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热体制与古地温梯度演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红汉 吴悠 肖秋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1-552,共12页
尽管前人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地块拼合和陆内俯冲、中-下地壳流动以及岩浆活动等过程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工区发育众多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热体制和古地温梯度演化很少涉及,而这些对中生代海相烃源岩油气生成过程以及已生成的油气命运具... 尽管前人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地块拼合和陆内俯冲、中-下地壳流动以及岩浆活动等过程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工区发育众多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热体制和古地温梯度演化很少涉及,而这些对中生代海相烃源岩油气生成过程以及已生成的油气命运具有重要影响.在总结前人有关青藏高原温度场背景和盆地类型演化成果基础之上,运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数据,综合建立了高原腹部中生代海相盆地古地温梯度演化曲线,认为在中生代至古近纪的被动陆缘-弧后盆地-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中生代海相盆地处于相对低的地温梯度条件下(<3.0℃/100m)有利于成熟油的生成;在新近纪至第四纪的青藏高原隆升阶段,这些中生代海相盆地不仅演化成残留盆地,而且还伴随着新的热事件使得盆地地温梯度不均匀急剧上升(~6.5℃/100m),同时会导致大部分中生代海相烃源岩生成的油再度裂解成气和存在二次生烃(气)的可能性.因此,古地温梯度演化决定了在"冷盆"区域可能还存在找油潜力,但在大部分的"热盆"区域只能以找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热体制 古地温梯度 流体包裹体 油气
原文传递
基于重磁震资料的南海新生代盆地分布综合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冯旭亮 张功成 +6 位作者 王万银 赵志刚 邱之云 谢晓军 纪晓琳 鲁宝亮 宋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42-4254,共13页
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南海分布有30多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其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资料的限制,南海存在不同区域盆地研究程度不同,不同区域盆地面积差别较大,部分盆地只是坳陷而没有达到盆地的级别以及盆地外围可能存在凹陷等... 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南海分布有30多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其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资料的限制,南海存在不同区域盆地研究程度不同,不同区域盆地面积差别较大,部分盆地只是坳陷而没有达到盆地的级别以及盆地外围可能存在凹陷等问题.南海新生代盆地分布问题制约了其油气分布规律、储量等基础地质问题的研究.本文以地震剖面数据为约束,以重力资料为主、辅以磁力资料,研究了南海新生代盆地分布及构造区划.通过提取新生代盆地及其构造单元引起的重力异常,结合地震剖面等资料反演了新生界底界面深度及新生界厚度.在充分调研已有盆地和构造单元划分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南海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确定了盆地及构造单元划分标准.以新生界厚度为基础并结合重、磁、震、地质等资料,进行地质-重磁震联合解释,将南海原有的36个盆地重新划分为24个盆地,盆地总面积扩大了约15万km^2.研究表明,南海新生代盆地沉积层厚度在1.5~16km之间,有6个北东东/北东向沉积坳陷带、2个近南北向沉积坳陷带以及1个三角沉积坳陷区;盆地展布方向主要为北东和北东东向,其次为北西和近南北向,呈现"南三北三"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新生代沉积盆地 重磁震联合解释 新生界厚度
下载PDF
西南天山中新生代盆地成矿流体运移规律 被引量:8
3
作者 贾润幸 方维萱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9-541,共13页
乌拉根铅锌矿床和萨热克铜矿床是西南天山中新生代盆地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层控砂砾岩型矿床,乌拉根铅锌矿床产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K1kz5)的粗砂质细砾岩中,后期经历了弱的构造改造作用;萨热克铜矿床产于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上... 乌拉根铅锌矿床和萨热克铜矿床是西南天山中新生代盆地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层控砂砾岩型矿床,乌拉根铅锌矿床产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K1kz5)的粗砂质细砾岩中,后期经历了弱的构造改造作用;萨热克铜矿床产于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上段(J3k2)杂砾岩中,其北矿段后期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改造作用,南矿段可见岩浆热液蚀变作用后的褪色化及叠加成矿作用。为了研究成矿流体和岩浆热液在岩石中的运移规律,分别对上述两个矿区以沉积作用、构造改造作用和岩浆作用为主的代表性岩石测定了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结果表明乌拉根矿区岩(矿)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总体比萨热克矿区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要小;乌拉根铅锌矿区和萨热克铜矿区北矿段矿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均小于下盘围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萨热克铜矿区南矿段经历了岩浆热液蚀变,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小于未受岩浆作用的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且辉绿岩脉下盘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小于上盘。同时通过岩(矿)石组构分析,上述岩(矿)石在成岩和成矿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均与成矿流体或岩浆热液的作用密切相关。在西南天山中新生代层控型矿床中,当成矿流体沿切层断裂上升后会优先选择孔隙度和渗透率高的岩层进行渗滤、扩散、充填和交代作用。岩石中的砾石砾径越大,砾石间隙越大;岩石的硬度越大,其在后期构造变形中越容易形成构造裂隙,对成矿越有利,这也是造成萨热克铜矿北矿带中的金属硫化物颗粒明显大于乌拉根铅锌矿中金属硫化物的重要原因。上述结果表明沉积盆地中成矿流体或岩浆热液的成矿作用越强,岩石受其影响在成岩成矿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越会变小,从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可间接反映成矿过程中成矿作用的强弱,为寻找富矿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沉积盆地 孔隙度和渗透率 盆地构造变形 成矿流体 西南天山
下载PDF
中国北方古亚洲构造域中沉积型铀矿形成发育的沉积-构造背景综合分析 被引量:143
4
作者 焦养泉 吴立群 +4 位作者 彭云彪 荣辉 季东民 苗爱生 里宏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9-205,共17页
近20年的勘查实践表明,横贯中国北方的古亚洲洋造山带及其两侧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沉积型铀矿床形成发育的铀成矿构造域。研究认为,古亚洲洋造山带是重要的富铀地质体,盆-山耦合机制制约下的地表水系搬运沉积作用... 近20年的勘查实践表明,横贯中国北方的古亚洲洋造山带及其两侧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沉积型铀矿床形成发育的铀成矿构造域。研究认为,古亚洲洋造山带是重要的富铀地质体,盆-山耦合机制制约下的地表水系搬运沉积作用是形成铀源供给系统的必要前提,泥岩型铀矿表现为单一铀源供给系统,而砂岩型铀矿则表现为双重铀源供给系统并且铀储层砂体本身的"再生铀源"不容忽视。在逆冲-造山间歇期或裂后热沉降时期,相对松弛和稳定的大地构造背景有利于沉积-成矿环境的形成,泥岩型铀矿需要同沉积期的稳定构造背景,而砂岩型铀矿不仅需要同沉积期的稳定构造背景,也需要成矿期具有适当掀斜作用的构造背景,有些矿床对成矿期后的构造环境还非常敏感。调查发现,当成矿期的含矿流场与沉积期的古水流体系基本一致时,铀储层砂体中层间氧化效率最高而且铀搬运通量最大,更加有利于成就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在区域古构造等因素的协同影响下,同沉积期的古气候背景是制约铀储层砂体和成矿期层间氧化带发育方向和规模的极为重要的地质因素。同沉积期古气候不仅制约了铀储层砂体发育的结构和规模,同时更重要地制约了铀储层内部和外部还原介质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铀储层砂体的形态和结构制约了层间氧化带发育的方向和轨迹,而铀储层内部和外部的还原介质则控制着古层间氧化带推进的里程及前锋线位置,铀矿化作用则与氧化还原地球化学障有关。基于此,毗邻古亚洲洋造山带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都是沉积型铀矿勘查的主要远景区,而针对目标沉积盆地,则需要在深入剖析盆地构造格架以及区域含矿流场补-径-排关系基础上,再依据含铀岩系自身的特征(古气候背景、还原介质类型与分布空间)圈定和评价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岩型铀矿床 铀成矿构造域 古亚洲洋造山带 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下载PDF
试说中国后海西地台的存在和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赵重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22,共7页
晚二叠世至古近纪,在昆仑-秦岭山脉以北的中国北方可能存在过一个后海西地台。它原是晚古生代冈瓦纳与西伯利亚大陆碰撞后形成的一个复杂褶皱区。后经准平原化而成为接受中、新生代沉积盖层的年轻地台。与此同时,劳亚大陆东部也有数个... 晚二叠世至古近纪,在昆仑-秦岭山脉以北的中国北方可能存在过一个后海西地台。它原是晚古生代冈瓦纳与西伯利亚大陆碰撞后形成的一个复杂褶皱区。后经准平原化而成为接受中、新生代沉积盖层的年轻地台。与此同时,劳亚大陆东部也有数个后海西地台形成。俄罗斯中亚古生代褶皱区也遭受过长期剥蚀,曾一度经历过后海西地台的发展。这一事件在中国北方的许多沉积盆地也多有发现,在中国古地理图上也有显示。但是,中国后海西地台遭到了后继构造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运动的破坏。中国后海西地台的确认有助于重新审视中生代以来的中国地质历史和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以及从不同视角重新思考对某些地质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后海西地台 再生克拉通 中国地质史 中国古地理 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下载PDF
河北邯邢地区盐类矿产的成矿条件和远景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富海 孔源 《地质与资源》 CAS 2013年第5期422-425,共4页
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石油、地质等部门的实际勘查资料综合分析,结合邯邢地区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实际情况,初步认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四段及孔店组上部白云岩段地层是盐类矿产赋存的主要层位,是寻找盐类矿产的前提条件,并提出寻找此类矿... 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石油、地质等部门的实际勘查资料综合分析,结合邯邢地区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实际情况,初步认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四段及孔店组上部白云岩段地层是盐类矿产赋存的主要层位,是寻找盐类矿产的前提条件,并提出寻找此类矿床的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沉积盆地 盐类矿产 找矿远景 邯邢地区 河北省
下载PDF
冀中南部钾盐找矿前提条件分析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新卫 郁占英 +1 位作者 郑岩 闫领军 《河北地质》 2011年第3期24-26,共3页
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和石油、地质、煤炭等部门的实际勘查资料,经过综合分析研究,结合本区盆地的实际情况,初步认为具有寻找钾盐的前提条件,并提出了找钾盐的方向。
关键词 新生代沉积盆地 盐类矿产 就盐找钾 找矿方向
下载PDF
南沙海域石油地质概况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木壮 陈强 《海洋地质动态》 1995年第11期5-7,共3页
本文通过对万安、曾母等9个盆地有关油气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南沙海域新生代沉积盆地一分发育,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多层位、多类型的油气储集岩,丰富多彩的圈闭类型,短距离的油气运移和良好的盖层及保存条件。其中,曾母、沙... 本文通过对万安、曾母等9个盆地有关油气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南沙海域新生代沉积盆地一分发育,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多层位、多类型的油气储集岩,丰富多彩的圈闭类型,短距离的油气运移和良好的盖层及保存条件。其中,曾母、沙巴-文莱和万安盆地均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域 石油地质 新生代沉积盆地 圈闭类 盖层
下载PDF
雄关漫道真如铁——论中国油气二次创业 被引量:46
9
作者 刘光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国经历了油气资源的第一次创业 ,在祖国大陆和近海大陆架地区的新生代陆相碎屑岩沉积盆地中 ,发现了一批油气田 ,使原油年产量达 1.6 7亿吨 ,位居世界第五 ,天然气产量达 2 4 1亿立方米 ,居世界第十五位 ,成绩是巨大... 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国经历了油气资源的第一次创业 ,在祖国大陆和近海大陆架地区的新生代陆相碎屑岩沉积盆地中 ,发现了一批油气田 ,使原油年产量达 1.6 7亿吨 ,位居世界第五 ,天然气产量达 2 4 1亿立方米 ,居世界第十五位 ,成绩是巨大的 .但是 ,1993年开始进口原油 30 0 0万吨 ,2 0 0 0年进口原油 72 0 0万吨 ,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建设 ,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发展 ,预测 2 0 10年将进口原油 1亿吨 ,天然气 4 0 0亿立方米 .那么 ,中国油气资源的出路何在 ?作者指出 ,从中国大地构造演化来看 ,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还有巨大的油气潜力 ,尽管其勘探的难度是世界级的 ,但是 ,只要我们切实地依靠科学技术 ,进行油气资源的二次创业 ,迎着困难上 ,在实践中克服困难 ,就可以发现更多的石油天然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油气资源 第一次创业 第二次创业 新生代陆相碎屑岩沉积盆地 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 反向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下载PD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Jurassic Basins in the East of Middle Qilian Block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孟林 李明杰 +2 位作者 曹春潮 张勇军 徐世陆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3年第1期35-39,共5页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urassic basins of Xining, Minhe, and Xiji in the east of middle Qilian were researched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by gravitational, magnetic, and seismic methods. The result shows th...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urassic basins of Xining, Minhe, and Xiji in the east of middle Qilian were researched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by gravitational, magnetic, and seismic methods. The result shows that each of these three basins is an independent structural unit with a NW strike and being separated by upheavals. Two groups of faults with NW and NE directions are developed in the basin, which control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Jurassic basins). The NW faults are the main ones while the NE faults are the secondary for controlling the sedimentation. Of the three basins, the Minhe basin is the favorable prospecting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of middle Qilian Jurassic basi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EVOLUTION prospecting of oil and gas
下载PDF
札达土林泛黄的山水画
11
作者 李忠东 向文军(图) +1 位作者 卢海林(图) 肖枫(图) 《西藏旅游》 2022年第4期92-97,共6页
难以看清的土林土林,一种形成于河湖相地层的独特流水侵蚀地貌,一般形成于中生代一新生代沉积盆地,或者是造山带的山前坳陷带。在我国土林的分布版图中,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土林是分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土林。从形态上讲,札达土林以... 难以看清的土林土林,一种形成于河湖相地层的独特流水侵蚀地貌,一般形成于中生代一新生代沉积盆地,或者是造山带的山前坳陷带。在我国土林的分布版图中,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土林是分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土林。从形态上讲,札达土林以城堡状、宫殿式为特色,也明显有别于其他以柱状为主要形态的土林,显得尤其雄阔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林 札达 山前坳陷 新生代沉积盆地 河湖相地层 流水侵蚀 西藏阿里地区 造山带
原文传递
Sedimentary fill history of the Huicheng Basin in the West Qinling Mountains and associated constraints on Mesozoic intracontinental tectonic evolution 被引量:9
12
作者 LI Wei DONG YunPeng +4 位作者 GUO AnLin LIU XiaoMing LIU YiQun ZHA XianFeng ZHANG KuaiL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1639-1653,共15页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is divided commonly by the Fengxian-Taibai strike-slip shear zone and the Huicheng Basin into the East and West Qinling mountains, which show significant geological differences after the Indo...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is divided commonly by the Fengxian-Taibai strike-slip shear zone and the Huicheng Basin into the East and West Qinling mountains, which show significant geological differences after the Indosinian orogeny. The Fengxian-Taibai fault zone and the Meso-Cenozoic Huicheng Basin, situated at the boundary of the East and West Qinling, provide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tectonic analysis and sedimentological study of intracontinental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Qin- ling Orogenic Belt.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the Huicheng Basin and elucidate its post-orogenic tecton- ic evolution at the junction of the East and West Qinling, we studied the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of fault zones between the blocks of West Qinling, as well as the sedimentary fill history of the Huicheng Basin. First, we found that after the collisional orogeny in the Late Triassic, post-orogenic extensional collapse occurred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Jurassic with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rift basins. Second, in the Lat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a NE-SW compressive stress field caused large-scale sinistral strike-slip faults 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causing intracontinental escape tectonics at the junction of the East and West Qinling, including eastward finite escape of the East Qinling micro-plate and southwest lateral escape of the Bikou Terrane. Meanwhile, the strike-slip-related Early Cretaceous sedimentary basin was formed with a fight-order echelon arrangement in sinistral shear zones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Huicheng fault. Overall during the Mesozoic, the Huicheng Basin and surrounding areas experienced four tectonic evolutionary stages, including extensional rift basin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Jurassic, intense compressive uplift in the Late Jurassic, formation of a strike-slip extensional basin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and compressive uplift in the Late Cretace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the West Qinling the Huicheng Basin sedimentary filling tectonic evolution escape tectonic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