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新民谣音乐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研究
1
作者 马进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当代新民谣音乐是流行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以往的民谣音乐相比较而言,其艺术特征表现为音乐表演形式质朴自然、表现内容丰富多样、表现关系多元化;当代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更加丰富,表现在鲜明坚定的文化立场、质朴自由的文化属... 当代新民谣音乐是流行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以往的民谣音乐相比较而言,其艺术特征表现为音乐表演形式质朴自然、表现内容丰富多样、表现关系多元化;当代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更加丰富,表现在鲜明坚定的文化立场、质朴自由的文化属性、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和去中心化的文化再生成等方面,从文化价值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与解读,可以获得更加深刻与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 新民谣音乐 艺术特征 文化价值
下载PDF
流动、怀旧与记忆:当代城市新民谣的空间体验与想象
2
作者 陈静 陈茫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3年第2期64-66,共3页
在音乐文化产业和新媒体平台助推下的当代城市新民谣,随着大众文化崛起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它以城市现代人生活的空间为焦点将城市符号化,在音乐中歌者以流动性的城市体验和怀旧化的审美,将空间中的个体记忆与特定地点、人... 在音乐文化产业和新媒体平台助推下的当代城市新民谣,随着大众文化崛起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它以城市现代人生活的空间为焦点将城市符号化,在音乐中歌者以流动性的城市体验和怀旧化的审美,将空间中的个体记忆与特定地点、人物、故事关联起来,建构起现代主体流动性、怀旧化记忆和符号消费间的空间想象关系。在音乐吟唱消费中,完成基于情感投射的城市空间想象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民谣 空间想象 情感投射 怀旧
下载PDF
地域景观中的文化乡愁——大陆新民谣叙事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魏嵘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4-141,共8页
大陆新民谣的兴起有着复杂多样的社会原因。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新民谣始终彰显着饱含地域性文化乡愁的审美特征,而这种文化的乡愁,寄蕴在新民谣歌词文本的叙事性特征中。人素、时素、地素三种叙事基质的凸显及其组合构成了新民谣歌... 大陆新民谣的兴起有着复杂多样的社会原因。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新民谣始终彰显着饱含地域性文化乡愁的审美特征,而这种文化的乡愁,寄蕴在新民谣歌词文本的叙事性特征中。人素、时素、地素三种叙事基质的凸显及其组合构成了新民谣歌词文本的基本叙事形制;同时,以叙事三素的锚定为基础,新民谣歌词文本带有意象化、怀旧化、地方化等三个基本叙事特性;由于新民谣创作者与听众之间存在多重同构性,文本又倾向于通过"意动式叙述"手法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所以,"共同主体性"的建构与现实关怀是新民谣地域性文化乡愁的基本叙事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谣 地域性 文化乡愁 叙事形制 叙事特性 叙事意图
下载PDF
古谣、古典民谣、新民谣、民谣朋克:冲绳八重山民谣《安里屋协作谣》音乐变迁中的历史文化叙事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婉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29,5,共15页
该研究关注作为音乐学研究主要命题之一的音乐传统的历史与变迁论题。以冲绳八重山竹富岛"古谣"(koyō)《安里屋协作谣》、"古典民谣"(classical min'yō)《安里屋节》、"新民谣"(new min'yō)... 该研究关注作为音乐学研究主要命题之一的音乐传统的历史与变迁论题。以冲绳八重山竹富岛"古谣"(koyō)《安里屋协作谣》、"古典民谣"(classical min'yō)《安里屋节》、"新民谣"(new min'yō)《新安里屋协作谣》及其"民谣朋克"(min'yō ska punk)版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读与田野考察,比较和分析属于不同历史与文化语境中安里屋主题的民谣在体裁、歌唱方法、谱式、旋律和调式音阶几方面所呈现出的异同。文章认为,《安里屋协作谣》从琉球时代的八重山群岛音乐认同,到日本统治之后的冲绳县音乐认同,再到全球化语境的日本音乐认同。其中不仅涉及到文化传播,还涉及到社会政治变迁问题。当《安里屋协作谣》被不断挪用后,使得在研究中以音乐结构的点,看到了八重山群岛的历史社会文化发展的具体脉络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里屋协作谣》 古谣 古典民谣 新民谣 民谣朋克 历史与变迁
下载PDF
社会评价论视阈中的新民谣学理解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郭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5-129,共5页
长期以来,对于新民谣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新民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产生、反映时代变迁的民众评价活动,包括民谚和顺口溜。互联网的高效传播功能对新民谣产生了重大影响。新民谣是由民众集体创作、针对共同关心的评价对象阐发议论,并... 长期以来,对于新民谣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新民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产生、反映时代变迁的民众评价活动,包括民谚和顺口溜。互联网的高效传播功能对新民谣产生了重大影响。新民谣是由民众集体创作、针对共同关心的评价对象阐发议论,并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谣 缘起 概念 特征 本质
下载PDF
关于新民谣警世功能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郭远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44,共3页
新民谣的民众创作性、广泛流传性和贴近时代性,表明它本质上是民众的社会评价。新民谣作为民众评价活动的导向之一表现为警世功能,其警戒的对象可以是权威,也可以是民众,或者既警权威又警民众。新民谣警世功能与敬畏之心联系在一起,&qu... 新民谣的民众创作性、广泛流传性和贴近时代性,表明它本质上是民众的社会评价。新民谣作为民众评价活动的导向之一表现为警世功能,其警戒的对象可以是权威,也可以是民众,或者既警权威又警民众。新民谣警世功能与敬畏之心联系在一起,"警世"使人产生"敬畏"之心,从而实现教化的目的,这是当今实现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谣 警世 哲学思考
下载PDF
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的前世今生 被引量:7
7
作者 郑月 《艺术科技》 2015年第12期118-118,68,70,共3页
"新民谣"这种音乐形式,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后的中国大陆大有遍地开花之势,从边缘的小众音乐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大量受众的准流行音乐。对中国大陆新民谣流变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艺术形式的赏析上,分析其发展流变背后的... "新民谣"这种音乐形式,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后的中国大陆大有遍地开花之势,从边缘的小众音乐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大量受众的准流行音乐。对中国大陆新民谣流变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艺术形式的赏析上,分析其发展流变背后的社会维度更是必要的,新民谣音乐缘起何处又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怎样的变化,本文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中国大陆新民谣的发展脉络与其呈现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谣 流行音乐 文化研究
下载PDF
大陆新民谣——从“大众”到“民间”的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慧喆 《文学与文化》 2014年第4期133-137,共5页
文本试图分析大陆新民谣的民间文化性质,以及它作为民间文化近年来对大众文化的反拨,并由此探讨在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分庭抗礼的当下,以大陆新民谣为代表的新型民间文化所承载的激活性意义。
关键词 虚大陆新民谣 民间文化 大众文化
下载PDF
新民谣里“孝”的诱导
9
作者 郭远 郭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3-17,共5页
新民谣作为民众评价活动从正反两方面诱导着"孝"的实施。它以诙谐讽喻的方式记录着双向"反馈"模式中单向错位的孝道观;以平易幽默的形式诱导着积极向善的"孝"。新民谣对"孝"的诱导是通过道德... 新民谣作为民众评价活动从正反两方面诱导着"孝"的实施。它以诙谐讽喻的方式记录着双向"反馈"模式中单向错位的孝道观;以平易幽默的形式诱导着积极向善的"孝"。新民谣对"孝"的诱导是通过道德之力来弥补自然本能的不足,以亲子双方的精神需要和子女的自力要求发生作用。在当代工商社会中,对"孝"的诱导可以弥补社会养老的不足,在和睦家庭和稳定社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谣
下载PDF
场所叙事视角下乡愁的多维解构与影响机理——基于新民谣歌词与评论的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洪学婷 黄震方 +1 位作者 陈晓艳 徐冬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3,共9页
乡愁主题的新民谣具有场所叙事特征,通过NVivo10质性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分析新民谣歌词与评论,探讨场所叙事理论视角下乡愁呈现的维度特征与生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乡愁呈现空间、时间、记忆及情感维度。乡愁中的空间维度包括家、... 乡愁主题的新民谣具有场所叙事特征,通过NVivo10质性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分析新民谣歌词与评论,探讨场所叙事理论视角下乡愁呈现的维度特征与生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乡愁呈现空间、时间、记忆及情感维度。乡愁中的空间维度包括家、地方和区域不同的尺度空间,以家为核心意象的乡愁是最广泛的实践;时间维度中具有日、月、年嵌套的时间层次,体现了循环和线性时间下乡愁的表征;乡愁的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交融;记忆维度表现了场景、人物和事件。乡愁是主体人与客体地方在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叙事 新民谣 乡愁 多维解构 影响机理 城镇化
原文传递
小众音乐走向大众化的演变机制——以中国新民谣为例
11
作者 吴静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5期78-79,共2页
新民谣作为传统民谣的一种变体形式,在近几年异军突起,从小众化音乐形式逐渐走向大众化。从新民谣自身发展趋势来看,新民谣从一开始标榜的情怀标签、个性诉求、生活化表达到流行化、多样化的发展转向,实现了自身的转变。对于时代来说,... 新民谣作为传统民谣的一种变体形式,在近几年异军突起,从小众化音乐形式逐渐走向大众化。从新民谣自身发展趋势来看,新民谣从一开始标榜的情怀标签、个性诉求、生活化表达到流行化、多样化的发展转向,实现了自身的转变。对于时代来说,新民谣这一独特的音乐形式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在网络时代下孕育和生长,并通过这一形式来完成时代性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谣 小众音乐 大众化 演变机制
下载PDF
都市新民谣的听觉审美与文化阐释
12
作者 周志强 《艺术广角》 2022年第5期21-34,共14页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对“都市新民谣”的听觉审美与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分析。今天的陈述主要分成两大板块:第一,跟大家简单地汇报和分享此前我对声音文化批评的想法;第二,简单阐述都市新民谣的历史背景、声音特质、文化内涵,以及它所隐藏...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对“都市新民谣”的听觉审美与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分析。今天的陈述主要分成两大板块:第一,跟大家简单地汇报和分享此前我对声音文化批评的想法;第二,简单阐述都市新民谣的历史背景、声音特质、文化内涵,以及它所隐藏着的当代社会文化的内在矛盾。我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我认为,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正在催生一种声音的乌托邦主义——追求极端完美、纯粹的声音,构造出一种对完美生活和完美城市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流行音乐 乌托邦主义 当代社会文化 完美生活 文化阐释 听觉审美 新民谣 历史背景
原文传递
大陆新民谣的民族性特征阐释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嵘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7-61,65,共6页
大陆新民谣是大众音乐艺术的一个分支,表征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方性审美经验。在人类学看来,各民族按照自身所沉淀的"美的规律"创造艺术,将民族艺术之"美的规律"作为具体形态表征,其中所隐含的便是一个民族成... 大陆新民谣是大众音乐艺术的一个分支,表征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方性审美经验。在人类学看来,各民族按照自身所沉淀的"美的规律"创造艺术,将民族艺术之"美的规律"作为具体形态表征,其中所隐含的便是一个民族成其为自身的文化特质。因此,文章将新民谣音乐置于他律性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阐释,在"观察—体验"的方法论原则下,对民谣文本中的"民族性"和"民间性"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出民族、民间的文化与新民谣音乐文本之间的不同文化的融合、交流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新民谣 民族性 民间性 地域文化
下载PDF
新民谣现象透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健 《当代经济》 1994年第1期9-10,共2页
民谣俗称顺口溜。据史料记载。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民谣本身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和舆论渠道,具有一定的舆论价值和社会学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制普遍推行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 民谣俗称顺口溜。据史料记载。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民谣本身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和舆论渠道,具有一定的舆论价值和社会学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制普遍推行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进入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生产高速度增长,人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谣 透析 公款吃喝 万元户 得老 纪委 党风 人民群众 行业不正之风 腐败现象
下载PDF
新民谣热的传播学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丽媛 《采写编》 2019年第4期157-158,113,共3页
最近几年,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和文化行业对新民谣的大力扶持,新民谣开始摆脱相对封闭的亚文化文化圈,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且欣赏其意义价值.随着赵雷、宋冬野、马顿等代表的新民谣歌手进入公众视野,新民谣歌曲名噪一时,欣赏新民谣的人数... 最近几年,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和文化行业对新民谣的大力扶持,新民谣开始摆脱相对封闭的亚文化文化圈,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且欣赏其意义价值.随着赵雷、宋冬野、马顿等代表的新民谣歌手进入公众视野,新民谣歌曲名噪一时,欣赏新民谣的人数与日俱增,新民谣已成为当今流行乐坛最受欢迎的音乐类型之一.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通过对新民谣的传播者、受众、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及传播效果的分析来解读新民谣蹿红的现象,促进新民谣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谣 传播学
下载PDF
论新民谣的主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泽强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50-253,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 ,民间歌谣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层出不穷的民间歌谣以现实主义的手法 ,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丑恶行径以及由社会体制缺陷带来的种种弊端予以大胆的揭露、鞭挞 ,集中体现了老百姓对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强烈感受和革除时弊的... 改革开放以来 ,民间歌谣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层出不穷的民间歌谣以现实主义的手法 ,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丑恶行径以及由社会体制缺陷带来的种种弊端予以大胆的揭露、鞭挞 ,集中体现了老百姓对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强烈感受和革除时弊的强烈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民谣 主旨 现实主义手法 题材
下载PDF
逃避自由下的自我建构——城市主题新民谣的符号消费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尚琴 《宜宾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99-105,共7页
城市主题民谣是新民谣的一大类,这类新民谣是运用一定的符号编码机制对组合轴和聚合轴进行双轴操作进而形成的符号文本。新民谣里的城市符号是符号文本发送者以漂泊之名对城市有意的编码,接受者经过主观化的解码后引起很大程度的共鸣,... 城市主题民谣是新民谣的一大类,这类新民谣是运用一定的符号编码机制对组合轴和聚合轴进行双轴操作进而形成的符号文本。新民谣里的城市符号是符号文本发送者以漂泊之名对城市有意的编码,接受者经过主观化的解码后引起很大程度的共鸣,其背后蕴藏着现代都市青年自我缺失下逃避自由的符号消费心理。在音乐中展开自我的寻求之路,是新民谣里城市符号所拥有的魅力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民谣 双轴操作 符号消费 符号自我 逃避自由
下载PDF
新民谣修辞手法例说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宏星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9年第6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修辞手法 新民谣 “关系” 四世同堂 找关系 行为特征 开门见山地 对比手法 杜文澜 人民群众
下载PDF
从新民谣看亚文化音乐的发展空间与消费 被引量:1
19
作者 司马泓靖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第24期43-44,46,共3页
近年来,电视荧屏上刮起了一股民谣风。娱乐性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让《董小姐》红遍大江南北,这首歌的原唱宋东野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国梦之声》选手的一首《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变成"神曲",乐坛掀起了一股民谣热潮,... 近年来,电视荧屏上刮起了一股民谣风。娱乐性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让《董小姐》红遍大江南北,这首歌的原唱宋东野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国梦之声》选手的一首《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变成"神曲",乐坛掀起了一股民谣热潮,《南山南》《南方姑娘》为大众所热捧,民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在这次新民谣浪潮中,各类风格的新民谣唱作人层出不穷,新民谣的形态、内容和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新民谣的主要传播平台是新兴互联网,如豆瓣小站的兴趣小组和一些网站,还有酒吧、live house等。有知名音乐人指出,和目前市场中占主流地位的大众流行音乐相比,新民谣蕴含着自己的文化力量。新民谣的兴起在消费市场承担的功能不是商业化的娱乐功能,而是唱作人想要流露内心真实的情感,或者想要表达和反映现在的民谣音乐人不得志,无法进入主流音乐市场的一种社会现实。虽然新民谣逐渐回到大众视野,但是笔者认为,新民谣的发展和回归只是选秀节目制造的虚假繁荣。本文排除互联网等新媒体消费空间,主要从新民谣的物理消费空间上分析以新民谣为代表的中国亚文化音乐与消费社会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文化 新民谣 消费社会
下载PDF
当代大陆新民谣的艺术特征及其兴起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苗音子 《北方音乐》 2018年第21期10-10,15,共2页
本文试图对当代大陆新民谣迅速发展的现状进行剖析,分析其兴起的原因和特征,目的在于揭示大众对新民谣音乐的审美正在逐步转变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以及新民谣这一小众音乐体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大陆新民谣 民间性 文学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