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C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伍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心肌损伤48例对比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瑜 崔巍 杨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1208-1209,共2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伍治疗新生儿窒息(NA)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NA并发心肌损伤患儿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剂量250mg/kg,静脉点滴连用7d。治疗... 目的:探讨维生素C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伍治疗新生儿窒息(NA)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NA并发心肌损伤患儿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剂量250mg/kg,静脉点滴连用7d。治疗组应用维生素C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维生素C剂量100mg/kg大于5 min静脉推注,每日1次,连用7d;丹参川芎嗪注射液0.2ml/kg静脉点滴,疗程7d。观察心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及患儿心率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cTnI分别为1.82±2.02ng/ml和1.79±1.85ng/ml;治疗后分别为0.06±0.02 n g/ml和0.15±0.12ng/ml,治疗后两组结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CK-MB分别为69.2±30.3IU/L和61.8±38.4 IU/L;治疗后两组分别为31.2±12.6IU/L和43.3±16.9IU/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心率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5.6d,对照组7.2d,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维生素C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伍治疗NA并发心肌损伤有治疗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并发症 心肌疾病/药物疗法 抗坏血酸/治疗应用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BAEP改变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雪梅 束晓梅 +2 位作者 王会凤 潘焕 黄美颖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诱发电位(BAEP)改变特征及脑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82例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BAEP检查,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部分患儿进行随访,复查BAEP及进行神经系统体查。结果:282例新生儿中共有BAEP异...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诱发电位(BAEP)改变特征及脑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82例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BAEP检查,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部分患儿进行随访,复查BAEP及进行神经系统体查。结果:282例新生儿中共有BAEP异常81例,其中窒息组74例,占窒息新生儿37.9%,对照组BAEP异常7例,占无窒息儿的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窒息组中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脑损伤发生率分别较足月儿、适于胎龄儿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中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脑损伤发生率较足月儿、适于胎龄儿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室息是引起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BAEP对脑损伤具有高度敏感性,有助于窒息后脑损伤的研究并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不同情况下的窒息新生儿应有不同的干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并发症 脑损伤/病因学 脑损伤/诊断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预后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后血钙降低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付中秋 徐宏 陈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11期1834-183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钙的变化及发生机制、监测血钙的意义,阐述对低血钙的治疗体会。方法对60例住院的窒息新生儿进行血钙测定,并给予补钙及其他综合治疗。结果新生儿窒息后易患低钙血症,且不同窒息程度其血钙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钙的变化及发生机制、监测血钙的意义,阐述对低血钙的治疗体会。方法对60例住院的窒息新生儿进行血钙测定,并给予补钙及其他综合治疗。结果新生儿窒息后易患低钙血症,且不同窒息程度其血钙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窒息组血钙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P<0.05),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组显著低于轻度HIE组(P<0.05),重度HIE组显著低于中度HIE组(P<0.05),且未见补钙造成不良反应。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常伴有低钙血症,血钙随窒息及HIE程度的加深而降低。应注意血钙的监测,及时补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并发症 钙/血液
下载PDF
甘露醇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防 被引量:1
4
作者 曾丽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2508-2508,共1页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并发症 缺氧缺血 脑/预防和控制 甘器醇/治疗应用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合并胎粪吸入综合征肾血流动力学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文文 陈红天 +3 位作者 夏晓辉 危安 刘亮 王群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轻度窒息合并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新生儿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轻度窒息足月新生儿30例,根据其是否合并MAS将其分为非MAS组及MAS组,每组各15例。同时选择同期出生的... [目的]探讨轻度窒息合并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新生儿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轻度窒息足月新生儿30例,根据其是否合并MAS将其分为非MAS组及MAS组,每组各15例。同时选择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1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在出生后24h内、d3、d,采集肾脏血流动力学数据,于其安静入睡状态下运用彩色多普勒探测双侧主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最小流速(EDV)、阻力指数(RI)。[结果]非MAS组、MAS组患儿出生d1时PSV、EDV均低于对照组正常新生儿,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AS组患儿出生d,时EDV低于非MAS组,RI均高于非MA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AS组患儿出生d3时PSV、EDV均低于非MAS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非MAS组、MAS组患儿出生d7时PSV、EDV、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MAS组出生后d1时PSV、EDV最低,RI最高,出生后d5、d,时PSV、EDV逐渐增高,RI逐渐减低,出生后d1时PSV、EDV、RI与d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AS组出生后d1时PSV、EDV较低,RI最高,出生后d3时PSV进一步减低,EDV稍升高,RI最低,出生后d,时PSV、EDV、RI均升高,以PSV升高最明显,出生后d1时PSV、EDV、RI与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三次测值PSV、EDV呈逐步升高趋势,RI呈减低趋势,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窒息新生儿其肾供血减少,以EDV为甚,轻度窒息合并MAS时,肾血流减少更明显,且延续时间长,恢复慢,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及时监测新生儿肾脏供血改变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并发症 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发症 肾动脉/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磷酸肌酸钠早期干预新生儿重度窒息致心肌损害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郑素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8期4319-4319,共1页
关键词 磷酸肌酸/治疗应用 强心药/治疗应用 窒息 新生儿/并发症 心肌/酶学
原文传递
新生儿黄疸诱发臀炎的护理体会
7
作者 乔霜 孙秀春 刘卓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7期4129-4129,共1页
胆红素在肝内的代谢过程包括肝细胞对血液内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胆红素的形成、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排泄入胆道,这是三个互相衔接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发生障碍都可使胆红素积聚于血液内而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正是由于胆红素在新生儿... 胆红素在肝内的代谢过程包括肝细胞对血液内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胆红素的形成、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排泄入胆道,这是三个互相衔接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发生障碍都可使胆红素积聚于血液内而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正是由于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积聚而引起。新生儿的肝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有效的进行胆红素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并发症/护理 炎症/病因学/护理
原文传递
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诊断窒息新生儿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琴 党西强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715-1717,共3页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对本院产科诊断胎儿有宫内窘迫及产时有窒息史的新生儿第1天、第3天、第7天三次留尿样本,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及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选择同期住院...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对本院产科诊断胎儿有宫内窘迫及产时有窒息史的新生儿第1天、第3天、第7天三次留尿样本,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及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选择同期住院无胎儿宫内窘迫及出生时无窒息及严重感染疾病的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 新生儿窒息中性别及生产方式与肾功能受损无关(P>0.05),早产儿及新生儿窒息情况与其肾功能受损有关(x2 =11.44,11.05,P<0.01).新生儿出生第1、3、7天,窒息组尿UM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F=663.393,169.576,23.908,P=0.000),以重度窒息组尤为显著(P =0.000),出生第1天,正常对照组血BUN和Scr与窒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3、7天,窒息新生儿BUN和Scr出现上升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111,46.103,191.566,24.077,P=0.000).结论 窒息新生儿UMA水平第1天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且以重度窒息新生儿为显著,而BUN和Scr水平在第3、7天才异常升高,提示UMA可作为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尿 窒息 新生儿/并发症 肾疾病/病因学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内源性激活素A水平变化与窒息新生儿致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古力娜·艾沙 刘淑萍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激活素A(ACTA)在窒息新生儿中的变化及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窒息足月新生儿68例(观察组)和正常足月新生儿4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检测其出生时脐... 目的探讨内源性激活素A(ACTA)在窒息新生儿中的变化及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窒息足月新生儿68例(观察组)和正常足月新生儿4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检测其出生时脐血、出生后7d的ACT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水平;结合新生儿的颅部CT结果进行HIE的临床分度,比较各组脐血、生后7d血清ACTA、FGF及TNF—α水平变化与窒息程度及HIE分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出生时脐血的ACTA[(3.75±0.71)ng/mlvs(2.84±0.23)ng/ml]、TNF-α[(10.83±1.61)ng/mlvs(9.04±0.88)ng/ml]及FGF[(77.66±23.29)pg/mlvs(36.32±9.40)pg/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38、5.95、11.85,P〈0.05),且重度窒息患儿ACTA水平高于轻度窒息患儿(t=6.01,P〈0.05);新生儿ACTA与出生后的1minApgar评分呈负相关(r=-0.837,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后7d的ACTA、FGF水平仍高于对照组(t=14.86、7.72,P〈0.05),且随着HIE程度加重ACTA也随之增高(P〈0.05);ACTA与HIE患儿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51,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及HIE的严重程度与ACTA密切相关,提示其参与了HIE的发生发展,动态检测ACTA水平对判断HIE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素类/代谢 窒息 新生儿/并发症 缺氧缺血 脑/代谢
原文传递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30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兆贵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854-855,共2页
目的探讨1,6一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综合治疗,并于生后12 h测定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及心功能,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1,6一二磷酸果糖治疗。结果2组患儿... 目的探讨1,6一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综合治疗,并于生后12 h测定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及心功能,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1,6一二磷酸果糖治疗。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肌钙蛋白测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检查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二尖瓣血流频谱测定E峰和A峰峰值流速比值E/A(MVE/A)、三尖瓣血流频谱测定E峰和A峰峰值流速比值E/A(TVE/A)2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6一二磷酸果糖可作为治疗重度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常规辅助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二磷酸酶/治疗应用 窒息 新生儿/并发症/治疗 心肌疾病/治疗
原文传递
尿RBP、NAG及mAlb测定对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全震 蔡志强 +1 位作者 赵艳飞 章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401-1402,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引起的肾损伤与尿中的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微量白蛋白(mAlb)变化的关系。方法对87例新生儿窒息(轻度窒息45例,重度窒息42例)和83例正常新生儿检测尿中的RBP、NAG、mAl...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引起的肾损伤与尿中的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微量白蛋白(mAlb)变化的关系。方法对87例新生儿窒息(轻度窒息45例,重度窒息42例)和83例正常新生儿检测尿中的RBP、NAG、mAlb水平及血BUN、Cr水平,分析新生儿窒息后引起的肾损伤的尿RBP、NAG、mAlb水平及血BUN、Cr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新生儿窒息组尿中的RBP、NAG、mAlb及血中BUN、Cr水平在早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窒息组尿中的RBP、NAG、mAlb及血中BUN、Cr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窒息儿同一组内尿中的RBP、NAG及mAlb的异常检出率高于血中BUN、Cr的异常检出率(P〈0.01)。结论尿中的RBP、NAG、mAlb水平对早期评价新生儿窒息后引起的肾功能损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 氨基葡糖苷酶 白蛋白类 肾疾病/病因学/诊断 窒息 新生儿/并发症
原文传递
认知训练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病毒感染和黄疸性损伤导致听力受损患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邹育庭 胡继红 +5 位作者 陈建树 罗卫红 刘丽君 黄凤舞 欧阳云 夏琼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876-1877,共2页
目的探讨认知训练联合综合康复治疗早期干预婴幼儿听力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4例入选的听力损伤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均为病毒感染后遗留的听力损伤或病理性黄疸后遗留的听力损伤患儿;观察组予认知训练联合... 目的探讨认知训练联合综合康复治疗早期干预婴幼儿听力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4例入选的听力损伤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均为病毒感染后遗留的听力损伤或病理性黄疸后遗留的听力损伤患儿;观察组予认知训练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予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3个月听力检查及格赛尔(Gesell)发育量表DQ比较。结果观察组听力恢复情况和DQ提高率都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认知训练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智力,促进听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病因学/治疗 感染/并发症 黄疸 新生儿/并发症 康复 婴幼儿
原文传递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17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晓霞 王云 宋竹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2472-2473,共2页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7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1 a余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惊厥多发生于1-2岁婴幼儿,都集中在病程的前3d,在1次病程中可单次或多次发作,惊厥多...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7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1 a余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惊厥多发生于1-2岁婴幼儿,都集中在病程的前3d,在1次病程中可单次或多次发作,惊厥多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大多正常,电话随访患儿均未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未发现复发惊厥病例。结论: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恢复快,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炎/并发症 癫痫 正常新生儿/并发症 人类 婴儿
原文传递
围生期窒息继发白内障11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陈勇 薄涛 +3 位作者 里健 陈平洋 谢宗德 李志勇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532-1533,共2页
目的探讨围生期窒息与继发性白内障之间关系。方法2001年1月~2006年2月期间在随访过程中发现继发性白内障的11例患儿,对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儿包括7例早产儿及4例足月儿,均有围生期窒息史。11例患儿中在... 目的探讨围生期窒息与继发性白内障之间关系。方法2001年1月~2006年2月期间在随访过程中发现继发性白内障的11例患儿,对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儿包括7例早产儿及4例足月儿,均有围生期窒息史。11例患儿中在新生儿期表现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占54.5%,另5例发生多器官功能受累。全部患儿均为双侧晶状体发病,发现时平均日龄为(55.4±19.4)d。结论白内障可能是围产期窒息造成多器官功能损伤在眼部的表现,对围产期窒息的婴儿在随访时应注意眼部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减少儿童致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并发症 白内障/病因学
原文传递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11例分析
15
作者 翟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476-1477,共2页
目的:旨在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求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总结分析2006/2008年我院儿科收治的BICE 11例。结果:控制惊厥发作需要使用两种以上的镇静药,无必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结论:提高对BICE的认... 目的:旨在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求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总结分析2006/2008年我院儿科收治的BICE 11例。结果:控制惊厥发作需要使用两种以上的镇静药,无必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结论:提高对BICE的认识,探讨安全有效控制BICE惊厥的药物是临床医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炎/并发症 癫痫 正常新生儿/并发症 人类 婴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