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下血肿新生膜中嗜酸性粒细胞的观察
1
作者 胡茂通 陶志强 +1 位作者 赵亚娟 唐咏梅 《浙江实用医学》 2009年第6期451-452,462,共3页
目的观察硬膜下血肿新生膜的组织学结构,总结嗜酸性粒细胞出现的规律并探讨相关因素,推测它在此存在的功能。方法选择94例硬膜下血肿新生膜的病理切片经HE染色,由两位病理医师按统一的标准盲检,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嗜酸性粒... 目的观察硬膜下血肿新生膜的组织学结构,总结嗜酸性粒细胞出现的规律并探讨相关因素,推测它在此存在的功能。方法选择94例硬膜下血肿新生膜的病理切片经HE染色,由两位病理医师按统一的标准盲检,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只出现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其浸润的高峰在外伤30天后,经统计学检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性别、年龄及有无含铁血黄素间无相关(P>0.05),而与损伤后的持续时间和是否含有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嗜酸性粒细胞为硬膜下出血后期进入血肿的炎症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嗜酸性粒细胞的出现与损伤后的持续时间和是否含有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血肿 新生膜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基于HIF-1α/CXCL12/CXCR4/VEGF信号通路探索中药复方调控CIA大鼠滑膜血管新生的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达 姜泉 +5 位作者 唐晓颇 巩勋 王建 夏聪敏 管津智 李光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4-610,共7页
目的 探究清热活血方调控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缺氧诱导的滑膜血管新生作用机制。方法 24只清洁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热活血方组、甲氨蝶呤组。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剂造模,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过... 目的 探究清热活血方调控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缺氧诱导的滑膜血管新生作用机制。方法 24只清洁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热活血方组、甲氨蝶呤组。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剂造模,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过程中间隔测量大鼠体质量、足趾容积,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趋化因子配体[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CXCL]1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趋化因子受体[chemokine (C-X-C motif) receptor,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关节红肿变形明显,关节炎指数明显增加;同时血清中TNF-α、IL-18和CXCL12水平升高(P<0.01),滑膜组织HIF-1α、CXCR4、VE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关节病理显示滑膜内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组织增生,滑膜血管增生的扩张及新生。与模型组相比,清热活血方组及甲氨蝶呤组能够明显降低足趾容积,减轻大鼠的关节肿胀情况,关节病理切片显示清热活血方可以抑制关节内滑膜组织的增生,延缓滑膜血管扩张及新生。清热活血方及甲氨蝶呤能够降低大鼠血清中IL-18,TNF-α、CXCL12水平(P<0.01),并且能明显降低HIF-1α、CXCR4、VEGF表达水平(P<0.01),两组作用情况相仿(P>0.05)。结论 清热活血方能够明显减轻足趾肿胀情况,降低模型大鼠炎症水平,抑制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关节缺氧的情况,减缓血管的扩张及新生,其机制可能是清热活血方通过调控HIF-1α/CXCL12/CXCR4/VEGF通路抑制模型大鼠的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活血方 类风湿关节炎 HIF-1α/CXCL12/CXCR4/VEGF信号通路 缺氧 血管新生
下载PDF
视乳头周围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1例
3
作者 刘彩辉 刘羿含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63-164,184,共3页
视乳头周围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peripapillary subretinal neovascular membranes,PSRNVM),是指在视乳头边缘1个视乳头直径内出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此病临床少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PSRNVM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视乳头周围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peripapillary subretinal neovascular membranes,PSRNVM),是指在视乳头边缘1个视乳头直径内出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此病临床少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PSRNVM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7岁,主因“右眼视物模糊、变形7 d”,于2020年12月21日就诊于赤峰市朝聚眼科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乳头 视网新生血管 抗VEGF
下载PDF
MMP-2和MMP-9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表达 被引量:9
4
作者 曾军 姜德咏 +2 位作者 刘湘平 朱晓华 唐罗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6期455-457,共3页
目的 研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 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 ,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表达 ,探讨MMP 2和MMP 9在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组标本取自AMD患... 目的 研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 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 ,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表达 ,探讨MMP 2和MMP 9在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组标本取自AMD患者经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和视网膜下膜取出术获得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 17例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 2和MMP 9的表达。结果  17例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MMP 2和MMP 9表达阳性 ,正常人视网膜无MMP 2和MMP 9表达。结论 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有MMP 2和MMP 9的表达 ,MMP 2和MMP 9可能通过降解Bruch膜 ,促进脉络膜新生血管在视网膜色素上皮下生长 ,参与AMD的病理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新生血管
下载PDF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继发于病理性近视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师燕芸 贾亚丁 +2 位作者 郑浩 侯佳 谢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520-1522,共3页
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al myopia,PM)是50岁以下人群最主要的严重致盲性眼病之一,可继发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劈裂、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出血、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等眼底病变.尤其是PM性CNV是导致... 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al myopia,PM)是50岁以下人群最主要的严重致盲性眼病之一,可继发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劈裂、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出血、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等眼底病变.尤其是PM性CNV是导致高度近视患者中心视力下降甚至不可逆中心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 大约5%~10%的高度近视患者产生黄斑区CNV[1]. PM性CNV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种因素,如机械因素、遗传因素及脉络膜血液动力学因素等[2]可导致外层视网膜缺血,继而诱发CNV的产生. PM性CNV的治疗方式有多种,传统激光光凝治疗及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视网膜下CNV切除手术,治疗后患者视力恢复不理想,未得到广泛应用.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CNV,阻塞新生血管以达到治疗目的,但PDT不能从根本上控制CNV的产生,治疗后复发率高. 研究已经证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PM性CNV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而随着基础及临床研究不断开展和深入,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已经成为PM性CNV热点和一线治疗方式. 康柏西普(conber-cept)是一种VEGF受体与人免疫球蛋白Fc段基因重组的融合蛋白, 可结合VEGF并竞争性抑制VEGF与受体结合,从而阻止VEGF受体激活,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达到治疗PM性CNV的目的. 本研究采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治疗PM性CNV,观察其安全性并对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新生血管 继发视网脱离 治疗方式 病理性近视 注射液 疗效观察 眼用 VEGF受体
下载PDF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抗滑膜血管新生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金凤 荆雪宁 +2 位作者 刘文辉 姜旭光 王枫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33-136,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血管新生是RA发病过程中出现较早且至关重要的因素,以滑膜血管为靶标已成为治疗RA的新策略。中药治疗RA历史悠久,并显示出较好的抗RA作用。本文就近年中药...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血管新生是RA发病过程中出现较早且至关重要的因素,以滑膜血管为靶标已成为治疗RA的新策略。中药治疗RA历史悠久,并显示出较好的抗RA作用。本文就近年中药抗滑膜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状况加以整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抗RA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类风湿关节炎 血管新生 综述
下载PDF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高度近视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 被引量:2
7
作者 俞素勤 张皙 张剑虹 《眼视光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评价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高度近视眼的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疗效。方法:对17例21眼黄斑区具有CNV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TTT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治疗前后... 目的:评价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高度近视眼的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疗效。方法:对17例21眼黄斑区具有CNV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TTT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眼底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 angiography,ICG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1眼中视力提高仅4眼,稳定8眼,下降9眼。治疗过程中有4眼发生脉络膜出血,1眼治疗后CNV仍反复生长。最终有16眼眼底出血渗出的情况得到改善。结论:经瞳孔温热疗法可以减少因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而引起的出血及渗出,加速疤痕化,对封闭黄斑区CNV有一定的疗效,但高度近视患者的CNV进行TTT治疗时能量较难控制,容易出血,对中心视力的恢复有一定的影响,应谨慎选择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经瞳孔温热疗法 治疗 黄斑区脉络新生血管 疗效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于志强 褚仁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2年第1期53-56,共4页
近20年来,随着FAG和ICG的发展,病理性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越来越受到眼科界的关注,并认识到它对患者的视功能有严重影响。人们对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发生机制、诊断、自然病程及对视力的影响作了研究,并探索用激光光凝治疗... 近20年来,随着FAG和ICG的发展,病理性近视眼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越来越受到眼科界的关注,并认识到它对患者的视功能有严重影响。人们对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发生机制、诊断、自然病程及对视力的影响作了研究,并探索用激光光凝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以保存患者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脉络新生血管 CNM 发生机制 诊断 激光光凝术
下载PDF
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取出术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蓓 小椋祐一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0例 3 1眼行玻璃体切割、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取出及气 -液交换术。其中老年性黄斑变性 15例、近视性 10例、特发性 2例、血管样条纹病变 2例和真菌性眼内炎 1例 2...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0例 3 1眼行玻璃体切割、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取出及气 -液交换术。其中老年性黄斑变性 15例、近视性 10例、特发性 2例、血管样条纹病变 2例和真菌性眼内炎 1例 2眼。结果 随访 3~ 18个月 ,视力增加 3行以上者 5眼(16% ) ,视力稳定在± 2行以内者 2 5眼 (81% ) ,视力下降 3行以上者 1眼(3 % )。术后视力提高的 5眼中 ,中心凹处均有色素上皮残留。结论 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取出术可稳定或改善大部分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患者的视力 ,视力预后与色素上皮的损伤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新生血管 黄斑 视网色素上皮
下载PDF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尹浩 王桂桂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6期335-336,共2页
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结合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肺透明膜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暖箱保温,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鼻塞CPAP辅助通气,吸氧,... 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结合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肺透明膜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暖箱保温,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鼻塞CPAP辅助通气,吸氧,改善循环,纠正酸中毒,保证热卡,维持内环境稳定,预防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应用呼吸机的时间及产生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可明显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及其产生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盐酸氨溴索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新娟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7期740-740,750,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RDS)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6例,所有患者均选取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实施儿科一般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措施上辅以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RDS)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6例,所有患者均选取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实施儿科一般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措施上辅以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措施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RDS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可显著增加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 护理干预 持续气道正压吸氧
下载PDF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玉 李镜海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是造成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现将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病因、发病机制、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及疗效作一综述。
关键词 视网 新生血管 发病机制 眼底
下载PDF
手术切除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志军 何志平 何守志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3年第6期349-351,共3页
黄斑中心凹部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NVM)的自然病史研究证明,该病患者的视力预后很差。经过随机抽样调查,与年龄有关的黄斑变性(ARMD)的患者中,2年后有58%的患者视力减退到20/400以下,23.2%的患者视力减退到20/800以下。而黄斑部激... 黄斑中心凹部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NVM)的自然病史研究证明,该病患者的视力预后很差。经过随机抽样调查,与年龄有关的黄斑变性(ARMD)的患者中,2年后有58%的患者视力减退到20/400以下,23.2%的患者视力减退到20/800以下。而黄斑部激光治疗的研究(MPS)资料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 新生血管 切除术
下载PDF
黄斑部视网膜转位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翔宇 魏文斌 王景昭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9年第4期234-239,共6页
因脉络膜新生血管膜造成视力丧失的患者逐年增多,如何对其妥善处理,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探讨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黄斑部视网膜转位术,对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预后、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黄斑变性 AMD 脉络 新生血管
下载PDF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智聪 《当代医学》 2011年第33期68-69,共2页
目的降低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发生率。方法选择5年来儿科收治的新生儿SAH病例资料52例,对新生儿SAH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生新生儿SAH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发现新生儿SAH与窒息缺氧、产伤、... 目的降低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发生率。方法选择5年来儿科收治的新生儿SAH病例资料52例,对新生儿SAH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生新生儿SAH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发现新生儿SAH与窒息缺氧、产伤、围生期保健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加强围生期检查重要性的宣教,加强围生期检查和产程监护,正确处理产程,提高助产和复苏技术,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SAH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蛛网下腔出血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虹 赵晶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6年第1期3-5,共3页
近年来,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等疾病引发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m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在国内外广泛开展,... 近年来,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等疾病引发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m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在国内外广泛开展,随着国外大样本、多中心、对照研究结果的得出和临床应用经验增多,PDT治疗在适应证、疗效评估、重复及终止治疗标准、重复治疗间隔时间、安全性、联合治疗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变化,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光动力学疗法 治疗标准 脉络新生血管 临床应用 黄斑中心凹下脉络新生血管 therapy 临床实践 对照研究 疗效评估
下载PDF
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基质侵袭增生活性
17
作者 李亚萍 王玲 +3 位作者 刘早霞 苏冠方 吴雅臻 李玉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3-594,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M)的增殖活性。方法22例AMD病人的CNV膜,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CNV膜中的表达。结果活动期CNV膜与消退期、静... 目的研究老年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M)的增殖活性。方法22例AMD病人的CNV膜,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CNV膜中的表达。结果活动期CNV膜与消退期、静止期CNV膜对比,VEGF、MMP2、MMP9均有较高的表达;在静止期CNV膜的VEGF、MMP2、MMP9无表达或表达较少(P<0.01)。结论细胞的基质侵袭力、促细胞增殖活性的VEGF、MMP2、MMP9与CNV膜的病理分期(活动期、消退期、静止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脉络新生血管(CNVM) CNVM的增殖活性
下载PDF
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增殖活性
18
作者 李亚萍 王玲 +3 位作者 苏冠方 孙大军 刘早霞 吴雅臻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63-865,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M)的增殖活性。方法22例AMD病人的CNVM,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核因子(NF-κB)、c-fos在CNVM中的表达。结果活动期CNVM的血管内皮细胞与消退期、静止期CNVM的血... 目的研究老年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M)的增殖活性。方法22例AMD病人的CNVM,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核因子(NF-κB)、c-fos在CNVM中的表达。结果活动期CNVM的血管内皮细胞与消退期、静止期CNVM的血管内皮细胞对比,PCNA、NF-κB、c-fos均有较高的表达;在静止期CNVM的血管内皮细胞PCNA、NF-κB、c-fos无表达或表达较少(P<0.01)。消退期CNVM的色素细胞与活动期、静止期CNVM的色素细胞对比,PCNA、NF-κB、c-fos均有较高的表达(P<0.01)。消退期CNVM的巨噬细胞与活动期、静止期CNVM的巨噬细胞对比,PCNA、NF-κB、c-fos均有较高的表达(P<0.01)。静止期CNVM的成纤维细胞与活动期、消退期CNVM的成纤维细胞对比,PCNA、NF-κB、c-fos均有较高的表达(P<0.01)。结论细胞增殖活性的细胞核内基因PCNA、NF-κB、c-fos的表达与CNVM的病理分期(活动期、消退期、静止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脉络新生血管(CNVM) CNV的增殖活性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李付亮 阴正勤 孟晓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0-462,共3页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曲安奈德 治疗 脉络新生血管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汪浩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1年第5期288-295,共8页
脉络膜新生血管与许多眼部疾病有关 ,是引起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机制。
关键词 脲络新生血管 CNV 发病机制 细胞因子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