涵 两个大局
下载PDF
适应改革发展新要求 努力构建工会工作新格局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明德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8,共2页
新形势给企业工会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工会工作只有在实践中创新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工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构建工会工作新格局,才能围绕大局、履行职责,发挥职能、建功立业,才能保持工会工作的生机... 新形势给企业工会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工会工作只有在实践中创新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工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构建工会工作新格局,才能围绕大局、履行职责,发挥职能、建功立业,才能保持工会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工会工作 构建格局
下载PDF
民生视域下构建新发展格局解析
20
作者 贺方彬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3-93,共11页
从民生视域来解析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能够获得一种新的理论视角,而且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民生障碍与路径,进一步凸显其蕴含的深层民生价值意蕴。其现实民生障碍与路径在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存在明显的民生短板,收入分配... 从民生视域来解析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能够获得一种新的理论视角,而且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民生障碍与路径,进一步凸显其蕴含的深层民生价值意蕴。其现实民生障碍与路径在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存在明显的民生短板,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民生五难”及其结构性矛盾,民生产品与服务供给不充分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制约因素;新时代新征程,只有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改善民生,不断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持续优化和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与功能,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的社会民生基础。其深层民生价值意蕴在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直接目的是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高质量与可持续性,其根本价值取向则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发展格局 改善民生 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