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效果验证
1
作者 刘颖 朱珠 +3 位作者 单春剑 蒲丛珊 王义婷 丁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目的构建新生儿发生低血糖临床风险因素及构建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新生儿低血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南京市某医院133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7:3分为建模组(n=931)、验证组(n=399)。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Hos... 目的构建新生儿发生低血糖临床风险因素及构建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新生儿低血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南京市某医院133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7:3分为建模组(n=931)、验证组(n=399)。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Hosmer-Lemeshow、ROC等评价拟合优度、预测效果。结果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在建模组与验证组中分别为12.57%(117/931)、12.78%(44/399),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合并糖尿病、母亲肥胖、孕期及哺乳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药物、产前使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小于胎龄、血糖检测方式6个因素是独立影响因素。建模组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893(95%CI:0.855~0.931,P=0.000),H-L检验结果为P=0.155,验证组曲线下面积占比0.847(95%CI:0.828~0.9876,P=0.000),H-L检验结果P=0.401。结论本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有效预测新生儿低血糖并划分层级,为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风险分层 母亲合并糖尿病
下载PDF
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潘西安 姜秋实 +2 位作者 蒋慧娣 姚君 黄金华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评估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征、预后转归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低血糖患儿(低血糖组),并采用系统抽样法随机抽取同期住院且血糖监测正常的58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低血... 目的评估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征、预后转归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低血糖患儿(低血糖组),并采用系统抽样法随机抽取同期住院且血糖监测正常的58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低血糖组的临床特征、预后、转归情况,评估影响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以无明显症状居多[48.3%(28/58)],其次为面色发绀[19.0%(11/58)]、呻吟[15.5%(9/58)];合并症以新生儿肺炎居多[84.5%(49/58)],其次为高胆红素血症[25.9%(15/58)]、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17.2%(10/58)]。58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中有11例[19.0%(11/58)]发生低血糖脑损伤,治疗1~2周后复查病情好转,其中8例随访1年,均未遗留后遗症;其他无脑损伤的47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无后遗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血糖组早产儿比例[25.9%(15/58)与10.3%(6/58),χ^(2)=4.710,P=0.030]、日龄<1 d[69.1%(40/58)与46.6%(27/58),χ^(2)=7.696,P=0.021]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65.5%(38/58)与20.7%(12/58),χ^(2)=23.762,P<0.001]、未开奶率[60.3%(35/58)与10.3%(6/58),χ^(2)=33.474,P<0.001]、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0%(11/58)与3.5%(2/58),χ^(2)=7.017,P=0.008]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43.1%(25/58)与8.6%(5/58),χ^(2)=17.985,P<0.001]均高于对照组。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OR=1.719,95%CI:1.005~3.961)、日龄<1 d(OR=2.044,95%CI:1.096~4.327)、剖宫产(OR=3.016,95%CI:1.745~5.216)、未开奶(OR=2.672,95%CI:1.472~4.85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450,95%CI:1.248~4.809)、妊娠期糖尿病(OR=3.080,95%CI:1.774~5.347)均为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早产儿、日龄<1 d、剖宫产、未开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是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注意筛查及鉴别,并及时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脑损伤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GDM孕妇血清甲状腺激素、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关系
3
作者 黎国春 周春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2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甲状腺激素、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305例GDM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58例与血糖正常组247例...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甲状腺激素、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305例GDM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58例与血糖正常组247例,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25-(OH)D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FT3、FT4、25-(OH)D水平与血糖指标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血糖正常组与低血糖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确诊时孕周、孕次、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及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无差异(P>0.05),低血糖组分娩期血糖控制不佳、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1minApgar评分≤7分患儿占比、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高于血糖正常组,血清FT3(6.25±1.47pmmol/L)、FT4(13.95±1.44pmmol/L)、25-(OH)D(27.56±3.28ng/ml)水平均低于血糖正常组(6.76±1.51pmmol/L、18.43±1.56pmmol/L、36.42±5.24ng/ml)(均P<0.05),两组血清TSH水平无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FT3、FT4与FBG、HbA1c呈负相关(P<0.05),与FINS、HOMA-IR无关(P>0.05);25-(OH)D与FBG、HbA1c、FINS、HOMA-IR呈负相关(P<0.05)。分娩期血糖控制欠佳、FBG升高、低出生体重儿、HbA1c升高、FT3降低、FT4降低、25-(OH)D降低是GDM孕妇分娩低血糖新生儿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新生儿低血糖与GDM孕妇血清FT3、FT4、25-(OH)D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低血糖 甲状腺激素 25-羟维生素D 相关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陈娟 田娟 徐蕾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52-154,共3页
目的 研究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6月江苏省启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 189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低血糖症分为对照组(n=85)和观察组(n=1104),收集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基本信息、出生情况... 目的 研究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6月江苏省启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 189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低血糖症分为对照组(n=85)和观察组(n=1104),收集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基本信息、出生情况、喂养情况、合并症情况及产妇妊娠期糖尿病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85例患儿低血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质量、喂养不当、低氧血症、低体温、妊娠期糖尿病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OR=11.753、6.331、2.862、2.728、1.904、2.354,P均<0.05)。结论 胎龄、出生体质量、喂养不当、低氧血症、低体温、妊娠期糖尿病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应适当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新生儿低血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危险因素 胎龄 低氧血症 低体温
下载PDF
新生儿低血糖相关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忆希(综述) 华子瑜(审校)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53-57,共5页
新生儿低血糖临床治疗阈值为<2.2mmol/L或<2.6mmol/L,但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对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相关危险因素、病因分析、救治方案及预后尚存较多争议,主要原因为生后血糖生理性下降及恢复过程(1~2小时龄降至谷浓度0.9~2.0mmol... 新生儿低血糖临床治疗阈值为<2.2mmol/L或<2.6mmol/L,但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对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相关危险因素、病因分析、救治方案及预后尚存较多争议,主要原因为生后血糖生理性下降及恢复过程(1~2小时龄降至谷浓度0.9~2.0mmol/L[1],生后48h内难区分生理过渡性低血糖和可疑持续性低血糖)、无症状低血糖。而持续性(顽固性)低血糖常病因复杂,多与遗传代谢性疾病相关,临床诊疗困难;无确定低血糖持续时长或最低血糖浓度可以预测高危新生儿永久性的神经损伤。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新生儿低血糖相关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高危新生儿 无症状低血糖 谷浓度 诊断标准 临床诊疗 血糖浓度 诊疗进展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莉莎 孙瑞勤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6期127-131,共5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GDM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GDM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后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1、2、3 h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率达到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新生低血糖中应用能够提高新生儿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低血糖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周文娟 陈聪聪 宋鹏鹏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8期133-135,共3页
目的:研究观察多排螺旋CT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儿童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患儿进行研究。患儿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以及脑电图检查,观察并记录成像情况后分析多排螺... 目的:研究观察多排螺旋CT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儿童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患儿进行研究。患儿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以及脑电图检查,观察并记录成像情况后分析多排螺旋CT检查对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诊断效果(以脑电图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用多排螺旋CT诊断这些患儿病情的准确率为95.00%(38/40)。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的结果显示,这些患儿中脑内损伤位置为颞叶的患儿有7例,为顶枕叶的患儿有15例,为额叶的患儿有11例,为额颞叶的患儿有4例。多排螺旋CT检查与脑电图检查检出脑内损伤位置的分布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具有诊断效率高、应用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方便、扫描速度快、成像结果清晰等优点,能够为临床干预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提供依据,进而可减少患儿因治疗不及时产生的脑瘫、智力低下等后遗症,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诊断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
下载PDF
血糖分级管理对新生儿低血糖患儿血糖控制的影响
8
作者 吴蕾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低血糖干预中引用血糖分级管理的效果及对患儿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2月—2022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低血糖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患儿的相关资料,以不同的干预形式为分组依... 目的探究新生儿低血糖干预中引用血糖分级管理的效果及对患儿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2月—2022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低血糖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患儿的相关资料,以不同的干预形式为分组依据,将8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定期血糖监测及哺乳指导,其中观察组患儿在以上基础上进行血糖分级管理,随后对两组重症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水平、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行为神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重症低血糖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患儿重症低血糖发生率为17.50%,观察组患儿重症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意识、肌张力、反射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1、2、3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均升高,并且相同时间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2.50%,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7.50%,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提高新生儿低血糖治疗效果、控制血糖水平,采用血糖分级管理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血糖水平,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血糖分级管理 重症低血糖 血糖水平 症状 体征 并发症
下载PDF
氢化可的松联合静脉滴注葡萄糖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戴丽莹 王李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6期2785-2788,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氢化可的松联合静脉滴注葡萄糖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8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为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以静脉滴注葡萄糖治疗,观察组以氢化可的松联... 目的:分析探讨氢化可的松联合静脉滴注葡萄糖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8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为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以静脉滴注葡萄糖治疗,观察组以氢化可的松联合静脉滴注葡萄糖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生长发育指标、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治疗安全性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BGL)、胰高血糖素(Glu)高于对照组,胰岛素(IN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体重、身高、头围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联合静脉滴注葡萄糖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儿血糖水平,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改善患儿脑损伤程度,治疗安全性较好,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氢化可的松 葡萄糖 临床疗效 血糖水平 生长发育 脑损伤
下载PDF
新生儿低血糖导致的脑损伤的风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10
作者 尚小姣 贾耀丽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20-21,35,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导致的脑损伤的风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54例低血糖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脑损伤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54例...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导致的脑损伤的风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54例低血糖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脑损伤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54例低血糖新生儿中发生脑损伤27例(17.53%),与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早产、围产期缺氧、喂养困难、惊厥、脑电图(EEG)异常、母亲合并妊娠糖尿病、低血糖持续时间>24h、脑红蛋白(NGB)水平≥150m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50μg/L的患儿占比均更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胎龄(OR=1.902)、围产期缺氧(OR=1.781)、喂养困难(OR=2.395)、惊厥(OR=12.366)、EEG异常(OR=15.251)、母亲合并妊娠糖尿病(OR=8.793)、低血糖持续时间(OR=8.156)、NGB水平(OR=2.935)、NSE水平(OR=2.411)是影响低血糖脑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7例低血糖脑损伤患儿均存在顶枕部头皮层受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均表现为高信号,14例(51.85%)患儿经T_1加权像(T1WI)、矢状面T2加权像(T2WI)均正常信号,2例(7.41%)T_1WI正常信号、T_2WI高信号,2例(7.41%)T_1WI低信号、T_2WI正常信号,9例(33.)33%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结论 新生儿低血糖导致的脑损伤的风险因素包括胎龄、围产期缺氧、喂养困难、惊厥、EEG异常、母亲合并妊娠糖尿病、低血糖持续时间、NGB和NSE水平等,患儿影像学特征可表现为顶枕部头皮层受累、DWI高信号,部分患儿T_1WI、T_2WI信号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脑损伤 风险因素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ANGPTL3、Myostatin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冷在华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血清肌肉生长抑素(Myostatin)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四川省雅安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血清肌肉生长抑素(Myostatin)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四川省雅安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四川省雅安市中医医院体检的80名健康孕妇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ANGPTL3、Myostatin表达水平,分析ANGPTL3、Myostatin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随后收集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产后资料,排除3例早产和1例死胎,将剩余的76例顺利娩出胎儿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依照新生儿是否出现低血糖进行分组,将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的50例患者分为新生儿低血糖组,将26例未出现新生儿低血糖的患者分为非新生儿低血糖组,对比两组患者孕期ANGPTL3、Myostatin表达水平及临床一般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ANGPTL3、Myostatin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孕妇孕期ANGPTL3、Myostat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NGPTL3、Myostatin与妊娠期糖尿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新生儿低血糖组与非新生儿低血糖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然流产史情况、年龄、孕前BMI、分娩孕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ANGPTL3、Myostatin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NGPTL3、Myostatin为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NGPTL3、Myostatin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另外通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ANGPTL3、Myostatin水平可预测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因此需在生产时采取相关措施及时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现象,或对此类新生儿娩出后及时补充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 血清肌肉生长抑素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低血糖
下载PDF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并发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小杰 方敏 +1 位作者 徐先明 万小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在我院产前检查及分娩的1221例单胎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按50g葡萄糖筛查(GCT)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结果将产妇分为:血糖正常孕妇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在我院产前检查及分娩的1221例单胎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按50g葡萄糖筛查(GCT)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结果将产妇分为:血糖正常孕妇组、GCT阳性组、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组(GIGT组)、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同时根据GDM组患者是否应用胰岛素分为无胰岛素治疗组(GDM-A1组)和胰岛素治疗组(GDM-A2组)。分别统计5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糖均值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GDM-A2组的新生儿与血糖正常孕妇组、GCT阳性组、GIGT组、GDM-A1组相比,其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血糖均值之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DM-A2组孕妇虽经系统治疗,其分娩的新生儿仍应加强产后2小时血糖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新生儿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新生儿低血糖
下载PDF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MRI表现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红 王晓明 +2 位作者 丁长伟 陈丽英 郭启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MRI特征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临床确诊的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的临床及MRI资料,低血糖诊断标准为血糖值<2.6 mmol/L。结果低血糖脑损伤主要累及顶枕部,占94.12%(32/34),其中双侧顶枕叶61.76%(21...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MRI特征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临床确诊的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的临床及MRI资料,低血糖诊断标准为血糖值<2.6 mmol/L。结果低血糖脑损伤主要累及顶枕部,占94.12%(32/34),其中双侧顶枕叶61.76%(21/34);胼胝体压部损伤亦较为常见,占64.71%(22/34);额叶损伤占32.35%(11/34),11例中有6例为弥漫性脑损伤累及额叶。脑损伤主要表现为皮髓质交界不清,呈稍低T1稍高T2信号,DWI上病变均呈明显高信号。结论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具有一定特征性,以双侧顶枕叶伴随胼胝体压部损伤最为常见,严重时可表现为弥漫性脑损伤;DWI更有利于辨别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H-FABP及cTnI联合检测在诊断新生儿低血糖后心肌损害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魏继红 杨小巍 +1 位作者 柏金秀 姬静璐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4358-4360,共3页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肌钙蛋白I(cTnI)在诊断新生儿低血糖后心肌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2例新生儿低血糖症患儿(试验组)于发病后0-3、24、48h分别测定血清H-FABP和cTnI水平,并与同一时期新生儿黄疸...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肌钙蛋白I(cTnI)在诊断新生儿低血糖后心肌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2例新生儿低血糖症患儿(试验组)于发病后0-3、24、48h分别测定血清H-FABP和cTnI水平,并与同一时期新生儿黄疸患儿30例(对照组)比较。按血糖下降水平(1.0-2.1mmol/L、〈1.0mmol/L组)、低血糖持续时间(〈24h、≥24h组)、低血糖临床表现(有症状、无症状组)进行分组比较。分析H-FABP和cTnI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0-3、24h试验组H-FA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4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3h试验组与对照组c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8h实验组cTn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血糖小于1.0mmol/L、低血糖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24h、有低血糖症状组H-FABP及cTnI水平高于对应的其他组别(P〈0.05、P〈0.01、P〈0.01)。发病后0-3、48h,H-FABP与cTnI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优于二者单独检测的灵敏度,二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与单独检测无明显差异。结论 H-FABP与cTnI联合检测在低血糖后心肌损害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心肌损害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
下载PDF
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8
15
作者 宝凌云 易欣 +2 位作者 高瑾 胡熙 杜琨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7月-2015年7月入住本院的34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血糖浓度进行分组,将血糖浓度〈2.2 mmol/L为低血糖组,其中新生儿低血糖组32例,正常新生儿组308例。分别采用Pear...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7月-2015年7月入住本院的34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血糖浓度进行分组,将血糖浓度〈2.2 mmol/L为低血糖组,其中新生儿低血糖组32例,正常新生儿组308例。分别采用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低血糖新生儿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正常新生儿组与低血糖新生儿组在新生儿出生情况(出生体重、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母亲围生期情况(母亲年龄、妊高症)及新生儿合并症(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窒息、先心病、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高胆红素血症、甲减)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新生儿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新生儿出生情况(出生体重、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母亲围生期情况(母亲年龄、妊高症)、新生儿合并症(新生儿窒息、先心病、高胆红素血症)。结论 影响新生儿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为:出生体重、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母亲年龄、妊高症、新生儿窒息、先心病、高胆红素血症,控制这些因素为有效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影响因素 妊高症
下载PDF
新生儿低血糖与早期神经发育迟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廖柳华 林俊荣 卢莉敏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与早期神经发育迟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低血糖新生儿,发生早期神经发育迟缓的20例为研究组,余下60例为对照组,对可能造成早期神经发育迟缓的相关诱因进行单因素分析,有显著差异...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与早期神经发育迟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低血糖新生儿,发生早期神经发育迟缓的20例为研究组,余下60例为对照组,对可能造成早期神经发育迟缓的相关诱因进行单因素分析,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性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可见低血糖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窒息、开奶时间、惊厥、血糖水平、低血糖持续时间、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GG)检查与早期神经发育迟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新生儿窒息、惊厥、低血糖水平、低血糖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脑电图检查异常为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早期神经发育迟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惊厥、低血糖水平、低血糖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脑电图检查异常为新生儿低血糖患儿发生早期神经发育迟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当重视此类危险因素,并尽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早期神经发育迟缓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新生儿低血糖68例临床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冬梅 潘卫 +1 位作者 张文瓒 任梅惠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541-542,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病因。方法 对易发生低血糖者连续观察血糖。结果 检出低血糖 6 8例。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无特异性 ,易被原发病掩盖。有苍白、无力、反应差、呼吸暂停、阵发性青紫、抽搐等 ,及时补充葡萄糖 3d...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病因。方法 对易发生低血糖者连续观察血糖。结果 检出低血糖 6 8例。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无特异性 ,易被原发病掩盖。有苍白、无力、反应差、呼吸暂停、阵发性青紫、抽搐等 ,及时补充葡萄糖 3d内血糖均正常。常见疾病 :围产期窒息 4 1例 ,咽下综合征 4例 ,上消化道畸形 2例 ,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 8例 ,母患糖尿病 3例 ,单纯喂养困难 10例。结论 新生儿血糖易受各种生理及病理因素影响产生波动 ,血糖过低可影响脑细胞能量代谢而导致脑损伤。对高危新生儿应进行血糖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疾病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 被引量:17
18
作者 高鹰 卢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2期68-70,73,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9例,采集包括产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孕期胰岛素用量、新生儿血糖等资料。结果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与饮食控制血糖的患者新...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9例,采集包括产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孕期胰岛素用量、新生儿血糖等资料。结果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与饮食控制血糖的患者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应用胰岛素能有效控制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低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
下载PDF
胰岛素C肽检测在新生儿低血糖症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伟娜 郭淑芹 +3 位作者 李志红 杨彩珍 唐伟 杨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0期1424-142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胰岛素、C肽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新生儿325例,所有患儿入院后立即取静脉血查胰岛素、C肽和血糖。结果胰岛素或C肽升高时,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的比率分别为86.30%和92.50%;新生儿低血糖时,胰岛素与C肽升高的... 目的探讨血清中胰岛素、C肽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新生儿325例,所有患儿入院后立即取静脉血查胰岛素、C肽和血糖。结果胰岛素或C肽升高时,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的比率分别为86.30%和92.50%;新生儿低血糖时,胰岛素与C肽升高的比率仅为54.78%和16.09%。结论新生儿低血糖时,胰岛素、C肽不一定升高;胰岛素、C肽升高时,新生儿大多出现低血糖。检测胰岛素与C肽水平可减少低血糖的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C肽 新生儿低血糖
下载PDF
73例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钱晨 杨爱君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73例诊断为低血糖症的住院新生儿病历资料。结果 1128例住院新生儿,低血糖症73例,发病率为6.47%,其中早产儿40例(54.79%),小于胎龄儿11例(15.07%)...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73例诊断为低血糖症的住院新生儿病历资料。结果 1128例住院新生儿,低血糖症73例,发病率为6.47%,其中早产儿40例(54.79%),小于胎龄儿11例(15.07%),巨大儿12例(16.44%),母亲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35例(47.95%),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3例(17.81%),新生儿窒息7例(9.59%),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3例(17.81%)。73例低血糖症患儿中,低血糖发生在生后2小时内的新生儿46例(63.01%)。有临床表现的新生儿15例(20.55%)。低血糖症的发生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母亲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呈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无显著相关(P=0.094)。结论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母亲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是低血糖症的危险因素,高危新生儿应早期监测血糖,尤其是生后2小时内,及时发现并纠正低血糖,最大限度减少低血糖造成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妊娠期糖尿病 小于胎龄儿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