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2篇文章
< 1 2 2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光照射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姜宝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蓝光照射与益生菌口服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和观察组患儿治疗方法分别为蓝光照射和蓝光照...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蓝光照射与益生菌口服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和观察组患儿治疗方法分别为蓝光照射和蓝光照射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观察组粪便排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71±0.25)d、(6.12±1.03)d、(5.48±0.43)d,对照组粪便排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85±0.29)d、(8.32±1.19)d、(7.88±0.76)d;观察组平均大便次数为(3.93±0.32)次,对照组平均大便次数为(1.36±0.15)次;观察组粪便排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大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19.27±25.42)μmol/L,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51.47±27.13)μmol/L,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较之于对照组偏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日摄奶量和体质量增加量分别为(356.00±49.00)mL、(159.70±24.40)g,对照组平均日摄奶量和体质量增加量分别为(323.00±50.00)mL、(125.60±23.50)g;观察组平均日摄奶量和体质量增加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蓝光照射与益生菌口服治疗,能促使患儿的胆红素水平降低,改善营养状况和治疗状况,疗效安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胆红素水平 益生菌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下载PDF
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陈清 张新发 方福龙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7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9月在赣州市会昌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开...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9月在赣州市会昌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开展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开展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TBIL、DBIL、IBI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OD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SOD水平下降幅度及MDA水平上升幅度均比对照组明显更小(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黄疸开展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与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均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但在减轻患儿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持续蓝光照射治疗 间歇蓝光照射治疗 血清胆红素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过申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94-97,共4页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6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福建省总队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药联合组(n=52)和西...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6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福建省总队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药联合组(n=52)和西药治疗组(n=52)。西药治疗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中西药联合组在西药治疗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疗效、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水平、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西药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西药治疗组的82.69%(χ^(2)=4.981,P=0.026);中西药联合组黄疸消退时间为(6.53±1.67)d,短于西药治疗组的(7.54±1.72)d(t=3.038,P=0.003)。治疗后,2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西药联合组低于西药治疗组(P<0.05或P<0.01);2组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且中西药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西药治疗组(P<0.05或P<0.01)。中西药联合组与西药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9.62%vs. 5.77%,χ^(2)=0.135,P=0.713)。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可靠,不仅能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退,还可增强患儿免疫力,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口服液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胆红素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分析保护性睡眠护理联合水疗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黄妙华 刘柳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24-126,130,共4页
目的:分析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应用保护性睡眠护理联合水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医院收治的新生儿中的黄疸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保护性... 目的:分析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应用保护性睡眠护理联合水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医院收治的新生儿中的黄疸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保护性睡眠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水疗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水平,采用婴幼儿的睡眠质量问卷对患儿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夜间觉醒次数,夜间睡眠时间、睡眠总时间和日间睡眠时间,同时比较2组患儿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呕吐、皮肤损伤和发热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夜间觉醒次数较对照组少,夜间睡眠时间以及睡眠总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入睡潜伏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应用保护性睡眠护理联合水疗可将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睡眠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睡眠护理 水疗 新生儿黄疸 血清胆红素 睡眠质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和改善睡眠情况效果分析
5
作者 陈景春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和改善睡眠情况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医院院感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和改善睡眠情况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医院院感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黄疸指数(13.22±1.01)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6.12±1.5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16.14±3.53)μmol/L、直接胆红素水平(7.28±1.21)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9.42±3.01)μmol/L、(9.88±2.01)μmol/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便初排时间(2.22±0.13)h、胎便转黄时间(33.79±1.41)h、退黄时间(5.33±1.29)d低于对照组的(5.11±0.68)h、(59.83±2.54)h、(6.21±2.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白天睡眠时间(8.18±1.58)h、夜间睡眠时间(9.48±1.68)h、总睡眠时间(17.66±2.88)h,高于对照组的(7.08±1.31)h、(8.28±1.37)h、(15.36±2.6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还能改善其睡眠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综合护理 睡眠质量 护理效果
下载PDF
穴位抚触按摩结合多次间断照射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6
作者 周俊霞 孙慧 张华茹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45-747,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抚触按摩结合多次间断照射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用多次间断照射蓝光治疗,观察组加用穴位抚触按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观察组优... 目的:观察穴位抚触按摩结合多次间断照射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用多次间断照射蓝光治疗,观察组加用穴位抚触按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水平[经皮胆红素值(TCB)、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抚触按摩结合多次间断照射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抚触 穴位按摩 多次间断照射蓝光
下载PDF
蓝光照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感染性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周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8期1357-1359,共3页
目的:研究蓝光照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治疗感染性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血清白蛋白(ALB)、非结合胆红素(UCB)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感染性黄疸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 目的:研究蓝光照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治疗感染性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血清白蛋白(ALB)、非结合胆红素(UCB)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感染性黄疸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例。B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A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培菲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黄疸指数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及治疗前、治疗1周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血清ALB、γ-谷氨酰转移酶(γ-GT)、UC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TGF-1)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A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治疗1周后A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B组,黄疸指数水平低于B组(P<0.05);治疗1周后A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B组(P<0.05);治疗1周后A组血清UCB、γ-GT、TGF-1水平低于B组,ALB水平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蓝光照射治疗感染性新生儿黄疸基础上,加用培菲康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照射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感染性新生儿黄疸 疗效
下载PDF
循环式单面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安全性
8
作者 潘利敏 聂莎莎 张彦生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循环式单面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黄疸新生儿,按照入组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持续式单面光疗,观察组采用循环式单面光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的... 目的探讨循环式单面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黄疸新生儿,按照入组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持续式单面光疗,观察组采用循环式单面光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72 h,两组TBIL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退黄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环式单面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与持续式单面光疗相当,但其起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式单面光疗 新生儿黄疸 效果
下载PDF
间歇与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9
作者 夏涛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 对比间歇与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广丰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采用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与观察组(采用间歇... 目的 对比间歇与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广丰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采用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与观察组(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各30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胆红素指标水平、氧化应激反应、免疫功能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疸指数、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superoxide dismut ase,SOD)较对照组高,观察组丙二醛水平(malondialdehyde,MDA)较对照组低,观察组T细胞亚群CD4+、CD4+/CD8+较对照组高,观察组CD8+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持续性蓝光照射,间歇性蓝光照射疗效显著,可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提升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间歇蓝光照射 持续蓝光照射
下载PDF
晒太阳能替代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吗
10
作者 陈敏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4期69-69,共1页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发生在大约60%的足月婴儿和80%的早产婴儿中。新生儿黄疸通常是由于高水平的胆红素在血液中积累所致,这种物质在体内过多时会导致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大多数情况下,新生儿黄疸是无害的,并且会在...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发生在大约60%的足月婴儿和80%的早产婴儿中。新生儿黄疸通常是由于高水平的胆红素在血液中积累所致,这种物质在体内过多时会导致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大多数情况下,新生儿黄疸是无害的,并且会在几天内自行解决。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高水平的胆红素可能会对婴儿的大脑造成损害,这种情况称为核黄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早产婴儿 新生儿 黄疸 胆红素 足月婴儿 光疗治疗 晒太阳
下载PDF
益生菌制剂分别联合间歇和持续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段立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10-0013,共4页
探讨益生菌制剂分别联合间歇和持续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一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对比益生菌制剂联合间歇蓝光治疗、益生菌制剂联合持续蓝光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时... 探讨益生菌制剂分别联合间歇和持续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一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对比益生菌制剂联合间歇蓝光治疗、益生菌制剂联合持续蓝光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时间更短,血清指标改善明显,并且不良反应更少,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制剂联合间歇蓝光治疗能够缩短治疗所需时间,促使患儿更好地发育,并且并发症出现率也更低,治疗安全性有所保障,可以减少对患儿后续成长的不良影响,是优化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有效途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制剂 间歇 持续 蓝光治疗 新生儿黄疸
下载PDF
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仇秋琼 韦拔 +2 位作者 黄雪美 张景莹 杨雪华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2期64-67,共4页
比较间隙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两种治疗模式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疗效差异。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经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的80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接受间隙蓝光照射)和观察组(40例,接受持续蓝光照... 比较间隙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两种治疗模式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疗效差异。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经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的80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接受间隙蓝光照射)和观察组(40例,接受持续蓝光照射)。对两组患儿进行详细观察和护理,记录治疗过程中的胆红素水平变化。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效果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黄疸临床症状得到更迅速的缓解,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果表明,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持续蓝光照射比间隙蓝光照射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间隙 持续蓝光照射 胆红素 照射模式
下载PDF
蓝光联合低剂量维生素D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庄新刚 李晓琳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5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蓝光联合低剂量维生素D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平邑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68例黄疸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蓝光治疗,观察组采用蓝光... 目的探讨蓝光联合低剂量维生素D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平邑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68例黄疸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蓝光治疗,观察组采用蓝光联合低剂量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 d及5 d后,观察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光联合低剂量维生素D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蓝光 维生素D 黄疸指数 血清胆红素
下载PDF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14
作者 谭娟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2-0066,共5页
分析新生儿黄疸的短时多次蓝光疗法的效果。方法 将我科20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形成常规组与多次组,分别采取常规蓝光疗法或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对比效果。结果 多次组各项指标均具有优势(p<0.05)。结论 短时多次... 分析新生儿黄疸的短时多次蓝光疗法的效果。方法 将我科20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形成常规组与多次组,分别采取常规蓝光疗法或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对比效果。结果 多次组各项指标均具有优势(p<0.05)。结论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可以提高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效果,减少其不良反应,促进新生儿的康复与成长,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 多次 蓝光疗法 新生儿黄疸
下载PDF
值得重视的新生儿黄疸
15
作者 刘彩虹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1期56-57,共2页
新生儿黄疸是较为常见的问题,然而,很多家长却对此缺乏正确认识。他们认为黄疸只是一个小问题,可以通过晒太阳或喂水来解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新生儿黄疸可能隐藏着不小的风险,严重者会对宝宝的大脑造成损伤,甚至导致致命后果。... 新生儿黄疸是较为常见的问题,然而,很多家长却对此缺乏正确认识。他们认为黄疸只是一个小问题,可以通过晒太阳或喂水来解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新生儿黄疸可能隐藏着不小的风险,严重者会对宝宝的大脑造成损伤,甚至导致致命后果。因此,在面对新生儿黄疸时,家长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正确认识和及时处理新生儿黄疸是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及时处理 晒太阳 常见的问题 家长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茵黄洗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李俊 周斌 +1 位作者 李晓华 曾玉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38-0041,共4页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茵黄洗剂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3年1月~2023年10月医院收治的80例患有黄疸的新生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40例)与观察组(茵黄洗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治疗,40例),治...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茵黄洗剂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3年1月~2023年10月医院收治的80例患有黄疸的新生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40例)与观察组(茵黄洗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治疗,40例),治疗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住院期间的治疗相关指标比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茵黄洗剂联合治疗在新生儿黄疸治疗方面效果显著,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茵黄洗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不良反应 胆红素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行为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影响
17
作者 刘帅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200-0203,共4页
新生儿黄疸治疗时,探究行为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应用价值及在护理质量方面评价。方法 本次活动中,有82例患儿确定参与,经调查发现,以上患儿均在同一时间收入,即 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而后分组,该项操作的指导原则为 奇偶数字法,组别... 新生儿黄疸治疗时,探究行为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应用价值及在护理质量方面评价。方法 本次活动中,有82例患儿确定参与,经调查发现,以上患儿均在同一时间收入,即 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而后分组,该项操作的指导原则为 奇偶数字法,组别名称为 对照组、实验组,两个组别筛选患儿检查后,在临床上被明确为“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阶段,参与本次活动的两个组别患儿分别开展常规护理、行为护理,持续干预后,对最终疗效展开比较,具体内容包括 母乳喂养率、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水平。结果 (1)母乳喂养率方面,两个组别统计数据为70.73%(29/41)、92.68%(38/41),比较结果中,实验组高,P<0.05;(2)实验组中,纳入研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关于护理总有效率计算值为92.68%(38/41),相较对照组计算数据(73.17%,30/41),实验组高,P<0.05;(3)实验组中,护理质量评分(91.58±2.39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2.09±1.44分)VS对照组(80.19±3.44分、82.57±2.16分),展现出了更高水平,P<0.05。结论 临床上,和常规护理比较,行为护理的应用效果更佳,可提高母乳喂养率,此外,以上护理模式还能够减轻新生儿黄疸患儿疾病症状,对总有效率、护理质量、家属满意度的保障性较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总有效率 母乳喂养率 护理质量 满意度 行为护理
原文传递
舒适护理联合抚触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8
作者 黄焕燕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舒适护理联合抚触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治疗中的有效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 本研究旨在评估舒适护理联合抚触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治疗中的有效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标准医疗护理,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联合抚触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以及儿童舒适度评分。结果显示,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和COMFORT Scal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和COMFORT Scal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舒适护理联合抚触护理干预方案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是有效的,能显著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并提高新生儿的舒适度。这为新生儿黄疸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证据,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抚触护理 护理干预 舒适护理
下载PDF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19
作者 冯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27-0130,共4页
分析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实施抚触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于2022.6月开始,并在2023.6月结束,研究对象的选取,是在该时间段选择 黄疸新生儿,共选100例,数字表分组,分成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含有50例病患以及研究组、抚触护理,有50例,对新生... 分析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实施抚触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于2022.6月开始,并在2023.6月结束,研究对象的选取,是在该时间段选择 黄疸新生儿,共选100例,数字表分组,分成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含有50例病患以及研究组、抚触护理,有50例,对新生儿胆红素相关指标、黄疸指数、排便情况、家长满意度和体格发育情况分析比较。结果 护理效果即总有效率研究组更高,两组相比差异突出,P<0.05;在比较黄疸指数、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时,时间节点如果在护理前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指标水平更低的组别为研究组,P<0.05;胎便转黄、黄疸消退和首次排便时间研究组时间更少,比较P<0.05;对照组家长满意率没有研究组高,比较差异突出,P<0.05;体格发育状况两组对比,体重指数增长、身高增长、头围增长指标水平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 把抚触护理使用到黄疸患儿之中,会加快新生儿的排便以及黄疸消退,患儿机体指标也随之改善,使体格发育情况更加良好,健康的成长,值得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触护理 新生儿黄疸 家长满意度 体格发育
下载PDF
药浴水疗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护理
20
作者 卢妙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31-0134,共4页
探究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药浴水疗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样本纳入起始时间:2023年01月,样本纳入截止时间:2023年07月,基于乱数表法随机分为药浴水疗组(n=100,常规护理干预联合早期药浴水疗护理干预)以及... 探究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药浴水疗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样本纳入起始时间:2023年01月,样本纳入截止时间:2023年07月,基于乱数表法随机分为药浴水疗组(n=100,常规护理干预联合早期药浴水疗护理干预)以及日常护理组(n=100,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黄疸出现时间、新生儿体征(体重、身长、上臂围)、黄疸指数、胎便时间(首次排便、胎便转黄)。结果 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方面对比,药浴水疗组黄疸出现时间长于日常护理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出生时,两组的体重、身长、上臂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后2周、4周药浴水疗组的体重、身长、上臂围均大于日常护理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药浴水疗组出生3天后的新生儿黄疸指数显著低于日常护理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药浴水疗组胎便时间(首次排便、胎便转黄)均早于日常护理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应用早期的药浴水疗能够有效改善黄疸情况,降低胆红素水平、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使用方式简单,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新生儿家长认可度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药浴水疗 黄胆指数 红细胞免疫功能水平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