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认知语用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语义认知研究
1
作者 张一涵 苏锑平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8-60,共3页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时代社会群体心理的反映,具有典型的理性义和鲜明的色彩义,广泛适用于日常交际和政府文件,具有极强的交际功能。基于新认知语用学视角,选取了2022年5个典型网络流行语,从概念隐喻、原型范畴和意象图式三个方面,阐释...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时代社会群体心理的反映,具有典型的理性义和鲜明的色彩义,广泛适用于日常交际和政府文件,具有极强的交际功能。基于新认知语用学视角,选取了2022年5个典型网络流行语,从概念隐喻、原型范畴和意象图式三个方面,阐释其词义生成和扩展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网络流行语的语义构建符合新认知语用学的认知原则,用已知的具象性概念解释抽象的新概念,使基本词义得到扩展,丰富了词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特征,不仅体现出语言的发展,亦体现出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认知语用学 网络流行语 语义特点 语义认知
下载PDF
新认知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认知语用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陈新仁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44,共5页
认知语言学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语言本质属性以及运作机制的认识。不仅如此,从认知视角开展的语言学研究可以为重在描写和解释语言(表达与理解)选择的语用学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理论工具。有别于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认知语用研究... 认知语言学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语言本质属性以及运作机制的认识。不仅如此,从认知视角开展的语言学研究可以为重在描写和解释语言(表达与理解)选择的语用学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理论工具。有别于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认知语用研究,新认知语用学可以建立在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作为尝试,本文探讨该视角对话语理解的解释力。研究表明,交际者会策略地通过对言语事件的视角选择,迎合或引导交际对象的兴趣或注意倾向;认知视角理论可以充实关联理论对于相关语用现象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认知语用学 关联理论 认知语言学 认知视角
原文传递
新认知语用学对网络流行语生成机制的阐释力 被引量:7
3
作者 杨青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3-106,共4页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已成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的网络流行语也成为语言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个认知语用现象,它是交际者对典型语用场合的知识的运用,与人们的认知...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已成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的网络流行语也成为语言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个认知语用现象,它是交际者对典型语用场合的知识的运用,与人们的认知紧密相连。通过对网络交际平台中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料分析,从语言与所指的象似性和认知视角两个方面尝试探讨新认知语用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的阐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认知语用学 网络流行语 生成机制 象似性 认知视角
下载PDF
语境与会话含义解读的新认知语用学视角
4
作者 孙茗 《惠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3-85,103,共4页
作为语用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会话含义能否被正确判断制约着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而认知语境的动态特征为促进说话双方对共知语境的构建以及建立有效的话语理解形式奠定了基础。文章从新认知语用学的视角出发,利用认知语境及会话含义... 作为语用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会话含义能否被正确判断制约着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而认知语境的动态特征为促进说话双方对共知语境的构建以及建立有效的话语理解形式奠定了基础。文章从新认知语用学的视角出发,利用认知语境及会话含义的概念分析言语行为,指出说话人在会话中不断调整真实意图在特定语境下的表达方式,导致听话人需要不停寻找与共知语境的最大相关度以实现交际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用语学 认知语境 会话含义 新认知语用学
下载PDF
“各种X”的新认知语用学解读
5
作者 张环 陆国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18-123,共6页
运用新认知语用学相关理论对现代汉语中的“各种X”的语义语用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从结构和语义上看,“各种X”构式可分为三种次类构式:“各种+NP”、“各种+VP”和“各种+AP”,其基本语义(彼此不同种类)逐渐虚化,程度义增强;从语用... 运用新认知语用学相关理论对现代汉语中的“各种X”的语义语用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从结构和语义上看,“各种X”构式可分为三种次类构式:“各种+NP”、“各种+VP”和“各种+AP”,其基本语义(彼此不同种类)逐渐虚化,程度义增强;从语用角度来看,“各种X”语用色彩由客观陈述逐渐向主观评价演变,交际过程中的焦点信息也得到凸显;“各种X”的产生固然受到了社会-认知因素(前语境知识等)的制约,但更是受到了源于使用者概念隐喻与转喻等认知能力的影响,是语用动因与认知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种X 新认知语用学 社会-认知视角 隐喻与转喻
下载PDF
新认知语用学视角下网络流行词“Duang”的探究
6
作者 黄蕊 《语文学刊》 2016年第3期52-53,103,共3页
语言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通过对网络新词"Duang"的使用情况分析,运用新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从社会和认知的有机整合,以及象似性和显著性的认知视角两方面对"Duang"的生成和流... 语言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通过对网络新词"Duang"的使用情况分析,运用新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从社会和认知的有机整合,以及象似性和显著性的认知视角两方面对"Duang"的生成和流行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词 Duang 新认知语用学
下载PDF
语用指称的生成和理解:基于新认知语用学视角
7
作者 蒋怡 褚亚会 陈静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3-15,共3页
在新认知语用学的理论框架下,以语言的"体认性"这一本质特征为出发点,对语言中的指称对象进行推理,并用隐喻论解释指称表达式与所指这两个认知域的相互显映关系,以此来说明意向性和突显性是如何在指称表达式的选择和理解过程... 在新认知语用学的理论框架下,以语言的"体认性"这一本质特征为出发点,对语言中的指称对象进行推理,并用隐喻论解释指称表达式与所指这两个认知域的相互显映关系,以此来说明意向性和突显性是如何在指称表达式的选择和理解过程中同时起作用的,交际双方又是如何在语用推理中实现指称表达式和指称对象之间的关联性,以期构建一个有关指称生成与理解的认知语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称 新认知语用学 体认性 突显性 关联性
下载PDF
新认知语用学理论体系构想
8
作者 谭春花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03-205,共3页
建立在当代认知科学和语用研究基础上的新认知语用学充实了关联理论对于相关语用现象的解释,为语用学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理论工具。文章将从认知科学和方法论的角度考察新认知语用学的基本内涵、理论体系模型构成和性质,尝试纲领性... 建立在当代认知科学和语用研究基础上的新认知语用学充实了关联理论对于相关语用现象的解释,为语用学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理论工具。文章将从认知科学和方法论的角度考察新认知语用学的基本内涵、理论体系模型构成和性质,尝试纲领性地论证建立新认知语用学所须拥有的基本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认知语用学 理论体系 框架 构想
下载PDF
新认知语用学——语言的认知-社会研究取向 被引量:60
9
作者 王寅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社会语言学",认知语用学兼顾社会因素产生了"语用学的社会认知分析法"。通过深入考察这两个学科以及相关研究我们发现:紧密结合"认知"和"社会"两大要... 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社会语言学",认知语用学兼顾社会因素产生了"语用学的社会认知分析法"。通过深入考察这两个学科以及相关研究我们发现:紧密结合"认知"和"社会"两大要素将会成为21世纪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为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新认知语言学"。其"新"主要体现在:有机整合社会和认知两大要素,且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十几种认知方式,分析语用推理和会话含意,这也是对认知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社会认知分析法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语用学的社会认知分析法 新认知语用学 认知方式
原文传递
新认知语用学视域下同语的语境效果和生成动因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振强 《当代外语研究》 2015年第7期12-16,76,共5页
同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和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在表面看来并不传达意义的同语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能传达丰富的语用义。这些语用义可以在新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RT]和认知语言学[CL]的整合模式)的框架下得到合理解释。研究表明:... 同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和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在表面看来并不传达意义的同语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能传达丰富的语用义。这些语用义可以在新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RT]和认知语言学[CL]的整合模式)的框架下得到合理解释。研究表明:在同语的理解方面,RT的模型理论可以解释同语的三种语境效果,包括语境假设的增强、完全冲突和部分冲突;在同语的生成方面,CL能够合理解释同语的使用动因。RT和CL优势互补,可以更加深入和全面地揭示同语的认知机制和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语 新认知语用学 语境效果 使用动因
原文传递
多模态认知语用学新发展——介评《视觉与多模态交际:运用关联原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艳方 《外文研究》 2022年第3期101-104,110,共5页
多模态认知语用学研究方兴未艾,是当前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的前沿方向之一。Charles Forceville推出力作《视觉与多模态交际:运用关联原则》,更是为多模态认知语用研究提供了新颖的分析范式,并聚焦多模态认知语用研究的热门议题,比如多... 多模态认知语用学研究方兴未艾,是当前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的前沿方向之一。Charles Forceville推出力作《视觉与多模态交际:运用关联原则》,更是为多模态认知语用研究提供了新颖的分析范式,并聚焦多模态认知语用研究的热门议题,比如多模态“症候”交际、信息富衍、体裁回归、多模态歧义消解和指代分配等话题。本文对该书进行介评,希望有助于学界了解多模态认知语用研究的前沿议题,拓展多模态语用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认知语用学发展 关联 Charles Forceville
下载PDF
新认知语用视角下调侃的认知语用机制
12
作者 涂天煦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调侃交际是"认知"和"社会"两因素互相影响的过程。依照新认知语用学"说听双中心"观点,双方各自的"自我中心"对调侃话语的形成过程与言后之果均可产生能动的作用力。说话人在突显原则的作用下... 调侃交际是"认知"和"社会"两因素互相影响的过程。依照新认知语用学"说听双中心"观点,双方各自的"自我中心"对调侃话语的形成过程与言后之果均可产生能动的作用力。说话人在突显原则的作用下可灵活调整话语结构、词汇选择、语音语调和语句节奏,从而巧妙制造特定的交际效果;听话人也可在相同因素的影响下对说话人的话语进行不同视角的有效理解,并形成具体的个人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侃 新认知语用学 认知 社会
下载PDF
认知突显视角下的隐喻探析——论关联理论与认知突显理论在隐喻构建与理解中的互补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7-90,共4页
认知语言学作为研究自然语言的一种新潮流,发展迅猛,已成为当今语言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有别于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认知语用研究,新认知语用学旨在运用依据人类基本认知方式解释语言现象的认知语言学基本原理解释言语产生和理解、语用... 认知语言学作为研究自然语言的一种新潮流,发展迅猛,已成为当今语言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有别于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认知语用研究,新认知语用学旨在运用依据人类基本认知方式解释语言现象的认知语言学基本原理解释言语产生和理解、语用推理和会话。通过探讨认知突显在隐喻构建中的作用,可以发现认知突显如何充实关联理论对隐喻现象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认知语用学 关联理论 认知突显 隐喻
下载PDF
WH-问答对话构式的认知语用分析(之三)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寅 曾国才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29,共7页
本文受当前认知语言学前沿课题之一"对话句法"的启发,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和"图式-例示"建构了"基于事件域的图式-例示模型(ESI)",重点探索英语WH-问答对话构式背后的语用认知机制。答话者A... 本文受当前认知语言学前沿课题之一"对话句法"的启发,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和"图式-例示"建构了"基于事件域的图式-例示模型(ESI)",重点探索英语WH-问答对话构式背后的语用认知机制。答话者A基于与问话者Q的人际关系和交际场景,实施了不同的合作策略(完全合作、局部合作、零位合作),这决定了与其对应的三类不同的ECM耦合,从而出现了与它们对应的三类不同的信息共振。本文还从美国COCA语料库获得5 252组此类对话构式,以具体数据统计来支撑笔者的分析和观点。这既是对Grice合作原则的发展,也是对新认知语用学研究内容的充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 WH-问答对话构式 合作原则 新认知语用学
原文传递
汉语拷贝构式的语用涌现研究——基于事件域双重融合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天翼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28,共5页
汉语拷贝构式作为汉语的一个特殊构式一直受到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他们分别从结构、系统功能、转换生成、认知等角度对拷贝单句进行了分类、句法、功能、语用等方面的研究,但缺乏理论框架及语料支撑,更未涉及该构式的语用涌现现象。... 汉语拷贝构式作为汉语的一个特殊构式一直受到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他们分别从结构、系统功能、转换生成、认知等角度对拷贝单句进行了分类、句法、功能、语用等方面的研究,但缺乏理论框架及语料支撑,更未涉及该构式的语用涌现现象。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建立了"事件域双重融合模型"(Event-domain Double Blending Model,简称EDB模型),分别从拷贝构式的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详析其语用涵意涌现现象。笔者首次将该构式的研究从拷贝单句拓展到句层面或句群层面,并通过1200条拷贝构式语料的定性定量分析进一步佐证EDB模型的解释力,也为"新认知语用学"注入了新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拷贝构式 事件域双重融合模型 语用涌现 新认知语用学
原文传递
对话句法学之再认识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天翼 甘霖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85,146,共9页
传统句法学仅关注词语之间的横向线性组合,而忽视紧邻句(特别是对话语对)之间纵向的平行性(含对应性)句法关系。对话句法学意在填补这一研究空白,认为话语间的平行结构可产生映射,引起对话共振,激活话语间的亲缘性,据此便可推导出语用含... 传统句法学仅关注词语之间的横向线性组合,而忽视紧邻句(特别是对话语对)之间纵向的平行性(含对应性)句法关系。对话句法学意在填补这一研究空白,认为话语间的平行结构可产生映射,引起对话共振,激活话语间的亲缘性,据此便可推导出语用含意,解读出交际意图。本文旨在分析对话句法学在理论上所具有的重要价值:(1)将句法研究从句法层面拓展到语用层面;(2)增添了认知构式语法的研究内容;(3)丰富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克里斯蒂瓦的互文性;(4)发展了格莱斯的研究思路,为新认知语用学提供新思路;(5)对语言习得和学得、语言教学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句法学 对话共振 平行结构 认知句法理论 新认知语用学
原文传递
基于“去/再范畴化+”的“A,还B呢”语对构式的语义分析模型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天翼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1,共6页
本文试将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化"拓展为"(去/再)范畴化+"("+"指"隐转喻机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汉语口语中常见话语结构形式——"A,还B呢"语对构式的语义特征。该构式具有明显的口语... 本文试将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化"拓展为"(去/再)范畴化+"("+"指"隐转喻机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汉语口语中常见话语结构形式——"A,还B呢"语对构式的语义特征。该构式具有明显的口语和会话特征,表达自然新奇;A与B两者之间的语义关系也呈多样性,趣味盎然,彰显接话者的智慧,主要含"善意调侃、讽刺幽默、怀疑否定、不屑一顾、蔑视戏谑、嘲笑反讽"等语用含义,为范畴化研究提供了鲜活和可靠的语料。本文也丰富了新认知语用学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再)范畴化+ 隐转喻 “A 还B呢”语对构式 新认知语用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