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科护理专业新生研讨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1
作者 刘茜文 钟华 +1 位作者 刘英 陈红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新生研讨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5个阶段设计新生研讨课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并于2022级69名护理专业一年级新生中实施。课程结束后通过调查学生们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认可度,运...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新生研讨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5个阶段设计新生研讨课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并于2022级69名护理专业一年级新生中实施。课程结束后通过调查学生们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认可度,运用Giorgi分析法对学生课程感想进行内容分析,以评价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应用效果。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该课程思政设计的广度、深度、逻辑关联及总体评价中,选择非常认可的比例分别为81.2%%、85.5%、82.6%和89.9%;学生课程感想资料分析共提炼3个主题,分别为涵育职业素养、培育科学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结论新生研讨课课程思政教学能够保证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并获得学生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护理 新生研讨课 程思政
下载PDF
工程认证视角下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探究——以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例
2
作者 张志义 管伟明 +3 位作者 李鑫 陈辉 张军辉 杨少青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在我国高校大规模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趋势下,工程专业认证逐渐成为高校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工程认证理念对于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地方高校工程教育专业内涵式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我国高校大规模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趋势下,工程专业认证逐渐成为高校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工程认证理念对于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地方高校工程教育专业内涵式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该文结合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现状和学生情况,以工程认证理念为导向,对采矿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旨在树立采矿工程专业新生专业认同感,构建学生专业认知体系,改善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优秀学生流失严重的问题,留住更多优秀人才从事采矿工程专业的学习和工作,从而缓解我国新疆地区高水平采矿人才紧缺的局面,助力新疆大学新工科建设及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认证 采矿工程专业 新生研讨课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航天时代的天文学”新生研讨课教学实践探索
3
作者 杨希祥 郑伟 王奕迪 《大学教育》 2023年第2期81-84,共4页
新生研讨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对国防科技大学“航天时代的天文学”新生研讨课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包括以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内容设计、以学生全员全程高效参与为目标的研讨组织模式、以贡献度为主要导... 新生研讨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对国防科技大学“航天时代的天文学”新生研讨课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包括以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内容设计、以学生全员全程高效参与为目标的研讨组织模式、以贡献度为主要导向的考核评价模式等,为高等院校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时代的天文学 新生研讨课 内容设计 组织模式 考核评价
下载PDF
新生研讨课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以“宇航技术的发展与空间仪器”课程为例
4
作者 冯旭哲 瞿智 +2 位作者 陈建云 胡梅 周超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16期88-91,共4页
“宇航技术的发展与空间仪器”是面向全校新生开设的一门研讨选修课。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要了解国内外卫星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掌握航天技术基础知识、微小卫星技术和空间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熟悉微型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技术在航天中... “宇航技术的发展与空间仪器”是面向全校新生开设的一门研讨选修课。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要了解国内外卫星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掌握航天技术基础知识、微小卫星技术和空间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熟悉微型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技术在航天中的应用及发展。为了让课程在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承担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任,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内容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新观点,分析了教学效果,最终使该课程的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内容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航技术 空间仪器 程思政 新生研讨课
下载PDF
高校实验类新生研讨课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
5
作者 刘宇宏 宋剑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4期34-37,共4页
胸怀“国之大者”,丰富和发展课堂思政课的内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该文以新生研讨课的育人意义为切入,从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价值引领和人格养成四个维度对实验类新生研讨课机械的奥秘的典型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深... 胸怀“国之大者”,丰富和发展课堂思政课的内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该文以新生研讨课的育人意义为切入,从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价值引领和人格养成四个维度对实验类新生研讨课机械的奥秘的典型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深度挖掘,提出从翻转课堂到“三全育人”到思政融入学习评价的实践路径,实现课堂思政课优势基础上的守正创新,促进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思政 教学改革 新生研讨课 育人路径 高等教育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信息化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与路径探究——以《管理学原理》为例
6
作者 赵寒 陈煜 +3 位作者 李亚群 王健 刘晓琳 李淼晶 《创新教育研究》 2023年第8期2094-2101,共8页
过渡教育是大学新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探索出一套可行性高、复制性强的教学模式。为解决大一新生在专业课学习上的障碍,可开展以学术支持为主的新生过渡教育,在学业和生活上为大一新生提供多元多维的支持和服务。本文从《管理学... 过渡教育是大学新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探索出一套可行性高、复制性强的教学模式。为解决大一新生在专业课学习上的障碍,可开展以学术支持为主的新生过渡教育,在学业和生活上为大一新生提供多元多维的支持和服务。本文从《管理学原理》的课程教学改革出发,探究“信息化新生研讨课”的可行性及效用。“信息化新生研讨课”是以教育信息化2.0为背景,依托教学信息化技术,搭建线上学习社区,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延展学习的时空维度,旨在提高大学生学业求助能力以及正向提高大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同时,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催生信息通信技术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广泛运用。本课程团队以“线上–线下新生研讨课”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设置有针对性的特色研讨课,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或情感支架,帮助学生平稳渡过学习困难期。依托信息化教学技术,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组等平台进行知识共享与学习需求反馈,以主讲教师的知识管理为主,以高年级学生为人员支持,帮助学习者解构与重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切实地落实新生研讨课,对保证有效教学、研讨式教学形式的推广以及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持续推广与改进“信息化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理念有一定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教育 信息化新生研讨课 学习社区 程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工科培养模式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教学探索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闫恪涛 张洽铭 +3 位作者 佘世刚 高书苑 高夕成 张洪敏 《科技风》 2023年第18期106-108,共3页
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打破了单一的培养模式,正朝向学科交叉、理论指导实践等多元化培养模式发展。本文以新生研讨课教学为例,探索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光学测量领域应用的研讨课程教学方法,阐述了课程目标、教... 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打破了单一的培养模式,正朝向学科交叉、理论指导实践等多元化培养模式发展。本文以新生研讨课教学为例,探索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光学测量领域应用的研讨课程教学方法,阐述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设计、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标准等内容。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这种方法也为新生研讨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新生研讨课 人工智能与光学测量 教学探索
下载PDF
学科专业一体化背景下“新生研讨课”研究性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8
作者 崔惠颖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3年第8期42-44,共3页
在学科专业一体化背景下,为满足提升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和重构高校师生关系的需要,践行研究性实践教学对“新生研讨课”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教师讲解、制定个性化专业研究选题、“分工—协作”形成研究成果、小组宣讲与研... 在学科专业一体化背景下,为满足提升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和重构高校师生关系的需要,践行研究性实践教学对“新生研讨课”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教师讲解、制定个性化专业研究选题、“分工—协作”形成研究成果、小组宣讲与研讨、教师总结与评价以及教学反思等环节来实现研究性实践教学。更需执行严格的授课团队遴选制度、优化授课方式和内容、鼓励优秀高年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及与学业导师制度相结合等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专业一体化 新生研讨课 研究性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全过程
下载PDF
元认知视域下认知偏差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形成机制与校正措施——以国家级一流专业“新生研讨课”为例
9
作者 崔惠颖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7期10-12,共3页
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通过在“新生研讨课”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可尽早激发学生的研究创新意识和能力,但培养效果受学生认知偏差的影响。文章基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黑龙江大学金融学专... 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通过在“新生研讨课”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可尽早激发学生的研究创新意识和能力,但培养效果受学生认知偏差的影响。文章基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黑龙江大学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在厘清元认知视域下研究性学习的认知任务和核心要素基础上,系统梳理常见的认知偏差及其形成机制,进而探析其校正措施,为有效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提供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偏差 研究性学习 元认知 国家级一流专业 新生研讨课
下载PDF
关于生物科学专业学术型新生研讨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10
作者 郭长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7期0046-0048,共3页
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新生研讨课以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各类高校师生的欢迎。文章针对生物科学专业特点和困境,根据学术型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和教学形式的优化,从而达到进一步完善课... 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新生研讨课以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各类高校师生的欢迎。文章针对生物科学专业特点和困境,根据学术型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和教学形式的优化,从而达到进一步完善课程,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伴随着每年一度高考季的结束,一个关键而现实的难题摆在了学生和家长面前,那就是如何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选择适合学生自身发展和特长的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研讨课 生物科学专业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初步成效 被引量:48
11
作者 蔡颖蔚 沈群 +1 位作者 郑昱 施林淼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19,共4页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是一种专门针对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南京大学于2009-2010学年内开设了70门新生研讨课,大致可分为学科导引式、前沿专题式、实践探索式和跨学科式4种基本范式。本文采用访谈法,分析了南京大学...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是一种专门针对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南京大学于2009-2010学年内开设了70门新生研讨课,大致可分为学科导引式、前沿专题式、实践探索式和跨学科式4种基本范式。本文采用访谈法,分析了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一学年后的初步效果,发现该课程在帮助新生明确学习旨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术自信心、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合作学习习惯6个方面获得了正面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学 新生研讨课 探索与成效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教育理念探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徐小军 潘存云 张湘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1,共3页
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新生教育课程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研究了新生研讨课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实践,总结归纳了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的主要类型。认为新生研讨课应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师生平等、教学相长... 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新生教育课程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研究了新生研讨课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实践,总结归纳了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的主要类型。认为新生研讨课应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精神内涵,其终极目标是激发大学新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术批判性精神,培育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研讨课 教学理念 研究型大学
下载PDF
大学本科新生研讨课的经验与分析 被引量:55
13
作者 旋天颖 黄伟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6,共4页
新生研讨课是解决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主要渠道。为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面向全校新生开设研讨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新生研讨课为案例,分析新生研讨课开设情况,... 新生研讨课是解决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主要渠道。为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面向全校新生开设研讨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新生研讨课为案例,分析新生研讨课开设情况,总结新生研讨课开设经验,以期对开好新生研讨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新生研讨课 大学适应
下载PDF
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的新生教育途径 被引量:84
14
作者 刘俊霞 张文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6-148,共3页
文章通过追溯美国大学新生研讨课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轨迹,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其成功地帮助新生完成大学适应转变与学术转变的原因,认为我国大学应通过开设研讨课程,使教师参与到新生教育过程中。这将有益于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关键词 新生研讨课 新生教育 高校
下载PDF
机械工程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根保 任艳君 程岩松 《高等建筑教育》 2010年第3期86-90,共5页
文章介绍了新生研讨课的历史背景,讨论了新生研讨课的功能和特点,面向机械工程专业建立了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活动组织。实践表明,文章所提出教学模式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好,学生评价高,教学效果好。
关键词 新生研讨课 机械工程 能力培养 综合素质
下载PDF
新生研讨课建设的困难与破解之策--基于上海大学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8
16
作者 陈方泉 杨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67,共4页
近年来,小班专题讨论式的新生研讨课在国内高校纷纷开设,这种与传统灌输式教育不同的授课方式在学生层面获得了普遍的正面反馈。但不可否认的是,自国外拿来的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教学收益面不够、教学效果难以评估... 近年来,小班专题讨论式的新生研讨课在国内高校纷纷开设,这种与传统灌输式教育不同的授课方式在学生层面获得了普遍的正面反馈。但不可否认的是,自国外拿来的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教学收益面不够、教学效果难以评估、学生并未充分投入等诸多问题。上海大学自2011年起面向所有大一学生开设新生研讨课程,本文将结合上海大学的三年实践探索,就新生研讨课建设中遇到的现实困难尝试提出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研讨课 上海大学 困难与破解
下载PDF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展望——新生研讨课发挥课程思政效力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6
17
作者 唐正玲 胡蕙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0-64,共5页
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亟待开展有效的、创新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新生思政教育效果关系其整个大学阶段的意识形态、公民素养、道德养成、持续发展。新生研讨课是面向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课,以促进新阶... 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亟待开展有效的、创新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新生思政教育效果关系其整个大学阶段的意识形态、公民素养、道德养成、持续发展。新生研讨课是面向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课,以促进新阶段转换为目的,是现代大学新生教育的创新举措;它同样承担着新生思政教育的任务,其小班化教学模式特点,使其成为实施课程思政的理想载体。新生研讨课的课程目标、内容、组织、评价方面都蕴含思政教育价值。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方法对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实践进行调研发现:研讨课能发挥较强的教育效力。为更好地发挥其思政教育效力,需从顶层设计、实施、管理、评价等环节作系统而深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思政 新生研讨课 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价值 思政教育效力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的新生研讨课教学探索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荦 吴秋云 +2 位作者 熊伟 景宁 刘露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4年第4期76-79,共4页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结合大学新生研讨课教学实际,就一种以问题为焦点开展教学的方法展开探讨,说明了该方法下教学目标、特点、过程和教学体会,指出了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法能够促进新生研讨课中学生的思考、参与和知识掌...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结合大学新生研讨课教学实际,就一种以问题为焦点开展教学的方法展开探讨,说明了该方法下教学目标、特点、过程和教学体会,指出了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法能够促进新生研讨课中学生的思考、参与和知识掌握,提升教学效果,但也对学习环境、学习方法、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新生研讨课 教学法
下载PDF
美国里海大学“工程实践导论”新生研讨课的组织与实施 被引量:6
19
作者 苏春 张继文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31-133,共3页
以美国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为对象,分析该校开展新生研讨课——"工程实践导论"思路及举措,从课程的组织模式、培养目标、成绩评定、项目遴选等层面介绍其有效做法。研究结果表明,科学的架构设计、... 以美国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为对象,分析该校开展新生研讨课——"工程实践导论"思路及举措,从课程的组织模式、培养目标、成绩评定、项目遴选等层面介绍其有效做法。研究结果表明,科学的架构设计、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软硬件条件是保证此类课程取得实效的前提条件。该校在新生导论课和研讨课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海大学 新生研讨课 工程实践导论 项目
下载PDF
教学交互、网络扩张与职业能力建构——新生研讨课提升职业能力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正浩 姚奇富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59,共8页
新生研讨课作为一种新兴课程,主要开设在研究型大学,目前还少有高职院校开设新生研讨课。基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对新生研讨课如何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索性案例研究。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也适合开设新生研讨课,新... 新生研讨课作为一种新兴课程,主要开设在研究型大学,目前还少有高职院校开设新生研讨课。基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对新生研讨课如何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索性案例研究。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也适合开设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可以扩张学生的知识网络,增强教学交互,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交互 网络扩张 职业能力 新生研讨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